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問千利休:「茶道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千利休回答的第一條就是:「茶要合宜入口.」這有什麼難呢? 說實話,真不難,但我到了40歲才第一次喝到一杯專為了我、為了今天的溫度而沏的茶,溫潤、且合宜入口. 第一次的茶道課 一碗合宜入口的抹茶 舀起鑄鐵壺中沸騰的水 一半注入褐色的寬口茶碗,一半倒回鑄鐵壺中 老師拿起茶筅 輕巧但迅速地攪拌茶湯 綠色的茶湯上浮起一層茶沫 老師將茶碗轉向我 輕輕遞了過來,邊指導笨拙的我如何正確地從榻榻米上拿起茶碗 我行禮致謝並轉動兩次九十度後 她示意我:「可以飲用了」 我小心翼翼地先沾脣、再飲下一口 我捧著碗,驚訝地詢問 為什麼一點都不燙口?溫度如此剛好? 圖片出處:pexels 老師微笑,告訴我 因為茶聖千利休留下的茶事七則 第一條就是:茶要合宜入口 茶的濃、淡、溫度都要適宜 今天雖然已是11月中,但仍有27度的高溫 因此老師刻意省略了暖杯的步驟 保留茶巾擦拭過的茶碗一絲冰涼 注入熱水後 刻意多攪拌一會兒 讓茶湯冷卻到正好入口的溫度 我品嚐著溫潤略帶苦味的青色茶湯 想到過去每一次喝茶的經驗 燙手的杯、燙口的茶 總要多吹幾口氣才能沾脣 千利休為茶人立下的第一條規則 是為了飲茶之人的感受 以一碗茶展現出茶人的觀察力與同理心 這是我的第一堂課 -茶要合宜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