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愛上站立得穩:讀田立克(Paul Tillich)的《愛情力量及正義》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愛情力量及正義》,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很像某種廣告台詞。但是這麼直白的表述,往往沒辦法說服消費者乖乖的掏出口袋中的錢來購買;總會疑心這是不是詐騙。不過,出乎意外的是,這竟然是一本談哲學的書;而且它所講的內容,是在古希臘與歐陸傳統中,被視為一切哲學之王座的學科:存在論(ontology)。

在我們有生以來,我們常常必須付出努力或報酬,才能夠獲得想要的東西,以及避開自己不想要遭遇到的事。但是有一件事情,不可能是我支付了什麼代價才會擁有;一定是白白得來的。那就是我的「存在」。我的存在不可能是由我支付任何代價而來,因為在那個時候(我存在之前),還沒有這個能夠支付代價的「我」。如果說是有誰支付了「讓我存在」的代價:那是我的父母、陽光、空氣、水分等等,在那個時候便「已經存在」的東西。

透過前述簡單的關於「存在」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關於「我」的存在,不論這裡說的「我」是一個杯子、一棵樹、或是一個作為人類的「我」,存在都不可能憑空而來;存在也不可能由自己而來,否則這個「自己」在還未存在時就已經存在,而這是自相矛盾的。也就是說,「我」(任何一個個體事物)的存在,一定是關聯著其他事物而來。在這個世界裡,我們找不到任何一個東西,就它的存在來說,是與其它東西無關的。「存在」指出了世界中的每個人、事、物的互相聯繫。

而這本《愛情力量及正義》的目標,就是把「愛」、「力量」、「正義」三個詞彙,和「存在」關聯在一起。考察「存在」怎麼會具有這三種意義(「愛」、「力量」、「正義」);這三種意義更明確的說,是指什麼意思;如何把它們說的更顯明準確,以至於能夠指導我們的人生。等等的問題。

什麼樣的「強迫」才是合理的?:田立克所說的「存在之力」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田立克(Paul Tillich)提到關於「力量」與「迫力」(強迫)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看到:「強迫」是必須要有的。譬如說:警察逮捕犯人,雖然罪犯並不想要被帶走;或是當我們遭受攻擊時,我們不得不反抗,要迫使加害者屈服,至少必須保護好我們自己。所以,太簡單的說「一切暴力(強迫)都是錯的」,肯定是錯的。因為在很多情況,我們必須要訴諸暴力,才能夠停止眼前的惡行。

但是,要怎麼分辨:什麼樣的「迫力」(強迫、暴力)是好的、在允許範圍內的;什麼樣的「迫力」是錯的、從被害人變成加害者了呢?田立克說:

何處「迫力」與「愛」互相衝突呢?(答覆是):迫力一有碍於愛的目的,也就是一有碍於分離者的結合,迫力便跟愛發生衝突了。愛應透過迫力而摧毀那反抗愛的「因素」。但愛不能摧毀那行動有背於愛的「人」。愛並不摧毀這個人,連它摧毀這個人的行動時,仍是如此。愛所要作的,是透過摧毀這人身內反抗愛的因素,而成全他,充實他,

田立克口中所說的「力量」(power),是指「存在之力」(power of being)。當一種迫力的目標,在於摧毀阻礙「愛」的因素時,至少在原則上,它是「存在的力量」的展現。因為「愛」是試圖讓「有可能結合者」(上文所說的「分離者」)結合,讓原先的個人進入一種新的關係中,以進一步發掘自己的存在。於是,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一種要摧毀「存在」的強迫,那也摧毀了「愛」的任何可能性,那這種迫力當然不可能是,而且違背了「存在之力」。

我們如果從負面上來說,可以延續前面犯人被逮捕的例子。我們限制犯人的行動,以免有人再度遭到傷害;這無庸置疑是應當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從「愛」的角度來看這個行動;當我們限制犯人的行動時,也避免他再傷害更多人,以至於墮入愈來愈無法挽回的地步。雖然在實際上,的確有人可以始終硬著心,對自己的罪惡與錯誤毫無悔悟。但是在存在上,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斷變化;那麼對於人,或許我們也可以希冀他的變化。

結語

這本書顧名思義,同時討論了「愛」、「力量」、「正義」三個主題。但本篇文章主要聚焦在「力量」。是因為我看到在我的生活圈中:有一些朋友在思想上,不自覺把「力量」與「『破壞性』的力量」混為一談;這就造成了兩種不同的樣貌。一方面,有些人以為追求「破壞性」、「不負責任」、和所謂的「灑脫」(對他人和客觀價值的漠不關心)是「力量」的表現,是生命應當有的樣子。另一方面,有些人受到了對錯誤的「迫力」的印象的挾制,害怕自己也可能變成那個樣子,於是放棄了「力量」,不敢或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選擇、去生活、去愛。

但是,人的生命只有這一次;而且,只要我們還活著,一定都只能在「存在」與「不存在」的危險與夾縫中生存。這正是為什麼,我們須要好好的想一想關於「力量」的問題。基於田立克詳盡與坦誠的探討,他的意見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他說:

一個存在不怕非存在而仍能自我肯定,這就是它「存在之力」的表現。這裡,我們抓到了「力」概念的根本。「力」就是「不怕內在外在的否定而仍自我肯定的可能性」。它是克服非存在的可能性。
raw-image

小註

在本篇文章所引用的譯文中,譯者王秀谷把「存有」(Be/Being)翻譯成「存有」(Be/Being),這樣的翻法是相當正確的。不過,為了文章的通順程度,我最後還是把本文中所有的「存有」(包括所引用的譯文中)一詞,都改寫成「存在」(Be/Being)。

參考文獻

田立克著.王秀谷譯:《愛情力量及正義》,臺北市:三民書局,1973年

raw-image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留言、追蹤,和多拍幾下Like支持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9會員
156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 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 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Thumbnail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 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 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Thumbnail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是所有星戰迷的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在每年的5月4日,star move 電影台總會播放著《星際大戰》電影,而第一次知道原力,就是從這系列電影而來的, 愛瑞克以原力為引,藉此作為每個人內在隱藏的力量。
Thumbnail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是所有星戰迷的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在每年的5月4日,star move 電影台總會播放著《星際大戰》電影,而第一次知道原力,就是從這系列電影而來的, 愛瑞克以原力為引,藉此作為每個人內在隱藏的力量。
Thumbnail
有些人受到了對錯誤的「強制力」的印象的挾制,害怕自己也可能失控,於是放棄了「力量」,不敢或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選擇、去生活、去愛。但是,「力量」並不只有這樣的;只要運用得當,「力量」將可以是生命與愛情之穩固的支撐。
Thumbnail
有些人受到了對錯誤的「強制力」的印象的挾制,害怕自己也可能失控,於是放棄了「力量」,不敢或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選擇、去生活、去愛。但是,「力量」並不只有這樣的;只要運用得當,「力量」將可以是生命與愛情之穩固的支撐。
Thumbnail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Thumbnail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分享給你,我讀缺愛這本有趣的書以後,產生的三個理解與思考。 這本書很有意思,告訴我們人無法獨立於族群存在,其背後的原理。這個原理基礎走的是「存在主義心理學」,也就是用存在主義,去研究心理現象,形成學問。 主旨:我連結,我存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分享給你,我讀缺愛這本有趣的書以後,產生的三個理解與思考。 這本書很有意思,告訴我們人無法獨立於族群存在,其背後的原理。這個原理基礎走的是「存在主義心理學」,也就是用存在主義,去研究心理現象,形成學問。 主旨:我連結,我存在
Thumbnail
在各種感情關係中,親情、友情、愛情、團體,我們總是需要友情的助力,它幫助我們把對方看作是一個「存有」,把對方看作是一個獨一無二、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的存在。
Thumbnail
在各種感情關係中,親情、友情、愛情、團體,我們總是需要友情的助力,它幫助我們把對方看作是一個「存有」,把對方看作是一個獨一無二、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的存在。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有被雷打到的感覺,無法一次看完,感覺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宇宙,等著我安靜體會與感受。如果要我試著比喻的話,就像看得懂的佛經一般,當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涵義,每個當下,都可以是開悟的瞬間。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有被雷打到的感覺,無法一次看完,感覺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宇宙,等著我安靜體會與感受。如果要我試著比喻的話,就像看得懂的佛經一般,當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涵義,每個當下,都可以是開悟的瞬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