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人的場合很多,勸諫自家長輩、勸諫職場上司、規勸子弟學生......因為人不可能沒有過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亦不可能讓所有其他人滿意,所以一定會有規勸情形在。但如何勸諫,才讓人聽得進去,樂於遵照規勸者的建議呢?應是有些方法的。
以下聊以古人智慧闡述:
一、彼此應有信任基礎再勸諫,對方比較聽得進去。《論語‧學而篇》說:「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亦即是說:若沒有信任基礎,上位者仍執意役使屬下,會被下屬認為是在使喚、刁難;反之,下位者執意進諫上司的話,會被上司認為是在批評自己,而無法接受。
二、如果事情只關乎其人私德、隱私,無關旁人者,就別勸了。仲長子曰:「不可諫者五焉......二曰不節情欲......」,如果事情只關乎其身私德,與他人無有牽涉者,諫之無益,則諫何為?
三、直斥其非,讓人無法接受。就婉言隱語,循循善誘。史記、漢書〈滑稽列傳〉中紀錄很多能言善道的小臣不直斥人非,而用寓言故事或歇後語等方式,讓對方哈哈大笑之餘,了解自身過錯,而達到勸諫目的。《孔子家語》引述孔子之言:「諫有五,吾從諷之諫。」也說孔子肯定婉言諷諭的效果比直言其過更好。
四、提出諫言了,對方若仍不聽,就停止勸諫吧。《春秋‧公羊傳》提到一則故事:北方的戎國將要侵略曹國,曹國國君想親自去迎敵。大臣曹羈勸國君不宜以身犯險,但國君執意不聽,曹羈「三諫不從,遂去之」,幾次諫言無果後,曹羈就離開朝堂不再勸諫。孔子也說:「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都是同樣道理。
五、對方若有納言之德,再斟酌奉勸;對方若無容人之量,則少言為妙。唐太宗有納諫之量,世才有魏徵直諫之美談;項羽難以容忍批評,有人卻要以「沐猴而冠」直言斥之,立遭烹殺之禍,連名字都不被記諸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