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練習「覺察」的6種階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覺察,是我認為每個人此生都在學習的作業與任務,我們遇到快樂與悲傷的事情,都是促進我們進行覺察的入口,當然,大多數的人會因為痛苦而開始反思,鮮少人感到快樂卻仍能觀照自己的框架。從這角度來看,便能理解楊定一博士曾經說過的:「失落是一種恩典」的意思。

以下,我將會就我目前的實踐與理解,把我對覺察的學習與練習分成五種階段,也會自訂一些階段名稱,讓讀者便於記憶。
 
第一階段 覺感官

我們能運用身體既有的感官去進行,那麼便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接著在透過自己對這些感官的感受進行詮釋,便成為我們的主觀世界的真實,像是什麼食物對我來說是美味的,聞起來是舒服安心的,什麼音樂讓我感到放鬆優雅的。

第二階段 覺主觀

覺察自己對各種生活情境的主觀詮釋,知道這些真實,是由自己主觀的詮釋所建構出來的,並且意識到這些詮釋背後的故事與形成的原因,藉此觀看與解析自己的行為與選擇。例如:我認為一個家庭的成功,不只要有足夠無憂的金錢,還要有充足的相處時間,創造共同的回憶。而我會有這樣的詮釋和理解,便是缺憾於小時父母忙於經營生意,較少有共同出遊的記憶。
 
第三階段 覺客觀

覺知除了自己的主觀世界以外,尚有認知以外的客觀事實存在,開始擴展自己感知以及既有的認知圈。舉例來說,過去我曾經一直認為父母沒有帶我們出遊,鮮少經營家庭關係,但後來仔細回想,詢問其他兄弟姊妹,其實我們還蠻多旅行回憶的,也因此對於大腦記憶的真實性開始懂得抱持懷疑。

第四階段 覺當下

投入生活的情境之中,練習在主觀與客觀之間的空隙(界線)停頓覺察到當下的各種感官、主觀、客觀,覺察大腦建構的我與世界的分別是什麼,覺知所有的一切個體都被涵容在整體之中。一般的最常見的練習方式便是呼吸,在呼與吸之間有一個停頓,沒有大腦雜念的時刻,我們存於當下,我們與世界的界線開始越來越細小,並且持續練習,試圖延長大腦雜念的停頓。

第五階段 覺無常

無常並非只有在生與死之間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沒有重複的情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無與倫比不可取代的奇蹟;觀看動物和植物的自然生活便能體會,哪有哪一刻是不獨特、不值得慶祝的呢?無常的真義便是對可能與創造力的體會,以及沉浸於當下的珍貴體驗。呼吸時,看著氣息吸入身體裡,再看著氣息呼出來,慢慢地學會不留住任何思想,只是在,只是呼吸。

第六階段 覺整體

消融自己與外界的界線,將人我的概念卸下,將主客觀的邊界外擴到無限大,感知與五感的敏感程度變得更高,此刻沒有分別也充滿平靜與愛。我自己個人的體驗曾透過滑雪、高空彈跳、催眠冥想、聲波音療的當下體悟到。

透過這六種階段的覺察,我們可以逐漸地破除框架、執念,甚至是身上的業力(習氣),接著練習與宇宙歸處連結,擴大自己的覺知與可能性,跳脫無論是金錢或者關係、信念上的限制,創造與體驗充滿樂趣的生活。

當然我也相信一定還有其他階段的覺察,但因為我尚未體悟到或者體驗到的無法具體用文字來形容,也就沒有再進一步分享。若有讀者願意分享自己的經歷與我交流,將會是我很幸運與幸福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nya|安雅的靈性沙龍
12會員
7內容數
你可能和我一樣熱愛那些眼睛看不到卻能感知到的一切,你可能也接觸楊定一博士、巴夏、薩古魯、光的課程、佛教、基督教等不同的信仰或學習,邀請你一起回心家,安住在宇宙歸處。理工腦且具十年以上生涯教練經驗的我,將用實踐的方式去整合與分享,內外富足的秘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三步驟跟你分享我的體悟~~把感受慢慢拆解,就是開始覺察的第一步 專注 Focus :安靜,靜下心有意識的觀察自己的呼吸;冥想也可以 祝福 Pray :真心的祝福自己、祝福身體的人;一種傳達愛的方式 相信 Trust the process :臣服於當下,不管發生了什麼,"選擇"相信接受這一切
Thumbnail
三步驟跟你分享我的體悟~~把感受慢慢拆解,就是開始覺察的第一步 專注 Focus :安靜,靜下心有意識的觀察自己的呼吸;冥想也可以 祝福 Pray :真心的祝福自己、祝福身體的人;一種傳達愛的方式 相信 Trust the process :臣服於當下,不管發生了什麼,"選擇"相信接受這一切
Thumbnail
開啟覺知,就是打開一種超能力,透過對話(問問題),來帶領別人開啟覺知的力量。 我好喜歡這種感知的過程,這是一種「刻意」的向內覺察,有意識而且需要練習, 看見、承認、允許、接受
Thumbnail
開啟覺知,就是打開一種超能力,透過對話(問問題),來帶領別人開啟覺知的力量。 我好喜歡這種感知的過程,這是一種「刻意」的向內覺察,有意識而且需要練習, 看見、承認、允許、接受
Thumbnail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我覺察」歸類為身心靈,它只是個人進步的其中一項工具。日常生活及工作,自己會發現自己有錯然後改正,這就是自我覺察。有時不用把幫助自我成長的工具神聖化,能夠持續用在現實生活才有意義。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我覺察」歸類為身心靈,它只是個人進步的其中一項工具。日常生活及工作,自己會發現自己有錯然後改正,這就是自我覺察。有時不用把幫助自我成長的工具神聖化,能夠持續用在現實生活才有意義。
Thumbnail
💗覺醒的定義💗 覺醒是一種精神內在成長的狀態,也就是你對自己、生活圈、世界和宇宙更深刻的理解和意識。這種意識上的轉變可能是一個人的內在轉化或成長的結果,也可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自我反省的過程,進而認識到一些的真理或理解到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背後更深刻的聯繫。 我們也會把覺醒定義為是一種開悟或覺知,是一
Thumbnail
💗覺醒的定義💗 覺醒是一種精神內在成長的狀態,也就是你對自己、生活圈、世界和宇宙更深刻的理解和意識。這種意識上的轉變可能是一個人的內在轉化或成長的結果,也可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自我反省的過程,進而認識到一些的真理或理解到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背後更深刻的聯繫。 我們也會把覺醒定義為是一種開悟或覺知,是一
Thumbnail
第一步|自我覺察 做自己的第一步,便是從找到自己開始。 而自我覺察,正是展開這趟旅途的起點。 從學術上的定義來說,自我覺察是指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想法、情緒感受、特質,及需求有所了解,更能意識到形成的脈絡以及社會文化價值的影響。
Thumbnail
第一步|自我覺察 做自己的第一步,便是從找到自己開始。 而自我覺察,正是展開這趟旅途的起點。 從學術上的定義來說,自我覺察是指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想法、情緒感受、特質,及需求有所了解,更能意識到形成的脈絡以及社會文化價值的影響。
Thumbnail
覺察,是我認為每個人此生都在學習的事與任務,我們遇到快樂與悲傷的事情,都是促進我們進行覺察的入口,當然,大多數的人會因為痛苦而開始反思,鮮少人感到快樂卻仍能觀照自己的框架。從這角度來看,便能理解楊定一博士曾經說的:「失落是一種恩典的意思。」 以下,我將會就我目前的實踐與理解,把我對覺察的學習與練習
Thumbnail
覺察,是我認為每個人此生都在學習的事與任務,我們遇到快樂與悲傷的事情,都是促進我們進行覺察的入口,當然,大多數的人會因為痛苦而開始反思,鮮少人感到快樂卻仍能觀照自己的框架。從這角度來看,便能理解楊定一博士曾經說的:「失落是一種恩典的意思。」 以下,我將會就我目前的實踐與理解,把我對覺察的學習與練習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一個「第六感」特別敏銳的孩子,說不上來原因,對於某些事情,就是知道。比方我爸還沒下班前,就提前感應到他今天恐怕不太順利,然後會順勢引爆我媽的大地雷,等等還是寫好功課就躲回房間比較安全。 所以,當人類圖揭曉我是直覺權威的時候,我並不意外,反而有一種沉冤得雪的暢快。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一個「第六感」特別敏銳的孩子,說不上來原因,對於某些事情,就是知道。比方我爸還沒下班前,就提前感應到他今天恐怕不太順利,然後會順勢引爆我媽的大地雷,等等還是寫好功課就躲回房間比較安全。 所以,當人類圖揭曉我是直覺權威的時候,我並不意外,反而有一種沉冤得雪的暢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