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被討厭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陪我一起喝咖啡的點兒
前一陣子進出北京管制的很嚴格,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原地不動,本來有些出遊的計畫,我們都暫時作罷。
現在總算稍微好一點,因此老吳已經出門一周,現在換我準備明天出門。
今天約了妹妹跟點兒的保母先來家裡熟悉一下環境,然後很快速的10分鐘把行李打包好,一切準備妥當的帶著愉快的心情要去三天兩夜的小旅行了。
這幾次外出旅行,我都習慣帶老吳的ipod 出門,先把要看的書download好,這樣在高鐵上,就不會無聊。
然後再帶上一個小鍵盤,如果晚上回到酒店還有體力的話,還可以寫一下blog.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多數回到酒店的時候,我都累癱了,印象中,好像從來也沒有拿出鍵盤打字過。
因為老吳不在家,所以這幾天的早上,我都是帶點兒散步完之後,直接去家裡樓下的咖啡店吃早餐,喝咖啡,順便看一下書。
通常這一坐就是一個早上。常常從9點就這樣一路看書看到12點。
12點之後,咖啡店就會湧進附近的上班族來吃午餐。
這個時候,我就會帶著點兒回家。結束我們早上的咖啡時光。

今天又把被討厭的勇氣拿出來看了一下,這是那種妳在不同狀態下閱讀,都會有不同啟發的一本書。
我有時候會想,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哲學家,都想要知道,我們的人生到底都在追尋甚麼?
只是,每一個階段的我們,得到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
現在再看這本書,我突然覺得,啊,原來接受所謂的被討厭,應該也能算是一種對人生的豁達吧。
就如同書裡所說的,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就是有人討厭你,那正是你行使自由,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被討厭的確很難過,可以的話,還是希望不被任何人討厭,可以滿足認同的需求。可是,未了不讓所有人討厭而汲汲營營的生活,不只非常不自由,同時也是不可能的任務。
想要行使自由,就要付出一些代價。而為了人際關係上的自由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希望不讓人討厭,或許是我的課題,但,要不要討厭我,就是別人的課題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出走日記》中最經典橋段,是女主角美貞向男主角具先生說道:「我的內心想被填滿一次,所以你崇拜我吧。只有愛情是不夠的,你崇拜我吧!」 要能夠讓對方崇拜自己,那代表我們自己有值得別人崇拜,因此我在想,不管單身與否,我們都要有崇拜自己的能力。
回家我跟老吳說,要不你幫我跟會計師討論吧,我聽得不是很懂。 我今天跟朋友哈拉了一下。 我突然覺得,人生啊,其實就是在不斷改變中所累績出來的一個。。。成果。 至於留下來的朋友,或許就是剛好在這個人生階段,跟你生活步伐比較一致。 或許,關於朋友這件事,就是不斷刷新自己朋友圈,持續得更新替換。
昨天還在自言自語的說著,秋天可不可以快點來。 今天居然就立秋了。 天氣果然馬上從本來的30幾度,變成27度。 就因為降溫,心情突然變的很美好。 老天爺,拜託,讓她今天碰到她的家人,讓她可以不用這麼顛沛流離的。
家裡來的小幸運,個頭很大,但是只有三個月。 很久沒有帶這麼小的毛小孩,她那旺盛的體力,讓我跟點兒都覺得很佩服。 點兒自從經歷過四月的調教之後,對於這種小孩個性,已經應對自如。 就是來一個愛理不理的處理方式,如果小朋友惹她不高興, 點兒就會毫不客氣的怒吼回去,小朋友就會知道最好不要惹她。
後來才知道,這本書在2018年還有拿到極負盛名的美國國家圖書獎。 我讀了之後才發現,這本書的文字其實很簡潔,但是有深邃,雖然是小說,但卻不是那種可以快速閱讀的小說,更需要的是慢慢讀的一本小說。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傍晚才會出門騎車散步, 但今天例外。 早上起床後我跟老吳說,我們騎車去亮馬河吃早餐吧。 就這樣,帶著點兒出門,騎車四公里之後,抵達目的地。 我們能做的,只有把握生活裡的每一個當下。
《我的出走日記》中最經典橋段,是女主角美貞向男主角具先生說道:「我的內心想被填滿一次,所以你崇拜我吧。只有愛情是不夠的,你崇拜我吧!」 要能夠讓對方崇拜自己,那代表我們自己有值得別人崇拜,因此我在想,不管單身與否,我們都要有崇拜自己的能力。
回家我跟老吳說,要不你幫我跟會計師討論吧,我聽得不是很懂。 我今天跟朋友哈拉了一下。 我突然覺得,人生啊,其實就是在不斷改變中所累績出來的一個。。。成果。 至於留下來的朋友,或許就是剛好在這個人生階段,跟你生活步伐比較一致。 或許,關於朋友這件事,就是不斷刷新自己朋友圈,持續得更新替換。
昨天還在自言自語的說著,秋天可不可以快點來。 今天居然就立秋了。 天氣果然馬上從本來的30幾度,變成27度。 就因為降溫,心情突然變的很美好。 老天爺,拜託,讓她今天碰到她的家人,讓她可以不用這麼顛沛流離的。
家裡來的小幸運,個頭很大,但是只有三個月。 很久沒有帶這麼小的毛小孩,她那旺盛的體力,讓我跟點兒都覺得很佩服。 點兒自從經歷過四月的調教之後,對於這種小孩個性,已經應對自如。 就是來一個愛理不理的處理方式,如果小朋友惹她不高興, 點兒就會毫不客氣的怒吼回去,小朋友就會知道最好不要惹她。
後來才知道,這本書在2018年還有拿到極負盛名的美國國家圖書獎。 我讀了之後才發現,這本書的文字其實很簡潔,但是有深邃,雖然是小說,但卻不是那種可以快速閱讀的小說,更需要的是慢慢讀的一本小說。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傍晚才會出門騎車散步, 但今天例外。 早上起床後我跟老吳說,我們騎車去亮馬河吃早餐吧。 就這樣,帶著點兒出門,騎車四公里之後,抵達目的地。 我們能做的,只有把握生活裡的每一個當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我現在超級想看以前自己的無名小站到底寫了甚麼(雖然網路上有時光機可以回去但看不到留言啊!!) 所以打算來週更一下我的人生,以後還可以回顧, 就像我很喜歡回顧ig以前po過的限時, 這週最讓我印象深刻應該就是聽了「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徐譽庭」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當「被討厭的勇氣」變成「做我想做的」 還記得那本曾風靡一時的《被討厭的勇氣》嗎?書中鼓勵我們活出真實的自我,勇敢面對被討厭的可能性。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對書中的精髓漸漸模糊? 閱讀前哨站幫我們道出了書的核心: 用新的思維思考人際關係,有"勇氣"去改變思維及行動,馬上就能獲得
Thumbnail
​ ​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什麼是朋友?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前幾年有本很熱門的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強調了勇敢地做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而,有些人卻將重點放在「做自己」上,甚至扭曲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讀者群有一部分是對他人感受較敏感的朋友(或說同理心過於氾濫),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意別人怎麼想、會不會對他人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討厭及被討厭的勇氣的故事,分享了作者與公司新同事的相處經驗,並探討了對於討厭、被討厭的接納與理解。文章中穿插了作者對於孩子成長的期待,呈現出一種生活哲學的思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探討了人與人之間複雜的情感交織,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理解這些情感的必要性。
Thumbnail
你有沒有覺得人際關係很麻煩呢? 不管是人生、工作、學業、生活,似乎種種的困擾都與人有關,於是回家之後只想躲在房間裡,避開人群,窩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想著明天又要面對現實了,好煩喔。如果你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非常推薦你來看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我現在超級想看以前自己的無名小站到底寫了甚麼(雖然網路上有時光機可以回去但看不到留言啊!!) 所以打算來週更一下我的人生,以後還可以回顧, 就像我很喜歡回顧ig以前po過的限時, 這週最讓我印象深刻應該就是聽了「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徐譽庭」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當「被討厭的勇氣」變成「做我想做的」 還記得那本曾風靡一時的《被討厭的勇氣》嗎?書中鼓勵我們活出真實的自我,勇敢面對被討厭的可能性。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對書中的精髓漸漸模糊? 閱讀前哨站幫我們道出了書的核心: 用新的思維思考人際關係,有"勇氣"去改變思維及行動,馬上就能獲得
Thumbnail
​ ​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什麼是朋友?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前幾年有本很熱門的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強調了勇敢地做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然而,有些人卻將重點放在「做自己」上,甚至扭曲了這個概念... 這本書的讀者群有一部分是對他人感受較敏感的朋友(或說同理心過於氾濫),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甚至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意別人怎麼想、會不會對他人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討厭及被討厭的勇氣的故事,分享了作者與公司新同事的相處經驗,並探討了對於討厭、被討厭的接納與理解。文章中穿插了作者對於孩子成長的期待,呈現出一種生活哲學的思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探討了人與人之間複雜的情感交織,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理解這些情感的必要性。
Thumbnail
你有沒有覺得人際關係很麻煩呢? 不管是人生、工作、學業、生活,似乎種種的困擾都與人有關,於是回家之後只想躲在房間裡,避開人群,窩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想著明天又要面對現實了,好煩喔。如果你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非常推薦你來看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