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利之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講到人格的價值與尊嚴,這就牽涉到公義與私利。而談到「義」,大家也會想起「捨生取義」這句話。
孟子說:
生存是我所欲求的,可是有比生存更重要的,我不會苟且偷生。
死亡是我所憎惡的,可是有比死亡更憎惡的,我不會逃避禍患。
由此可見,人有時是不會貪生怕死的,自覺心會飭令他「雖千萬人,吾往矣」。捨生取義,是作為人的價值取向,也是時代的良知啊!但很諷刺的,極權的政府,就最怕人民捨生取義。
俗話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不自私,會天誅地滅嗎?
其實,這句話歷來都解釋錯了,哪個「為」,國音wéi,粵音圍,即作為,做的意思。例如:為官,即做官。全句解作:
人如果不作為人自己本身之所以為人,老天爺都會誅滅你的。也就是說,人若失去人的本性,老天爺也不會放過你啊!
要取義,難道不能求利嗎?
《孟子·梁惠王上1》有一段很著名的記載,茲以白話意譯如下:
孟子去見梁惠王。
梁惠王問:老先生,您不涉千里長途來到這裡,也該有什麼妙計,能使我魏國得利吧?
孟子答道:王何必講利呢?除了利,還有仁義。試想想,若大王一心講利,那麼,大夫也講利,老百姓更講利。如此一來,上上下下交相逐利,結果人心冷漠疏離,互不關愛,生命就散落無根,最後社會撕裂,甚至弒君奪位,那是必然的後果呀!如果大王主張行仁義;那麼,大夫不敢不講仁義,而老百姓自然民心歸向,那才是大利啊!
從這段對話得知,義利之別,不但是個人的人生價值觀,也是為國的治道觀,更是文化的倫理觀,又是王霸的政治觀啊!可惜,孟子帶著滿腔真誠,圖救天下,未開口就被梁惠王以功利之現實所堵住了,真是風馬牛不相及啊!孟子不氣餒,既然國君講利,他就以「大利」來曉以大義。
義,發自公心;利,出自私心。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可惜人心是會變的,未踏入官場前,往往會為了一口飯的不義,而不惜捨生相抗;為了政府的不公,而甘願捨生取義。但踏入官場後,面對高職厚祿、面對財利權色,就會輕描淡寫地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此乃根據孟子原文演繹)
老實講,朋友往來,利在則聚,利去則散。兄弟爭利,鬩牆以終。夫婦爭利,同床異夢。父子爭利,孝慈永絕。君臣爭利,篡奪犯上。國國爭利,天下大亂。這些道理,大家都懂,梁惠王也懂,當今執政者,個個都懂。既然如此,又何必曰利?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呀!
坦白講,無論誰人執政,都是以名和利來駕馭臣下,而臣下又以利來取悅君上。在上位者功利,但求目標;而在下位者為求達標,就會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謊言造假,瞞上欺下,甚至藉機貪汙腐敗,官商互利。如此循環相因,一塊腐肉,看誰能吃到最後一口。那是無法根治的。何解?若從孟子來講,那是「失其本心」;若從政治現實來講,那是體制問題呀!
好一句「捨生取義」,完全蕩然無存,而變成貪生怕死,只有唯利是圖。悲乎?!
(寫於2021年1月11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人與動物的差別,實在甚少甚少的啦! 首先要交代的,孟子所講的「禽獸」,是指一般的飛禽走獸,也就是指動物,當中並無道德價值的貶義;否則,便是對動物的侮辱。 孟子說:人與動物的不同處,實在幾希。幾希,即幾稀,指甚少甚少啊!這個「少」,是隱隱約約的,若顯若隱,至隱
時下的國際關係,較為流行的一個詞彙,就是「制裁」。用什麼來制裁呢?一個字——利。也就是說,你以利益來抵制對方,人家也以利害來抵制你,這樣不斷循環,互為因果,能徹底解決問題嗎? 有個說客名叫宋牼,當時秦楚二國準備交戰,他就趕路先去楚國遊說,若楚王不聽,他就轉去秦國遊說,他很自信,說總會有一國聽他的。
講到儒家的為政與治道,當然就要講孟子。 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前後活了八十四歲。他出生時,與孔子離世已相隔超過一百年。其時正是戰國時代中期,七國稱雄,天下大亂。秦國用了商鞅變法,楚國用了吳起為相,魏國用了龐涓為將,齊國用了孫臏、田忌,彼此都講求富國強兵之道,圖霸天下。 再加上一
“sandwich” 這個字,臺灣翻譯為「三明治」,而香港則翻譯為「三文治」。不管哪個翻譯,這裡不是在講吃的。 我要講的「三明治」,是指文明、開明、透明的政治。 什麼叫做文明的政治呢? 這「文明」,不是看有多少高樓大廈,也不是看國民生產總值有幾多;那都是拜金的物質繁榮,都是虛殼。真正的文明,是指精神
前文介紹到賢人治國的德治。然則,什麼叫做德治? 德治,就是德化禮治。孔子是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是禮下於庶人的治道,即以德化禮治來教化人民,激發人民的羞恥心而自覺革除腐敗的思想。這是從根本處出發。但,教化之功百年始有成,故在現實的政治中,會有遙遙無期之感。而法家之流在現實事功上,為了迫切的要
什麼叫做「精神文明」呢? 對國家而言,「精神文明」就是指思想開放、人權普及、社會平和、公德遍及、文藝倡廣、政治清明;而絕非指有多少高樓大廈,國民生產總值有幾多。 有人會問:要達到這樣的精神文明,這可能嗎? 先賣個關子,這兒給大家講講孔子晚年歸魯後的一段故事: 話說孔子歸魯後,魯哀公自然就要見見已聞名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人與動物的差別,實在甚少甚少的啦! 首先要交代的,孟子所講的「禽獸」,是指一般的飛禽走獸,也就是指動物,當中並無道德價值的貶義;否則,便是對動物的侮辱。 孟子說:人與動物的不同處,實在幾希。幾希,即幾稀,指甚少甚少啊!這個「少」,是隱隱約約的,若顯若隱,至隱
時下的國際關係,較為流行的一個詞彙,就是「制裁」。用什麼來制裁呢?一個字——利。也就是說,你以利益來抵制對方,人家也以利害來抵制你,這樣不斷循環,互為因果,能徹底解決問題嗎? 有個說客名叫宋牼,當時秦楚二國準備交戰,他就趕路先去楚國遊說,若楚王不聽,他就轉去秦國遊說,他很自信,說總會有一國聽他的。
講到儒家的為政與治道,當然就要講孟子。 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前後活了八十四歲。他出生時,與孔子離世已相隔超過一百年。其時正是戰國時代中期,七國稱雄,天下大亂。秦國用了商鞅變法,楚國用了吳起為相,魏國用了龐涓為將,齊國用了孫臏、田忌,彼此都講求富國強兵之道,圖霸天下。 再加上一
“sandwich” 這個字,臺灣翻譯為「三明治」,而香港則翻譯為「三文治」。不管哪個翻譯,這裡不是在講吃的。 我要講的「三明治」,是指文明、開明、透明的政治。 什麼叫做文明的政治呢? 這「文明」,不是看有多少高樓大廈,也不是看國民生產總值有幾多;那都是拜金的物質繁榮,都是虛殼。真正的文明,是指精神
前文介紹到賢人治國的德治。然則,什麼叫做德治? 德治,就是德化禮治。孔子是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是禮下於庶人的治道,即以德化禮治來教化人民,激發人民的羞恥心而自覺革除腐敗的思想。這是從根本處出發。但,教化之功百年始有成,故在現實的政治中,會有遙遙無期之感。而法家之流在現實事功上,為了迫切的要
什麼叫做「精神文明」呢? 對國家而言,「精神文明」就是指思想開放、人權普及、社會平和、公德遍及、文藝倡廣、政治清明;而絕非指有多少高樓大廈,國民生產總值有幾多。 有人會問:要達到這樣的精神文明,這可能嗎? 先賣個關子,這兒給大家講講孔子晚年歸魯後的一段故事: 話說孔子歸魯後,魯哀公自然就要見見已聞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法國南部亞爾,一個擁有豐富羅馬歷史遺跡和梵高足跡的藝術文化之城。文章介紹亞爾的地理位置、歷史背景、藝術氛圍以及梵高與高更在此的創作生活,吸引對歷史、藝術及文化旅遊感興趣的讀者。
  一個鮮明卻沒有獲得重視的例子是關於「辦公室空調溫度」。荷蘭馬斯垂克大學醫學中心博士金瑪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目前大多數辦公室的空調系統,是根據一項1960年的生理學公式所設計。而這套公式是以40歲、體重70公斤的男性新陳代謝率為基數設計,這個數字比平均女性新陳代謝率快上三成多。
在不違法的情況下,人能不能活的自私? 一毛不拔這個成語來自楊朱的學說,原文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也!實際上這句話是讓孟子、墨子故意醜化了。楊子的意思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天下不是誰的一根毛就能拯救的,有時間去講空話,還不如去做點實在的事,那怕是從地上撿起一張紙屑;重點是今天拔我一根毛,明天是不是可
探討作為一項關鍵的商業技能【記憶力】。作者宇都出雅巳強調後設認知在自我認識和思考過程中的重要。 發現個人的框架與內隱記憶,來瞭解如何管理自己的記憶,透過自我提問的方法,讓自己如何避免被外界影響,擁有【思考的來源】的能力。
06/12/2013 今天獨自前往Verona,主要是去參觀茱麗葉之家。(即便茱麗葉之家是個虛構的場所,但人們都還是爭相前往。傳說在茱麗葉的右胸摸一下就可以得到此生的幸福。然而當時莎士比亞筆下的故事來源,事實上發生於位於義大利托斯卡尼的山城Siena)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關於孟子中〈五十步笑百步〉一篇,我最大的疑惑其實是在最後一段: 孟子為何要提及「野有餓莩而不知發」?為何要梁惠王「無罪歲」?從文本來看,我們找不到梁惠王「不知檢」「不知發」的訊息。也找不到他「怪罪凶歲」的句子,他只是以凶年為例,說明自己對人民有盡心。 到底是孟子講話沒邏輯,還是有些話語被隱藏了?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孟凡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地方得罪了這兩個人。 這兩個人,居然想要置自己於死地! 說實話,這可不是什麼小仇小怨了。 對於想要害死自己的人,孟凡自然不會以德報怨。 甚至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很樂意弄死楊飛和王執事。 以自己的潛力,想要弄死這兩個傢伙,早晚都有機會。 不過現在他更加好奇的是,這兩個人爲
Thumbnail
T1 噴火龍 古劍寶 T2 賽富豪 猛雷鼓 轟鳴月 黏美龍 T3 放逐鬼龍 放逐Box 沙奈朵 T4 未來Box 砲蟲 密勒頓 擋道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法國南部亞爾,一個擁有豐富羅馬歷史遺跡和梵高足跡的藝術文化之城。文章介紹亞爾的地理位置、歷史背景、藝術氛圍以及梵高與高更在此的創作生活,吸引對歷史、藝術及文化旅遊感興趣的讀者。
  一個鮮明卻沒有獲得重視的例子是關於「辦公室空調溫度」。荷蘭馬斯垂克大學醫學中心博士金瑪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目前大多數辦公室的空調系統,是根據一項1960年的生理學公式所設計。而這套公式是以40歲、體重70公斤的男性新陳代謝率為基數設計,這個數字比平均女性新陳代謝率快上三成多。
在不違法的情況下,人能不能活的自私? 一毛不拔這個成語來自楊朱的學說,原文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也!實際上這句話是讓孟子、墨子故意醜化了。楊子的意思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天下不是誰的一根毛就能拯救的,有時間去講空話,還不如去做點實在的事,那怕是從地上撿起一張紙屑;重點是今天拔我一根毛,明天是不是可
探討作為一項關鍵的商業技能【記憶力】。作者宇都出雅巳強調後設認知在自我認識和思考過程中的重要。 發現個人的框架與內隱記憶,來瞭解如何管理自己的記憶,透過自我提問的方法,讓自己如何避免被外界影響,擁有【思考的來源】的能力。
06/12/2013 今天獨自前往Verona,主要是去參觀茱麗葉之家。(即便茱麗葉之家是個虛構的場所,但人們都還是爭相前往。傳說在茱麗葉的右胸摸一下就可以得到此生的幸福。然而當時莎士比亞筆下的故事來源,事實上發生於位於義大利托斯卡尼的山城Siena)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關於孟子中〈五十步笑百步〉一篇,我最大的疑惑其實是在最後一段: 孟子為何要提及「野有餓莩而不知發」?為何要梁惠王「無罪歲」?從文本來看,我們找不到梁惠王「不知檢」「不知發」的訊息。也找不到他「怪罪凶歲」的句子,他只是以凶年為例,說明自己對人民有盡心。 到底是孟子講話沒邏輯,還是有些話語被隱藏了?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孟凡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地方得罪了這兩個人。 這兩個人,居然想要置自己於死地! 說實話,這可不是什麼小仇小怨了。 對於想要害死自己的人,孟凡自然不會以德報怨。 甚至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很樂意弄死楊飛和王執事。 以自己的潛力,想要弄死這兩個傢伙,早晚都有機會。 不過現在他更加好奇的是,這兩個人爲
Thumbnail
T1 噴火龍 古劍寶 T2 賽富豪 猛雷鼓 轟鳴月 黏美龍 T3 放逐鬼龍 放逐Box 沙奈朵 T4 未來Box 砲蟲 密勒頓 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