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鍋料理《南瓜焗飯》-奶素

電子鍋料理《南瓜焗飯》-奶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冬季的南瓜香甜,家裡自種的南瓜也大多是這個時節熟成,這種時候我常會做南瓜湯、南瓜火鍋、南瓜飯,家中父母則是蒸煮南瓜來吃;我吃南瓜時會吃皮,父母不吃皮,每個人的料理和吃法都不同。做南瓜料理時,我大多是偏西式,所以蘑菇、乳酪絲都會拿來做搭配。

材料:南瓜、冷凍蔬菜(豌豆、胡蘿蔔、玉米)、蘑菇、番茄醬、橄欖油、乳酪絲、調味料

作法步驟:

1.將一人份的白米清洗乾淨後置入內鍋,並加入正常比例的水。
2.第一層:取適量的南瓜去子並將外皮刷洗乾淨後,切丁平舖上層。
3.第二層:取適量的蘑菇用清水沖洗表皮髒污,切片後平舖。
4.第三層:取一把冷凍蔬菜用清水沖洗後平舖上層。
5.第四層:番茄醬以井字形或蚊香形澆淋在白米和食材上層,並滴上少許橄欖油。
6.第五層:乳酪絲平舖並完全蓋住白米和食材。
7.最後灑上少許調味料,電子鍋選擇【白飯/煮飯/炊煮】選項後開煮。
8.煮好後即可開吃,我使用的是迷你電子鍋,2L的內鍋拿著吃,就不再另外換碗盤裝盛。

未加乳酪絲前的食材擺放

未加乳酪絲前的食材擺放

煮好後的南瓜焗飯

煮好後的南瓜焗飯

提醒說明:

1.若不加乳酪絲,南瓜焗飯則變成南瓜燉飯。
2.可以調換自己喜好的食材,食材儘量切片、切丁或小塊,方便煮食。
3.調味料可以選擇自己喜好的,例如洋香料(五辛素)、黑胡椒粉、辣椒粉、白胡椒粉等等。
南瓜燉飯

南瓜燉飯


avatar-img
白開水的生活
23會員
882內容數
我覺得人生就像一杯白開水,無色無味,冷暖自知,就看每個人添加了什麼料,讓這杯白開水更添色香味來豐富你我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白開水的生活 的其他內容
糯米分長糯米(秈糯)和圓糯米(粳糯),長糯米煮後較硬、黏度較低,常用做油飯及粽子米糕等;圓糯米黏性高甜度高,大多做甜點及糕點,像是八寶粥、年糕、湯圓等。前次買了圓糯米做了道八寶粥,剩下的一大包圓糯米不可能都做甜點,於是我就暫時拿來做油飯,需注意的是,糯米不易消化,建議少吃且不要過量,或是摻著些白米一
寫於2018-12-31 咖哩為多種香料做成醬汁後搭配米飯或餅的料理,剔除掉肉類後,其最經典的靈魂食材有馬鈴薯、胡蘿蔔、洋蔥等,我在煮這道料理時,是吃它的醬汁味,食材不局限傳統的食材,通常是冰箱有什麼菜就配什麼菜。 材料:娃娃菜、豆乾、小番茄、四色冷凍蔬菜(胡蘿蔔、玉米、青豆、馬鈴薯)、咖哩塊 作法
寫於2006-09-11 你是否常餐餐都留有剩菜剩飯呢?剩菜剩飯只能單純加熱或料理成蛋炒飯呢?稍微改點做法花點時間把它們炒一炒,就是香噴噴的奶油焗烤什錦飯囉。 PS:奶製品和豆製品是我補充蛋白質和鈣的來源,所以我的料理有很多食材是豆乾豆腐乳酪牛奶等。 材料:奶油、蛋、剩菜、剩飯、番茄醬、乳酪絲 作法
糯米分長糯米(秈糯)和圓糯米(粳糯),長糯米煮後較硬、黏度較低,常用做油飯及粽子米糕等;圓糯米黏性高甜度高,大多做甜點及糕點,像是八寶粥、年糕、湯圓等。前次買了圓糯米做了道八寶粥,剩下的一大包圓糯米不可能都做甜點,於是我就暫時拿來做油飯,需注意的是,糯米不易消化,建議少吃且不要過量,或是摻著些白米一
寫於2018-12-31 咖哩為多種香料做成醬汁後搭配米飯或餅的料理,剔除掉肉類後,其最經典的靈魂食材有馬鈴薯、胡蘿蔔、洋蔥等,我在煮這道料理時,是吃它的醬汁味,食材不局限傳統的食材,通常是冰箱有什麼菜就配什麼菜。 材料:娃娃菜、豆乾、小番茄、四色冷凍蔬菜(胡蘿蔔、玉米、青豆、馬鈴薯)、咖哩塊 作法
寫於2006-09-11 你是否常餐餐都留有剩菜剩飯呢?剩菜剩飯只能單純加熱或料理成蛋炒飯呢?稍微改點做法花點時間把它們炒一炒,就是香噴噴的奶油焗烤什錦飯囉。 PS:奶製品和豆製品是我補充蛋白質和鈣的來源,所以我的料理有很多食材是豆乾豆腐乳酪牛奶等。 材料:奶油、蛋、剩菜、剩飯、番茄醬、乳酪絲 作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