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說及其價值意義(1/6)

2022/09/1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導言
關於人性論,東西兩方的哲學家、甚至宗教家早已經討論過了,都只是各自表述,未能得到普遍的共識。
在孔子的時代或之前,根本沒有人關注人性是善的,抑或是惡的。孔子只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可沒有告訴我們,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只是說人性是相近的,後天的習慣與環境,會造成很大的差異。這可以說是非常客觀的經驗。
其後,孔子的孫——子思,傳述孔子的思想,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語出《中庸》首章)說:上天賦予人的氣稟叫做性,順著本性去做叫做道,修明道的準則叫做教。這也沒有明說人性是善,而只是說人性是上天所賦予的。當然,上天所賦予的,理應是善的,這與基督教說人有原罪,就截然不同了。
一直到孔子離世後一百多年,到孟子才提出「人性之善也」一語,才開始對人性著墨。以致其後的荀子,卻大力提出與孟子對反的性惡論。
此外,當中有一個公案,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聖人都說「食色性也」!這是很冤枉的。孔子沒這樣講過,孟子也沒這樣講過。「食色性也」一語,是與孟子辯論性善說時,那個辯士——告子所提出的,這與孔孟完全沒有關係。當然,合理的「食色」本身不是壞的事,而只是不能以此作為人性本質的定調,因為動物也有食色的需求。
還有一個不是公案的公案,就是哪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歌謠,那是出自宋代的人寫的《三字經》,那不能視作人性論的依據。
那究竟孟子自己有沒有提出「性本善」呢?請注意:「性善」與「性本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傳統的儒家以及臺灣當代老宿儒,都只講「性善」,或本心之善,或善的本體;而不是「性本善」。
不過,臺大哲學教授傅佩榮,則指孟子所講的人性論是「向善」,而不是「本善」。此中的問題,確要疏理。(明天續講,謝謝!)
(寫於2021年1月16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9會員
    769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