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視覺引導型的教學影片有幫助嗎?數位實驗高中的師生訪談與反思

2022/10/2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昨晚員工旅遊回來,接到一通夥伴的電話,問我明天能不能進辦?(因為我週五通常不會進辦啊!)
當然問:「要做啥?」
夥伴:「我們邀約到數位實驗高中的師生,要採訪他們,了解他們用我們最新的高中數理動畫的心得等等。」
我聽到馬上一口答應了,因為我一直很好奇這些學生有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對我們開發的教學影片又有什麼的感受與期待?

迎賓準備

今天一早,我就快速和夥伴確認一下訪綱、接待流程、訪談流程,並快速進行場地的佈置與設備的架設。由於還有一位線上參與的同學,所以還要進行混成的錄影與訪談啊!
真的覺得在均一,即使我們不是行銷夥伴或是對外關係夥伴背景,也要能掌握這些訪談、接待的過程,因為即使我歸屬在「內容共創組」,看似好像就是在平台背後創造教學的內容的人,但事實上,更上位的角度來想,均一的組織藍圖策略有兩大面向:「科技」與「合作」,而內容共創組就歸屬在「合作」底下,因此每個「合作」策略底下的組別夥伴都要能掌握與人經營關係的能力,所以從如何接待外賓、做辦公室的均一導覽、到訪談的引導與錄製,都要信手捻來。
舉例來說,我們會在一樓大門口迎接來賓,再陪同他們來到二樓的辦公室,接著帶他們到辦公室內最隱蔽的會議室(給予安全感),先放置厚重的背包,此外,空間也會確認溫度合宜、並播放較放鬆的輕音樂。接著就會進行辦公室導覽,從均一的願景使命、均一人(會有所有夥伴的照片)、辦公空間的設計、歷史牆、軟爛空間(休息區與閱讀區)等一路介紹到最後那間會議室。接著,就是把事先準備好的飲品提供給貴賓。這一切都是希望生態系的教育夥伴來到我們這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訪談收穫

這邊就不細談訪綱的內容,我整理了一些我今天的收穫。

學生對使用動畫學習高中數學的看法

由於三位學生都是高一生(畢竟這是數位實驗高中的第一屆),我發現三位學生都可以理解我們一開始設計這批影片的目的,是要讓基礎沒打好的學生,能夠透過影片的特色來補強學習。
因為這些教學動畫都會用清楚的視覺引導(動畫與口白)來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特別是,一位學生描述過往的求學經驗中,有些會老師為了趕進度或者疏忽特定學生的需求,而快速帶過一些重要的觀念,導致學生跟不上課堂。而這正是教學平台與動畫可以助攻的地方,讓學生可以自由地掌控學習的節奏,不管是重複觀看或者快轉都在他的一鍵之間。
不過就如同上述所說的,教學動畫的目的畢竟是為了將概念說明清楚,並不能取代合適且足夠的練習。因此他們也期待在平台有更多練習題,甚至是較難的素養題。白話一點的意思是,看完影片都懂了,卻無法解決老師在課堂中出的題目(考爆啦),更不用説學測會出現的高階素養題。其實,這也是均一平台目前正在努力探索的地方:創造能培育高認知能力的素養題與相關平台功能。

老師在數位實驗高中遇到的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學習

我們也訪問了一位實中的數學老師(之前任教於北一女)。他說一開始學校勸說他們使用這些影片,他還覺得很困擾,誤以為是以前傳統的數位化教學影片(就只是把課堂的老師講授錄製影片,本質上沒有功能改變),說自己看了可能也會喪失學習興趣,後來才發現是全新類型的影片,非常肯定一些抽象的概念,透過動畫的視覺化,會比較精準且容易理解。
不過對實中的老師而言,真正的挑戰在於自己身份的轉變:從一位「講述者」轉化成「引導者(facilitator)」,要花一半的心力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學習」。我完全可以理解他的痛苦,因為這是很不一樣的自我認同改變,也會直接影響所有的教學層面。但很幸運的事,這所實驗高中,在體制上以及文化上都支持老師這樣的身份轉變的,像是他們有開設「學習策略」的必修課程、也鼓勵孩子做專題式的學習、學生還有成長導師與學習輔導教師的安排。這些都是很大的突破,但也比較少人走在前面讓他們效法,更不用說將實務經驗分享出來。
感嘆的是,其實我自己有開發不少的學習策略的課程與工作坊。很希望自己能有機會成為這群孩子的「學習策略」老師,也期待能有機會和實中的老師交流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學習。但可惜的是,我還不能進入到他們眼題底下。我得更加努力!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幫助這所數位實驗高中,我真心希望他們能夠成功,為臺灣立下一個新的教育典範,讓更多孩子也能受惠於這樣自由的學習型態。
用科技與溫度,共創玩心學習的內容與體驗。 將學習轉變為啟動玩心的探險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