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地域,保大人文學思

2023/02/1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紅瓦厝的最後(圖:張哉)
台南『保大』地域的思考
近年來,台灣本土意識已走向了主體化,在地『台南學』的研究更引領了不少文史工作者投入對於家鄉土地的辯證,更從在地的人、文、地、產、景材料之中,挖掘與釐析出更多不同的詮釋視角。在2019年政府展開了『地方創生』的元年啓動,落實從縣市到鄉鎮,找尋不同鄉鎮的在地特色,尤其是『社區創生』與『青年在地』是台南正推動的兩大主軸,以支持與協助發掘社區特色的可行性創思或亮點,能讓偏鄉草地人的未來願景能被看見。
當我們回顧自己的土地,甚至回溯到土地故事的起點,有時候,對於『保大』地區的來由,多少帶有點猜測與模糊。對於自身文化認識的匱乏,這或許是在外異鄉人,尋根回歸後的自憐窘境,游移在虛擬與朦朧之間。
今年十月,是保大地區(保西/保東)行政版圖併入歸仁與關廟的第一百年。自從1920年日本在台灣為了落實地方自治制度的發展,開始實施街庄制度,調整全島行政區域為五州二廳,設郡市、街庄、廢里。保西與保東被廢里後,保西併入歸仁庄,保東納入關帝廟。保大地區的兩地,除了有許縣溪的天然河流阻隔影響人文交流外,在這百年期間,保大地區,也歷經了大面積的歸仁飛行場設立(1934),和特級農業區重劃(1965),在未來的遠景上,已為土地的活化,帶上了脫不掉的緊箍咒,倘佯邊陲,至今猶如一場百年孤寂。
從前到現在,這一片土地歷經了變化也物是人非,卻保留了許多人文情懷與鄉野傳奇。隨著時間消逝,也許忘記了很多,或許稍作一些概要性書寫,能回憶起一些朦朧的背景,可以讓我們在地人能理解來由甚或探未來,限於篇幅,也只能概要著墨了。
保大地區,在地理上屬於『台南台地』與『中州台地』之間,在古大灣地峽的低地上,西部面鄰古鯽魚潭,往東進入關廟海階與新化丘陵地,也是屬於台南府城向東拓展開來的平坦地帶。許縣溪流經期間,把土地區分西與東,成為了『保西』與『保東』的自然界線。保西與保東的名稱定義是福建漢人來此地開墾後的行政與地理上的意義,這土地景觀形成上述環境以前,在更早之前,保大地區,在1萬年前的『更新世』冰河期之間,因台灣海峽化為陸地,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的古代人類曾長途跋涉而遠渡到這一片土地生活。隨著冰河融化而海平面上升,化為一片汪洋大海,在距今5千5百年前,人類的足跡進一步移入了這裡,在中洲台地的河階地上(許縣溪河階)孕育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 。
『大坌坑文化』是臺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代表,由1964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在新北市八里區的大坌坑聚落發現而命名。在台南,自1972年起,台灣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團隊來到了許縣溪流域考察,在八甲與七甲和下湖里的交界,陸續幾年內發現了具體的史前人類文化遺跡,更具體的證實了台灣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在台南首次發現,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八甲遺址』。從考古器物(繩紋陶片、石器)和生態遺留(貝塚)我們發現了他們曾經存在這一片土地上。
大坌坑文化,因出土的陶器口有繩紋,又稱「繩紋陶文化」。該文化以陶器製作的粗精緻性和紋飾來區別早晚期別。常於口緣或肩部以下通體施紋, 手工製、質地較鬆軟,火候燒製溫度不高,器表顏色變化大,器形有罐、碗等。在許縣溪流域的大坌坑文化,當時的河階聚落還小,通常位於河口或海岸的階地、台地上,先住民以狩獵和漁撈維生,也採集野生植物種子、果實和其纖維,可能已經有種植芋頭、薯類等根莖類作物的初級農業。八甲遺址(距今約5500年前),當時的人已知農耕,以游耕的方式進行耕作,也會種植根莖類作物,靠著狩獵、漁撈 和採集為生。當時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海邊或者河岸階地,聚落的型態不算太大。保大地區往北,在南科的南關里遺址與南關里東遺址(距今約4500年前),也有大坌坑時期文化,但時期較晚,從陶器的類型研究,八甲遺址與南關里遺址的陶器關係或許有鹽水溪流域上面發展的關係。據專家研究推測,這個文化有可能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祖型文化,也可能是整個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型文化,也讓我們知道,保大地區的人類活動很早就已經開始,不過不被重視。
保大地區的許縣溪流域的文化層,除了七甲/八甲/下湖之外,仍在許縣溪流域分佈著媽廟/埤仔頭/湖仔內的史前人類的遺跡,有著“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的不同層位遺留,這也是史前人類留給在地見證人類發展變遷史最好的禮物。
隨著陸地浮州與時空轉換,保大地區,在荷蘭治台以前,本地一片荒蕪, 屬於西拉雅族支族-馬卡道的大傑顛番社圈領之地。在平埔族新港社攻佔大目降社時,大目降社民亦往南移動到保東一帶。不過,保大地區,因地處荒蕪,卻沒有平埔族村社與漢人屯墾聚落在這個地方定居,直到荷蘭治臺時期,實施王田制度,招募漢人持續往東開墾,在福建漢人墾荒的眼中那是一片遙不可及的遠疆,僅只有少數福建漳州人前往拓荒,也成了未來值得耕耘的肥厚良田,尤其象徵這一片老土地的印記,漳州漢人曾經在保西(媽祖廟庄)種下了一片菠蘿蜜樹,留下了荷蘭人引進菠蘿蜜樹種在保西留下的痕跡。
荷蘭與明鄭統治台南時期,保大地區漢人陸續進入屯墾,在生存空間的急速壓縮之下,平埔先住民也遷徙到南方崗山與往東邊旗山繼續生存。在明鄭與荷蘭人在赤崁、臺江內海、大員(安平)戰役後,1662年2月1日雙方簽訂合約,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臺灣的統治。在鄭成功1662年6月23病歿以前,保大地區也僅是天興縣內的庄社,直到鄭經承續鄭成功的遺命,在1664年,更改行政區域,設置「一府二州三司」,把東都改名稱為東寧,承天府為中樞,把天興與萬年兩縣變成州,增設安撫三司(北路/南路/澎湖),另設四坊二十四里,坊里實行鄉治,這也是保大里地名的開始。鄭氏以軍旅屯田的制度,廣拓墾區,因許縣溪的區隔,直到鄭克塽1683年投降清朝之前,『保大里』早已分化成了天興州的『保大東里』與『保大西里』,明鄭時代,保東與保西,即已確立,也走向了兄弟分家後的異途。
2020.09
6會員
26內容數
邂逅於文化廢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