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飲食的觀察與調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動機

我平常雖然貪吃美食、喜歡上餐館叫外送享受來自各方的美味,但距離品味食物——例如心無旁鶩的正念飲食、分析食材及烹調的美味之處,甚至是仔細觀察觀察食物吃下身體的反應,我缺乏這樣更深一層的思考,導致我和食物的關係偶爾會發生「失調」。
不正常是指暴飲暴食、吃飯無法好好控制每一餐的量、囫圇吞棗的進食,甚至常常不知道吃下了甚麼之後肚子不舒服。這樣的失調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必須改善飲食生活必須先清理內心的混亂與思考。

podcast節目上有人提倡用飲食去改善情緒,進而使人減緩焦躁、憤怒、憂鬱等負面情緒的方式,有這方面困擾的人不妨可以去從這方面切入嘗試,身心靈是一體兩面,互相交互影響的,就像一個人的外在內在一般,若是心靈快樂氣色容貌也會相對好起來,反之亦然。控制自己不要情緒化不要想太多不要焦慮相較於改變飲食生活還是比較困難的。


就咖啡因來說,我在不對的時間點攝取過多容易導致心悸、失眠,但同樣是咖啡因,有些人喝了好幾杯咖啡也沒有提神的感覺,當然更沒有導致睡眠品質不良的問題。

整理各種飲食對我的影響

咖啡、茶

本身是咖啡因敏感人又是女性(在性別上,男女在代謝咖因的酵素上,男生稍微比女生活躍一點,也就是說女性代謝咖啡因較慢),通常下午如果飲用咖啡因飲料包含咖啡或茶等晚上會非常有感的難入睡,偏偏又喜歡喝奶茶,常常在喜好與為自己的身體著想拉扯。

如果心情比較焦慮需要有意識地減少茶類,如果在狀態不好的時候還是維持每天飲用咖啡因飲料將會使自己的狀態復原困難。我會準備一杯水在旁邊,跟自己說想喝茶就用水代替,不知不覺就喝了很多水XD
如果有減咖啡因需要的大家也可以找找適合自己的方式,例如完成甚麼事後才能喝一杯犒賞自己(順便藉機建立自己想要的好習慣、改善自己的拖延症),且規定自己只能在白天或某個特定時段飲用它。

若是平常有習慣性偏頭痛,反而可以嘗試每天早上一杯黑咖啡,利用咖啡因的作用來穩定血管舒縮,反而能減緩偏頭痛。

奶類

我有一點輕微的乳糖不耐症,喝到某幾家特定品牌的牛奶會腹鳴或腹脹,身為奶茶愛好者這時只能不停地嘗試了……沒有其他捷徑,必須記得哪幾個品牌的奶製品能喝哪些不行。
若是觀察到腸胃狀況比較不穩定時也要有意識地減少奶類攝取,休息幾天再繼續讓身體稍微休息。
另外,植物奶類例如燕麥奶飲品可以減緩奶類不適的狀況,但是燕麥奶拿鐵製作得好喝的商家不多,也是一樣如果發現OK的商家就要趕緊記下來!

生食、冷飲

狀態好的時候可以大啖生魚片,腸胃狀態差時多食生冷會造成腹冷甚至腹瀉。平常也比較少接觸生冷食品,愛吃生魚片但很偶爾才吃,飲料也幾乎都喝熱的。

高油、高鹽

晚上如果暴食宵夜:麥當勞、摩斯或燒烤類的外送時當下吃會過癮,但吃完後會覺得肚子飽脹且嘴巴很乾,身體明顯感到太多的食物負擔,此時只感到沉重的壓力!
半夜進食並非是真的很感覺很餓需要食物,大抵都是情緒性進食,狀態好的時候情緒進食的機會就會小很多。
處理與食物之間的關係也是重要的課題——讓自己免於在大吃大喝與後悔中循環。



食衣住行

突然想來隨意聊聊都市人常見生活型態,包含我自己的經歷和想法。

飲食生活

住在都市叢林中的忙碌人們很容易忽視的一項,因為很忙而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吃飯,忽略自己的健康,也因為壓力大想要吃消夜想吃重口味的食物,想給自己一個交代,對要對自己很好。
但吃太多、亂吃會造成身體負擔(如果有好好傾聽自己的身體話絕對能發現這件事情),甚至身體會用生病、過敏、亞健康狀態來表現它的抗議。
身體是我們生活中共同作戰的夥伴,不得不多加關照與重視。

衣服著裝

喜歡吃飯逛街購買新品犒賞自己工作與家庭失活的辛勞,周而復始在爆買與後悔中循環;也有人喜歡穿搭享受把自己打扮成喜歡的樣子,變換衣服來妝點日常多樣性,擁有很多衣物也不感到焦慮。

我喜歡逛街或上網看衣服,這樣的行為或許是自己渴望變得更美麗的投射,就算不是適合自己的品牌風格也會一直網購滑個不停,因而不小心花太多時間。在打扮與改造自己的過程雖算是勇敢的嘗試,但伴隨而來的外貌焦慮卻是讓人疲憊與苦的,即使知道「沒有人在看自己所以不必在意」這個事實但還是焦慮不已,付出了努力還是覺得自己不好看,太過在意結果。

不只是外貌方面,「接納自我」一直是許多人的人生課題,我也是這樣,希望在嘗試與不斷和自己對話的過程中趨於內心穩定。

居家生活、旅遊交通

看居住的城市會衍生不同的交通與生活型態,台北以外的地方幾乎都需要機車或汽車代步。大部分的人都喜歡旅遊尤其出國放鬆體驗不同的居食文化。旅遊是普遍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環,疫情後大家終於可以大解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T的沙龍
12會員
53內容數
這裡是我的自我改造實驗區。改造包含「精神」、「生活」與「外表」。
K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19
本篇雜談就真的只是純閒聊而已😃 本身不是用自媒體創造斜槓收入的用戶,只是想整理回顧一下這些時間我對自媒體的想法,以及使用自媒體輸出的優點。
Thumbnail
2024/02/19
本篇雜談就真的只是純閒聊而已😃 本身不是用自媒體創造斜槓收入的用戶,只是想整理回顧一下這些時間我對自媒體的想法,以及使用自媒體輸出的優點。
Thumbnail
2024/02/04
不心動就丟掉!讓自己周圍都充滿心動的物品! 第一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主要是在打破以往整理術的迷思,建立正確的整理心態,提倡「先完成『丟掉』這個動作」。第二集就是教你「丟掉不心動的物品之後,如何創造理想的居家空間和心動的生活」。
Thumbnail
2024/02/04
不心動就丟掉!讓自己周圍都充滿心動的物品! 第一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主要是在打破以往整理術的迷思,建立正確的整理心態,提倡「先完成『丟掉』這個動作」。第二集就是教你「丟掉不心動的物品之後,如何創造理想的居家空間和心動的生活」。
Thumbnail
2024/01/26
這裡會記錄KT的生活,隨意寫寫,想到甚麼寫甚麼。 整理:簡單生活練習者,但某些種類的物品還是不少,與現在的狀態和諧共處中。常常在整理上不知不覺花了不少時間,將每週日固定為整理日。 宅日常:看舊番比追新番多,配合宅興趣用線上課程來學日文、電腦繪圖,自稱低產小畫家。偶爾去去宅活動,偶爾來推推喜歡的坑。
Thumbnail
2024/01/26
這裡會記錄KT的生活,隨意寫寫,想到甚麼寫甚麼。 整理:簡單生活練習者,但某些種類的物品還是不少,與現在的狀態和諧共處中。常常在整理上不知不覺花了不少時間,將每週日固定為整理日。 宅日常:看舊番比追新番多,配合宅興趣用線上課程來學日文、電腦繪圖,自稱低產小畫家。偶爾去去宅活動,偶爾來推推喜歡的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IG有個系列標籤叫「#柚派生活」,可能是分享舒服又好吃的餐廳、可能是做菜日常、可能是生活一隅,總而言之收錄的是很有「我的生活感」的事物。 今天這篇也算我的「柚派生活」。 *** 早上上完瑜珈課,突然非常想去東門站一間咖啡廳吃早午餐,喝黑咖啡。 但是下午有約時間錄Podcast,來回
Thumbnail
我的IG有個系列標籤叫「#柚派生活」,可能是分享舒服又好吃的餐廳、可能是做菜日常、可能是生活一隅,總而言之收錄的是很有「我的生活感」的事物。 今天這篇也算我的「柚派生活」。 *** 早上上完瑜珈課,突然非常想去東門站一間咖啡廳吃早午餐,喝黑咖啡。 但是下午有約時間錄Podcast,來回
Thumbnail
我平常雖然貪吃美食、喜歡上餐館叫外送享受來自各方的美味,但距離品味食物——例如心無旁鶩的正念飲食、分析食材及烹調的美味之處,甚至是仔細觀察觀察食物吃下身體的反應,我缺乏這樣更深一層的思考,導致我和食物的關係偶爾會發生「失調」。
Thumbnail
我平常雖然貪吃美食、喜歡上餐館叫外送享受來自各方的美味,但距離品味食物——例如心無旁鶩的正念飲食、分析食材及烹調的美味之處,甚至是仔細觀察觀察食物吃下身體的反應,我缺乏這樣更深一層的思考,導致我和食物的關係偶爾會發生「失調」。
Thumbnail
因為「壓力大所以愛吃甜食」,但考慮到「吃太多糖不健康」,你會怎麽做? 減少吃甜食的頻率?一週吃3次改成吃2次? 將每次的份量減半?2塊切片蛋糕改成1塊? 改成糖份較低的甜食?巧克力奶油蛋糕改成起士蛋糕? 每次吃美食、每次購物都要讓自己壓力更大嗎?到底美食和購物真能解決根源的壓力問題嗎?
Thumbnail
因為「壓力大所以愛吃甜食」,但考慮到「吃太多糖不健康」,你會怎麽做? 減少吃甜食的頻率?一週吃3次改成吃2次? 將每次的份量減半?2塊切片蛋糕改成1塊? 改成糖份較低的甜食?巧克力奶油蛋糕改成起士蛋糕? 每次吃美食、每次購物都要讓自己壓力更大嗎?到底美食和購物真能解決根源的壓力問題嗎?
Thumbnail
「每天晚上下班後我就是會忍不住想吃宵夜,就想吃點萬惡的美食來放鬆情緒、釋放壓力,上班都那麼辛苦了,下班就想好好犒賞自己,結果越來越胖。」 在工作職場上,時不時就聽到這樣的討論,每次總會引起不少同事的共鳴,尤其在某些下班離睡覺時間很近的輪班工作類型,好像普遍都有這樣的困擾。
Thumbnail
「每天晚上下班後我就是會忍不住想吃宵夜,就想吃點萬惡的美食來放鬆情緒、釋放壓力,上班都那麼辛苦了,下班就想好好犒賞自己,結果越來越胖。」 在工作職場上,時不時就聽到這樣的討論,每次總會引起不少同事的共鳴,尤其在某些下班離睡覺時間很近的輪班工作類型,好像普遍都有這樣的困擾。
Thumbnail
我不是一個善於意識到節制的人,往往嘗到苦果後才有所領悟,但遇到下次類似或相同事件時。往往又克制不住,把先前的教訓拋造腦後。
Thumbnail
我不是一個善於意識到節制的人,往往嘗到苦果後才有所領悟,但遇到下次類似或相同事件時。往往又克制不住,把先前的教訓拋造腦後。
Thumbnail
如果不能好好理解虛幻的情緒,不如把它想像成「食物指南」一樣對待與照顧。
Thumbnail
如果不能好好理解虛幻的情緒,不如把它想像成「食物指南」一樣對待與照顧。
Thumbnail
戒不了水果、甜食、抽煙、喝酒、性;甚至用忙碌來麻痺自己,卻苦於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樂趣;長期的上癮,事物的過猶不及,其實——背後可能都有更深層的原因。 有時候吃的不是食物,是自由、是發洩、放縱、紓壓,長期的飲食習慣會改變一個人的體質、體態,身體條件,甚至心理狀況。
Thumbnail
戒不了水果、甜食、抽煙、喝酒、性;甚至用忙碌來麻痺自己,卻苦於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樂趣;長期的上癮,事物的過猶不及,其實——背後可能都有更深層的原因。 有時候吃的不是食物,是自由、是發洩、放縱、紓壓,長期的飲食習慣會改變一個人的體質、體態,身體條件,甚至心理狀況。
Thumbnail
挑戰方格子中秋徵文七日日更活動,這是活動第一篇。由於本人容易食慾不振,喝得下喜歡的飲品是生活的小確幸之一。白天喝有奶泡的義式咖啡上班提神,晚上則是飲無咖啡因的麥茶。這篇是寫我去固定手搖飲店家買麥茶的小日常。
Thumbnail
挑戰方格子中秋徵文七日日更活動,這是活動第一篇。由於本人容易食慾不振,喝得下喜歡的飲品是生活的小確幸之一。白天喝有奶泡的義式咖啡上班提神,晚上則是飲無咖啡因的麥茶。這篇是寫我去固定手搖飲店家買麥茶的小日常。
Thumbnail
不要去挑戰餐飲服務業的人,廚師、內場人員的暴躁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們得動,動腦筋說話、動手做餐點、動腳步移動,一整天下來,消耗的能量極大,常常最忙碌的時段,就是早午晚餐時段,根本沒時間吃東西。有些時候一整天工作下來,只吃一餐叫「宵夜」。自己開店的人,更是有這樣的感受。我自己過去開飲料店就是這樣。
Thumbnail
不要去挑戰餐飲服務業的人,廚師、內場人員的暴躁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們得動,動腦筋說話、動手做餐點、動腳步移動,一整天下來,消耗的能量極大,常常最忙碌的時段,就是早午晚餐時段,根本沒時間吃東西。有些時候一整天工作下來,只吃一餐叫「宵夜」。自己開店的人,更是有這樣的感受。我自己過去開飲料店就是這樣。
Thumbnail
you can talk they’ll be ok   因為胃食道逆流的關係,已經不太能喝咖啡了,不過早餐還是想吃好吃飽,中午跟晚上的飯量需求比較少,早餐吃飽了,可以維持一整天,可能自己比較沒有太過分的壓力與體力消耗吧...因為累了可以去睡覺,體力就會恢復,所以不需要過度補充食物,但運動那天的早餐
Thumbnail
you can talk they’ll be ok   因為胃食道逆流的關係,已經不太能喝咖啡了,不過早餐還是想吃好吃飽,中午跟晚上的飯量需求比較少,早餐吃飽了,可以維持一整天,可能自己比較沒有太過分的壓力與體力消耗吧...因為累了可以去睡覺,體力就會恢復,所以不需要過度補充食物,但運動那天的早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