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糕、炊碗粿、煮米苔目,原來七夕還有這些吃食習俗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早去中華素食買午餐,忽見其中一張桌上擺了米糕,有點不明所以,中華素食很少、幾乎不賣米糕的,今天不但炒了米糕賣,還是一大盆?是有人預訂了米糕嗎?

raw-image

回家後,聽媽媽提起:「今天是七月初七。」

媽媽一向看農曆過日子的,也就是說,今天是七夕情人節?

媽媽接著又說:「員林這裡都炒米糕,人家我們那裡都是炊碗粿、煮米苔目。」

媽媽嘉義大林人,聽說嘉義大林那邊到了七夕,家家戶戶都會炊碗粿、煮米苔目。而碗粿是做成甜的,就是在米漿裡加糖,蒸熟時,會變成淡褐色,小孩子都很愛吃。

米苔目的原料是在來米和樹薯粉,先將在來米泡水,再將泡過水的在來米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加入樹薯粉揉成米團。

成團後利用米篩成一條條白白胖胖的米苔目,放入熱水中煮熟,最後冷卻就完成了。

raw-image

米苔目則是有甜有鹹,甜的就加糖水。

鹹的則是爆香煮熱,講究的人家會加大骨湯,但外公家當年並不富裕,外婆加的是清水,下點鹽巴、加些韮菜煮熟,再撒上油蔥酥,就是一碗香噴噴的米苔目,Q彈有嚼勁。

媽媽驕傲地說:「阿公和查甫祖(外曾祖父)都夭壽愛吃甜的,人家就不會得糖尿病!」

raw-image

媽媽,並不是嗜吃甜食就會得糖尿病,應該是跟一個人的胰島素分泌情形有關好嗎?

外公和外曾祖父長年勞作、農作,鄉下地方空氣新鮮汙染少,身體底子自然好,當然吃什麼都沒問題。

總之,今天最讓我驚訝的是,原來七夕還有這樣的吃食習俗啊?聽網友說,還有地方七夕是煮麻油雞和油飯,用來拜七娘媽,真是有趣!

既然如此,要不中午就去吃碗米苔目,慶祝七夕情人節?



歡迎參觀本格其他作品——

我的烏龍鳥事:烏龍事件簿/我的連載小說:《桃花債》/我的奇思異想:包山包海我的撰稿作品:寫稿人生

日光:若你喜歡本文,記得點心心拍個手(要拍五下也行),你的鼓勵是創作者最大的動力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非寫不可,不寫會死?
185會員
420內容數
我只追隨靈感,想寫啥就寫啥。 最愛寫小說和搞笑文,其他文章通常是用來掙錢和練文筆的。 希望有生之年皆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2024/10/08
2024/10/08
2024/09/28
獻給各位老師格友們美女圖一幅,祝老師教師節快樂!!!
Thumbnail
2024/09/28
獻給各位老師格友們美女圖一幅,祝老師教師節快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西式點心想要找到無麵粉、無蛋、無奶、無油、無泡打粉、免發酵的產品,幾乎不可能。但上述要求在傳統糕點中卻不是難事,例如「鹹梅糕」。
Thumbnail
西式點心想要找到無麵粉、無蛋、無奶、無油、無泡打粉、免發酵的產品,幾乎不可能。但上述要求在傳統糕點中卻不是難事,例如「鹹梅糕」。
Thumbnail
身為肉粽控隨時都在尋找好吃肉粽的路上,我好愛好愛糯米裡有著粽葉的香味,這一家是想吃肉粽時偶然發現的,結果讓我有記憶點的反而是碗糕,上面有加上筍子跟肉末,還有一點點的菜脯,我自己很少看見碗糕上面加筍子的,而且餡料不會太鹹,吃了也比較不會膩。 外觀就是一般的住家,騎樓放著攤子,外面擺上簡單醒目的招牌,老
Thumbnail
身為肉粽控隨時都在尋找好吃肉粽的路上,我好愛好愛糯米裡有著粽葉的香味,這一家是想吃肉粽時偶然發現的,結果讓我有記憶點的反而是碗糕,上面有加上筍子跟肉末,還有一點點的菜脯,我自己很少看見碗糕上面加筍子的,而且餡料不會太鹹,吃了也比較不會膩。 外觀就是一般的住家,騎樓放著攤子,外面擺上簡單醒目的招牌,老
Thumbnail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過年。家家戶戶在年前就張羅各種應節食物,那是一種有味道的節慶氣氛。我是在新村長大的小孩,還記得鄰居娥婆在年前就會採集很多的香蕉葉,她洗乾淨蕉葉後會在自家門前掛起曬乾。娥婆也會向附近鄰居收集鐵罐(一般是牛奶罐)。不久後,我們就看到她在屋子旁架起高高的火爐,就知道她準備要做年糕了。娥婆
Thumbnail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過年。家家戶戶在年前就張羅各種應節食物,那是一種有味道的節慶氣氛。我是在新村長大的小孩,還記得鄰居娥婆在年前就會採集很多的香蕉葉,她洗乾淨蕉葉後會在自家門前掛起曬乾。娥婆也會向附近鄰居收集鐵罐(一般是牛奶罐)。不久後,我們就看到她在屋子旁架起高高的火爐,就知道她準備要做年糕了。娥婆
Thumbnail
今早去中華素食買午餐,忽見其中一張桌上擺了米糕,有點不明所以,中華素食很少、幾乎不賣米糕的,今天不但炒了米糕賣,還是一大盆?是有人預訂了米糕嗎?
Thumbnail
今早去中華素食買午餐,忽見其中一張桌上擺了米糕,有點不明所以,中華素食很少、幾乎不賣米糕的,今天不但炒了米糕賣,還是一大盆?是有人預訂了米糕嗎?
Thumbnail
每年過年前就是各種糕, 各種粄盡出的季節。
Thumbnail
每年過年前就是各種糕, 各種粄盡出的季節。
Thumbnail
圖。文/布恣芽朵 在台灣這塊寶地上,「美食」真的無所不在,四處都有好吃的食物
Thumbnail
圖。文/布恣芽朵 在台灣這塊寶地上,「美食」真的無所不在,四處都有好吃的食物
Thumbnail
我第一次吃到鹹的米糕,是我上國中、離開外婆的羽翼之後,我家附近巷子有個賣筒仔米糕的攤子。母親忙碌無力炊事時,那家攤子的筒仔米糕,配肉羹湯或排骨酥湯,就成了我的正餐。18歲離開原生家庭來台北後,我的生活圈和筒仔米糕沒有交集,想來這是台灣中南部比較常見的口味。
Thumbnail
我第一次吃到鹹的米糕,是我上國中、離開外婆的羽翼之後,我家附近巷子有個賣筒仔米糕的攤子。母親忙碌無力炊事時,那家攤子的筒仔米糕,配肉羹湯或排骨酥湯,就成了我的正餐。18歲離開原生家庭來台北後,我的生活圈和筒仔米糕沒有交集,想來這是台灣中南部比較常見的口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