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說及其價值意義(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導言
關於人性論,東西兩方的哲學家、甚至宗教家早已經討論過了,都只是各自表述,未能得到普遍的共識。
在孔子的時代或之前,根本沒有人關注人性是善的,抑或是惡的。孔子只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可沒有告訴我們,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只是說人性是相近的,後天的習慣與環境,會造成很大的差異。這可以說是非常客觀的經驗。
其後,孔子的孫——子思,傳述孔子的思想,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語出《中庸》首章)說:上天賦予人的氣稟叫做性,順著本性去做叫做道,修明道的準則叫做教。這也沒有明說人性是善,而只是說人性是上天所賦予的。當然,上天所賦予的,理應是善的,這與基督教說人有原罪,就截然不同了。
一直到孔子離世後一百多年,到孟子才提出「人性之善也」一語,才開始對人性著墨。以致其後的荀子,卻大力提出與孟子對反的性惡論。
此外,當中有一個公案,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聖人都說「食色性也」!這是很冤枉的。孔子沒這樣講過,孟子也沒這樣講過。「食色性也」一語,是與孟子辯論性善說時,那個辯士——告子所提出的,這與孔孟完全沒有關係。當然,合理的「食色」本身不是壞的事,而只是不能以此作為人性本質的定調,因為動物也有食色的需求。
還有一個不是公案的公案,就是哪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歌謠,那是出自宋代的人寫的《三字經》,那不能視作人性論的依據。
那究竟孟子自己有沒有提出「性本善」呢?請注意:「性善」與「性本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傳統的儒家以及臺灣當代老宿儒,都只講「性善」,或本心之善,或善的本體;而不是「性本善」。
不過,臺大哲學教授傅佩榮,則指孟子所講的人性論是「向善」,而不是「本善」。此中的問題,確要疏理。(明天續講,謝謝!)
(寫於2021年1月16日)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2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知道,明代的科舉,均以朱熹的四書章句為主;換句話說,南宋的朱熹的學說,在明代的科舉,在明代的學子,猶如金科玉律,不可置疑。但,與朱熹同時的陸象山,當時就曾與朱熹面對面地質疑,說朱熹的理學已非聖賢的本來面目。
俗話講: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人,不可以肆無忌憚,不可以隻手遮天。別以為人家不知道,就可以掩耳盜鈴,就可以任意妄為。陽明說:「人之不知而己所獨知」,儘管別人不知道,但就瞞不過自己的良知,那是要審判的呀。 反之,人常存敬畏感恩,必然朝夕惕厲,自尊自重,敬人愛物,思源念本。
人家來探病問候,通常都會回謝:有心,有心!而沒有人會說:有金,有金!因為人家來探病,儘管山長水遠,交通轉折,就是關心。如果沒有心,或不太用心,要虛情假意,矯情虛飾,人家都懶得來呀。有心,是最重要的。 除了有心之外,難道就不用其他知識上的事理了嗎?
五十年前,讀過一本《老子》,那是以唯物辯證法來演繹的,而在其時,一直都有人批評儒家學說是唯心論。 沒錯,孔子講仁心;曾子講孝心;孟子講本心;陸象山講「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王陽明更具體地指出「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乍看這些聖儒,個個都講心。
中華道統文化有十六字心傳: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語出自《尚書·大禹謨》,相傳堯禪讓給舜時,就只囑咐一語「允執厥中」,意思是說:治理天下,就全憑那個「中」。中,即是道心、即是仁心、即是天心,亦即是良心的合理點。其後,舜把天下的重擔交託給禹,便推衍為這四句,後世稱為十六字心傳。
閱讀王陽明的【傳習錄】,不只是要了解其內容,也不只是要了解其思想學說;而更重要的,是要體會陽明先生的生命學問,而與自家生命作出相應的印證。 【傳習錄】分作三卷,由門人弟子分別刻錄。「傳」,就是傳授;「習」,就是實踐。取名為「傳習」,實乃據《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和「傳不習乎?」而來的。
大家知道,明代的科舉,均以朱熹的四書章句為主;換句話說,南宋的朱熹的學說,在明代的科舉,在明代的學子,猶如金科玉律,不可置疑。但,與朱熹同時的陸象山,當時就曾與朱熹面對面地質疑,說朱熹的理學已非聖賢的本來面目。
俗話講: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人,不可以肆無忌憚,不可以隻手遮天。別以為人家不知道,就可以掩耳盜鈴,就可以任意妄為。陽明說:「人之不知而己所獨知」,儘管別人不知道,但就瞞不過自己的良知,那是要審判的呀。 反之,人常存敬畏感恩,必然朝夕惕厲,自尊自重,敬人愛物,思源念本。
人家來探病問候,通常都會回謝:有心,有心!而沒有人會說:有金,有金!因為人家來探病,儘管山長水遠,交通轉折,就是關心。如果沒有心,或不太用心,要虛情假意,矯情虛飾,人家都懶得來呀。有心,是最重要的。 除了有心之外,難道就不用其他知識上的事理了嗎?
五十年前,讀過一本《老子》,那是以唯物辯證法來演繹的,而在其時,一直都有人批評儒家學說是唯心論。 沒錯,孔子講仁心;曾子講孝心;孟子講本心;陸象山講「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王陽明更具體地指出「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乍看這些聖儒,個個都講心。
中華道統文化有十六字心傳: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語出自《尚書·大禹謨》,相傳堯禪讓給舜時,就只囑咐一語「允執厥中」,意思是說:治理天下,就全憑那個「中」。中,即是道心、即是仁心、即是天心,亦即是良心的合理點。其後,舜把天下的重擔交託給禹,便推衍為這四句,後世稱為十六字心傳。
閱讀王陽明的【傳習錄】,不只是要了解其內容,也不只是要了解其思想學說;而更重要的,是要體會陽明先生的生命學問,而與自家生命作出相應的印證。 【傳習錄】分作三卷,由門人弟子分別刻錄。「傳」,就是傳授;「習」,就是實踐。取名為「傳習」,實乃據《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和「傳不習乎?」而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對仁的提倡,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影響力。仁不僅是簡單的人性德行,更是對人與人之間最合理關係的探討。儒學強調感同身受、同理心,而這些價值在現代社會依然適用。儘管面臨快速的社會變遷,儒家核心思想仍需繼承,並隨著時代調整,繼續引導我們探索人生的意義與人際關係的價值。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Thumbnail
善惡,到底是什麼?   善意指善良,惡意志邪惡,想必這是沒有問題的,對吧? 善舉是讓他人對你尊敬,惡舉是讓他人對你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性惡(善)論和無惡無善、有惡有善。    性惡論是對人性的一種看法。主張人之本性趨向惡,作惡比向善要容易。 [性惡論 被譽為一代大儒的-荀子,所提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良的?亦或是邪惡的?這二者都有人認同。 或許在「性善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善良的人,所以他們深信「性善論」是對的。相對的,或許在「性惡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邪惡的人,所以他們也深信「性惡論」是對的。既然這兩種理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對仁的提倡,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影響力。仁不僅是簡單的人性德行,更是對人與人之間最合理關係的探討。儒學強調感同身受、同理心,而這些價值在現代社會依然適用。儘管面臨快速的社會變遷,儒家核心思想仍需繼承,並隨著時代調整,繼續引導我們探索人生的意義與人際關係的價值。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Thumbnail
善惡,到底是什麼?   善意指善良,惡意志邪惡,想必這是沒有問題的,對吧? 善舉是讓他人對你尊敬,惡舉是讓他人對你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性惡(善)論和無惡無善、有惡有善。    性惡論是對人性的一種看法。主張人之本性趨向惡,作惡比向善要容易。 [性惡論 被譽為一代大儒的-荀子,所提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良的?亦或是邪惡的?這二者都有人認同。 或許在「性善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善良的人,所以他們深信「性善論」是對的。相對的,或許在「性惡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邪惡的人,所以他們也深信「性惡論」是對的。既然這兩種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