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再費力 ! 《用書打怪》教我的 3 招讀書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通往智慧之路,你就是挖寶的勇者。
這本宋怡慧的《用書打怪》,如果你翻過它,或是看過簡介,可能會認為它是一本介紹書單的單,但是我建議你不要把它當成書單來使用。
因為書單最大的功能就是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到專家列出琳瑯滿目的書單,我們總是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於是閱讀的想法就這麼一拖再拖,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但我們卻仍無法付諸行動。
一長串的書單就好像網紅介紹的美食,看起來好吃,卻總是大排長龍,看得到卻吃不到。
那該怎麼用它呢 ?
我建議你把它當做闖關秘笈使用,陪你去闖人生的關卡。
我們的生活就好像一場遊戲,有許多道關卡,而闖關秘笈就像是一個謎題的提示。但如果你擁有了一本闖關秘笈,卻不知道如何使用,就好像拿著刀卻不會切菜一樣浪費。
翻開秘笈,你要先知道你現在在哪個關卡,去找到對應的策略,然後去實踐秘笈的技巧和策略,並不斷嘗試調整和改進自己的玩法。
我在《用書打怪》這本秘笈中學到了 3 招有用的方法,如果你的生活有許多困惑,一定要看看。

❶ 找到問題的根源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讀書能解決生活的問題,有些人讀了卻一如往常,生活仍然處於黑暗中,沒有改變 ?
或許我這樣問你會比較有想法 : 你有沒有能力,在你生活中遇到變化與困難的時候,去正確定義問題,找出困難點,然後找書來讀 ?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正確定義問題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關鍵性的一步。
作者在書中大量使用這樣的架構 :
發生了什麼事 → 是什麼問題 → 找一本書解決問題
我們很容易把重點放在「我想讀哪一本書」,卻忽略了「我想解決什麼問題」。
例如,這本書的第一部分都在講「變化」。
在讀了「在疫情下我們如何面對低潮與負能量」這一個章節,我體認到雖然疫情發生了,但想要靠殺死病毒來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面對內心的困境,保持穩定的情緒,同時盡快轉換心態,妥善做出因應。找到問題了,才去找一本書來解答我的疑問。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變動思維》,它教我如何面對快速發生的改變,讓我學會把變化當成機會來看待,不要急躁,也不用太過擔心會失去什麼,要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這些想法對我有很大幫助。
如果你發現自己花費太多時間在解決問題上,那麼你可能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定義問題。

❷ 知識遷移 : 跨領域運用知識

知識遷移能力是一種將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不同的情境和環境中的能力,擁有這項能力,你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你也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在不同的工作任務中,更靈活地適應工作環境和變化,提高工作表現。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種學習影響另一種學習,孔子說的「舉一反三,朱熹提出的「融會貫通」 的思想,也都是這個意思。
如果掌握了其中一個領域的知識,在學習另外一個相近領域知識的時候,已掌握的知識會對新知識的學習起到幫助作用,這就是一種知識的遷移。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數學成績好的學生,物理成績一般也很好 ; 會打羽毛球的學生,學習網球會很快 ; 會下象棋的人學習西洋棋會很容易 ; 會騎自行車的人也會很快學會騎摩托車。
在這本書的第二部分,作者在《魷魚遊戲》這部劇中深刻領悟到人性善惡之間的掙扎,並透過這個掙扎告訴我們在職場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類似的困境。例如,在職場中,我們總是左右為難,不知道是聽從指示還是堅持做自己;當我們看到別人成功時,也許會感到不滿或氣餒,但我們需要認清現實,成功不僅取決於能力,還可能取決於運氣。
懂得知識遷移,學習起來才能事半功倍。

❸ 盡信書,不如無書

有時候,書本上的知識並不一定是萬能的,可能會有所限制或已經過時了。因此,我們應該敞開心扉,勇於創新和獨立思考,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解決當前的問題。
這本書的第三部分講的是「新課綱時代的閱讀素養」,就是要告訴我們,閱讀不僅僅是理解文字的意思,更需要學會用多種角度和觀點去思考,主動發問,尋找答案,從而建立更深刻的知識體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就如作者所說,要一邊閱讀,一邊思考,一邊探究,一邊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誰說只有問老師才能學到東西 ? 學會自己發問,你就是你自己的教授 !
█ 後記
讀完《用書打怪》,我在思考一件事,到底要怎麼樣看待「讀一本書」這件事?
有時候我們害怕遺漏重點,然後鉅細靡遺地讀 ; 當我們感到壓力太大時,我們可能會逃避閱讀。你看,我們因為太過嚴格地對待讀書而失去了讀書的樂趣,讀書變成了一個兩難的選擇。
作者這樣建議我們 :「每本書就像一帖溫柔處方箋。」羅振宇也說過 :「一本好書應該像一位溫潤的戀人,你若不找他,他就不煩你 ; 你若去找他,他也有豐富的內在可供探尋。」
你看,其實你不需要非得把整本書讀透,只要找到一個跟自己有關的章節或者是一句話,也就夠了。因為知識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它,而在於如何運用它。
你可能會問說,這樣子讀書真的有效嗎 ?
不妨聽聽三毛怎麼說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的書籍都成為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一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通往智慧之路,你就是挖寶的勇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浪費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 我們最常說的謊就是 : 「我沒有時間。」 說沒有時間運動,但是為什麼我們卻有辦法擠出幾個小時刷劇 ? 這裡是針對「我沒有時間」的 3 點建議。 █ 不急,是因為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嗎 ? 如果老闆氣急敗壞指著你的頭說「再不給方案報告你明天就不用來了」,你一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只要精準掌握其中的兩成黃金資訊,就能解決九成的問題。 你閱讀的資訊 80% 是雜訊。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為了避免盲目地被風向帶著走,也避免浪費寶貴的大腦資源,
熱情過頭了,不受控制,情況可能比不努力還要糟糕。 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需要你夠專業,想要做的長久,還需要你有足夠的熱情。 我們都知道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說,在同學和同事間,我們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它對成績和事業的決定性影響。 那麼你可能會說,專業不足我拿態度來拼啊,我有熱情,不怕苦啊。 但是熱情
今天聊聊如何讓同事喜歡你的幾個方法。 建立信任是職場中很重要的因素,它不僅涉及到與他人的互動,還與我們的工作效率和職場人際關係有密切的關係。 然而,在職場中想與他人建立信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需求。因此,如何與他人建立信任並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這問題也
消極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完美」的誤解,他不知道或不承認根本沒有「完美」的事。 我們說一個人追求完美,通常在說這個人求好心切,或是做事標準很高,是對一個人的正面的價值評價。不過,也有人會被說成「太完美主義了」,這時候通常在說他做不好、做太慢,或是不敢做,拖拖拉拉的。為什麼同樣追求「完美」,會是兩種截
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浪費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 我們最常說的謊就是 : 「我沒有時間。」 說沒有時間運動,但是為什麼我們卻有辦法擠出幾個小時刷劇 ? 這裡是針對「我沒有時間」的 3 點建議。 █ 不急,是因為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嗎 ? 如果老闆氣急敗壞指著你的頭說「再不給方案報告你明天就不用來了」,你一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只要精準掌握其中的兩成黃金資訊,就能解決九成的問題。 你閱讀的資訊 80% 是雜訊。 我們閱讀的大量資訊中,只有約 20% 是重要的資訊,其他 80% 是無用的雜訊。為了避免盲目地被風向帶著走,也避免浪費寶貴的大腦資源,
熱情過頭了,不受控制,情況可能比不努力還要糟糕。 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需要你夠專業,想要做的長久,還需要你有足夠的熱情。 我們都知道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說,在同學和同事間,我們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它對成績和事業的決定性影響。 那麼你可能會說,專業不足我拿態度來拼啊,我有熱情,不怕苦啊。 但是熱情
今天聊聊如何讓同事喜歡你的幾個方法。 建立信任是職場中很重要的因素,它不僅涉及到與他人的互動,還與我們的工作效率和職場人際關係有密切的關係。 然而,在職場中想與他人建立信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需求。因此,如何與他人建立信任並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這問題也
消極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完美」的誤解,他不知道或不承認根本沒有「完美」的事。 我們說一個人追求完美,通常在說這個人求好心切,或是做事標準很高,是對一個人的正面的價值評價。不過,也有人會被說成「太完美主義了」,這時候通常在說他做不好、做太慢,或是不敢做,拖拖拉拉的。為什麼同樣追求「完美」,會是兩種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變通思維》是一本介紹如何解決問題的書籍。作者保羅.薩瓦加是一位劍橋大學的博士,經過他的研究整理出許多真實世界案例中「變通思維」的解決問題方法,歸納整理包括搭便車、鑽漏洞、迂迴側進、退而求其次,4種變通工具。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偶然在網路上讀到有人推薦一本書,是教人如何「以閱讀變現」的書。 閱讀如何變現?好奇一讀,但讀來讀去還是不明所以。 於我,閱讀向來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因為喜歡而讀。儘管讀的多半是很多人都認為沒什麼用的小說,但我總覺得閱讀最重要的是開心,實不實用,見仁見智,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定義,說不得準。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變通思維》是一本介紹如何解決問題的書籍。作者保羅.薩瓦加是一位劍橋大學的博士,經過他的研究整理出許多真實世界案例中「變通思維」的解決問題方法,歸納整理包括搭便車、鑽漏洞、迂迴側進、退而求其次,4種變通工具。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偶然在網路上讀到有人推薦一本書,是教人如何「以閱讀變現」的書。 閱讀如何變現?好奇一讀,但讀來讀去還是不明所以。 於我,閱讀向來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因為喜歡而讀。儘管讀的多半是很多人都認為沒什麼用的小說,但我總覺得閱讀最重要的是開心,實不實用,見仁見智,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定義,說不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