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談到經學家相信儒家經書的內容是可以落實在個人修養生活和現實施政之中,那麽他們所根據的經書有哪些呢?這次會帶給大家一個概括的介紹。
經學的基礎文獻是由《易經》(又稱《周易》)、《書經》(又稱《尚書》)、《詩經》、《禮經》(又稱《儀禮》)和《春秋經》稱為的「五經」所組成,也包括在五經基礎上擴編而成的十三部經書。上述五經以及《禮記》、《周禮》、《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春秋經》併入這三《傳》之中)、《論語》、《孟子》、《爾雅》和《孝經》合稱「十三經」。
儒家的十三經其實不只有「經」還包含了「傳」和「記」。由戰國開始就有眾多學者開始為儒家經書進行解釋,「傳」和「記」(粵音讀陰上聲第二聲,國語讀去聲第四聲)就是一種解經的體裁,最著名的就是春秋經的三傳:《左氏傳》、《公羊傳》和《穀梁傳》,另外《易經》也有十篇傳,《禮記》也是解釋禮儀大義的作品。這些由戰國時代到西漢初期完成的傳和記,會併入經中,與經的地位相約。宋代、清代也有經學家的釋經作品自稱為「傳」,但一般不會把它們與經的地位相提並論。
傳、記之下又有注,注就是漢代以後學者對經傳的字詞、文義作注解。注之下又有疏,疏是「疏通注解」的意思,專門解釋和補充注解中不完善之處。最著名的注疏就是唐代孔穎達主編的《五經正義》,裏面包含了唐代以前的注和孔穎達的疏。
經、傳、注、疏以後便是集解、集注、集釋,是匯集各家眾多說法而成的書。經學家們透過歷代累積的眾多著作,借助前人的觀點,繼續不斷闡發經書的主旨。
經、傳、注、疏、集解,以及歷代學者以經書為主題的著作,就構成了數量極龐大的經學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