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聽你說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跟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跟你說」。

最近發現,有效的「跟你說」的前提是「聽你說」,是出於對溝通對象的理解與同理。

還記得,在和朋友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動中,常常發現他們的想法與見解非常有幫助,聽著聽著,就會讓我有種近乎體驗到Aha-moment(頓悟時刻)、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正好,我那許多的朋友,都是長輩與前輩。我想,不同的人生體驗或者足夠的生命資歷,對於他人或後輩而言,真的十分寶貴。

如果一個人的故事或體驗,可以成為另外一群人的養分,那麼,如果可以分享更多的故事或經歷,應該會是很有意義的吧。



這些年,不管是內容製作,或者是與人的私下互動,時常聽著聽著、說著說著,就會突然察覺到:其實多數人,甚至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很多很多話想說。

若更精確一點,也可以說,我們都希望有人可以聽自己說話、希望自己可以被誰聽懂。被理解、接納與共情,或許可以說是人所賴以維生的重要需求之一。就像是海上鋼琴師與他的小號手朋友,小號手支持朋友的決定,不是因為認同,而是出於理解。

同時,我們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投射對象,以指點的方式(且時常包裝為「分享」),透過不斷地說——說自己的見解、說自己的建議,期望甚至強迫對方依照自己的想法行動……,而他們所說的,時常是自己出於各種因素而沒能落地實踐的事情、那些幾乎反映了他們對自身的期許、不滿或擔憂。

比如說,前一陣子和朋友聊天時,我時常會告訴對方:ㄟㄟ,我覺得每天寫文章很棒,可以累積與反思與鍛鍊思考能力(下略五百字……),你應該也要試試看!

其實,想要動手寫字的人,從來都是我自己。



又比如,可能曾有人問你說:你現在選擇這樣的方式生活,等到你九十歲時,回頭看看,會不會覺得自己不夠成功?你現在選擇安逸的工作,五年之後,會不會發現自己沒有留下任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呢?你選擇去澳洲打工渡假,沒有進入到台灣職場,少了兩年累積資歷的時間這樣好嗎?你現在拒絕結婚生小孩,等到四十歲,變成高齡產婦了怎麼辦?

類似的問題或對話可以不斷延伸、不斷擴大。

許多時候,我們透過「對別人說」來說服自己;而那許多對於他人的評論與建議,其實都是自身欲望或願望的投射。

或許,此刻的我們早已熟知:不要拿著自己的價值觀或生活方式去匡定別人,特別是不同的世代,畢竟不同時代的人類就是面臨著不同的考驗。那麼,是否更不應該把自己課題與焦慮投射到別人身上呢?



寫到這裡,想分享 洪七寫的一篇關於身心靈工作的心理狀態分析,特別是關於「自尊感的缺乏造就權威上癮」症頭的探討:

許多「嚴師」經常會以「罵哭顧客」為傲,以為這代表打到客人的痛點、抑或可彰顯自己的見解透徹。然而很多時候,這只是身心靈工作者不願花更多時間精力對客人負責的手段罷了。

另外,許多身心靈工作者誤將權威等同於能力,以為無法幫助眼前的客人,就等於失去權威,就等於能力不足。這時許多助人工作者會逞強,甚至用權威來掩飾自己的不安。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很多身心靈工作者其實是自我感、自尊感缺乏的。他們可能本來在職場受雇於人、經常看人臉色,或是在其他生活領域並不順遂,而身心靈工作則可以讓他們翻轉立場,讓他成為能給人意見的老師。這時,搖身一變成為老師的他們,就越加難以割捨權威的誘惑了。

雖然文章談到的「身心靈工作者」是相對明確的對象,看似是比較極端的案例;不過,這樣出於對權威的掌控欲望在自我認知失調狀態下,對於他人或者外在世界的回應方式,卻也是很好的提醒——小心別成為那樣的角色。

畢竟,好好說話的前提,是好好聽別人說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ylvie的移動城堡
71會員
107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Sylvie的移動城堡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後,就會不由自主的,總是用「到了這年紀以後……」作為發語詞。比如,到了這年紀以後,常常覺得,好像想說點什麼,但想想,嗯,還是算了。 還是算了,倒也不是腦中的什麼念頭被自己掐掉了,就只是,沒什麼好說的,沒事,都可以,無所謂的,不說也沒關係。 反正就那樣。 「反正就那樣,」這句
2025/03/06
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後,就會不由自主的,總是用「到了這年紀以後……」作為發語詞。比如,到了這年紀以後,常常覺得,好像想說點什麼,但想想,嗯,還是算了。 還是算了,倒也不是腦中的什麼念頭被自己掐掉了,就只是,沒什麼好說的,沒事,都可以,無所謂的,不說也沒關係。 反正就那樣。 「反正就那樣,」這句
2025/02/17
大約是在開工前的那個時刻,突然發現,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開始意識到要回到工作的狀態,但心裡提不起勁。 應該說,從來沒有這麼不想上班過。 這樣的感覺或許很普通,可能是大部分上班族的心聲。 但以前,即使是長假結束,心裡也不曾有這麼強烈的抗拒。是因為這段假期過得太無聊?還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日子……
2025/02/17
大約是在開工前的那個時刻,突然發現,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開始意識到要回到工作的狀態,但心裡提不起勁。 應該說,從來沒有這麼不想上班過。 這樣的感覺或許很普通,可能是大部分上班族的心聲。 但以前,即使是長假結束,心裡也不曾有這麼強烈的抗拒。是因為這段假期過得太無聊?還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日子……
2025/02/17
今年的春節從病痛開始。 除夕早上醒來,胃腸翻騰,吐了一整天,站起來都覺得費力。晚上開始發燒,燒得人意識恍惚,怎麼睡都冷。 這些年,沒怎麼大病過,沒想到過年第一天,生病直接讓一切停擺。原本計劃在年假要待在家,不出門、不見朋友,給自己一段完全的獨處時間。
2025/02/17
今年的春節從病痛開始。 除夕早上醒來,胃腸翻騰,吐了一整天,站起來都覺得費力。晚上開始發燒,燒得人意識恍惚,怎麼睡都冷。 這些年,沒怎麼大病過,沒想到過年第一天,生病直接讓一切停擺。原本計劃在年假要待在家,不出門、不見朋友,給自己一段完全的獨處時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想聽我們聊更多,就來這邊吧~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4bsgGsG 🚀|spotify:https://spoti.fi/3URbhE6 🚀|KKBOX Podcast:https://bit.ly/3UPKubj 🚀|聲浪:ht
Thumbnail
想聽我們聊更多,就來這邊吧~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4bsgGsG 🚀|spotify:https://spoti.fi/3URbhE6 🚀|KKBOX Podcast:https://bit.ly/3UPKubj 🚀|聲浪:ht
Thumbnail
其實你根本不想知道答案。從小到大,我們都經歷過許多與他人溝通的情境,特別是當別人問我們問題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人們似乎根本不想知道真正的答案?我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問我一件事情,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答案,卻還是想要我說出來,然後再反駁我...
Thumbnail
其實你根本不想知道答案。從小到大,我們都經歷過許多與他人溝通的情境,特別是當別人問我們問題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人們似乎根本不想知道真正的答案?我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問我一件事情,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答案,卻還是想要我說出來,然後再反駁我...
Thumbnail
我跟你說喔,你不要跟別人說.....
Thumbnail
我跟你說喔,你不要跟別人說.....
Thumbnail
或許偶而,我們都該這樣,停下來,跟自己對話。
Thumbnail
或許偶而,我們都該這樣,停下來,跟自己對話。
Thumbnail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想讓你知道的悄悄話。
Thumbnail
想讓你知道的悄悄話。
Thumbnail
許多人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哪來那麼多話(?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多聽故事多觀察」,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無論是批罵還是鼓勵,我能做的只有分享,沒有指導,在藉由故事的分析去交換一個結局。 尤其是感情,它沒辦法有結論,因為在愛與被愛的題目裡,我們永遠都在重新申論。 我喜歡聽人分享、喜
Thumbnail
許多人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哪來那麼多話(?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多聽故事多觀察」,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無論是批罵還是鼓勵,我能做的只有分享,沒有指導,在藉由故事的分析去交換一個結局。 尤其是感情,它沒辦法有結論,因為在愛與被愛的題目裡,我們永遠都在重新申論。 我喜歡聽人分享、喜
Thumbnail
從開門到關門、從理解到支持的深度溝通。   
Thumbnail
從開門到關門、從理解到支持的深度溝通。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