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要聊的是,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難解的問題、學習上的撞牆期、創作上的低潮期,眼看身旁的人似乎都正在順利前進,自己卻找不到方向時,該如何從受局限的主觀視角轉變成廣闊的客觀視角,鳥瞰整個局勢,使自己脫離原地打轉的狀態,再繼續前進。
需要使用到的技巧為心理學上的「後設認知」。
有研究報告指出,若大學生後設認知能力低,則創新思考能力就低,其策略知識能力也差。因此對創作者來說後設認知是一項滿重要的能力。
【何謂後設認知】
後設認知指的是,我們對於「學習歷程、價值觀建立過程、情緒來源」等等行為的「路徑認知」,或可稱為「認知的認知」。
例如「蘋果是一種好吃的紅色水果」的認知,會來自於我們的「記憶、視覺味覺、風土民情」,記憶+感官+情緒互相組織,形成第一層的認知。
當我們像現在這樣以客觀角度思考第一層認知源於何處(路徑)時,即是第二層認知,也就是後設認知。
不同國家地區、不同視覺味覺感受、不同飲食文化的人,對於「蘋果是一種好吃的紅色水果」的描述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認同,可能有人覺得蘋果很難吃,可能有人覺得蘋果是綠色的。
當我們感受到認知發生衝突(困境)時,若能夠理解「認知」來自於怎樣的「路徑」,並跳脫主觀視角,以各種不同角度觀察全局,找到問題的出處,設計新的路徑解決問題,就是在運用後設認知的技術處理問題。
【在創作上使用後設認知的舉例】
例一、
《子彈是餘生》的作者寺尾哲也,在
博客來的專訪中分享他如何在創作上運用後設認知,調整寫作流程和評判機制。
我則是會帶著一種後設眼光,看自己的寫作,並且不停改進整個流程。這後設分很多層,第一層是「我現在寫的小說有什麼缺點和優點?」第二層是「『我評判自己小說好壞的這整套機制』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即是我的審美,是否也需要改善?第三種則是「我創造小說的整套流程,是否需要改善?」這些都是我不停思考的問題,並且可以用工程的角度去思考。
寺尾提到的第一層「我現在寫的小說有什麼缺點和優點?」,即是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最常見的主觀自我評量,但當自評出現失準的狀況時(莫名大受好評或莫名不受歡迎),便會需要進入第二層「『我評判自己小說好壞的這整套機制』有什麼優點和缺點?」,進行學習和調整。
例二、
創作者無法順利在截稿日前完稿的拖延症問題,可運用後設認知釐清自己在時間管理上的盲點。
例如,拖延症創作者對於自身創作效率的第一層認知,常常會將自己狀態良好時的效率,誤以為是正常發揮的效率,因此用「我可以一天寫5000字」、「我可以一天畫完3張原稿」之類的錯誤認知,答應責任編輯「下禮拜絕對可以交出一萬字」、「一個月可以畫完30張原稿沒問題」之類的逼死自己的承諾。
當我們發現自己總是做不到承諾時,如果只是責怪自己不夠努力,很容易陷入鑽牛角尖的迴圈,而且下次仍然容易舊事重演,更加深自我否定感。
我們必須先釐清錯誤的第一層認知來自於何處(例如:容易在他人面前誤判自身狀況、壓力過大導致效率失常、單純的跟自己不熟等等)之後,再進入更客觀的第二層認知。
以下為第二層認知的三種分析視角舉例:
1. 記住自己容易誤判自身效率,並明確調查每次拖稿的延遲時間,以便下次需要做出承諾時,有概念估算正確時間。
2. 更全面地分析自己在創作以外的事情花費的時間,包含「醞釀狀態需要的時間」、「恢復體力需要的時間」、「轉換心情需要的時間」、「狀態不好時的效率」,認清「準備」和「休息」也是創作工作的一環,將這些時間全盤加總,並實作再確認,直到終於判斷準確,才是實行了真正的時間管理。
3. 理解拖延症的成因。拖延症通常來自於任務過難或任務量過多,在腦內產生不愉快感導致遲遲無法進入工作狀態。詳情可參考前篇《
拖延症不是因為懶惰,是〇〇使你無法動彈》。透過客觀原理消化壓力,比較能有效脫離困境。
例三、
創作途中遇到卡稿時,對於該硬寫下去還是乾脆棄稿感到糾結,越想越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創作者。(第一層認知)
如果常常有被困在糾結裡的情形,請先養成「意識到自己正在陷入糾結」的覺察習慣,讓自己的注意力能先從糾結的情緒中移開。
停止糾結後,釐清卡稿的原因,可參考前篇《
江郎才盡是因為江郎不懂創作的原理》,利用客觀的原理找到自己卡在哪一個階段,以及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態、最近的飲食狀況、睡眠狀況。(第二層認知)
卡在無法速成解決的階段,安心慢練,累積經驗。
卡在身心太累,放下工作,盡量睡飽,盡量早上曬得到太陽,好好洗澡、好好飲食均衡。在身心健康面前,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有所選擇和有商量餘地。
【如何順利開啟後設認知】
心理學家定義後設認知運作的路徑為:
環境(困境) ⇨ 一般認知(情緒、經驗、感官) ⇨ 覺察 ⇨ 後設認知(知識、觀察力、轉換視角) ⇨ 設計方案 ⇨ 實測 ⇨ 重新確認環境(困境)
由上述路徑可知,能進入後設認知的狀態的關鍵在於有無「覺察」。有些人容易反覆遇到同樣困境卻無法解決,便常常是源於不擅覺察。
覺察是專注當下,觀察自己的情緒來源+經驗來源+感受來源,但不做批判,沒有勝負優劣,沒有好壞對錯,不需要過度思考。
只是單純且誠實的觀察自己,理解自己的認知路徑。
覺察的目的在於阻斷焦慮、拉回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客觀確認現狀和使心情穩定,如此才能進入後設認知的狀態。
聽起來雖簡單,但一般人遇到困境的時候,大腦常常會被過度活躍的杏仁核綁架,引發暴風般的恐懼、憤怒和焦慮感,導致思緒混雜、過度執著、反覆糾結於無解的煩惱。
大腦中負責運作覺察功能,和保持理性冷靜的是前額葉,前額葉和杏仁核兩者之間是像翹翹板一樣互相牽制的關係。
當大腦疲倦、血清素不足的時候,會造成前額葉無力運作,無法牽制杏仁核,導致無法順利覺察,無法進入後設認知狀態,我們因此容易反覆遭遇同樣的困境,和反覆陷入糾結。
因此,睡眠充足、營養均衡,會是使前額葉有力氣壓制杏仁核,使我們能開啟後設認知的最基本條件。
(附註:大腦的運作機制太過複雜,所以關於血清素、前額葉和杏仁核的敘述僅是粗略說明,不是完整的機制說明,但睡覺和營養真的是最重要的兩個條件。)
反過來說,當我們生活中充滿挫折和糾結的時候,真的毋需責怪自己不努力,或不甘心自己動不起來,因為只要睡眠和營養這兩項基本條件沒有被滿足,就像是汽車想高速奔馳但油箱裡沒有汽油一樣,無力應付挫折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你必須相信每一個時刻的你都是已經盡了力的你(以及相信他人也是如此盡力),因為如果能有力氣,沒有人會願意放任自己只是糾結而無所作為。
【小結】
心理學家榮格說「沒有覺察到的事情,會控制你的生活和成為你的命運。(Until you make the unconscious conscious, it will direct your life and you will call it fate)」
因此學習後設認知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慣性認知,讓自己不再害怕困境,發覺自己仍然有更多可能性,有能力在命運當中選擇體驗更多自己喜歡的事物。
祝大家都有伸縮自在的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