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時候總想要花精神,把一些重要的待辦事項給完成,但往往效果不佳?
有沒有想過其實是你用錯了大腦的使用方式,才造成這樣的狀況發生?
作者樺澤紫苑,是一名精神科醫師,他運用了他的腦科學時間術。讓他在同一樣的24小時之內完成更高、更多有品質的工作。閱讀《最強 腦科學時間術》過後,把閱讀心得分成三部分做分享。
1:大腦的使用時間(早、中、晚)
2:大腦的記憶時間
3:大腦的專注時間(15、45、90)分鐘。
1:大腦的使用時間
有想過自己起床後,洗完臉、刷完牙,就打開電視或手機看看外界發生了甚麼新事物的做法,可能對你重要的早起時間產生影響嗎?
以前這樣子做的方法,會讓從睡覺起來,剛整理完資訊的大腦,突然一下子塞滿了資訊。一下子就變成忙碌工作的狀態。
大腦產生最多靈感的時間就是「睡覺起來」、「打瞌睡時」、「晚上睡前」,若讓大腦能產生最多靈感的時間,塞進了一堆不必要的資訊,就會白白浪費了美好的晨間時光。
早上的工作時間是一天當中專注度最高的時段,能夠完成需要高專注度的工作內容,若是在這段時間收發email信件,就會讓大腦塞入過多資訊,讓大腦從高效能模式變成低效能,都應盡量避免大量資訊湧入大腦的狀況發生。
2:大腦的記憶時間
睡覺前的15分鐘,其實很重要,因為這是大腦黃金時間,在學習完後馬上入睡,就能夠輕鬆將所學習到的轉成長期記憶。
另外,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這段時間,盡可能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放鬆,就能省下更多資源,讓大腦做更好的整理能力。
3:大腦的專注時間
作者提出人的大腦專注時間有15、45、90分鐘的三種類型。若沒有聽過專注時間,用最貼切的描述就是前幾年很紅的番茄鐘。設定30分鐘,專注25分鐘、休息5分鐘,作為一個週期。
專注時間還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就是「專注狀態只要一被打斷就要花費15分鐘的時間來重新拉回專注力」,要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就需要在準備進入專注狀態前,就要先把會影響你專注力的東西隔絕或移開你身邊。
下面是自己有實用過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手機的通訊軟體調整成關閉不通知、不震動也沒有提示聲,也記得把鬧鐘關掉。
若是要在自己的房間閱讀,而房間放滿其他不同類型的書籍,為了避免被其他書籍給吸引自己重要的專注力,只要用一塊不透明的布,將其他書籍蓋住,就可以讓自己能專心一意的,專注在眼前的目標。
結論,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了解了大腦的運用方法後,也需要知道「當大腦付出相對功率與輸出後,也會需要一定時間來做休息」
「千萬不要等到大腦感覺相當疲累的時候才休息」,
因為即使馬上做了休息,也會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才能夠回到正常狀況,恢復運作。
為了能妥善運用我們各自的大腦,睡覺前減少使用電子產品,也不在晚上階段增加大腦的負擔,讓大腦好好休息,是我們第一步要做的事情,這樣才能為各自的明天與未來,繼續奮鬥打拼。
我是零玥
期待下一次,與你分享的時光。
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