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在找什麼?:談「閱讀」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記得在哪一本書上看過:文字的特點在於它需要「啟動」,需要某個人去閱讀它,在腦海或是聲音中留下印象。如果一行字印在一本書裡,但是卻沒有人去「閱讀」它、去「啟動」它;文句的意義就不會被帶到時間之中,在人的心中、在現實中造成影響。我一直在想,舞蹈、音樂、繪畫(我個人更偏好音樂)彷彿有更強的穿透力,能跨越成見和先備知識的高牆,讓人們走向理解。

那麼,閱讀的角色在哪裡呢?

就我而言,閱讀是一種舒適的形式;讓我能用一種共通的方式,去品嘗不同的事物。我讀哲學的、歷史的、政治的、和心理學的書,這些書增進我思考,提供給我論據,讓我能夠解答甚至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用另一個心境,我讀小說和散文,任由它們把我帶到另一個書中的世界,在那裡我暫時先擱置自己的思考,用我的嗅覺跟隨那個世界的脈絡,浸淫其中。

這是「我自己」閱讀的方式;但是寫到這裡,我發現這樣的描述不是「只對我有意義」。

在一個特定的、個別的經歷的脈絡中,「我」常常會遭遇到很多深刻的、真切的以及平凡的感受;其實這裡的「我」不單只是我自己,也是任何一個人。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歷和事件,我們卻只能用同一種方式,那就是「認真的愛」、「視為重要」的面對它們,那畢竟是太困難了!的確,我們還可以為它們分等級,以不同的程度來應對生活上的各種事:譬如對陌生人、朋友、家人、愛人,以不同程度的愛和重視來看待他們。這樣做是好的,但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

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從哪裡得到力量,能夠對那些不認識的、不可愛的、甚至可恨的仇人、朋友以及自己,給予「適當」的重視?如果我們只侷限在自己的脈絡、自己的眼界,我們就會執著於一些偶然的、特定的條件,彷彿一旦失去了這些「特徵」,「我」就不再是「我」自己,我所愛的人就不再是「他」自己。我通過這些特徵去愛別人和自己,也只愛這些特徵,排斥變化、傾聽、和同情的理解,從這樣的眼睛看出去的世界,是太過偏狹、也太虛假了!

我需要一種感受、一種經驗,來幫助自己不侷限在我出生、經歷過、和成長的脈絡,而是願意航向他者,並且向上沉思這個我和他者共同居住的世界。對我來說,「閱讀」不是把自己帶離這個世界,而是把某些東西帶入自己的眼界。用一種更豐富、更簡約的方式,文字既把我們帶到它的面前,也把我們帶到「與文字相關的那一切」的面前。文字是一種連結,它用的從來不是刪去法,而是在過往的基礎上的進一步闡發。「文字」就是走向「豐富」。

raw-image
小註:開頭說的「記得在哪一本書上看過」只是一個套語;其實這本書是薩依德的《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Parallels and Paradoxes: Explorations in Music and Society)。

2023/01/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9會員
155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小就愛看書,那些無法體驗到的世界,在書裡似乎可以得到滿足。 文字有種把人抓入另一個時空的力量,每打開一本書,就是一個成為全新主角的機會。 記得自己把圖書館內的偉人傳記、西方文學一本本讀完的成就感,同時也置入了更寬廣的思維。 當時的年紀雖然不見得理解深遠的寓意,但光當成故事來看,也夠我徜徉在字海裡了
Thumbnail
從小就愛看書,那些無法體驗到的世界,在書裡似乎可以得到滿足。 文字有種把人抓入另一個時空的力量,每打開一本書,就是一個成為全新主角的機會。 記得自己把圖書館內的偉人傳記、西方文學一本本讀完的成就感,同時也置入了更寬廣的思維。 當時的年紀雖然不見得理解深遠的寓意,但光當成故事來看,也夠我徜徉在字海裡了
Thumbnail
文字看似無所不在,但真正要和「心」產生連結,必須要有幾個要素才能達到。比如說:集中的注意力、理解作者的表達進而思考、與自身經驗產生共鳴、寧靜的心境等等
Thumbnail
文字看似無所不在,但真正要和「心」產生連結,必須要有幾個要素才能達到。比如說:集中的注意力、理解作者的表達進而思考、與自身經驗產生共鳴、寧靜的心境等等
Thumbnail
閱讀是用自己的步調走入他人的意念之中、是用獨有的生命體驗揉入另一種生命經驗、是用屬於自己的姿勢躍入一池腦海的暢遊。這種私人的體驗,以一種佇立的方式等著每個獨特的姿態與之共振。我也喜歡它與不同靈魂、心智震盪出的不同結果,既開放、又慈悲,能服貼於各種速度與狀態。
Thumbnail
閱讀是用自己的步調走入他人的意念之中、是用獨有的生命體驗揉入另一種生命經驗、是用屬於自己的姿勢躍入一池腦海的暢遊。這種私人的體驗,以一種佇立的方式等著每個獨特的姿態與之共振。我也喜歡它與不同靈魂、心智震盪出的不同結果,既開放、又慈悲,能服貼於各種速度與狀態。
Thumbnail
「閱讀」不是把自己帶離這個世界,而是把某些還未理解的事物,帶入自己的視界。
Thumbnail
「閱讀」不是把自己帶離這個世界,而是把某些還未理解的事物,帶入自己的視界。
Thumbnail
忘了是從何時開始,文學、書本、小說、文字就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 即使科技日新月異,世界進步得很快,細細品味一本小說、一篇文章,似乎都是一種浪費時間的奢侈。漸漸地,會發現隨隨著世界的進步,人們更偏好於速食式的「短影音」,快速且能馬上得到想要的資訊或是笑料,似乎把時間花在閱讀上是很不適合這個步調
Thumbnail
忘了是從何時開始,文學、書本、小說、文字就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 即使科技日新月異,世界進步得很快,細細品味一本小說、一篇文章,似乎都是一種浪費時間的奢侈。漸漸地,會發現隨隨著世界的進步,人們更偏好於速食式的「短影音」,快速且能馬上得到想要的資訊或是笑料,似乎把時間花在閱讀上是很不適合這個步調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閱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類究竟是怎讀的?本書從歷史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閱讀活動,並探討了寫作、印刷、小說、詩歌、焚書、詮釋、重讀等和閱讀密切相關的現象,以及不同文化、不同性別和不同時空的閱讀經驗。人不只閱讀,也一直在探討閱讀的意義,相關的議題可以說總是耐人尋味。
Thumbnail
閱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類究竟是怎讀的?本書從歷史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閱讀活動,並探討了寫作、印刷、小說、詩歌、焚書、詮釋、重讀等和閱讀密切相關的現象,以及不同文化、不同性別和不同時空的閱讀經驗。人不只閱讀,也一直在探討閱讀的意義,相關的議題可以說總是耐人尋味。
Thumbnail
對我而言,閱讀最大的魅力就是讓我在這個碎片化訊息當道的世界中找回專注的力量。
Thumbnail
對我而言,閱讀最大的魅力就是讓我在這個碎片化訊息當道的世界中找回專注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