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融與人才成功:以人為本的創新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企業高喊求才若渴、求職者則感嘆工作難找,問題何在而解決方針為何?在「大南方創新人才永續論壇」中,四位講者紛紛提到以人為本的核心觀念—把員工以及求職者視為一個「人」看待。

raw-image

由《臺灣青年職涯創新協會 TYCIA》(以下簡稱TYCIA)與《數位人才媒合平台 Yourator》(以下堅稱Yourator) 於高雄Pinway駁二8號倉庫舉辦「大南方創新人才永續論壇:多元共融與人才成功」,分別邀請到女人迷資深營運協理郭芙志 Merci、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 Gipi、凱鈿行動科技總經理林文瑋、以及Yourator雇主品牌顧問兼TYCIA秘書長何則文,分享在面對多變以及缺工的大環境下,如何發展永續人才發展策略,建造一個企業與人才攜手成功的合作。

高雄正值新創萌芽期,期待深耕發芽

號召南北新創圈齊聚一堂參與大南方創新人才永續論壇,百瀚智能教育執行長許哲豪 Aaron 表示,未來很多機會將會落地在高雄,而再多的機會以及資源,「人」其實才是最難解決的題目,人才議題日益重要。

「此次論壇對於高雄新創生態圈是一個有意義的創舉。」,Yourator創辦人陳秋瑜 Lydia 提到,新創在高雄正值萌芽階段,邀請在新創及科技社群具影響力跟話語權的講者分享,期待透過知識及經驗的交流,新創能夠在高雄茁壯成長。

「企業和人才其實是一個供需關係。」文教暨品保協會理事長張揚正表示,以往決定供需交叉點的是「價格」,現今「價值」才是關鍵要點。他進一步舉例,像是企業要了解自身要解決什麼問題、價值有多大;人才要思考能夠帶給公司的價值為何,期待解決什麼問題,當企業跟人才在同一個水平溝通談合作時,雙方才能夠對焦。

DEI多元共融,創造友善共融環境

raw-image

什麼是DEI、DEI 為什麼那麼重要?各項數據及報告指出,實踐DEI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營利能力、增高團隊表現、以及吸引人才加入。女人迷資深營運協理郭芙志 Merci 進一步形容,就像不同身高的人在球場上看棒球,依照不同的差異性提供適當的資源,滿足各自的需求,讓大家享有公平共同的機會。

Merci 以「什麼是DEI」、「如何實踐」、「實踐後的改變」三個面向著手,談起Diversity多元、Equity公平、Inclusion共融的定義,企業主及職場工作者實踐的方式及策略、以及分享實務上實踐DEI 的經歷及感想,鼓勵企業打造一個多元共融與安全感的環境。

拿掉預設標籤、主動詢問、抱持好奇,是實現DEI 的關鍵要素。女人迷更推出DEI多元共融願景獎,鼓勵企業實踐DEI,改善台灣職場環境,實踐無論性別、年齡、身形外貌,讓人才在職場上能夠感到自在、有歸屬感,以及更無所畏懼的成為真正的自我。

除了選育用留之外,更重要的三件事情

raw-image

科技日益月新,社會型態也跟著改變。以人才端來看,以往重視專業與經驗,現今跨域整合及學習能力的軟實力更顯重要,而企業端對於人才招募的思維也需要改變,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Gipi 提到,人才永續發展除了選用預留之外,更重要的是「尊重多元」、「身心健康」以及「個人成長」。

「一個人如何被對待,他更有機會如何對待別人。」Gipi以三段故事「育才」、「留才」、「健康的個人生活」,分享善循環的智慧。當企業能夠尊重人才、提供穩定生活品質、幫助學習成長時,人才在這之中感受到重視、獲得成長的機會,也就更有機會發揮自身價值,回饋給公司,形成互助、互信、雙贏的合作。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生活品質以及個人發展,如何幫助人才樂於工作將會越來越重要,企業應該放下KPI的標準或是人才理應賣命的傳統價值觀,打造以人為本的環境,才是育才留才的關鍵要素。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凱鈿行動科技

raw-image

凱鈿行動科技是國際化的軟體服務廠商,在2009年成立於台南永康,致力於提升團隊工作效率與改善工作流程。總經理林文瑋提到,當初創立凱鈿的初衷,源於看見軟體業集散地皆在北部,為了南部小孩而興起創立凱鈿的念頭,希望打造自由舒適的工作環境,讓有興趣的夥伴不用北漂,也能夠有一項理想的選擇。

「希望踏入公司會覺得是很舒適的,會一直想在公司上班不會很有壓力。」凱鈿認為友善且舒服的工作環境才會有好的效率,不僅設置舒適的辦公環境、導入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以及建立多元扁平化的溝通模式,更重視每一位員工的身心健康以及職涯成長,讓人才盡情發揮潛能。

除此之外,林文瑋提到,凱鈿也積極與學校合作,透過產學專案、校園大使、以及實習機會,傳承軟體領域知識,輔導學生做職涯規劃,培育新世代數位人才。

由內而外的感動人才的「雇主品牌」

raw-image

「企業要幫人才成功,人才才會幫企業成功。」,Yourator 雇主品牌顧問兼 TYCIA 秘書長何則文提出創新觀點「雇主品牌」以及「人才成功思維」。他進一步提到,品牌並不是找公關公司包裝弄得華麗漂亮就好,員工關係也不再是上對下的雇用關係,而是要將人看成人,以人為本由內而外「感動」員工,賦能員工成功,才能真正達到雙向利益。

何則文洞察現代年輕人更有理想性,不被傳統框架束縛,當氣候變遷、熱浪來襲、末日感逼近,年輕人在意的不只是錢,他們追求的是價值跟意義—期待能夠為世界多做一點事情。因此公司的願景、使命、價值觀更顯得重要,除了獲利之外,公司存在在社會的目的是什麼、想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想打造什麼樣的社會,是每一個企業都應該要思考核心的問題。

何則文鼓勵企業導入SDGs為雇主品牌加入新元素,並進一步談到永續不只是談環保或是減能減碳,而是打造更加舒適美好的世界,期待企業在獲利之餘,能夠一同打造共好環境,為世界創造共享價值。

raw-image

  • 影片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柯盈如的沙龍
7會員
7內容數
記錄一些熱情的、有趣的、懷抱理想的、眼神充滿閃閃發亮的人類。
柯盈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5
最近覺得成長最重要的四件事情:技巧、心態、行動、勇氣​。
Thumbnail
2022/10/15
最近覺得成長最重要的四件事情:技巧、心態、行動、勇氣​。
Thumbnail
2022/10/11
他是許匡毅,教育創新團隊「啟夢教育」的創辦人,致力於協助國高中生探索科系,由淺入深提供系統化的探索方法,協助每一位莘莘學子找到心之所向。
Thumbnail
2022/10/11
他是許匡毅,教育創新團隊「啟夢教育」的創辦人,致力於協助國高中生探索科系,由淺入深提供系統化的探索方法,協助每一位莘莘學子找到心之所向。
Thumbnail
2022/10/11
他是彭彥程,獨立樂團《羣青》的貝斯手,樂團曲風為70年代的前衛搖滾,帶點電子及實驗元素,獨特新穎的風格令人陶醉其中。曾入圍政大金旋獎,參演多個南部音樂祭,如:貴人散步、甘躁祭。現為獨立音樂工作者的他,走到哪總是戴著耳機的他,手拿一把貝斯,頭頂著一顆平頭,看似嚴肅的表情底下其實藏著古靈精怪的靈魂。
Thumbnail
2022/10/11
他是彭彥程,獨立樂團《羣青》的貝斯手,樂團曲風為70年代的前衛搖滾,帶點電子及實驗元素,獨特新穎的風格令人陶醉其中。曾入圍政大金旋獎,參演多個南部音樂祭,如:貴人散步、甘躁祭。現為獨立音樂工作者的他,走到哪總是戴著耳機的他,手拿一把貝斯,頭頂著一顆平頭,看似嚴肅的表情底下其實藏著古靈精怪的靈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2年10月出版的數位時代雜誌,刊登了台灣半導體產業,各家企業一系列搶人大作戰的案例。搶人的手法除了最直覺的高薪外,還包括以往男性為主的職位提高女性員工的比例、外籍移工的社群串聯、和大學合辦半導體學程...等。一時之間,求才若渴的狀況讓人有種「只要會呼吸的都要」的感覺,然而,回過頭來看職業重建領
Thumbnail
2022年10月出版的數位時代雜誌,刊登了台灣半導體產業,各家企業一系列搶人大作戰的案例。搶人的手法除了最直覺的高薪外,還包括以往男性為主的職位提高女性員工的比例、外籍移工的社群串聯、和大學合辦半導體學程...等。一時之間,求才若渴的狀況讓人有種「只要會呼吸的都要」的感覺,然而,回過頭來看職業重建領
Thumbnail
我們經常說「以人為本」其實就是以人本心理學的主張,強調人的主體性、人的獨特性、以及人的重要性以及發展性。這對於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台灣社會而言,是一個需要值得關注的議題—亦即面對勞動人口趨向老化,也必然老化的高齢勞動人才,如何「妥」與「善」的人才配置與人力管理,都是一門顯學以及「新興」之學。
Thumbnail
我們經常說「以人為本」其實就是以人本心理學的主張,強調人的主體性、人的獨特性、以及人的重要性以及發展性。這對於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台灣社會而言,是一個需要值得關注的議題—亦即面對勞動人口趨向老化,也必然老化的高齢勞動人才,如何「妥」與「善」的人才配置與人力管理,都是一門顯學以及「新興」之學。
Thumbnail
比起給予轉職建議,我覺得自己做更多的,反而是給予大家鼓勵及激勵。協助大家發現新方向、看見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進一步減緩自己的焦慮。
Thumbnail
比起給予轉職建議,我覺得自己做更多的,反而是給予大家鼓勵及激勵。協助大家發現新方向、看見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進一步減緩自己的焦慮。
Thumbnail
在企業發展階段,持續不變的議題除了如何更精進目前商業模型以及找出第二事業線方面的商業策略議題外,另外就是組織佈建與人才養成的議題了,當然資金流也是重點。 近期聽到由講師界天后級 敏敏老師主持的《職場輕鬆學》
Thumbnail
在企業發展階段,持續不變的議題除了如何更精進目前商業模型以及找出第二事業線方面的商業策略議題外,另外就是組織佈建與人才養成的議題了,當然資金流也是重點。 近期聽到由講師界天后級 敏敏老師主持的《職場輕鬆學》
Thumbnail
這是一整個世代的新故事。 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搶不贏人、找不對人更成為跨產業集體痛點。 人口結構高速老化、生育率世界倒數是問題根源,短期難解。 人才技能加速 Reskill & Upskill 是台灣企業迫切需要補修的學分。 〈人才難求,世界第一〉5原因 〈如何把人才找回來、留下來〉? 對今年的大學
Thumbnail
這是一整個世代的新故事。 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搶不贏人、找不對人更成為跨產業集體痛點。 人口結構高速老化、生育率世界倒數是問題根源,短期難解。 人才技能加速 Reskill & Upskill 是台灣企業迫切需要補修的學分。 〈人才難求,世界第一〉5原因 〈如何把人才找回來、留下來〉? 對今年的大學
Thumbnail
人終究是最難的課題,所有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才發展需要有意識的緊扣企業策略,從企業需求出發羅列職能需求、盤點現有人力的職能,找出職能缺口。培訓計畫必需要朝著滿足職能缺口的目標去計畫,不能亂槍打鳥。
Thumbnail
人終究是最難的課題,所有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才發展需要有意識的緊扣企業策略,從企業需求出發羅列職能需求、盤點現有人力的職能,找出職能缺口。培訓計畫必需要朝著滿足職能缺口的目標去計畫,不能亂槍打鳥。
Thumbnail
企業高喊求才若渴、求職者則感嘆工作難找,問題何在而解決方針為何?在「大南方創新人才永續論壇」中,四位講者紛紛提到以人為本的核心觀念—把員工以及求職者視為一個「人」看待。
Thumbnail
企業高喊求才若渴、求職者則感嘆工作難找,問題何在而解決方針為何?在「大南方創新人才永續論壇」中,四位講者紛紛提到以人為本的核心觀念—把員工以及求職者視為一個「人」看待。
Thumbnail
馬拉松式的參加了一整天的地方創生論壇,總計六個場次來自六個不同地域的地方創生團隊。現在這個時間點(22:37pm)腦袋除了混沌之外,努力的想打撈一些感受記錄下來。 原先僅是報名參加,作一名藏在人海裡的學員。臨時被告知是否能參與工作團隊協助活動,除了開場前的場地佈置,今天主要的角色多是進行側寫紀錄。後
Thumbnail
馬拉松式的參加了一整天的地方創生論壇,總計六個場次來自六個不同地域的地方創生團隊。現在這個時間點(22:37pm)腦袋除了混沌之外,努力的想打撈一些感受記錄下來。 原先僅是報名參加,作一名藏在人海裡的學員。臨時被告知是否能參與工作團隊協助活動,除了開場前的場地佈置,今天主要的角色多是進行側寫紀錄。後
Thumbnail
選專業人才是個大坑,一技之長是個假議題,是我最近的心得。創業至今已將近3年,我認為台灣的人才可以說有很多,但是也可說不多。早期我們都說要找有專長的人來專門負行銷,財務或是業務等等,可最近面試了那麼多人,我改變了自己選人才的觀念。看人才,我只觀察4種性格…
Thumbnail
選專業人才是個大坑,一技之長是個假議題,是我最近的心得。創業至今已將近3年,我認為台灣的人才可以說有很多,但是也可說不多。早期我們都說要找有專長的人來專門負行銷,財務或是業務等等,可最近面試了那麼多人,我改變了自己選人才的觀念。看人才,我只觀察4種性格…
Thumbnail
創業成功的老闆大多是孤獨的。對外面對所有困境、對內則是公司的支柱,必須有泰山崩於前而不動搖的自信;但久而久之,這種自信難免成為「求才若渴又關門打狗」的問題來源。此時,企業主應該認清情勢、敞開心胸,因為答案往往就在組織中,根本不假外求。
Thumbnail
創業成功的老闆大多是孤獨的。對外面對所有困境、對內則是公司的支柱,必須有泰山崩於前而不動搖的自信;但久而久之,這種自信難免成為「求才若渴又關門打狗」的問題來源。此時,企業主應該認清情勢、敞開心胸,因為答案往往就在組織中,根本不假外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