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你是怎麼練?站著蹲下去or 蹲著站起來?』

『深蹲你是怎麼練?站著蹲下去or 蹲著站起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根據小孩子動作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先學會蹲著,最後才學會站起來,但是我們在學深蹲的時候,自己一開始學的時候,我的教練也是叫我站著,然後蹲下去,包含我自己在教學時,也有好一段時間也是用這個方式在教

但是時間一久會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適用這樣的原則,大家是不是常常聽到『站沒站像』,近一步解讀,其實我們身體排列不夠穩定,不像積木疊著穩穩的,當我們站得歪七扭八時,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上下交叉症候群,都會影響我們站姿,排列改變,站姿就變了,重心跟著也變了,身體也會因為重心不一樣跟著改變姿勢

當我們重心不對時,往下蹲,就會發生一些障礙,例如蹲不去、卡住了、不敢蹲下去,但有時候其實你根本不知道,是大腦在限制你,不想讓你蹲下,因為他知道你蹲下去一定會跌倒

這時侯總結幾件事:

  1. 身體排列是重要的
  2. 重心要是對的
  3. 可能可以用蹲的姿勢學深蹲,很弔詭吧,意思就是先學蹲著,再站起來

利用瑜珈墊或是半圓型滾筒,改變重心,讓身體平衡反射跟著活化,腳跟墊高、腳尖墊高以及站在比較窄的瑜伽軟墊或是半圓形滾筒,如果覺得很簡單,試著把眼睛閉起來吧,會更進階本體感覺跟核心反射,這時候只要站個三十秒,排列會比較好喔


足底重心練習:在深蹲上下蹲的過程中,身體重心盡量會落在穿鞋子綁鞋帶結的地方,但是大腳趾又與我們臀肌有相關,所以我會說,我們重心會踩在腳掌前2/3的位置,但不代表腳跟會離開地板,也許視覺上看起來浮浮的,但其實還是有踩著的,再來我們利用單腳1/4蹲,活化我們的腳底本體感覺與臀部的連結,別小看這個動作,做起來並不輕鬆


從四足跪,練習倒退,讓腳跟踩到地板上,維持低重心蹲姿,學習在深蹲底部支撐、知道自己柔軟度到哪個階段以及腳底的感覺,四足跪姿與深蹲之間來回轉換,最後才從蹲的姿勢站起來,反覆上下蹲,這時候就比直接站著蹲下去,來得更穩,更能掌握重心


工商一波

第一手資訊都在官方LINE:@250dgdbl

連結:https://lin.ee/bisETr3

IG:@Coach_ming_teach

一對一教學招生中,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

一般民眾、教練對我的教學興趣,歡迎報名

歡迎贊助,支持我寫文章幫助你們




avatar-img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的沙龍
82會員
114內容數
阿茗師從呼吸治療師轉職健身教練七年的時間,累積許多一對一教學經驗,想傳承這些經驗給一般大眾,希望少走一些冤枉路,希望是越練越健康,而不是越練身體越不舒服或著緊、卡卡的,這其中包含一些運動的思維、想法,還有動作訓練 為什麼要這樣練,這樣練可以幫助到什麼,讓身體自在的動,才是真正的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定義: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源至於異常的胰島素產生和/或胰島素周圍作用減弱,即血糖值高於正常水平(空腹血糖 100–126 mg ∙ dL-1) 糖尿病會發展出其他疾病,例如:心血管(中風、高血壓)、腎臟、眼睛和神經系統有高度的相關性,嚴重損害心臟和血管系統,因此在美國被列為第七大死因
背肌首推第一個動作,一定是引體向上,但是引體向上卻是對新手困難度最高的動作,因為要克服的是體重部分,因此手臂和背肌力量不足,根本引體向上一下都做不出來,所以初學者都可以從滑輪下拉這個動作先入手,增加手臂握力、上臂力量、肩胛控制和背肌力量發展,循序漸進,慢慢進階到練習到引體向上技巧跟動作
你知道缺乏身體活動與哪些疾病特別有關聯嗎? 肥胖 高血壓 妊娠糖尿病(簡單解釋:妊娠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阻抗,使得胰島素無法正常作用所引起,危險因子有體重過重、家族有第二型糖尿病病史) 第二型糖尿病
之前在一場肌肥大研習中,講師提到了一個『站姿啞鈴肩推』是對於三角肌和核心穩定,在肌電圖上活化程度最高的動作 在操作上是需要具備一些身體能力,今天就來剖析這個動作,介紹如何執行這個動作,因為這個肩推屬於手高舉過頭的動作
根據200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以及2018年更新內容,身體活動包含,每天參與至少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活動,且包含阻力訓練,能夠給予骨質刺激的活動,至少一週三次以上,但是普遍10歲以上的孩童都沒有達到這樣的指標,目前對於六歲以下的孩童並沒有清楚定義,但是研究中3~5歲的孩童有在身體活動的有較高的健康優
曾經有個學生工作壓力大,每天趕案子,長期睡眠時間大約五個小時,而且入睡時間非常不固定,每次上課狀況都不好,訓練狀況也很難進步與突破,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包含教練們也有經歷過,生活中總是有些事情會影響訓練
定義: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源至於異常的胰島素產生和/或胰島素周圍作用減弱,即血糖值高於正常水平(空腹血糖 100–126 mg ∙ dL-1) 糖尿病會發展出其他疾病,例如:心血管(中風、高血壓)、腎臟、眼睛和神經系統有高度的相關性,嚴重損害心臟和血管系統,因此在美國被列為第七大死因
背肌首推第一個動作,一定是引體向上,但是引體向上卻是對新手困難度最高的動作,因為要克服的是體重部分,因此手臂和背肌力量不足,根本引體向上一下都做不出來,所以初學者都可以從滑輪下拉這個動作先入手,增加手臂握力、上臂力量、肩胛控制和背肌力量發展,循序漸進,慢慢進階到練習到引體向上技巧跟動作
你知道缺乏身體活動與哪些疾病特別有關聯嗎? 肥胖 高血壓 妊娠糖尿病(簡單解釋:妊娠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阻抗,使得胰島素無法正常作用所引起,危險因子有體重過重、家族有第二型糖尿病病史) 第二型糖尿病
之前在一場肌肥大研習中,講師提到了一個『站姿啞鈴肩推』是對於三角肌和核心穩定,在肌電圖上活化程度最高的動作 在操作上是需要具備一些身體能力,今天就來剖析這個動作,介紹如何執行這個動作,因為這個肩推屬於手高舉過頭的動作
根據200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以及2018年更新內容,身體活動包含,每天參與至少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活動,且包含阻力訓練,能夠給予骨質刺激的活動,至少一週三次以上,但是普遍10歲以上的孩童都沒有達到這樣的指標,目前對於六歲以下的孩童並沒有清楚定義,但是研究中3~5歲的孩童有在身體活動的有較高的健康優
曾經有個學生工作壓力大,每天趕案子,長期睡眠時間大約五個小時,而且入睡時間非常不固定,每次上課狀況都不好,訓練狀況也很難進步與突破,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包含教練們也有經歷過,生活中總是有些事情會影響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