美國心理學家Gordon Allport在他的著作「偏見的本質」
提到透過適當管理的接觸
可以減少敵對群體之間常見的成見、偏見和歧視問題,並導致群體間更好的互動
Gordon Allport讓先前與愛滋病患者保持距離的學生
設計一個實驗,就是讓他們與愛滋病患愉快接觸後
他們之後表現出比其他人顯出更大的包容性
因此人和人之間若是有更多的溝通互動
是可以降低和消除彼此的偏見,也可以避開無謂的爭執
反而可以透過他人的觀點,來彌補自身偏見的不足
假如我們有這個認知,將對他人的不舒服意見,會有更高層次的看法!!!
那麼如何將爭執轉換成具建設性,以下有六大心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1.觀察引發焦慮的原因
觀察自身的焦慮度,是否在焦慮時會容易認知窄化
一旦與內心的預期不同,或順序不同時
就很難再容納更多不同的意見
所以在溝通時,先察覺自身或他人的焦慮是很重要的
2.分辨自己的內在意見
權力之聲,理性之聲,逃避之聲,可能之聲
前三項都是停止爭執的方式
然而真正能化解的,比較是可能之聲
我們可能有習慣用的聲音
但是否能轉成或用更多的可能之聲
來化解爭執嗎?
3.接受認知偏見是無法避免的
人類的認知偏誤有存在的必要
因為人類接受的訊息量太大,或是意義不足
或是時間和資源不足,有時必須很快的做決定,因此偏誤就產生了
偏見無法避免,所以特別需要他人的相反或不同意見
來更正或補足認知偏見的不足之處。
4.提出好問題得到好答案
多問開放性問題,不問是非題,而是問問答題
而且不要事先設定答案,常會有另人意想不到的結果
會在知識上有所成長,增加人與人的連結和樂趣
5.尋找更多的交集
盡量從三個角度去和他人溝通
理性的証據、感性的意義、實用上如何解決問題
藉此尋找彼此更多的交集,和更多的可能之聲
6.創造安全分享的空間
在許多爭執之後,不要以為結束了
因為很可能並沒有真正的化解,而只是暫時隱藏起來
還是需要另闢一個什麼都可以說的時間和空間,聽聽彼此的心聲
確定都能夠了解對方的想法與觀點,才能真正放下這塊爭執
以上內容,參考「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撰文
更多好內容,歡迎收聽《懂心理,調出好關係》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