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021:熬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報復性熬夜」,是因為現在忙碌社會,我們總是「留太少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只能每天藉由熬夜「偷」一些時間,來恢復白日耗盡的「心力」與「腦力」。
https://vocus.cc/article/627afd60fd8978000141fbde
關於熬夜這件事,真的是讓人心有戚戚焉哪。
就如同文章裡面所說,總是希望能夠從忙碌的生活中偷一點時間,彷彿這樣子自己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尤其是在被工作或者是其他瑣碎的雜事壓榨的擠不出自己的時間時,這種忙裡偷閒的感受實在讓人欲罷不能。
但是如果真的想要讓大腦得到休息的話,滑手機是沒有辦法辦到的,因為這個時候大腦還是在被動的、或者說無意識的去接收資訊,雖然這些接收來的資訊我們也不一定能夠把它確實的記住,但是因為並沒有停止讓大腦接受資訊,所以大腦其實還是無時無刻的持續活動著,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滑手機並沒有辦法讓我們真正的消除疲勞。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寫道,當大腦真正在放鬆的時候,其實就是大腦最有創造力的時候,而創造力通常可以通過下面這個狀態體現出來:當大腦真正在休息的時候,它就會把今天所吸收到的所有資訊,開始用各種方法串連起來,或者是透過讓我們突然回想起今天發生的某件事的形式,而這個現象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胡思亂想。
所以當發現大腦在進行發散性思考、而不是在專注的思考某件事情的時候,就可以知道大腦現在正在休息了。
但我想之所以會有熬夜的這個想法,就是因為總是想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處理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是真正想讓大腦休息,所以這個時候也許滑滑手機、看看朋友的動態,做些可能無關緊要但是就是很想做的事情,才是我們想要熬夜的原因吧。
但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熬夜,還是希望一天能夠有48個小時,這樣就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情、也不用擔心睡眠時間不夠了(也許吧)。
avatar-img
6會員
47內容數
以想要練習自己的「輸出」能力為出發點開始的。給自己的目標是盡量在10分鐘內完成創作,而不是花太多的時間進行創作,卻無法持之以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向日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內在的秩序有了,外在才能有條不紊;外在的整潔乾淨,也才會讓人身處環境而無所負擔。」 一直想成為有條不紊的人,總覺得那樣子的人行為處事都很優雅,不會因為突發情況而手忙腳亂,但當真的遇到緊急的情況時,即使能夠做到表面上保持鎮定,心裡仍然亂得一塌糊塗。
「如果把「鏈上」視為「線上」行銷的延伸也許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多花了活動上鏈的成本(工程師、法務等專業人力、新舊系統整合、通路驗證機制...),卻只做Web2.0的活動,無疑是一種浪費。」 我們在 Web 2.0 的時代待了蠻久的了,而這也是一個要向更新的方向去發展的訊號,我想是時候去了解更多 Web
「消費本身不會帶來高級的快樂,但創造可以。」 這是第一次沒有從金句裡面選擇文章的標題,而是從引文的內容中得出標題。 我覺得功利式的意義在於可以在開始一件事情之前,先設定好目標,然後專注、確實的完成目標。目標不要設定的太大、太遠,
「雖然推著我們長大的現實很頑固,但我們不會因為長大,就做不了很酷的事,而是隨著成長,獲得更多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在看完這篇引文之後,覺得心靈受到了洗滌。 雖然我離畢業已經好久好久了。
「不能忘記領導者(管理者)是要幫助對方成長,而不僅是急切灌輸內容。」 作為一個員工,領導者的存在非常重要。 有什麼樣的領導者,就會有什麼樣的團隊,可以說領導者決定了團隊會是什麼樣子。
「不要和別人比。你該追尋的是你自己的世界,追尋只屬於你的獨創性。」 很喜歡這篇引文想要傳達的中心思想,那就是「走出自己的路」。 一直以來,我們的人生中總是缺少不了比較,我們總是會希望可以成為別人眼中最好的那一個,或者說別人也總是期許我們成為最好的那一個。
「內在的秩序有了,外在才能有條不紊;外在的整潔乾淨,也才會讓人身處環境而無所負擔。」 一直想成為有條不紊的人,總覺得那樣子的人行為處事都很優雅,不會因為突發情況而手忙腳亂,但當真的遇到緊急的情況時,即使能夠做到表面上保持鎮定,心裡仍然亂得一塌糊塗。
「如果把「鏈上」視為「線上」行銷的延伸也許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多花了活動上鏈的成本(工程師、法務等專業人力、新舊系統整合、通路驗證機制...),卻只做Web2.0的活動,無疑是一種浪費。」 我們在 Web 2.0 的時代待了蠻久的了,而這也是一個要向更新的方向去發展的訊號,我想是時候去了解更多 Web
「消費本身不會帶來高級的快樂,但創造可以。」 這是第一次沒有從金句裡面選擇文章的標題,而是從引文的內容中得出標題。 我覺得功利式的意義在於可以在開始一件事情之前,先設定好目標,然後專注、確實的完成目標。目標不要設定的太大、太遠,
「雖然推著我們長大的現實很頑固,但我們不會因為長大,就做不了很酷的事,而是隨著成長,獲得更多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在看完這篇引文之後,覺得心靈受到了洗滌。 雖然我離畢業已經好久好久了。
「不能忘記領導者(管理者)是要幫助對方成長,而不僅是急切灌輸內容。」 作為一個員工,領導者的存在非常重要。 有什麼樣的領導者,就會有什麼樣的團隊,可以說領導者決定了團隊會是什麼樣子。
「不要和別人比。你該追尋的是你自己的世界,追尋只屬於你的獨創性。」 很喜歡這篇引文想要傳達的中心思想,那就是「走出自己的路」。 一直以來,我們的人生中總是缺少不了比較,我們總是會希望可以成為別人眼中最好的那一個,或者說別人也總是期許我們成為最好的那一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大腦總喜歡在夜晚動工.. 你曉得嗎?剛剛寫下了一篇準備發佈,卻悄悄地又把它們都刪了,... 人啊,有時候就不知道該寫些什麼,頭腦一片空,卻又空得不那麼真實 大腦還是有一些部分正在運作的, 大腦今天總有個聲音再說:「不寫一點東西就無法入眠」 「嗯,於是我點亮了夜晚,聆聽它的聲音」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從早上擺脫鬧鐘起床,到白天專注工作,再到晚上就寢睡覺,你有想過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嗎? 《大腦先生的一天》用時間點切割各個章節,闡述大腦在這些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以及會受到的影響。從早上六點半醒來,該不該按下貪睡鍵開始,到晚上九點告訴你應該上床睡覺,不要再閱讀。 書中有兩點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事,第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健康話題,現代人的日益嚴重睡眠問題,睡眠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本文談到睡眠的時長,規律與補眠等相關話題。忙碌的現代人很難睡足8小時,但是保住最少每年6小時底線,然後規律的時間上床與起床,最後講述了科學研究的熬夜技巧與午休和補眠。
現代人腦袋常覺得超累,壓力大到爆、資訊多到炸,心理健康真的會受影響。要讓大腦恢復活力,平常就要記得好好放鬆,多動一動,還有睡飽一點。如果累到快撐不下去,真的不要硬撐,找專業幫忙比較保險。聽自己的身體講話,給它一點空間,像手機沒電一樣,充飽電才能繼續好好生活!
現代人常常覺得腦袋卡卡的,工作沒效率、生活也累累的,這其實就是大腦太疲勞。像是注意力變差、記性不好,常常東西放哪都忘記。其實,該休息就休息,試試深呼吸或冥想,還有運動不用很激烈,散步就很棒。別人要你幫忙,不行的話就婉拒,別硬撐!照顧好大腦真的很重要,調整生活習慣,慢慢就會發現自己更有精神、也更開心。
現在生活這麼忙碌,每天壓力大到不行,很多人腦袋常常累得轉不動。如果長期壓力太大、睡不好、又懶得動,腦袋就真的會累到快壞掉啦,像手機用太久一樣,越來越卡、越卡越想丟。其實要改善也不難:多睡一點、動動身體、該休息就休息,還有學會說「不」。這樣,腦袋會清爽很多,生活品質也會跟著提升喔!
Thumbnail
根據一篇《當前心理學,Current Psychology》國際期刊文章所定義,熬夜,是一種「睡前拖延症,Bedtime Procrastination」 專家們定義「睡前拖延症」,是一種特定型的健康行為的拖延症,也就是像你平常有在拖延的心態一樣,這只是被定義為“睡得比預期的晚”,在沒有
Thumbnail
昨日腦中思緒凌亂,花了些時間將腦中的目標記錄下來,感覺清晰了許多,也讓目標重新聚焦得更仔細;同時,昨天將睡覺時間提早了兩個小時,讓睡眠時間提升到9個小時,才突然驚覺,原來思緒凌亂的原因,除了腦中目標太多之外,也有可能是因為跨年熬夜太久的關係,導致思緒紊亂。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大腦總喜歡在夜晚動工.. 你曉得嗎?剛剛寫下了一篇準備發佈,卻悄悄地又把它們都刪了,... 人啊,有時候就不知道該寫些什麼,頭腦一片空,卻又空得不那麼真實 大腦還是有一些部分正在運作的, 大腦今天總有個聲音再說:「不寫一點東西就無法入眠」 「嗯,於是我點亮了夜晚,聆聽它的聲音」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從早上擺脫鬧鐘起床,到白天專注工作,再到晚上就寢睡覺,你有想過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嗎? 《大腦先生的一天》用時間點切割各個章節,闡述大腦在這些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以及會受到的影響。從早上六點半醒來,該不該按下貪睡鍵開始,到晚上九點告訴你應該上床睡覺,不要再閱讀。 書中有兩點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事,第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健康話題,現代人的日益嚴重睡眠問題,睡眠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本文談到睡眠的時長,規律與補眠等相關話題。忙碌的現代人很難睡足8小時,但是保住最少每年6小時底線,然後規律的時間上床與起床,最後講述了科學研究的熬夜技巧與午休和補眠。
現代人腦袋常覺得超累,壓力大到爆、資訊多到炸,心理健康真的會受影響。要讓大腦恢復活力,平常就要記得好好放鬆,多動一動,還有睡飽一點。如果累到快撐不下去,真的不要硬撐,找專業幫忙比較保險。聽自己的身體講話,給它一點空間,像手機沒電一樣,充飽電才能繼續好好生活!
現代人常常覺得腦袋卡卡的,工作沒效率、生活也累累的,這其實就是大腦太疲勞。像是注意力變差、記性不好,常常東西放哪都忘記。其實,該休息就休息,試試深呼吸或冥想,還有運動不用很激烈,散步就很棒。別人要你幫忙,不行的話就婉拒,別硬撐!照顧好大腦真的很重要,調整生活習慣,慢慢就會發現自己更有精神、也更開心。
現在生活這麼忙碌,每天壓力大到不行,很多人腦袋常常累得轉不動。如果長期壓力太大、睡不好、又懶得動,腦袋就真的會累到快壞掉啦,像手機用太久一樣,越來越卡、越卡越想丟。其實要改善也不難:多睡一點、動動身體、該休息就休息,還有學會說「不」。這樣,腦袋會清爽很多,生活品質也會跟著提升喔!
Thumbnail
根據一篇《當前心理學,Current Psychology》國際期刊文章所定義,熬夜,是一種「睡前拖延症,Bedtime Procrastination」 專家們定義「睡前拖延症」,是一種特定型的健康行為的拖延症,也就是像你平常有在拖延的心態一樣,這只是被定義為“睡得比預期的晚”,在沒有
Thumbnail
昨日腦中思緒凌亂,花了些時間將腦中的目標記錄下來,感覺清晰了許多,也讓目標重新聚焦得更仔細;同時,昨天將睡覺時間提早了兩個小時,讓睡眠時間提升到9個小時,才突然驚覺,原來思緒凌亂的原因,除了腦中目標太多之外,也有可能是因為跨年熬夜太久的關係,導致思緒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