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是人生最有價值的學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應激反應」容易流於低級的戰術層次窮忙

「應激反應」是指一種自然的生理或心理反應,當我們面對壓力、危險或威脅時,身體和心理會自動做出反應,以應對這些情況。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面對各種不同的壓力和挑戰,如工作壓力、學習壓力、人際關係等。當我們處於這些壓力之下,我們的身體和心理會自然地做出反應,以應對這些情況。例如,當我們面對一個重要的工作報告,我們可能會感到緊張和焦慮,身體會產生出汗、心跳加速等生理反應。這些反應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保持專注,完成任務。

然而,如果我們只對外界刺激起反應,而不去思考和分析這些刺激背後的原因和影響,我們就會陷入低級的戰術層次窮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採取短視近利的策略,只關注眼前的問題,而忽略了長遠的影響。

「應激反應」會讓我們錯過了一些重要的機會,無法提升到觀看全局的戰略層次。

只停留「應激反應」的層次,也容易使人陷入情緒化的思考和行為。當我們只是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時,我們可能會過度關注一些不重要的問題,並忽略了更大的問題和目標。這種情況下,我們容易被情感和衝動所左右,做出不理性的決定。

「韋」字是應該念二聲還是三聲

這樣的「應激反應」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例如,當我們與他人溝通時,如果只是因為對方與我們爭執而開啟了應激反應,進而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我們就可能只會停留在「韋」字是應該念二聲還是三聲的膚淺層次上。

如果我們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去爭論,甚至到教育部國語字典上搜尋正確的注音,浪費的將會是雙方的時間和精力。

raw-image

「忽視」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應激反應,不要讓它主宰我們的思考和行為。當你自然產生應激反應時,先停一下,問自己「這件事值不值得討論」。答案如果是「不是」,請「忽視」,心裡雲淡風清。

「韋」字是應該念二聲還是三聲,根本不重要,能溝通就好。

「忽視」是智慧的展現,也既具價值。

「忽視」是在戰略上勤奮,避免戰術上無意義的爭鬥。

情侶吵架的時候,有時候也需要透過這個方法適當的處理情緒😆

情侶吵架的時候,有時候也需要透過這個方法適當的處理情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嘉義菲爾普斯的沙龍
26會員
103內容數
你心中的犯罪者是甚麼形象呢?窮凶極惡、面目猙獰、狡詐、邪惡? 在處理案件的日常生活中似乎不是如此。犯罪者進到刑事程序中變成了被告,面臨國家的追訴時的反應,是如此的人性。
2024/02/01
當事情認真而執著地繼續做下去,只會造成負向結果的話,相信不會有人稱讚。 例如像食物裡面不斷地加入過量的味精,只會讓料理更難吃而已。 商業文章提到「很努力的笨蛋」比起「不努力的笨蛋」應該優先開除。   因為「很努力的笨蛋」錯誤的認真,造成-1到-10分,「不努力的笨蛋」頂多是0分。
Thumbnail
2024/02/01
當事情認真而執著地繼續做下去,只會造成負向結果的話,相信不會有人稱讚。 例如像食物裡面不斷地加入過量的味精,只會讓料理更難吃而已。 商業文章提到「很努力的笨蛋」比起「不努力的笨蛋」應該優先開除。   因為「很努力的笨蛋」錯誤的認真,造成-1到-10分,「不努力的笨蛋」頂多是0分。
Thumbnail
2024/01/28
最近聽哇賽心理學節目中談到,減肥如果是透過吃很少的方式,反而會讓身體以為自己陷入風險。 為了避免風險,身體會自發性地脂肪囤積,更難消耗脂肪,而無法達到減重的效果。   正如同幸福的悖論,越是追求幸福,更無法得到幸福。
Thumbnail
2024/01/28
最近聽哇賽心理學節目中談到,減肥如果是透過吃很少的方式,反而會讓身體以為自己陷入風險。 為了避免風險,身體會自發性地脂肪囤積,更難消耗脂肪,而無法達到減重的效果。   正如同幸福的悖論,越是追求幸福,更無法得到幸福。
Thumbnail
2024/01/26
繁忙的生活中,常常忽略掉身邊會影響心情的事物。   簡單來說就是「空氣、水、空間」  
Thumbnail
2024/01/26
繁忙的生活中,常常忽略掉身邊會影響心情的事物。   簡單來說就是「空氣、水、空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我們習慣對各種情境即時反應的現象,指出其背後可能的原因有環境價值觀、成長背景、以及資訊爆炸時代。作者提醒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學會冷靜,避免無謂的社交反應。書中強調「承認不知道是一種自信的展現」。讀者應該勇敢接受自己的不知道,這反而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我們習慣對各種情境即時反應的現象,指出其背後可能的原因有環境價值觀、成長背景、以及資訊爆炸時代。作者提醒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學會冷靜,避免無謂的社交反應。書中強調「承認不知道是一種自信的展現」。讀者應該勇敢接受自己的不知道,這反而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Thumbnail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怎麼解讀親密的人的負面情緒和易怒?怎麼不被情緒束縛?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但憤怒竟然是生存的保護機制?
Thumbnail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怎麼解讀親密的人的負面情緒和易怒?怎麼不被情緒束縛?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但憤怒竟然是生存的保護機制?
Thumbnail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發怒,也可以成為最強大的溝通術! ●很多人會根據對方比自己「高尙」或「低下」,決定彼此的人際關係,好比地位、年齡、財產、身材、美醜……等等。如果對方看起來比自己「低下」,即使心裡沒有惡意,也往往會輕視、瞧不起對方,甚至把別人當成好用的工具。這種時候,被看不起的人如果無視自己心裡的憤怒,只是一味壓抑
Thumbnail
★發怒,也可以成為最強大的溝通術! ●很多人會根據對方比自己「高尙」或「低下」,決定彼此的人際關係,好比地位、年齡、財產、身材、美醜……等等。如果對方看起來比自己「低下」,即使心裡沒有惡意,也往往會輕視、瞧不起對方,甚至把別人當成好用的工具。這種時候,被看不起的人如果無視自己心裡的憤怒,只是一味壓抑
Thumbnail
在理智上,我們會希望能夠擁有很好的溝通品質,然而這個理想中的目標為何會這麼難以達成? 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溝通中我們會不知不覺透露情緒」,我們並不是照鏡子說話,所以我們很難發現自己在溝通時候的各種反應,許多的情緒透過我們的話語、動作、表情等等,正在悄悄地透漏給對方。 三種會不自覺做出情緒的方式
Thumbnail
在理智上,我們會希望能夠擁有很好的溝通品質,然而這個理想中的目標為何會這麼難以達成? 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溝通中我們會不知不覺透露情緒」,我們並不是照鏡子說話,所以我們很難發現自己在溝通時候的各種反應,許多的情緒透過我們的話語、動作、表情等等,正在悄悄地透漏給對方。 三種會不自覺做出情緒的方式
Thumbnail
言語是內在本質的外在表現,儘管說話的技巧可以培養,但是一個人的心性,卻是用再美的巧語包裝,也終究會隨著時間顯化。
Thumbnail
言語是內在本質的外在表現,儘管說話的技巧可以培養,但是一個人的心性,卻是用再美的巧語包裝,也終究會隨著時間顯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