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你可以不用聽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資優班老師是狼」一事占據了新聞版面。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但身為家長,最難過的還是看到這些孩子受傷。網路上的仇恨言論放下不談,作為目前 2 個孩子的母親,我想談談「權力關係」以及為什麼我會和孩子說「你可以不用聽話」。
身為女性,在「性別」上的意識與危機,是我很早就發覺到的事情。我發育得較早,大約國小五、六年級時即有明顯的第二性徵,這自然也為我帶來了一些不太舒服的經驗。像是走在熱鬧的夜市裡被刻意摸屁股,或是曾有陌生年輕男子搭訕要購買我現在身上穿著的內衣褲。或許因為,這些人是陌生人,所以我可以很大聲地指責他們。但如果,今天這些對象,是老師呢?

由老師為高點往下的「特殊關係」

從「房思琪」開始,到「資優班老師是狼」,都讓我想起小學回憶。這起事件最讓我感到可怕的是,老師所使用的手法真實存在於我的童年。
我的年代似乎得到老師的特別照顧是一件很得意的事情,不僅是孩子的,也是家長的。我還記得幾個成績比較好的女同學,總是在放學時留在教室,幫老師改作業、改考卷,然後隔天便會用一種「特別的語氣」,和同學說:「誰誰誰,你考得很爛耶!」也可能是在月考過後,老師開車載著班上成績比較突出的同學出遊。當年的家長,似乎對於這些事情的習以為常,同樣地也會用一種「驕傲的語氣」,和其他人說自己孩子和老師的關係緊密。
不只是老師與學生之間擁有一種「我可以賦予你特權」的特殊性,老師與家長之間也有一種微妙的平衡。據我媽回憶,有一次中秋節前她幫我送午餐時,發現教室門口都是家長。她疑惑著今天為什麼送便當的人這麼多時,才發現原來不是送便當給孩子,而是送中秋禮盒給老師。而我自己有印象的是,師母生完孩子時,同樣超多的禮盒送到教室。
回想起來,當時的老師在家長之間,真的是「很高」的存在。似乎得到老師的青睞,代表著一種獨一無二的地位。

語言裡的陷阱

當一位可以施予權力的人,開始存有不好的意圖,並且試圖改變他人意志時,在下位者是很難拒絕的。這個情境,可能運用《情緒勒索》中三個步驟:貶低價值、引發罪惡感以及剝奪安全感,來達到加害者的目的。(這邊的情境,就真的是「加害者」了。)
其實,不光是在學校裡,在家中有時也會聽到一些這種「隱含權力」的語言,或許連說話的人都沒有感覺出來。
我家最常聽到的是長輩對孩子說:「我這麼喜歡你,你都不給我抱一下!」或是「你不聽話,下次不要怎麼樣」,「你要乖,我才會怎麼樣」。
我不知道現代父母聽到這些話,心中會不會響起警報聲?至少我每次聽到這些話,都會和長輩溝通再溝通。雖然,常常換來的都是「我是他的誰耶」,「我又不會害他」等反駁之語。但這些事件中,造成最大反差的不就是,這些人都是優良教師,口碑良好;若非受害者的出面,我們根本無法分辨人心內在,存的是好心,還是壞心。因此,我還是一次一次地提醒溝通,不僅對長輩,也對孩子。

告訴孩子,你可以選擇不聽話

我和老公有一個共識,便是練習接受孩子的感受;同樣地,大人(包含父母)要練習的是接受孩子的拒絕。
當大人不接受孩子的拒絕時,是不是代表著我們沒有給他們選擇的權力?說白一點,我們是不是把自己置於高處,告訴孩子「對於我們的給予,你們只能接受,不能反抗」?
這是一個艱難的課題,雖然身為父母,我們深信「自己不會害孩子」;卻也不容否認,狼父狼母也是真實存在的社會案件。當我們過度相信自己時,會不會失去了對孩子的愛與尊重,只剩下「唯我獨尊」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感受,練習理解他們的感受,對我而言不僅是「愛的教育」。更是一種當他們離開家庭環境的庇護時,足以判斷環境是否安全的警戒線。當有人用上述語言試圖給予他們精神壓力時,他們已經有足夠的經驗分辨自己「不舒服的感受」,不會試圖用任何理由合理化這些不舒服;也有足夠的經驗說出拒絕的話語,而不會被「拒絕」綁架而產生罪惡感。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134內容數
對我而言,閱讀是一種休息時間。讓我們一起在忙碌生活中徜游書海,用閱讀豐富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8/15 ~ 8/21 週報 本週最開心的一件事情是我的血糖檢測過關了! 以及工作突如其來地咻咻咻進來,有點殺得措手不及。 (難道這就是火星雙子的力量!?) 有圖有文的週報請點此。 感謝有訂閱的大家~也歡迎填寫表單訂閱,才不會錯過週報喔!
對於新生兒的性別,我一直說:「不期不待,不受傷害。」但仔細感受內心的感覺,卻也覺得自己沒有這麼放得下。羊膜穿刺結果出爐後,新生兒的性別就是肯定不會翻盤了。 然而,仔細感受一下內心的感覺,發現自己也不是這麼沒有想法的。內心深處,對於「如何教養女孩」,還是比「教養男孩」來得有更多恐懼、不安。
8/8-8/14 週報來了~ 本週近況更新 終於到了孕期血糖檢測這一關,前 2 胎的經驗不算太好,尤其是第 1 胎時因為初檢沒過,又補抽 4 針,抽得兩肘淤青。這次的檢驗師技術超好又溫柔,2 天後針孔都看不到了,覺得開心。 水腫變得很厲害,開始用蕃茄鐘來提醒自己要起來走一走、晃一晃。
之前一篇文章說到,我在生子後開啟了整理家裡的冒險之路。另一段冒險旅程,則是個人形象的尋找之路。這篇文章,是我踏上這條路的第一次諮詢,卻也是我最難下評論的一次經驗。 為什麼想要改變形象? 當時我感受到:我需要改變了。 四季色彩與 22 型個人風格評估 難道,評估一點意義都沒有嗎?
週報第 6 期來了~ 首先,先祝我家老大生日快樂。但是因為有一點小小的風波,所以也許他沒有很快樂。 這些就是成長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正在學習的一部分。 謝謝每週收看的大家~歡迎和我互動啊!! 本週近況更新 有文有圖的週報,請點此連結
情緒勒索是雙向的,當雙方都處在「界限不清晰」的情況下,就很容易有情緒勒索發生。 六年前當了媽媽後,開始關注親子、教養等等議題。其中,「情緒勒索」便是一個新鮮名詞。 那時我想,原來,孩子會用哭來情緒勒索父母。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行情緒勒索 這也是為什麼情緒勒索發生的場景,往往是彼此認識、親近的人。
8/15 ~ 8/21 週報 本週最開心的一件事情是我的血糖檢測過關了! 以及工作突如其來地咻咻咻進來,有點殺得措手不及。 (難道這就是火星雙子的力量!?) 有圖有文的週報請點此。 感謝有訂閱的大家~也歡迎填寫表單訂閱,才不會錯過週報喔!
對於新生兒的性別,我一直說:「不期不待,不受傷害。」但仔細感受內心的感覺,卻也覺得自己沒有這麼放得下。羊膜穿刺結果出爐後,新生兒的性別就是肯定不會翻盤了。 然而,仔細感受一下內心的感覺,發現自己也不是這麼沒有想法的。內心深處,對於「如何教養女孩」,還是比「教養男孩」來得有更多恐懼、不安。
8/8-8/14 週報來了~ 本週近況更新 終於到了孕期血糖檢測這一關,前 2 胎的經驗不算太好,尤其是第 1 胎時因為初檢沒過,又補抽 4 針,抽得兩肘淤青。這次的檢驗師技術超好又溫柔,2 天後針孔都看不到了,覺得開心。 水腫變得很厲害,開始用蕃茄鐘來提醒自己要起來走一走、晃一晃。
之前一篇文章說到,我在生子後開啟了整理家裡的冒險之路。另一段冒險旅程,則是個人形象的尋找之路。這篇文章,是我踏上這條路的第一次諮詢,卻也是我最難下評論的一次經驗。 為什麼想要改變形象? 當時我感受到:我需要改變了。 四季色彩與 22 型個人風格評估 難道,評估一點意義都沒有嗎?
週報第 6 期來了~ 首先,先祝我家老大生日快樂。但是因為有一點小小的風波,所以也許他沒有很快樂。 這些就是成長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正在學習的一部分。 謝謝每週收看的大家~歡迎和我互動啊!! 本週近況更新 有文有圖的週報,請點此連結
情緒勒索是雙向的,當雙方都處在「界限不清晰」的情況下,就很容易有情緒勒索發生。 六年前當了媽媽後,開始關注親子、教養等等議題。其中,「情緒勒索」便是一個新鮮名詞。 那時我想,原來,孩子會用哭來情緒勒索父母。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行情緒勒索 這也是為什麼情緒勒索發生的場景,往往是彼此認識、親近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網路上常說一句話:「那些性犯罪的人,不會等你的孩子長大。」我們不能夠等到孩子長大,才教他們有關兩性與身體自主權的事情,家長應該主動出擊: 一、給予孩童「知」的權利 二、給予孩子「反抗」的權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才藝班老師伸狼爪!被害學生逾10名 孩童驚恐:怕老師來找我 現今社會不知是出了什麼病? 連老師都是敗類不如 之前有跟一個中壢合作商合作才藝課 素質也極差 小頭銳面 面相學在這現今社會真的要著墨一下 明哲保身 家長和孩子互動及時關心,並提醒孩子們捍衛身體自主權,身體私密處像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文提供了三項應對策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並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網路上常說一句話:「那些性犯罪的人,不會等你的孩子長大。」我們不能夠等到孩子長大,才教他們有關兩性與身體自主權的事情,家長應該主動出擊: 一、給予孩童「知」的權利 二、給予孩子「反抗」的權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才藝班老師伸狼爪!被害學生逾10名 孩童驚恐:怕老師來找我 現今社會不知是出了什麼病? 連老師都是敗類不如 之前有跟一個中壢合作商合作才藝課 素質也極差 小頭銳面 面相學在這現今社會真的要著墨一下 明哲保身 家長和孩子互動及時關心,並提醒孩子們捍衛身體自主權,身體私密處像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文提供了三項應對策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並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