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法》最新修法」新聞沒說的事!沒了9億天花板,結果直接掉進地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在回家路上了嗎?想跟你借「真的」5分鐘,保證這首歌結束前就看完!🤥
暌違一年半、歷經三屆文化部長,昨天終於再次推出《公視法》修法草案,而且這次立院與政院版本有較高共識,有望盡快通過!但,有些事政府強調、新聞也沒報。

0️⃣ 寫在開頭:《公視法》是什麼?修法很重要?

《公共電視法》是「公視基金會」的核心骨架,被稱為「公共媒體的防火牆」,自1997年立法後歷經4次修正,最後一次是2009年,而2021年李永得擔任文化部長時曾提出修法草案。本次草案以上個版本為基礎,並呼應公視董事會今年提出的「8點修法建議」。不過這兩版修法草案仍有差異,包含一些未竟之業,甚至是隱形炸彈。

1️⃣ 這次修法會帶來什麼重大改變?

📌降低選任董監事會的「審查門檻」:3/4→2/3
公視董監事這樣來:立院依政黨比例推舉「審查委員會」,行政院則提董監事名單,再經3/4以上「審查委員」同意。而3/4的高門檻,常有關鍵少數杯葛導致難產,於是這次下調至2/3。
📌降低董事會人數、增加「員工董事」
過去董事人數為17-21人,這次下調至11-15人。此外,這次規定董事中必須有一名「員工代表董事」,且這位代表由公視工會推派後直接由行政院任命,無須經審查委員會審查。
📌台語台、客台、Taiwan+法制化
這三個頻道雖然本來就是由公視營運,但過去是每年以「專案委託」的方式進行,並不利穩定經營及獨立性,因此這次修法直接明訂成公視的法定業務之一。
📌規定第四台及MOD「必載」公廣集團頻道
參考《有廣法》規定必載無線電視精神,要求有線電視系統、MOD必須免費提供頻道位置給公廣集團轄下所有頻道(公視、台語台、客台、Taiwan+等)。
📌放寬公視節目分級限制(公視可以播保護級啦!)
「公視」都只能播放「普通級」節目!「記錄觀點」曾在2016年時發文,分享他們在播放關於性別歧視記錄片時,為符合規定而打馬賽克的反思,引發討論。這次修法則取消此規定,讓公視回歸一般法律,一體適用。

2️⃣ 避而不談的問題?這些「疑慮」應該關注!

📌9億天花板沒了!但連「地板」也沒了:)?
政府自2001年起每年依法捐給公視9億元,至今根本嚴重不足。因此此次修法鬆綁這項「天花板」,改為「依需求與計畫,每年調整政府預算編列」,但是卻「連地板也沒了」,因為法規沒有明訂政府每年應該給公視多少錢,恐導致公視每年都必須跟政府斡旋。如此一來,「公視法」作為獨立性的防火牆,是否也跟著動搖?未來是否得跟政府「打好關係」?
比較2021年的版本,當時的作法為:「每年捐贈金額不得低於此法通過時近2年公視總預算」,也就是說這個版本的地板至少有27億!
📌「華視」猶如半獸人,一樣裡外不是人
「華視」雖被納進公廣集團,但它其實仍是一間「營利公司」,其中有近5%股份仍在聲寶公司手上。因此,目前華視一方面仍須「自負盈虧」,一方面又被期待以公共媒體的身分經營,現況相當尷尬複雜。事實上,公視董事會提出的「8點修法建議」就強調政府應釐清公視與華視的關係,並要求政府應比照公視,每年固定捐贈給華視。遺憾的是,此次修法並未處理華視問題。
另外,華視曾於2021年提出「資產活化計畫」,希望善用既有資源、增加收入。事實上,在2021年的修法版本中,有新增一條「允許公視活用資產」的規定,或許就是為了幫助華視解套,然而這項規定在此次修法已經消失。

3️⃣ 小亮點們!我們的murmur……

📌董事長改官派,好?不好?
2021年的版本原本要讓「董事長」由政院指定,當時曾引發不同意見討論,雖然這次沒有處理到這項議題,但依然值得我們思考看看:如果暗中都在做了,開大門走大路會比較好嗎?
📌Taiwan+法制化了,但獨立性……?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元族群」與「國際傳播」在此次修法已法制化了,但關於「獨立性」的要求只涉及「多元族群」。換句話說,Taiwan+的獨立營運在法規上被排除掉了,這代表什麼?會有什麼問題呢?
-
總的來說,媒觀非常肯定《公視法》修法有具體進度,也認同此次修法若盡快三讀後,能讓台灣唯一的公共媒體集團更加茁壯。
不過我們想強調的是,此次草案有削弱公視「經費穩定」及「內容獨立性」的疑慮;加上華視在52台的市佔率已達73%,當各界賦予它應有別於其他商業台的同時,我們也應正視「華視仍有部分股權在民間企業」、「華視資產活化」等問題,才有助於華視能名正言順成為「公廣集團」一份子,進而取信於閱聽人。
修法是好事,但把法修好是更重要的事!
⚠️ 2023/04/26勘誤:原「2021年鄭麗君擔任文化部長」應改為「2021年李永得擔任文化部長」,部分文字內容已更正,深感抱歉。

延伸閱讀

  1.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21)/《公視法》修法:董座官派、獨立削弱? 快速瞭解修法重點|https://bit.ly/3M5txH5
  2. 有話好說(2021)/公視董座難產,《公視法》修法會是解方?|https://bit.ly/3ifAnub
  3. 記錄觀點(2016)/談「公視只能普通級」的反思|https://bit.ly/3G6gX6C
  4. 文化部(2021)/2021版「公視法」修法草案|https://bit.ly/3M9b4JR
  5. 文化部(2023)/2023版「公視法」修法草案|https://bit.ly/3KnB1UK
  6. 聯合新聞網(2023)/公視董事會提8點修法建議|https://bit.ly/40NUxz5

參考資料

1.華視(2021)/華視資產活化提案 融資蓋媒體旗艦園區|https://bit.ly/3M9aT19
2.中時(2021)/公廣董事會通過華視資產活化案!鐵皮停車場可望變身媒體旗艦園區|https://bit.ly/3zldr4J
3.聯合新聞網(2023)/政院修公視法 學者:不痛不癢|https://bit.ly/3zie3bo
4.央廣(2023)/政院通過《公視法》修正草案 胡元輝:責任將更重|https://bit.ly/3zrW7Lf

支持我們🥰

⭐ 和我們一起塑造「更好的媒體,更好的社會」⭐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 這將能支持媒觀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關於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s://www.mediawatch.org.tw/about
》透過 媒觀官網 支持我們 💰
》歡迎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 👍
avatar-img
93會員
56內容數
我們是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這裡,我們會定期推出專題文章,從「媒體時事」帶你掌握國內外媒體大事,並從中一起「長知識」😎另外,我們也有Podcast了,馬上搜尋「媒觀析」🔊 FB跟IG也趕快追蹤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媒體大事長知識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黃國昌在憲法法庭總結陳述中,強調民主深化需強化監督制衡。他回憶2012年參與國會改革的經歷,指出國會調查權限不完備的問題。遺憾的是,2012年所描述的國會問題在2024年仍未解決。他批評民主進步黨背棄當初的承諾,執政過半席次卻不願推動,呼籲支持國會改革法案,為台灣民主深化創造機會。
Thumbnail
金管會近日對保險法提出修正草案,起因在於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明確肯定「保單價值準備金」得為強制執行標的,導致不少債務人的人壽保險契約遭受法院終止。來看看這號裁定為何引起重視?
近日,立院中最受關注的花東交通三法。國道六號東延是最大爭議所在,因其恐對臺灣地質和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同時,資金來源不明,令人擔心可能涉及「一帶一路」。 花蓮災後重建未獲重視,反而是這些可能破壞臺灣的法案受到矚目。我們在此呼籲:請勿破壞我們珍視的家園,而是專注於災後重建,讓花蓮人盡快重建美好家園。
2004年大法官釋字585號發布,雖然肯定立法院享有一定的調查權,但由於行使調查權的方式,遲遲未能制定法律規範之,等於無從行使,所以才有多年來修訂<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改革法案的建議。為了完善立法權監督行政權的職能,參考歐美日各國相關的制度,至少自2012年來,當時在野的民進黨陸續提出了多次的法案版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五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這五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調查權與聽證權、人事同意權等相關條文。
是的,這是我目前在關注的議題,而我不願意稱之為"國會改革法案",因為這是以改革之名行擴權之實的法案,稱"國會擴權法案"比較正確。 法條在哪裡呢? 苗博雅的影片解說得很詳細 : 解析立院通過的國會法案哪裡有問題【 阿苗的臺北百科全書】 - YouTube 反質詢、藐視國會、新增罰則但無行為定義
Thumbnail
My paper: 負擔「特別義務」電信事業的認定與OTT業務之適用 市場公平競爭是確保消費者權益與促進經濟發展,及鼓勵產業創新的重要機制。
Thumbnail
今年年初,中國中央電視台前記者王志安日前參與網路脫口秀節目,提及臺灣造勢場合像場秀,還說「把殘疾人士推上去煽情」,引起社會反彈,但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製作單位事後的道歉,還充滿揶揄之情。 本集許律師將介紹身障公約並比較中國與臺灣針對身障平權之落實狀況。
Thumbnail
  採購法有盲點不是第一天的事情(要不然不會有工程會上千條函示),片中提到的盲點回應如下:   1.有關評審委員名單公布與否的問題:工程會早於去年8月8日即修正「採購評選委員會組織準則」第6條:「本委員會成立後,其委員名單『應』即公開於主管機關指定之資訊網站」、「前揭規定採購評選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黃國昌在憲法法庭總結陳述中,強調民主深化需強化監督制衡。他回憶2012年參與國會改革的經歷,指出國會調查權限不完備的問題。遺憾的是,2012年所描述的國會問題在2024年仍未解決。他批評民主進步黨背棄當初的承諾,執政過半席次卻不願推動,呼籲支持國會改革法案,為台灣民主深化創造機會。
Thumbnail
金管會近日對保險法提出修正草案,起因在於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明確肯定「保單價值準備金」得為強制執行標的,導致不少債務人的人壽保險契約遭受法院終止。來看看這號裁定為何引起重視?
近日,立院中最受關注的花東交通三法。國道六號東延是最大爭議所在,因其恐對臺灣地質和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同時,資金來源不明,令人擔心可能涉及「一帶一路」。 花蓮災後重建未獲重視,反而是這些可能破壞臺灣的法案受到矚目。我們在此呼籲:請勿破壞我們珍視的家園,而是專注於災後重建,讓花蓮人盡快重建美好家園。
2004年大法官釋字585號發布,雖然肯定立法院享有一定的調查權,但由於行使調查權的方式,遲遲未能制定法律規範之,等於無從行使,所以才有多年來修訂<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改革法案的建議。為了完善立法權監督行政權的職能,參考歐美日各國相關的制度,至少自2012年來,當時在野的民進黨陸續提出了多次的法案版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五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這五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調查權與聽證權、人事同意權等相關條文。
是的,這是我目前在關注的議題,而我不願意稱之為"國會改革法案",因為這是以改革之名行擴權之實的法案,稱"國會擴權法案"比較正確。 法條在哪裡呢? 苗博雅的影片解說得很詳細 : 解析立院通過的國會法案哪裡有問題【 阿苗的臺北百科全書】 - YouTube 反質詢、藐視國會、新增罰則但無行為定義
Thumbnail
My paper: 負擔「特別義務」電信事業的認定與OTT業務之適用 市場公平競爭是確保消費者權益與促進經濟發展,及鼓勵產業創新的重要機制。
Thumbnail
今年年初,中國中央電視台前記者王志安日前參與網路脫口秀節目,提及臺灣造勢場合像場秀,還說「把殘疾人士推上去煽情」,引起社會反彈,但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製作單位事後的道歉,還充滿揶揄之情。 本集許律師將介紹身障公約並比較中國與臺灣針對身障平權之落實狀況。
Thumbnail
  採購法有盲點不是第一天的事情(要不然不會有工程會上千條函示),片中提到的盲點回應如下:   1.有關評審委員名單公布與否的問題:工程會早於去年8月8日即修正「採購評選委員會組織準則」第6條:「本委員會成立後,其委員名單『應』即公開於主管機關指定之資訊網站」、「前揭規定採購評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