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兒童的數位藍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根據《親子天下》一份回收了1,100份的「中小學手機族調查」顯示,41%的孩子在小學五、六年級擁有第一支手機,其次29%是在七年級。孩童使用手機不是新議題,但隨著手機功能日新月異,數位親子教養卻有討論的必要。

一、孩童使用數位工具的安全

今年秋季蘋果發布會的前幾天,許多分析師與科技評論家陸續傳出蘋果將推出一款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Apple Watch」,此款手表是之前蘋果發布「家人共享設置」的延伸,設計新一代主人翁專屬的商品合乎情理,雖然實品沒有在發布會當天正式亮相,但未來一旦完成,憑藉蘋果在數位世界擁有的巨大的話語權,不難想像會創發許多兒童專用的應用內容。

可以想見,其所承載的智能設備不僅能標記孩子目前所在地,也能偵測基礎的健康狀況,遠方父母方能分分秒秒掌握孩子的所有動態。然而,目前全球對兒童數位素養教育的方針未定,比如在數位世界的發言跟現實世界一樣嗎?需要禮節還是享有隱蔽的自由?又或是使用數位工具時,如何兼顧自己的隱私安全等。

據悉,有些智能手表在安裝某些應用程式後,不用任何授權就可以獲得定位、麥克風、鏡頭等多項敏感數據,兒童該如何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保護自己?在數位素養還未普及前,家長也只能「自救」了。

二、數位時代兒童的價值觀

最近發生的一個議題值得關注:年僅13歲的兒童海斯,在以太坊區塊鏈發表了一系列長脖子女性的NFT,創意靈感來自他最喜歡的雷龍,目前畫作的總價值超過340萬美元,已被好萊塢經紀公司簽下,將有規模並系統的打造海斯的NFT項目。

14歲來自美國的艾比,畫了一系列的鯨魚,在美國NFT平台上幾分鐘內就賣出超過100萬美元;另一位12歲來自英國的阿邁德,則是用電腦程式做出了3,000多種不同鯨魚的NFT,在Twitter上曝光後,賺進約40萬美元。

數位世界無國界,利於自媒體經營,Z世代的兒童創意更容易被看見,可能因此轉變某些兒童的命運。有趣的是,我將上面的案例分享給身邊有孩子的父母,得到的答案卻相當兩極。

部分父母認為全球經濟面臨困境,在遲滯不前的經濟現況下,如果孩子的創作可以變現,何樂而不為?

另一部分的父母則覺得,數位工具帶來的暴富不利於教導孩童正確的價值觀,孩子的興趣可以變現,但自幼就困在金錢欲望的泥淖裡,會讓孩子失去純真或其他選擇的權利;最後一部分的父母則難以抉擇,在緩解經濟重擔和維持童年單純的兩難中游移。

三、數位工具的對接

我在《看懂科技賽局:30堂看懂元宇宙的跨域人文課》一書中十分關心數位原住民和產業對接,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部分年輕人陌生於電腦文書軟體,同樣都是以數位成分餵養,在手機跟電腦的對接上已經看到落差。

數位產業和過去我們熟悉的傳統產業在特性和應用上相當不同,不論是幼兒抑或青少年,他們在獲取資訊、使用數位工具的頻率與管道上,已經形塑了另一套世界觀,父母還需多關心數位時代下兒童的未來藍圖。未來是孩子的,如何面對這未知,已經是當下父母的課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薇瑄的沙龍
25會員
113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王薇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西班牙近期推出《人工智慧良善使用與治理法》草案,引發社會強烈反彈。該草案延續歐盟AI法規,對企業使用高風險或禁用技術祭出重罰,但對政府部門的違規行為,僅以「警告」與「紀律處分」帶過,形同免責。此種制度設計讓人質疑:當AI成為國家治理工具,誰來監控擁有監控權力的機構?
2025/04/29
西班牙近期推出《人工智慧良善使用與治理法》草案,引發社會強烈反彈。該草案延續歐盟AI法規,對企業使用高風險或禁用技術祭出重罰,但對政府部門的違規行為,僅以「警告」與「紀律處分」帶過,形同免責。此種制度設計讓人質疑:當AI成為國家治理工具,誰來監控擁有監控權力的機構?
2025/04/15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進口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乍看是選舉年再度上演的經濟民族主義,實則是一次以關稅為槓桿的全球權力重構。這場關稅行動,打著保護本土產業的旗號,卻充滿選擇性與策略性操作,既向選民展示強硬姿態,又保留與盟國談判的籌碼。
2025/04/15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進口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乍看是選舉年再度上演的經濟民族主義,實則是一次以關稅為槓桿的全球權力重構。這場關稅行動,打著保護本土產業的旗號,卻充滿選擇性與策略性操作,既向選民展示強硬姿態,又保留與盟國談判的籌碼。
2025/04/01
AI正改寫21世紀的產業版圖。中美兩國的人工智慧競爭,不只是技術領先的角力,更是一場制度模型與產業結構的對決。兩國分別在政策驅動與市場機制下走出不同節奏,也映照出背後深層的地緣戰略與價值選擇。
2025/04/01
AI正改寫21世紀的產業版圖。中美兩國的人工智慧競爭,不只是技術領先的角力,更是一場制度模型與產業結構的對決。兩國分別在政策驅動與市場機制下走出不同節奏,也映照出背後深層的地緣戰略與價值選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可以說從嬰幼兒時期便對手機產生興趣,因為看著父母一天到晚拿著手機,總是會好奇到底有什麼吸引力?想當然耳,玩具廠商所推出的玩具手機相當受到幼兒的歡迎。 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呢?相信這個問題是許多孩子的共同疑問,而每個家庭對於何時能給予孩子手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可以說從嬰幼兒時期便對手機產生興趣,因為看著父母一天到晚拿著手機,總是會好奇到底有什麼吸引力?想當然耳,玩具廠商所推出的玩具手機相當受到幼兒的歡迎。 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呢?相信這個問題是許多孩子的共同疑問,而每個家庭對於何時能給予孩子手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每年7月,許多學生殷殷期盼的暑假來了,各式各樣的夏令營與課程也如火如荼展開。近期與朋友聚會,意外得知幾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與創業家,都禁止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
Thumbnail
每年7月,許多學生殷殷期盼的暑假來了,各式各樣的夏令營與課程也如火如荼展開。近期與朋友聚會,意外得知幾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與創業家,都禁止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
Thumbnail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智慧型手機的世代長大的,手機世代的孩子就是不管父母是否提供手機,他都一定會使用手機,所以不需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用手機,跟不上時代而提供手機。一般在國中階段以前都不建議提供智慧型手機,如果需要聯絡,可以使用功能型足以聯絡使用得手機。一方面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個
Thumbnail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智慧型手機的世代長大的,手機世代的孩子就是不管父母是否提供手機,他都一定會使用手機,所以不需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用手機,跟不上時代而提供手機。一般在國中階段以前都不建議提供智慧型手機,如果需要聯絡,可以使用功能型足以聯絡使用得手機。一方面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個
Thumbnail
身為21世紀的父母,您是否擔心小朋友暴露在各類3C產品的環境,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影響?但在這個AI強勢席捲全球的年代,我們又不希望孩子們太晚接觸資訊科技。究竟電子產品禁與不禁,成了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今天的艾倫戴爾育兒知識交流,我們就來聊聊國外專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Thumbnail
身為21世紀的父母,您是否擔心小朋友暴露在各類3C產品的環境,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影響?但在這個AI強勢席捲全球的年代,我們又不希望孩子們太晚接觸資訊科技。究竟電子產品禁與不禁,成了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今天的艾倫戴爾育兒知識交流,我們就來聊聊國外專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孩子擁用手機時機 父母做孩子的督導者
Thumbnail
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孩子擁用手機時機 父母做孩子的督導者
Thumbnail
文/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面對世代的變化與科技日新月異的進展之下,大家最擔心的部分是甚麼呢? 孩子玩手遊的時間無法控制? 孩子接觸不當色情、暴力網路資訊? 孩子因為成天看3C產品導致視力損傷? 孩子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而無法專心念書? . . . . . . . . . .
Thumbnail
文/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面對世代的變化與科技日新月異的進展之下,大家最擔心的部分是甚麼呢? 孩子玩手遊的時間無法控制? 孩子接觸不當色情、暴力網路資訊? 孩子因為成天看3C產品導致視力損傷? 孩子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而無法專心念書? . . . . . . . .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