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有「鈍感力」的人比你更快樂,我在用的 3 個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要保持心理張弛有度,不是要克制緊張,而是要減少控制。
「你可不可以精明一點,不要神經那麼大條 …」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希望能表現出自己最聰明的一面,但當我們過於追求完美時,就成了一種心理負擔。越想表現,就越沒有自信,反而更加的焦慮和不安。
就像在會議中,你越想著等一下要發言就越緊張 ; 在比賽中,越不想犯錯就越容易失誤 ; 約會時越想表現魅力,就越覺得自己的頭髮很亂。
你可能會想,難道不去想它就沒事了嗎 ? 也沒那麼容易,你想,不讀書怎麼可能考得好。
有些人對事情比較敏感,過度敏感會讓人陷入自己的思維中,也會讓人感到疲憊。但是太過遲鈍又可能讓我們錯過一些重要的訊息,到底該怎麼拿捏 ?
讀了《鈍感力》,我了解到我們的感受可以是遲鈍而堅強的,遲鈍不是不作為,而是一種安定狀態。擁有鈍感力,可以讓我們在應對各種事情時保持心態平和,既不會過於衝動,也不會過於消沉。
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下面這 3 種常見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運用「鈍感力」來解決它們吧!
❶ 缺乏自信或猶豫不決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在他人面前展現出自信的一面,好讓人覺得我們可靠,喜歡跟我們在一起。但是當我們遇到複雜問題時,大腦潛意識就會告訴我們不要去做,因為這會讓我們消秏能量,這是大腦的預設行為,在原始社會裡,消耗太多的能量將不利於自己捕食和逃跑。
👉要知道,缺乏自信並不完全是能力問題,有可能是現代生活與我們的原始大腦產生了內在的衝突。不是因為身體體能無法負荷,而是情緒與感覺不願意。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讓大腦相信事情其實並不那麼困難。
怎麼做呢 ? 停止自我批評。
我們常常會以為自己做不到某件事,因為我們會太過在意結果如何,但問題是,許多結果都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例如,我想寫一篇受歡迎的文章,讓大家喜歡,然後分享給更多人,但我其實無法掌握誰會喜歡,誰會分享。
雖然我不能控制別人的想法,但我可以掌握我寫作的品質。今天寫的有沒有比昨天好,就算沒有別人告訴你,你自己也應該知道。我認為,只要有意識想要寫好,並且不斷地練習,就一定會更好。
如果你因為太過敏感,老是苛求自己,只在意自己的缺點,就不敢踏出下一步,永遠也不會出現好的作品。
👉自信心,是自己評價自己而來的,不是別人給的。
作者在書中這樣說 : 「在人缺乏自信或猶豫不決的時候,即使再多的思考都於事無補。因此在這種時候,就要摒棄雜念,更為大膽、充滿自信地向前邁進才行。」
如果我們想成功,就需要健康的自信,消極的自言自語只會適得其反。
❷ 聽到批評時就反應激烈
為什麼在網路上對你的意見提出負面批評的人你會很在意,而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經過你身邊,沒理由的對著你罵,你只會笑一笑並趕快離開。
👉我們在意,不是因為「被批評」,而是對方戳中了你的脆弱,而你無力反擊。
作者建議我們「不要聽到一些不中聽的話就如臨大敵,而應該仔細思考對方那麼說的原因。」
當受到批評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反擊,然後開始找對方的弱點和漏洞。但是,當我們從負面的問題為出發點開始思考時,就沒辦法阻止自己用負面的方式運用想像力了。當你開始向自己提負面的問題時,你就已經在否定這個問題了。
👉解決之道是嘗試反向操作,用正面的問題向自己提問。
如果我們想要自在的生活,就需要這種不理睬諷刺的鈍感力,無視周圍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語,即便聽到別人的諷刺,也要擺出一副「與我無關」的架勢。
❸ 自以為是
我們有時候給別人出主意的時候,顯得非常聰明,但是一輪到自己的事情,往往會犯糊塗。為什麼呢 ? 因為以自我為中心來考慮事情,不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斷。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句話,也是這個意思。
要怎麼避免這個現象呢 ? 你要與自己的內心拉開一點距離。
我們需要從自我的身份中抽離出來,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自己,這樣才能對事物做出更理性的判斷。作者渡邊淳一所說的「鈍感力」,就是讓自己對外界的反應沒有那麼敏感,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離開事件的中心,你才能看到全貌。你越是想貼近鏡子,就越看不清自己的臉。
█ 後記
我們都想要擁有「內心強大」與「情緒穩定」的能力,這需要心理鬆弛的能力,也就是「鈍感力」。
👉想要保持心理張弛有度,不是要克制緊張,而是要減少控制。
想要掌控一件事情,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注意力。你需要提前計劃,隨時監督,遇到問題及時處理。當掌控的事情越多,就意味著你的注意力負擔會變得越來越重,讓你難以放鬆。
比如,越詳細的規劃旅行,時間表就變成焦點,而不是風景 ; 越想要孩子寫好功課,越可能發生衝突,引起親子關係的緊張。
生活中充滿了不可預測的事情,明明不是想要這樣子的,卻發生了,原因都在於我們太想要控制一切。
怎麼辦呢 ?
《鈍感力》告訴我們,雖然無法控制每件事的結果,但是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期待,並選擇要用什麼態度行事。當我們放下想要控制一切的欲望,讓自己更加輕鬆地接受一切自然的發展,包括接納自己不完美的一面,我們就可以更輕鬆地適應任何新的環境和挑戰,更加有彈性和適應能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通往智慧之路,你就是挖寶的勇者。 這本宋怡慧的《用書打怪》,如果你翻過它,或是看過簡介,可能會認為它是一本介紹書單的單,但是我建議你不要把它當成書單來使用。 因為書單最大的功能就是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到專家列出琳瑯滿目的書單,我們總是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於是閱讀的
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浪費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 我們最常說的謊就是 : 「我沒有時間。」 說沒有時間運動,但是為什麼我們卻有辦法擠出幾個小時刷劇 ? 這裡是針對「我沒有時間」的 3 點建議。 █ 不急,是因為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嗎 ? 如果老闆氣急敗壞指著你的頭說「再不給方案報告你明天就不用來了」,你一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只要精準掌握其中的兩成黃金資訊,就能解決九成的問題。 你閱讀的資訊 80% 是雜訊。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為了避免盲目地被風向帶著走,也避免浪費寶貴的大腦資源,
熱情過頭了,不受控制,情況可能比不努力還要糟糕。 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需要你夠專業,想要做的長久,還需要你有足夠的熱情。 我們都知道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說,在同學和同事間,我們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它對成績和事業的決定性影響。 那麼你可能會說,專業不足我拿態度來拼啊,我有熱情,不怕苦啊。 但是熱情
今天聊聊如何讓同事喜歡你的幾個方法。 建立信任是職場中很重要的因素,它不僅涉及到與他人的互動,還與我們的工作效率和職場人際關係有密切的關係。 然而,在職場中想與他人建立信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需求。因此,如何與他人建立信任並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這問題也
一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通往智慧之路,你就是挖寶的勇者。 這本宋怡慧的《用書打怪》,如果你翻過它,或是看過簡介,可能會認為它是一本介紹書單的單,但是我建議你不要把它當成書單來使用。 因為書單最大的功能就是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到專家列出琳瑯滿目的書單,我們總是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於是閱讀的
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浪費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 我們最常說的謊就是 : 「我沒有時間。」 說沒有時間運動,但是為什麼我們卻有辦法擠出幾個小時刷劇 ? 這裡是針對「我沒有時間」的 3 點建議。 █ 不急,是因為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嗎 ? 如果老闆氣急敗壞指著你的頭說「再不給方案報告你明天就不用來了」,你一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只要精準掌握其中的兩成黃金資訊,就能解決九成的問題。 你閱讀的資訊 80% 是雜訊。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為了避免盲目地被風向帶著走,也避免浪費寶貴的大腦資源,
熱情過頭了,不受控制,情況可能比不努力還要糟糕。 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需要你夠專業,想要做的長久,還需要你有足夠的熱情。 我們都知道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說,在同學和同事間,我們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它對成績和事業的決定性影響。 那麼你可能會說,專業不足我拿態度來拼啊,我有熱情,不怕苦啊。 但是熱情
今天聊聊如何讓同事喜歡你的幾個方法。 建立信任是職場中很重要的因素,它不僅涉及到與他人的互動,還與我們的工作效率和職場人際關係有密切的關係。 然而,在職場中想與他人建立信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需求。因此,如何與他人建立信任並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這問題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要非常覺知,自己注意到缺自信的習慣,才能改變它。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如何擺脫過分的高敏感天賦,瞭解社會價值,找出事情的根本,發揮鈍感天賦並做出大破大立的決定的方法。書籍易讀性高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近年來關於「高敏感」的研究及書籍已經日益為眾人所知悉,而這項與生俱來的特質除了盡可能找到對的領域充分發揮,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的方式來讓高敏感的特質變得稍微鈍感一點呢? 「鈍感力」其實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展現愚笨遲緩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散慢且漠不關心,而是懂得在不需要杞人憂天的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
Thumbnail
細心的人常常能夠觀察到言語以外的徵兆,但這也容易讓自己耗盡能量,累積心靈垃圾。本文探討細心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平衡「細心」帶來的壓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要非常覺知,自己注意到缺自信的習慣,才能改變它。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如何擺脫過分的高敏感天賦,瞭解社會價值,找出事情的根本,發揮鈍感天賦並做出大破大立的決定的方法。書籍易讀性高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近年來關於「高敏感」的研究及書籍已經日益為眾人所知悉,而這項與生俱來的特質除了盡可能找到對的領域充分發揮,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的方式來讓高敏感的特質變得稍微鈍感一點呢? 「鈍感力」其實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展現愚笨遲緩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散慢且漠不關心,而是懂得在不需要杞人憂天的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
Thumbnail
細心的人常常能夠觀察到言語以外的徵兆,但這也容易讓自己耗盡能量,累積心靈垃圾。本文探討細心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平衡「細心」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