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心得】不問問題的嚴重性/李家同

2023/02/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04年5月6日 好天氣
搭公車前往師大聽「不問問題的嚴重性」講座
很高興有此機會可以見到李家同本人,還未開始前,我和手語翻譯員坐面對面,有人從我們中間走過去,手譯員跟我說那位沒禮貌,不從我背後繞過去,而直接從我們中間走過去,我猜他們可能沒注意到吧,由於是未開始的關係,所以不在意這細節,只是覺得還是要繞過去以示尊重比較好?
接下來,李家同所講的內容針對教育現況的問題,尤其是不問問題的嚴重性,引用詩人伏爾泰:「評斷一個人要看他的問題,而不是看他的答案。」來做為整場演講的開場。
但有些人陸陸續續走進來,使得他安靜不講,他說他不喜歡有人走來走去,會影響到他,等了一陣子後,終於開始了。
台灣學生最大的問題是
「只會回答問題,而無法反問問題的本身」
我國學生習慣回答問題,但對基本問題卻不懂,沒有習慣發問,而且太多科目是太早教,像是國一教DNA那麼複雜,DNA的遺傳和化學有緊密的相關性,但小學剛才升國一,對DNA概念還不懂,而且就算問為什麼,老師也難以解釋,只能叫學生去背應付考試,再來是高中就教微積分,問題的是微積分有複雜的運算,是大學才教的。像是我國教育的方式是填鴨式教育,單方面餵食知識,而無法讓學生有反向思考的空間,造成學生的成長受限。
緊接著,他提到自然科學之外的歷史及語言等和社會性相關的問題,如:「電影如何配樂的?」、「中文是不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象形文字?」。也提出問題的內涵是一些我們未曾仔細想過的問題或基本概念,例如:針對911事件,「為什麼恐怖份子能夠進入駕駛員的機艙?」、「為何駕駛員會服從恐怖份子而施行自殺性的動作?」等相關問題,讓我陷入苦思。
我才發現這麼基本的問題竟然沒人去探究為什麼,他講到這些,讓我想起以前我曾經拿考卷問過老師為什麼是這樣答案,又有什麼不同?問到千篇一律的答案是:「死背」。同樣地,當別人說出「不要多問,多背就對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就被扼殺了,也不會再去思考。
他提醒在場所有人「保持好奇心」的重要性。
因為缺乏好奇心, 對凡事漠不關心,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好奇心是尋求知識的動力。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引起學生產生好奇心的關鍵。這時候,我想到有些老師也有耐心回答我問題,有些老師很不耐煩回答死背就對了,我有了一個想法:「教師的責任是很重大也是神聖的職業,教師態度決定學生是否能思考的關鍵」,我衷心希望老師可以多一份耐心溝通,而不是只會叫「背就可以了」。

第一、我國國人不問問題的原因有三:

1.自己認為已經懂了,所以不問。
2.沒有發問的習慣,只要會背就可以得分,所謂「背多分」,因教育制度的關係,沒有要求完全懂,大多都是強迫死背。
3.缺乏好奇心。

第二、我國的孩子不喜歡問問題的原因是因為我國文化普遍認為「不要問太多,問這麼多是要幹嗎?你只要聽話就可以了」

第三、課程內容過於艱澀難懂,應專注於基本觀念的教學。因為科目教得太難,不一定是完全懂,只能背誦記憶才能應付考試。

最後,他要告訴年輕學子們
「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勉勵各位要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
備註:Q&A不少人發問很踴躍,受於時間有限,我覺得挺高興的,因為表示在場的人正視這問題!
24會員
80內容數
本身的記性不好,純紀錄過往的種種及閱讀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