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鈴⋯⋯
「喂,你好~」
同事桌上分機響了,接起後通了很久的話。
我其實正在埋頭改學習單,但通常外線有三分鐘限制,同事不但接了這麼久電話,還光聽而不發一語,有種詭異感,我忍不住抬頭瞄了一下。
她在哭。
看她話筒還在手上,眼淚邊撲簌簌的掉。我急忙把面紙遞過去,這是輔導室少不了的配備。話筒另一端是一位九年級導師,對於生涯發展課程中職業類科與高職合作的安排深感不滿。對於他們班學生的學術表現與未來升學需求,她認為不需要安排這樣的活動,根本浪費時間,要這位同事不如把課都讓出來讓她排考試。
現在的我,可圓滑多了。可能是飄流各地後體悟更多人與文化的差異,也或許是歷經各種心理治療與諮商技巧訓練,磨練出「穿透話者情緒,看見背後需求」的解讀能力。
導師想表達的主要需求可能有二:生涯課程的規劃與他們班的需求不符,以及升學考試壓力很大需增加時間協助學生複習。姑且不論他們是否全班都是學術傾向,完全不需要職業類科的介紹,生涯課程的規劃,的確可以更彈性一點,針對各班需求做比例上的分配。至於考試壓力很大的部分,我想也可以給予同理,或許老師承受家長與自己的期待,希望所有孩子都考上高中,畢竟當時升學導向的社會氛圍就是如此。
但我告訴你,當時旁觀這整件事的我氣炸了。究竟為什麼對方可以用如此憤怒的語氣在電話中怒罵另一位同事?這是傳統權威的遺毒?還是資深可依年份加權?或是教主流科目走路才有風?
尤其這生涯系列活動明明是我承辦的,這位新來的同事(比我更菜,而且還在努力考正式缺)也只是奉命行事,何不直接打給我客訴呢?或許我有機會解釋如此安排的緣由,一起討論出適合該班的彈性做法,也能傾聽他帶班的壓力?
後來上一層級的行政主管合著出面處理這件事,因為這位老師很堅持要把我同事的上課權拿走。很巧的,那位排課的前輩也必須出面協調。
我不是直接關係人,並沒有受邀參加協調會。只好私下關心同事心情,探了探這件事的處理方向。
「他們要我跟這位老師道歉。」
幸好我這位同事身段很軟,我欽佩她。
老實說,我不懂為什麼主管前輩們說我這位同事需要道歉,電話中霹哩啪拉把人罵一頓的不需要道歉嗎?可能我那時真的太資淺又太天真,沒有學過處理這類事件的最佳解方。
協調會後,果然事情就此落幕。皆大歡喜,彼此見面以禮相待。
後來,這優秀的同事順利考取其他學校正式職,用她對教育的熱情造福一屆又一屆學生。我最終選擇辭去教職,把位置讓給其他更優秀更合適的人才,但我對生命的多元熱情,將隨著我所到之處,持續在沒有圍牆的地方自由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