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動作讓你深蹲下去更穩定』

『三個動作讓你深蹲下去更穩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深蹲是在健身房裡很常見的動作,許多人學習深蹲都是先從站姿練習往下蹲,但是平常可能都沒有蹲著的習慣,直接練習會讓身體感到恐懼,害怕跌倒,再者也沒有相對應的柔軟度

影響深蹲因素有很多,今天介紹的影片會比較針對髖部、骨盆、腳踝做練習,一直反覆做固定模式的深蹲,的確可以把深蹲練好,但是身體不是機器人,偶爾加入一些不同情境下的練習,但又包含深蹲的元素,可以增加協調、找出一些身體不會動的地方,給予新的刺激


⭐️誰適合這些動作?

任何人,不管是已經有訓練經驗,訓練前暖身,還是初學者在動作學習階段或著日常維持柔軟度需求的人


⭐️影片一

適合大腿後側和背部肌群很緊的人,屁股往天花板,腳跟推地,伸展大腿後側,也有助於抓到腳發力的感覺,手摸地板下蹲,支撐面積變多,有助於大腦對於深蹲蹲下去,找不到重心時的恐懼感


⭐️影片二

適合深蹲會旋轉偏移的人,有時候來自於骨盆,也有可能來自於腳踝柔軟度,此影片利用視線帶動全身關節的連動,活動到脊椎、肩膀、骨盆、腳踝,可以感受看看,哪一邊轉起來比較不順


⭐️影片三

適合蹲下去找不到重心或重心偏一邊的人,影片示範繞圈,也可以前後練習或是左右橫移,移動過程中會對髖關節和腳踝做施壓,也能給予一些活動度上的練習

以上動作影片,操作過程中如有身體不適,請停止動作

如需指導,可私訊阿茗


工商一波

第一手資訊都在官方LINE:@250dgdbl

連結:https://lin.ee/bisETr3

一對一教學招生中,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

一般民眾、教練對我的教學興趣,歡迎報名

歡迎贊助,支持我寫文章幫助你們








avatar-img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的沙龍
82會員
114內容數
阿茗師從呼吸治療師轉職健身教練七年的時間,累積許多一對一教學經驗,想傳承這些經驗給一般大眾,希望少走一些冤枉路,希望是越練越健康,而不是越練身體越不舒服或著緊、卡卡的,這其中包含一些運動的思維、想法,還有動作訓練 為什麼要這樣練,這樣練可以幫助到什麼,讓身體自在的動,才是真正的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近幾年幾位資深老師大力推廣重量訓練的重要性,漸漸地在健身房裡慢慢看得到年長者在做訓練,就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標準,老年人的定義,如下: 不管男女,年紀超過65歲以上,或 年齡介於50-64歲之間合併有慢性或功能性狀況,『限制』體適能或日常活動
從演化的角度,以前我們擅長手部高舉過頭做出懸吊擺盪的動作,到現在我們大多時間手臂都是垂放向下,隨著活動量減少,關節使用的角度也少,慢慢產生抬手卡卡的,問題有可能來自肩膀、脊椎、肋骨、骨盆
學生來上課的時候,大多時候教練都會滿足學生目標跟需求,但是有些學生總是喜歡做自己喜歡的訓練 不可否認,做自己擅長而且感覺良好,是一種內在獎勵,尤其是肌力訓練,重量上的進步,總是讓人有成就感 但是如果想要訓練長久,活動自如,動作健康,好用的身體,請不要忽略自己的弱點
上一篇茗師練法,介紹了槓鈴臥推如何執行,如果還沒有看文章的可以去翻一下喔,今天要介紹的單手划船,上肢活動度比槓鈴臥推差不多,除了上半多了身體的旋轉,以及下肢髖鉸鏈的動作設定
應該不少人在運動前會做拉筋伸展,但不應該耗費太多時間在這上面 常常看到滾筒按摩+拉筋+肌肉啟動就花費約一小時的時間 然後再肌力訓練一小時,有氧三十分鐘,最後再收操拉筋 除非時間超多,不然運動一次要花個三小時,我也會覺得很麻煩或懶散,就算時間很多,效率也很差 ⭐️為什麼要做活動度練習?
今天要教大家讓身體前側彎曲的肌群如何協調,包含脖子的彎曲肌群,可以避免下背過度伸直或著減少過多的下背張力 大部分的動作訓練,舉凡:臥推、划船、引體向上、肩推,總是強調脊椎挺直的能力,甚至都變成過度挺胸和挺腰的狀態,明明脊椎可以很正常的向前彎曲,結果被練成一條直線,甚至連彎都不會彎…
近幾年幾位資深老師大力推廣重量訓練的重要性,漸漸地在健身房裡慢慢看得到年長者在做訓練,就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標準,老年人的定義,如下: 不管男女,年紀超過65歲以上,或 年齡介於50-64歲之間合併有慢性或功能性狀況,『限制』體適能或日常活動
從演化的角度,以前我們擅長手部高舉過頭做出懸吊擺盪的動作,到現在我們大多時間手臂都是垂放向下,隨著活動量減少,關節使用的角度也少,慢慢產生抬手卡卡的,問題有可能來自肩膀、脊椎、肋骨、骨盆
學生來上課的時候,大多時候教練都會滿足學生目標跟需求,但是有些學生總是喜歡做自己喜歡的訓練 不可否認,做自己擅長而且感覺良好,是一種內在獎勵,尤其是肌力訓練,重量上的進步,總是讓人有成就感 但是如果想要訓練長久,活動自如,動作健康,好用的身體,請不要忽略自己的弱點
上一篇茗師練法,介紹了槓鈴臥推如何執行,如果還沒有看文章的可以去翻一下喔,今天要介紹的單手划船,上肢活動度比槓鈴臥推差不多,除了上半多了身體的旋轉,以及下肢髖鉸鏈的動作設定
應該不少人在運動前會做拉筋伸展,但不應該耗費太多時間在這上面 常常看到滾筒按摩+拉筋+肌肉啟動就花費約一小時的時間 然後再肌力訓練一小時,有氧三十分鐘,最後再收操拉筋 除非時間超多,不然運動一次要花個三小時,我也會覺得很麻煩或懶散,就算時間很多,效率也很差 ⭐️為什麼要做活動度練習?
今天要教大家讓身體前側彎曲的肌群如何協調,包含脖子的彎曲肌群,可以避免下背過度伸直或著減少過多的下背張力 大部分的動作訓練,舉凡:臥推、划船、引體向上、肩推,總是強調脊椎挺直的能力,甚至都變成過度挺胸和挺腰的狀態,明明脊椎可以很正常的向前彎曲,結果被練成一條直線,甚至連彎都不會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