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長心得】內向者經營自媒體3點小困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羞於分享

對於生性內向的人來說,最大的恐懼之一就是成為被注意的對象。那種站在聚光燈底下被炙烤的感覺不會反射璀燦星光,而是如萬針扎背般難受。

長久以來習慣默默過日子,也不確定是不是內向的鍋,很早便認定無悲無喜的日子是最好的日子;從未想過主動爭取什麼,包括在創作的道路上,認為能默默耕耘、默默收穫便好。

一直知道經營個人品牌初期必須仰賴自我推廣的力道,畢竟網路上資訊太多,連自己都不分享,別人怎麼知道這個創作是不是他們想要的。因此加入許多社團,最後總淪為潛水客,在社團內漂泊,看著水面上的社員活躍地拋出一根根釣竿,收獲許多資源與人氣。

礙於「冒牌這症候群」,覺得那樣的形象是自己擔不起,也認為根本沒有朋友認定的那麼有能力,到最近遲遲沒踏出那一步。彷彿外面有萬千巨人等著將自己啃蝕殆盡,總是在真正的壓力出現前先將自我壓垮。

社交過敏

大部分外界給內向者的評價是「冷冷的」好像植物,生來沒感情,過去也招來不少誤解,讓本就不愛社交的天性更不愛社交。面對經營個人品牌或是自媒體,都像踩著漏氣的腳踏車,跟社員、網友互動都特別廢勁。

得益社交軟體的及時性與隱蔽性,不用花跟現實一樣多力氣,可以輕鬆與人交流。不過小劇場不會因為科技進步就放過內向者,相反有時更需要花心思思考如何回訊息或加入話題,往往想著想著最佳的參與時間就過了,徒留遺憾。

內心活動其實比外在顯示還要豐富,可是又不擅表達導致容易陷在小圈圈內。為了避免跟外界產生衝突讓原本豐沛的內心產生更多刺激,索性減少社交頻率;造成即便分享創作及產品仍無法有效推廣。

互動不多

對於經營社群,適時辦活動是很重要的,不過害怕面對外界悠悠之口,腦內即便有想法也選擇將其擱置。

相較天生就是派對動物的外向者,內向者更適合當一個軍師;統籌、謀畫的天賦屬性很適合負責顧問諮詢,顯得在需要上戰場搏鬥的項目相對薄弱。
尤其自我歸因的天性很容易在事情沒辦到預期效果時,出來火上加油地責怪自己,因此故步自封,認為沒把萬事處理妥善前不要貿然辦活動。「萬人響應,一人到場」帶來的不只尷尬,還有滿滿地無力。

結語

在不會說話恍若是原罪的社會,內向者每天都在承受「種族歧視」。
想透過自媒體表達自我,幫自己發聲,也必須先面對許多不適感。能堅持下去並相信有所成就,或許是源於真心認為彼方有樂園的信念。

喜歡這次的點評嗎?歡迎在底部留言區或是到我的粉專與我互動,也請不吝成為「讚賞公民」幫我免費拍拍手,讓我能得到實質的回饋。
也歡迎來我的部落格」逛逛!(可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avatar-img
6會員
42內容數
有時看完動畫跟電影,很想找人聊聊分享心得吧? 無奈知音難遇,把滿腔激情及想法化為文字又不知道分享給親友能否引起共鳴。 這裡的影評不專業,動畫心得也不特別。 只有想與同好閒聊的初心,讓熱愛動畫及電影的彼此互相交流、分享知識及樂趣! 有想分享的動畫、電影嘛?歡迎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雛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天,人類回想起了被他們支配的恐懼,以及被囚禁在鳥籠中的屈辱。 進擊的巨人是由諫山創所作,在《別冊少年magazine》上連載的首部個人長篇漫畫,動畫於2013年播出,目前正播出最終季。
少年為了尋求正確的死亡戰鬥著。 作為2020年10月的新番霸權,咒術迴戰是漫畫家芥見下下所作,於<#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作品。描述少年咒術師與咒靈的戰鬥與成長,是一部初給人王道印象的少年漫畫。
稍微有點累呢。 這幾天把粉專清理,將一些舊文肅清,當時po文的情緒湧上心頭,突然有點哀傷。最早只是想分享自己寫的文章,漫無目的的發文,或許那時沒有比較快樂,但粉專給我的回饋是放鬆的、紓壓的。有沒有觸及率或追蹤數都無所謂,反正能悠游自在就好。
《我推的孩子》是由《人渣的本願》作者 橫槍萌果 作畫,《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作者 赤坂明 擔綱原作的共同創作作品。 雖沒看過兩位作者的成名作,不過這個組合推出的作品仍令粉絲們期待。尤其他們都以戀愛向作品出名,故事風格卻相差很遠,迥異的組合拉高不少期待值。
拿起相機跟放下相機的理由是一樣的。
鬼滅甫完結,網上的完結評論雨後春筍的冒出,接收了不少其他人的想法,很難保證接下來的內容都是自己的話。仍試著將認同的觀點及個人點評整理成文,紀念鬼滅帶來的感動還有內心的遺憾。
那天,人類回想起了被他們支配的恐懼,以及被囚禁在鳥籠中的屈辱。 進擊的巨人是由諫山創所作,在《別冊少年magazine》上連載的首部個人長篇漫畫,動畫於2013年播出,目前正播出最終季。
少年為了尋求正確的死亡戰鬥著。 作為2020年10月的新番霸權,咒術迴戰是漫畫家芥見下下所作,於<#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作品。描述少年咒術師與咒靈的戰鬥與成長,是一部初給人王道印象的少年漫畫。
稍微有點累呢。 這幾天把粉專清理,將一些舊文肅清,當時po文的情緒湧上心頭,突然有點哀傷。最早只是想分享自己寫的文章,漫無目的的發文,或許那時沒有比較快樂,但粉專給我的回饋是放鬆的、紓壓的。有沒有觸及率或追蹤數都無所謂,反正能悠游自在就好。
《我推的孩子》是由《人渣的本願》作者 橫槍萌果 作畫,《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作者 赤坂明 擔綱原作的共同創作作品。 雖沒看過兩位作者的成名作,不過這個組合推出的作品仍令粉絲們期待。尤其他們都以戀愛向作品出名,故事風格卻相差很遠,迥異的組合拉高不少期待值。
拿起相機跟放下相機的理由是一樣的。
鬼滅甫完結,網上的完結評論雨後春筍的冒出,接收了不少其他人的想法,很難保證接下來的內容都是自己的話。仍試著將認同的觀點及個人點評整理成文,紀念鬼滅帶來的感動還有內心的遺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個人品牌的建立至關重要,尤其對於內向者而言,這個過程充滿挑戰。本文探討了內向者在自我推銷中的困難,以及如何利用書面和數位媒介來克服這些挑戰。通過參加小型聚會、職業論壇和在線討論小組,內向者可以在較舒適的環境中展示自己的價值,並學會平衡內在需求與外部反饋,逐步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沒有人理你才是正常的】 ─別擔心,這一點都不奇怪 剛開始經營社群媒體時, 你可能會感到孤獨, 因為並沒有多少人真正對你的內容感興趣。 但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無論是哪方面的經營, 都需要時間、耐心,以及行動力。 行銷大神 Gary Vee 說:「遲遲不行動的人太多了
Thumbnail
聽一些朋友講,想經營個人粉專發表理財投資心得,不過怕被網路酸民砲轟,不敢做這件事情。 我是鼓勵大家勇於發表自己的心得想法,這就是一個內化跟成長的過程,並沒有不好。講自己的想法或創作,在自己的自媒體平台上,沒什麼問題。 大部分的人,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很正常,但是人有一種特性,1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向人在時尚產業中的工作焦慮以及溝通表達的挑戰,並提出了觀察力的重要性,以及自信溝通帶來的機會和影響力,並最後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Thumbnail
我是個內向的人,獨處絕對是小菜一碟🤏 但應付外向的人,真的好累...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個人品牌的建立至關重要,尤其對於內向者而言,這個過程充滿挑戰。本文探討了內向者在自我推銷中的困難,以及如何利用書面和數位媒介來克服這些挑戰。通過參加小型聚會、職業論壇和在線討論小組,內向者可以在較舒適的環境中展示自己的價值,並學會平衡內在需求與外部反饋,逐步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沒有人理你才是正常的】 ─別擔心,這一點都不奇怪 剛開始經營社群媒體時, 你可能會感到孤獨, 因為並沒有多少人真正對你的內容感興趣。 但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無論是哪方面的經營, 都需要時間、耐心,以及行動力。 行銷大神 Gary Vee 說:「遲遲不行動的人太多了
Thumbnail
聽一些朋友講,想經營個人粉專發表理財投資心得,不過怕被網路酸民砲轟,不敢做這件事情。 我是鼓勵大家勇於發表自己的心得想法,這就是一個內化跟成長的過程,並沒有不好。講自己的想法或創作,在自己的自媒體平台上,沒什麼問題。 大部分的人,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很正常,但是人有一種特性,1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向人在時尚產業中的工作焦慮以及溝通表達的挑戰,並提出了觀察力的重要性,以及自信溝通帶來的機會和影響力,並最後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Thumbnail
我是個內向的人,獨處絕對是小菜一碟🤏 但應付外向的人,真的好累...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