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心理學-為何暫時未能成為主流 談其定義與目標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前言》

正向心理學現時已是一個確立基礎的心理學領域,累積了數量可觀的研究與理論,多年的努力也贏得心理學界的尊重。然而,即使是這樣,為何正向心理學仍未能成為心理學界的主流分支,發展也較其他例如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 psychology)來得慢呢?

《為何未能成為主流?》

其實傳統心理學一直以來都較聚焦於負面心理的,我認為原因有三:首先是一般人會覺得負面心理比較有真實性。這個論點的始作俑者可謂心理學巨人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認為人行為的動機就是滿足他們與生俱來的需求與衝動-生存與性慾。在這當時破天荒理論的影響下,令心理學界特別傾向於探索人性陰暗面。而且,先前有不少「科學」觀點都嘗試指出正向心理學與坊間大眾心理學的「正向」並無二致,不但只是供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更有機會令大眾遠離實證心理學。第二個原因是從人類演化的過程中,人們會較傾向於記住負面的事。我們的祖先生存於充滿危險的的環境,為了有利生存必先記住它們,進而演化出對負面事情較重視的特質。最後,心理學界會較側重於研究疾病理論,例如情緒病,精神健康等,而忽視正向心理健康的建立。然而,若然能防患於未然,抱有正向思維,這豈不已經是一個預防精神疾病的方法嗎?

《定義與目標》

有見及此,正向心理學之父沙利文(Martin Seligman)提倡成立正向心理學,希望逆轉心理學只側重負面心理及行為的生態。擴闊心理學的研究遠景,以喜樂,勇氣等作議題,研究如何將人性的光輝一面完善地發展出來。廣義來說,正向心理學希望以研究個人長處、建立正面情緒和品格為重點,助人發掘潛能和防禦能力,建立美好素質,以裝備自己,應付挑戰,並指出「正面思考」對人們幸福扮演的關鍵角色。狹義來說,正向心理學的核心議題:幸福和快樂,應該可以分為三大面向:1)歡樂的人生 2)認真的人生 3)有意義的人生。歡樂的人生研究是甚麼樣的生活狀態與個人特質才能令人快樂,滿足呢?認真的人生就是強調幸福是積極投入參與某些活動,以及和他人的關係,從而表現自己的才能與優點,令自己的生活充滿意義。有意義的人生則指幸福應該由超越個人微小利益而完成宏大志向而達到的感覺。人,例如追求個人人生哲學,政治理想,家庭美滿等等。

至於正向心理學的未來發展目標,則是增進心理學對人類正向行為的理解。希望針對來自不少人對正向心理學的批評。其次,是希望以正向思維作為藍本,令人類對於健康疾病有進一步的理解,從而抱有積極健康的人生。

《總結》

有研究指出,我們擁有的財富,自由度等已經較以前多了很多,那為何我們的快樂和健康指數會每況愈下?究竟是甚麼因素影響著人們快樂與否?期望與落差?富裕程度?民主程度?也許這些都是答案,但很明顯並不完整。正向心理學,希望能為你提供一個全面的解釋,在亂流下仍能昂首闊步,積極面對人生。

文:utopia.1ab

補習平台 X 知識殿堂

私補 網上學習 投稿 合作歡迎d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topia.1ab的沙龍
1會員
12內容數
utopia.1ab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25
《前言》 在尷尬的時候,不單是我們自己,身邊的朋友都應該試過滿面通紅吧。然而,這個身體機制我們是控制不到的,想避也避不到。那究竟為何感到尷尬,怕醜的時候會臉紅?對我們又有甚麼好處呢? 《原因》 臉紅其實是因為啟動了我們"戰或逃"反應,這是人類遇到緊急情況所啟動的自然機制。為了應付危險環境,我們的心跳
2022/10/25
《前言》 在尷尬的時候,不單是我們自己,身邊的朋友都應該試過滿面通紅吧。然而,這個身體機制我們是控制不到的,想避也避不到。那究竟為何感到尷尬,怕醜的時候會臉紅?對我們又有甚麼好處呢? 《原因》 臉紅其實是因為啟動了我們"戰或逃"反應,這是人類遇到緊急情況所啟動的自然機制。為了應付危險環境,我們的心跳
2022/10/21
《前言》 人能作為萬物之靈,動物界的最高等生物,這是有賴於我們理性頭腦,合作精神,複雜而有系統的語言溝通模式。然而,若人真的那麼理性,為何人類會作出數百萬計且災難性的錯誤?大至政治宗教,小至消費模式,行為經濟學都以經濟學和心理學的方式解釋人不是想像中那麼理性的。 《甚麼是行為經濟學》 簡單來說,行
2022/10/21
《前言》 人能作為萬物之靈,動物界的最高等生物,這是有賴於我們理性頭腦,合作精神,複雜而有系統的語言溝通模式。然而,若人真的那麼理性,為何人類會作出數百萬計且災難性的錯誤?大至政治宗教,小至消費模式,行為經濟學都以經濟學和心理學的方式解釋人不是想像中那麼理性的。 《甚麼是行為經濟學》 簡單來說,行
2022/10/10
前言 讀哲學會否乞食, 要看的其實是個人,並不是學科。哲學本身並不會令你乞食,當然哲學並不像其他專科例如醫科,護理學系等有一固定職業在前。然而, 會否乞食的還是看你個人,沒有職業導向性的科目很多例如社會學,人類學,中國文學等。那是否代表讀完這些科學會乞食呢?說讀完哲學後會乞食的大抵也是對哲學一知半解
Thumbnail
2022/10/10
前言 讀哲學會否乞食, 要看的其實是個人,並不是學科。哲學本身並不會令你乞食,當然哲學並不像其他專科例如醫科,護理學系等有一固定職業在前。然而, 會否乞食的還是看你個人,沒有職業導向性的科目很多例如社會學,人類學,中國文學等。那是否代表讀完這些科學會乞食呢?說讀完哲學後會乞食的大抵也是對哲學一知半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生日快樂,佛洛伊德教授! 5月6日是精神分析創建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醫師的生日。他不只是一位維也納開業醫師、歷史上首位精神分析師,更是一位思想家和得獎作家。他深深地形塑了西方民眾思考他們自身、心理及社會關係的方式,而且他的理論已滲透至文學、美學、文化藝術等領域,因而生生不息。
Thumbnail
生日快樂,佛洛伊德教授! 5月6日是精神分析創建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醫師的生日。他不只是一位維也納開業醫師、歷史上首位精神分析師,更是一位思想家和得獎作家。他深深地形塑了西方民眾思考他們自身、心理及社會關係的方式,而且他的理論已滲透至文學、美學、文化藝術等領域,因而生生不息。
Thumbnail
大家好, 延續上一集心理學的探討, 我們繼續跟大家分享鄔斯賓斯基 他曾經把心理學, 做了一個明確的定義。 他說不管是古往今來的一些心理學, 或者隱密不為人知心理學的作品等等。 不管是古代的還是近代的, 基本上都會分成兩類, 那麼第一類的心理學, 是探討人表
Thumbnail
大家好, 延續上一集心理學的探討, 我們繼續跟大家分享鄔斯賓斯基 他曾經把心理學, 做了一個明確的定義。 他說不管是古往今來的一些心理學, 或者隱密不為人知心理學的作品等等。 不管是古代的還是近代的, 基本上都會分成兩類, 那麼第一類的心理學, 是探討人表
Thumbnail
《前言》 正向心理學現時已是一個確立基礎的心理學領域,累積了數量可觀的研究與理論,多年的努力也贏得心理學界的尊重。然而,即使是這樣,為何正向心理學仍未能成為心理學界的主流分支,發展也較其他例如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 ps
Thumbnail
《前言》 正向心理學現時已是一個確立基礎的心理學領域,累積了數量可觀的研究與理論,多年的努力也贏得心理學界的尊重。然而,即使是這樣,為何正向心理學仍未能成為心理學界的主流分支,發展也較其他例如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 ps
Thumbnail
不是走左派路線的人很笨,是單純欠缺經驗,不曉得資本社會運作的邏輯。等到他們手腕熟稔後,就不停地開始修正,也就是我們在90年代看到紀登斯的第三條路線的遠因。想照著馬克思理論去推動,實務上根本做不到,不改不行。(因為走馬克思路線的左派,提出的未來都很迷人,不能否認烏托邦令人感覺美好)
Thumbnail
不是走左派路線的人很笨,是單純欠缺經驗,不曉得資本社會運作的邏輯。等到他們手腕熟稔後,就不停地開始修正,也就是我們在90年代看到紀登斯的第三條路線的遠因。想照著馬克思理論去推動,實務上根本做不到,不改不行。(因為走馬克思路線的左派,提出的未來都很迷人,不能否認烏托邦令人感覺美好)
Thumbnail
可以不樂觀嗎?我經過書店,一整排的自我心理勵志的書籍在我眼前,就想到這句。看來看去。唯有逼死自己要樂觀,才能夠真正樂觀。我不是排斥,我先說明這點,以免被你誤會,我只是在想樂觀的這個主題上,是不是唯有樂觀才能超越樂觀? 悲傷不好嗎?也許心靈需要一個會哭的出口。
Thumbnail
可以不樂觀嗎?我經過書店,一整排的自我心理勵志的書籍在我眼前,就想到這句。看來看去。唯有逼死自己要樂觀,才能夠真正樂觀。我不是排斥,我先說明這點,以免被你誤會,我只是在想樂觀的這個主題上,是不是唯有樂觀才能超越樂觀? 悲傷不好嗎?也許心靈需要一個會哭的出口。
Thumbnail
之前我讀到別人的一篇讀書心得,在說【象與騎象人】這本書,內容介紹正向心理學,在那篇讀書心得之後,有人提出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批判關於正向思考的一些現象,也是不錯的書。 這兩本都是關於正向思考的內容,卻是相反的出發點,這種互相比較的閱讀會是一次思考刺激。
Thumbnail
之前我讀到別人的一篇讀書心得,在說【象與騎象人】這本書,內容介紹正向心理學,在那篇讀書心得之後,有人提出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批判關於正向思考的一些現象,也是不錯的書。 這兩本都是關於正向思考的內容,卻是相反的出發點,這種互相比較的閱讀會是一次思考刺激。
Thumbnail
《這才是心理學》 「如何以科學方法理解人類行為?」作者說明研究者如何透過系統化的實徵研究、可公開重複驗證與評鑑的程序,逐步描繪出人類心智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這才是心理學》 「如何以科學方法理解人類行為?」作者說明研究者如何透過系統化的實徵研究、可公開重複驗證與評鑑的程序,逐步描繪出人類心智的真實面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