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聳動簡直接近標題黨,根據23位年齡不等的以色列媽媽(也有已經是奶奶)的訪談,作者逐步建立起母職的發生以及經歷中的矛盾,而後悔不論在哪個議題上,都是千金難買早知道,藥房沒賣後悔藥的狀態。母職在作者筆下,只是特別病態的不可言說,而訪談挖出了一些她們匿名說了的部分。
先從想不想成為母親談起,過去單身、沒有子女的女性會被貼上敗犬之類的標籤,意味著某個程度的殘缺。人生沒有自成家庭、甚至只有獨生子女都好像缺了什麼的社會價值觀,造成女性在生育上的選擇壓力。而女性在生理上孕育後代的條件,就成了理所當然的期待:只有女性能生。
後悔其實是種複雜的情緒。什麼時候開始覺得後悔?因為什麼感到後悔?有時後悔帶來原諒,而母親的後悔似乎是在社會脈絡中不可原諒。
作者歸納總結訪談對象的回應,並穿插訪談紀錄,在訪談紀錄前會有子女數量/年齡的資訊。有些來自母親的回應與刻板印象相距甚遠,甚至會很懷疑是否有些斷章取義,但輔以訪談紀錄,就能降低這樣的疑慮。
受訪女性對母親這個角色缺乏準備,也對身分轉變後的困境缺乏全面理解,使得後悔的情緒產生。在選擇成為母親之後,不僅在事實上走上單行道,心情上也是。背負著社會和丈夫的期待,有時孕育了超出自己意願數量的兒女。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外,你的子宮也可能不是你的子宮。生產的期待若來自四面八方,成為母親就不全然是選擇。
而從母親的角度看來,他的後悔還有更深一層次的區別,包含後悔成為母親但仍深愛子女。這樣的情緒在母親面對子女時,更顯得衝突。若是從幾無選擇的子女角度觀察,母親的角色若出於合意性行為,對比上子女更無選擇。而且這樣的情緒可能引發子女出生是母親災難的罪惡感,對子女恐怕是情感上的傷害。然而對於母親角色的期待和情緒壓抑,都較少考慮親職是毫無喘息時間的,若再加上其他壓力,母親的後悔就容易分離觀察理解。
童年的挫折對母親來說,也可能是後悔的來源,創造了新生命面對自己過去也有經驗的困頓,且很可能同樣無能為力,為了這樣的難以挽回,理論上應該是能接受的後悔。而對子女的這些憂慮、付出,很顯然的也改變了母親生活的重心,時間精神上的犧牲,對母親我為一個個人,卻經常需要與其他生命經驗緊密聯繫,後悔就更顯得可以想像。
有些母親曾經出現過壞壞的幻想,不管是希望小孩就消失或其實起心動念過墮胎。實際上這樣的情緒有時被認為是產後憂鬱及其症候群,困住了許多母親。她們理解這樣的情緒在道德上難以被接納,但持續的壓力和情緒的無處宣洩有時加深了這樣的負面情緒,而這些問題在社會中依舊是難以言說的禁忌。
不生小孩將來會後悔言猶在耳,家裡有女兒的手足表示,不婚不生、快樂人生。到底哪種後悔多,單行道上,往後看也許都有許多遺憾,和薛丁格的後悔。
此外,考慮經濟條件、種族等因素,母親在角色轉換之後就再也不是少女頂多就是少婦,而這差異所帶來的衝擊,當今社會還展現在每一個社交群組中的姓名上。少了從夫姓/冠夫姓,母親常為了聯絡,社交群組顯示名稱成了誰的媽,少了自己真的完整了生命嗎?真是沒答案。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社會甚至沒有真的關心過父母是否後悔,一旦流露出一點遭遇困頓的挫折心理,就可能被懷疑不適任以及有疏於照顧的風險。對於親職後悔的容忍度甚至比犯罪還低,罪犯的悛悔可能換得轉型正義的原諒,降低付出的刑事代價。那母親呢?這麼一對比就凸顯了書名命題與社會現實的荒謬。有論者檢討作者作為已婚未生的女性,撻伐對這類問題指點的資格論,實際上恐怕是難以面對原先社會的結構困境。
能感覺後悔嗎?連感覺都不成,若沒真的實際傷害誰後悔又如何?無限上綱的道德枷鎖,恐怕掀起的就是少子女的人口老化巨浪。西方或者說以色列的社會樣貌若是如此,也強調男主外女主內的儒家社會又如何,也值得進一步探究了解。
面對困境,這本書無意也難以解決。但透過作者的努力,整理出一個理解框架,讓原先閉口無聲的問題,有了個對外放送求援的機會。母愛噴發除了荷爾蒙作用外,少一點道德魔人式的刻板印象,或許母親就能有解放的機會。
推薦給成為母親的朋友,她若說出你平日的困境,表示社會進步一些,有人開始試著理解。也推薦給男性友人,母親值得你更進一步了解。至於不婚也不生或已婚不生的朋友,忠於你的選擇,生命有許多可能,走過路過、錯過也是可以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