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童語真心話 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芭比Q了
原本是非常嚴肅的事情,但是,孩子就是孩子,總是用樂觀且童心對待,於是,事情發生了,也無法重新來過,何不跟就童心。
這天,就如同以往上課,一樣的進行各項設計的活動,一切如常,孩子們一樣健健康康。
吃過午餐,帶著孩子走進繪本裡,等等要準備午休,一通來自衛生所阿姨的電話,以為是要跟我們討論孩子們要打流感的時間,突然間,只聽見兩個字「確診」,正想知道是誰?雅看著我說,用口語不發出聲音說「……媽媽確診了」。
我們不想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多年來的默契,我們只需要用眼神就明白,雅帶著那個孩子到旁邊快篩,這時,孩子們已經很明白發生了甚麼事了,因為,班上的孩子多半已經確診過,知道過程。
既然如此,我們所有的人就等待快篩的結果,孩子們感覺一點都不害怕似的。
大家盯著那儀器,突然,一個孩子說:「老師,兩條線了。確診了!」
另一個大聲唱著:「完了,完了,完了,芭比Q了,真的芭比Q了,真的完蛋了,怎麼會這樣………………。」
每個孩子都唱的多麼的開心,連那被媽媽感染的孩子都跟著開心的唱。我和雅只是相互苦笑,完了,萬一班上,包括我們,到時,果真的芭比Q了。
「我們真的完了!」我對雅說。「等等再睡吧!全部快篩。」
於是,先連絡家長,要把確診的孩子先帶回家處理後續的事情,接著,我們一個一個的給所有的孩子連同我和雅都快篩,當中,趕緊再做消毒。
半小時候,結果出爐,暫時鬆一口氣,大家都沒事,沒事了。
放了水晶音樂,準備睡午覺,趁孩子午睡,在聯絡簿上寫下今天發生的事,並在家長群組中再度說明一次,並要家長還是要多留意,即便確診過的還是要注意。
班上的孩子已過半以上確診過,如今都健健康康的,只是,確診過後會有明顯的後遺症,過去,這些孩子們像是精力旺盛,永遠用不完的體力,確診後,孩子變得非常容易疲倦,容易臉色慘白,更容易喘,常常跑沒有多久就會喊「好累」,希望再長大一些,可以完全恢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8會員
16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九月的天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穿著迷彩裝的陌生人 過了很久很久俗稱的農曆七月【鬼月】,才敢寫,本人很膽小。 那天的傍晚,下了班,便直接趕去學校要上課,當然,約好時間,在保安宮接同學─娜娜,她可是我不可或缺的損友,超級損友之一。 坐上車子裡,就開始聊天,常常我們是一上車就是說個不停,這一天也一如往常。娜娜說:「這幾天一直在下雨,通
摺棉被 從小,記憶中,自己會摺棉被已過了小學階段,養成習慣,反正,後面有媽媽會幫忙摺。後來,學習在外要獨立,棉被………嗯,就先放著吧!晚上睡覺不是又要打開嗎,何必麻煩,就這樣放著吧! 媽媽偶而來宿舍,一看見我的寢室,快瘋掉,說我一個女孩怎麼不順手摺一下棉被,然後,開始碎唸,邊整理邊碎碎念。 會提到摺
暫時的家 工作上的需求,我是需要宿舍的,長官也的確為我爭取到。 每天早上,不論是刮風、寒冷、寒流或是下大雨,天氣晴朗,都必須戴上安全帽乖乖的去上班,一趟就要花掉一個小時又二十分鐘,來回就要多就時間?這還不要緊,碰到冬天下雨天、寒流,不會因為天氣如此作惡而放假或請假,還是得摸摸鼻子、穿厚重的衣服上班去
童畫童話 孩子的塗鴉,多半大家的反應就是亂畫,哪有甚麼意思?我想,家裡若有小小孩,牆壁多少有被畫過,哥哥姐姐書本、爸爸媽媽的書本或是可以畫出線條的紙,小小通常是不會放過。 2歲前的小小孩畫畫不會在意畫甚麼?或是畫的好不好?他們在意的是(滾動)的感覺。 到了3歲以上的孩子畫畫就會有明顯的特徵,像是顏色
霧裡看景 由於工作上的需求,常常得往返山下、山上跑,山區的天氣多變化,前一刻還是晴朗清晰,後一刻便陷入一團霧裡。 時序進入到初秋,天氣慢慢會由涼爽到冷,山下沒有那麼大的差別,但是,只要進入山區就會特別的明顯。 霧慢慢的飄啊飄,用非常緩慢的速度進行融合,本來只有那裏一小塊,這裡一小塊,看似不會有交集,
花仙子 「九月老師,怎麼辦?我家有兩個大小花癡。」晚間,我正想要好好的享受一下獨自時間,喝點花茶,書桌前點了一盞燈,打開筆電,開始我的幻想,透明玻璃外是美麗的夜景,這一刻,是我每一天最享受的時間。 通常回到家,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白天說得夠多了)只想安安靜靜的閉嘴。 一通可愛家長的電話暫時放下享受時
穿著迷彩裝的陌生人 過了很久很久俗稱的農曆七月【鬼月】,才敢寫,本人很膽小。 那天的傍晚,下了班,便直接趕去學校要上課,當然,約好時間,在保安宮接同學─娜娜,她可是我不可或缺的損友,超級損友之一。 坐上車子裡,就開始聊天,常常我們是一上車就是說個不停,這一天也一如往常。娜娜說:「這幾天一直在下雨,通
摺棉被 從小,記憶中,自己會摺棉被已過了小學階段,養成習慣,反正,後面有媽媽會幫忙摺。後來,學習在外要獨立,棉被………嗯,就先放著吧!晚上睡覺不是又要打開嗎,何必麻煩,就這樣放著吧! 媽媽偶而來宿舍,一看見我的寢室,快瘋掉,說我一個女孩怎麼不順手摺一下棉被,然後,開始碎唸,邊整理邊碎碎念。 會提到摺
暫時的家 工作上的需求,我是需要宿舍的,長官也的確為我爭取到。 每天早上,不論是刮風、寒冷、寒流或是下大雨,天氣晴朗,都必須戴上安全帽乖乖的去上班,一趟就要花掉一個小時又二十分鐘,來回就要多就時間?這還不要緊,碰到冬天下雨天、寒流,不會因為天氣如此作惡而放假或請假,還是得摸摸鼻子、穿厚重的衣服上班去
童畫童話 孩子的塗鴉,多半大家的反應就是亂畫,哪有甚麼意思?我想,家裡若有小小孩,牆壁多少有被畫過,哥哥姐姐書本、爸爸媽媽的書本或是可以畫出線條的紙,小小通常是不會放過。 2歲前的小小孩畫畫不會在意畫甚麼?或是畫的好不好?他們在意的是(滾動)的感覺。 到了3歲以上的孩子畫畫就會有明顯的特徵,像是顏色
霧裡看景 由於工作上的需求,常常得往返山下、山上跑,山區的天氣多變化,前一刻還是晴朗清晰,後一刻便陷入一團霧裡。 時序進入到初秋,天氣慢慢會由涼爽到冷,山下沒有那麼大的差別,但是,只要進入山區就會特別的明顯。 霧慢慢的飄啊飄,用非常緩慢的速度進行融合,本來只有那裏一小塊,這裡一小塊,看似不會有交集,
花仙子 「九月老師,怎麼辦?我家有兩個大小花癡。」晚間,我正想要好好的享受一下獨自時間,喝點花茶,書桌前點了一盞燈,打開筆電,開始我的幻想,透明玻璃外是美麗的夜景,這一刻,是我每一天最享受的時間。 通常回到家,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白天說得夠多了)只想安安靜靜的閉嘴。 一通可愛家長的電話暫時放下享受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打從去年聽聞孩子班上同學陸續換牙之後,便一直很擔心屆時換牙不知道又要面臨多少情緒的壓力,再加上後來有些同學還長出雙排牙需要去牙醫診所拔牙,於是更讓我感到憂慮不安,不知道即將到來的換牙挑戰該如何因應? 沒想到,孩子在六月六日放學回家的時候開心地與我們分享:「我今天在學校吃芭樂的時候牙齒掉下來
Thumbnail
覺得緊張的一個早上~ 幼兒教育的童年時光在蒲公英家度過,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在尋覓中,尋找的是一個適切與安心, 「想要」將帶著渴望飛行到未來, 每一個座落點,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終於完成抽籤, 歡迎今天正取的爸爸媽媽與孩子們。 正取的爸爸媽媽記得明天報到喔~
Thumbnail
有些孩子, 在學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回到家裡, 家長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經常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有些孩子, 在家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到了學校, 老師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想要建議家長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希望孩子們不管在哪,都能好好的。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今天做了同理心的練習、體驗了不被同理的感覺,某些內容讓大家發笑,笑得心酸。最後想要藉寶寶老師在閱讀課後播的那首歌,在孩子們去日本前給他們一個祝福。
三月八日,這一天原本美好的氛圍,被小孩學校的電話打斷了整天的計畫。 在電話那頭:「爸爸嗎?你的孩子不太舒服,我們需要你接他回家讓他休息。他感覺頭暈想吐。」 一小時後,看完醫生又回到家休息。當我笑著說小孩子有點弱時,我完全不知道我也會有同樣的症狀。 晚上,家人聚在一起,談笑風生。有人隨口說:「不
Thumbnail
前幾天妞的幼兒園是最後一天上課 學校辦了期末成果發表會,並且有個「抽獎」的環節 但是…您們知道的…因為獎項有大有小 孩子有時抽到獎了…反而不開心XDD 喜的是孩子的好友J送了妞另一個禮物 憂的是沒多久…J又反悔了想要回去GG 面對孩子間的人際議題,該怎麼解呢?
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經慢慢長成懂情懂愛的年紀了,但身為父母的我們,卻沒有和他們一同成長,所以當這件事的衝擊,警醒了我,父母看待小孩的濾鏡應該要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有所修正,才能適時的陪伴孩子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打從去年聽聞孩子班上同學陸續換牙之後,便一直很擔心屆時換牙不知道又要面臨多少情緒的壓力,再加上後來有些同學還長出雙排牙需要去牙醫診所拔牙,於是更讓我感到憂慮不安,不知道即將到來的換牙挑戰該如何因應? 沒想到,孩子在六月六日放學回家的時候開心地與我們分享:「我今天在學校吃芭樂的時候牙齒掉下來
Thumbnail
覺得緊張的一個早上~ 幼兒教育的童年時光在蒲公英家度過,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在尋覓中,尋找的是一個適切與安心, 「想要」將帶著渴望飛行到未來, 每一個座落點,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終於完成抽籤, 歡迎今天正取的爸爸媽媽與孩子們。 正取的爸爸媽媽記得明天報到喔~
Thumbnail
有些孩子, 在學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回到家裡, 家長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經常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有些孩子, 在家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到了學校, 老師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想要建議家長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希望孩子們不管在哪,都能好好的。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今天做了同理心的練習、體驗了不被同理的感覺,某些內容讓大家發笑,笑得心酸。最後想要藉寶寶老師在閱讀課後播的那首歌,在孩子們去日本前給他們一個祝福。
三月八日,這一天原本美好的氛圍,被小孩學校的電話打斷了整天的計畫。 在電話那頭:「爸爸嗎?你的孩子不太舒服,我們需要你接他回家讓他休息。他感覺頭暈想吐。」 一小時後,看完醫生又回到家休息。當我笑著說小孩子有點弱時,我完全不知道我也會有同樣的症狀。 晚上,家人聚在一起,談笑風生。有人隨口說:「不
Thumbnail
前幾天妞的幼兒園是最後一天上課 學校辦了期末成果發表會,並且有個「抽獎」的環節 但是…您們知道的…因為獎項有大有小 孩子有時抽到獎了…反而不開心XDD 喜的是孩子的好友J送了妞另一個禮物 憂的是沒多久…J又反悔了想要回去GG 面對孩子間的人際議題,該怎麼解呢?
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經慢慢長成懂情懂愛的年紀了,但身為父母的我們,卻沒有和他們一同成長,所以當這件事的衝擊,警醒了我,父母看待小孩的濾鏡應該要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有所修正,才能適時的陪伴孩子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