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批評你該如何應對?-談斯多葛哲學家如何處理憤怒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名:斯多葛主義生活:如何避開焦慮、悲傷、失望、憤怒和不滿的情緒指南
作者:約翰‧賽勒斯
心得:


【基礎心得】


作者在書中寫下了這幾段話:
「並非挨打或受辱就是遭到傷害,你必須也相信自己受到了傷害才是真的受到了傷害。」

「假如某人成功地激怒了你,你要知道那是因為你的心智認同了對方的挑釁。」

「如果有人批評你,請先停下,然後思考他的話是對是錯。如果是對的,那麼他幫你指出了一個缺點,這時你可以修正自己。如此,他的批評對你反而產生了助益。如果他所說並非事實,那麼他犯了一個錯誤,而唯一受到傷害的人是他自己。不管是前者或後者,你都並未受到那些批評的傷害。那些批評能夠對你造成真正且嚴重傷害的唯一方式就是:你願意讓它們激怒你。」

我們生活中難免都會遇到被批評的時候,而斯多葛學派的哲人提供了不一樣的看法,讓我們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情緒。

嘗試用不一樣的方式看待同樣的事

嘗試用不一樣的方式看待同樣的事


反思的問題:


1. 你有沒有曾經因為一件事非常憤怒,並且你成功的用其他方式轉化了這個憤怒?你是怎麼做到的?
2. 你怎麼看待“批評”這件事?



【進階心得】


這本書主要在談的是:斯多葛學派三大哲人如何看待生命意義、時間、情緒、生死、人際關係、美德、品格。

而最妙的一點是,即便這些哲人早已在千百年前,化作世界某處的塵土與木石,但他們的思想依舊在現代被傳頌著,甚至這些思考方式還治癒了許多人的生活,讓我們得到心靈的平靜。

如果對於心理學有一點了解的話,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會注意到這個學派的思考方式,就是常見的理情行為治療根基,而心理學即是起源於哲學思考。

書中也有提到哲學家們的生平,及他們身處年代的困境和痛苦,這些常常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包括:被流放、將被君王處極刑死去、見不到親愛的家人、四處征戰......等。

也可以說,我想這些耀眼的思考結晶,並不是在一片祥和寧靜中誕生;相反地,它是在接二連三的迫害和苦難中孕育,斯多葛學派哲人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去看見自己能夠控制的地方,那些不能夠控制的,就使其順其自然,而自己能夠控制的就是:修養品格、關愛其他人、珍惜時間、反思自己、用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

我覺得他們能夠在逆境中,依舊持續的適應變化,思考所有事情中的正面意義,這件事就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這本書適合希望了解這個哲學學派的人讀的入門書,書中有很多精美的插圖,內頁排版也令人舒適,頁數也沒有很多,每頁字數都蠻少的,即便如此,仍然不減內容的精彩,我自己覺得這位作者寫的很不錯。


書句摘抄:


「於是芝諾用了一個技術性詞彙來稱呼那些事物:
『寧可選擇的無關緊要之物』,在一切條件平等之下,所有的人當然都寧願富裕而非貧窮、寧願健康而非病弱、寧願受人尊敬而非遭人唾棄:我們都會這麼選擇;誰不會呢?但是重點來了,由於一個良善的品格是唯一的真正的美好事物,因此我們絕不可為了追求那些東西而犧牲掉自己的品格。我們也不應該認為,那些東西中的任何一樣,單靠其自身就能讓我們快樂。」

「人類許多不快樂其實都導因於『分類錯誤』——也就是自認為能夠掌控那些其實我們不能夠掌控的事。」

「無論是愛情、外貌、事業野心或物質財富等,假如你的幸福感有賴於這類事物中的一種,那麼你實際上已經將自己的快樂交付給其他人或某種幻想了。那可不是安身立命之道。假如你認為自己絕對能夠控制這些東西,而事實上是你根本無法控制,這時挫折與失望就肯定會出現了。」

「同樣要記住的是,雖然我們能夠掌控自己的行動,但我們卻無法掌控其結果。事情不會永遠都按照我們所希望或所計畫的發生,有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盡力而為,同樣地,也有可能是因為其他我們無法掌控的因素。」

「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情緒,因為它屬於我們無法取決的範疇。唯一能夠處理他(兄弟)的怒氣的人,就是他(兄弟)自己。但愛比克泰德斯的論點並未到此為止;他將注意力轉到那個人所能夠控制的事情上,也就是那個人自己對兄弟怒氣的反應。」


*【基礎心得】是我挑選書中的小議題進行短篇寫文,讓人閱讀起來比較沒有負擔,不一定代表的是整本書最核心的部分。
*【進階心得】是我閱畢整本書,稍微提及本書架構、閱讀感受和閱讀建議,讓對於書籍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斟酌與概覽,除此之外,我比較不會去分析、統整和濃縮書籍內容,這點還請各位海涵,如果不喜愛我這種風格的人,也希望你們能找到符合你們期待的書評。
*反思的問題 如果你/妳對於問題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下方自由留言分享☺。


如果喜歡的話也可以按讚追蹤分享留言贊助,這些鼓勵都是我分享的動力,也謝謝你們願意點入閱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伊芙琳(Evelyn)的沙龍
7會員
17內容數
因為喜愛閱覽美學、藝術方面的書籍,所以建立了這樣一個書單,偶爾紀錄一些近期閱覽的書及感想,也因為我並非專業的藝術從業人員,可能有時會稍嫌無知或內容粗淺,還請各位見諒,若是有推薦的書籍,也歡迎各位留言分享給我,謝謝各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引言 現代社會常見人們對各種侮辱和言論感到容易憤怒。然而,斯多葛主義的教義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幫助我們達到內心平靜,並不受超出我們控制範圍的事物影響,例如侮辱。本文將深入探討斯多葛主義應對侮辱的方法,理解其不同形式,並掌握放下心結的藝術,獲得更豐富的生活。 斯多葛主義對待侮辱的智慧 斯多葛
Thumbnail
引言 現代社會常見人們對各種侮辱和言論感到容易憤怒。然而,斯多葛主義的教義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幫助我們達到內心平靜,並不受超出我們控制範圍的事物影響,例如侮辱。本文將深入探討斯多葛主義應對侮辱的方法,理解其不同形式,並掌握放下心結的藝術,獲得更豐富的生活。 斯多葛主義對待侮辱的智慧 斯多葛
Thumbnail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高情商的大人,即使情緒不好也不會讓人際關係出現裂痕, 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挫折感,進而有效溝通、解決問題。
Thumbnail
★高情商的大人,即使情緒不好也不會讓人際關係出現裂痕, 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挫折感,進而有效溝通、解決問題。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關於溝通的書,從作者認定的溝通定義開始,溝通不是要控制或是討好對方,而是要了解對方。除了常見的溝通行為釐清,作者也提供了以對方情緒或是以對方人格特質為基礎的溝通方式。使用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更能達到雙贏的效果。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關於溝通的書,從作者認定的溝通定義開始,溝通不是要控制或是討好對方,而是要了解對方。除了常見的溝通行為釐清,作者也提供了以對方情緒或是以對方人格特質為基礎的溝通方式。使用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更能達到雙贏的效果。
Thumbnail
2. 林肯最喜歡的一句名言:「你不論斷他人,他人就不會論斷你。」(頁35) 3. 威廉‧溫特曾說:「自我表現是人類天性中最主要的需求。」(頁76) 4. 如果想成為一個「談話高手」,必須先是一個能專心聽講的人。要風趣,要對事物保持興趣。問別人喜歡談論的問題,鼓勵他們多談自己和自己的成就。
Thumbnail
2. 林肯最喜歡的一句名言:「你不論斷他人,他人就不會論斷你。」(頁35) 3. 威廉‧溫特曾說:「自我表現是人類天性中最主要的需求。」(頁76) 4. 如果想成為一個「談話高手」,必須先是一個能專心聽講的人。要風趣,要對事物保持興趣。問別人喜歡談論的問題,鼓勵他們多談自己和自己的成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