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的邏輯 – 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布侃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07》摘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 任何有駕駛經驗的人,都碰過在高速公路上毫無理由的塞車。你跟著前面的小烏龜,在車陣裡緩行了三十分鐘,拼命睜大眼睛想看發生了什麼事,前方為何塞車。但一路上沒有事故、沒有車拋錨、沒有道路養護施工。沒多久,塞車忽然消失,車子又恢復原先的行進速度。英美交通專家稱此為「幽靈塞車」- 當路上車輛過多就會發生,這是一種車多了就會發生的「模式」。當車子越來越多,車距越來越短,終會到達某個臨界點,讓駕駛人的反射行為無法處理,這時候,只要有任何一個駕駛人踩了煞車、慢下來,就會使得更多車同時慢下來。當慢下來的車子愈多,集體龜速模式發生,交通堵塞也隨之發生《隱藏的邏輯 – 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布侃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07,頁 23》。
2. 鑽石之所以閃閃發亮,並不是因為組成鑽石的碳原子都亮晶晶的,而是因為碳原子以特殊方式排列在一起。個體單元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組織在一起後形成的「結構」或「模式」。人也一樣。議題可牽涉到財富、權力、政治、種族隔離、一窩蜂的流行、暴動、金融市場崩潰等《隱藏的邏輯 – 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布侃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07,頁 41》。
3. 19 世紀的俄國小說家杜斯妥冶夫斯基認為,如果真能找到一種規範人類社會的法則,藉此建構出一個完美的世界,人的頑固性格也會驅使我們去反抗它。人是「忘恩負義的兩足動物」,如果他的生活都被安排得好好的,他也會想破壞它,只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即使每天都錦衣玉食、毋需工作,人們還是會搗蛋、搞破壞,做出致命錯誤、荒誕行徑,只為了證明自己是人,而不是鋼琴上的琴鍵。」《隱藏的邏輯 – 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布侃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07,頁 63~64》
4. 經濟學家發現,「框定」或「呈現」一個問題或情況的方式,會顯著影響人們的處理方式。如果病人聽到醫師說,某項危險的手術「有 90% 成功的機率」,而非「有 10% 的失敗機率」,那麼病人會比較願意接受這項手術。
不同的框定方式,也會讓你對同一筆錢的價值,有不同判斷。假設你去買一片價值 15 美元的 CD,但店員告訴你,在兩分鐘路程外的另一家分店正在大減價,同一張 CD 會便宜五元,很多人會決定走兩分鐘,省五元。但研究顯示,若商品換成價值 125 美元的皮夾克時,同樣的這些人就很懶得為省這五元,跑到另一家分店。從理性觀點而言,五元就是五元,然而,我們的邏輯卻判斷某種情形下的五元比較值錢。這當然是非理性的,但這就是「人性」《隱藏的邏輯 – 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布侃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07,頁 86-87》。
5. 社會原則遵循的第一條規則:人類有很大的辨認模式的能力,也很能適應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和世界互動,並從中學習。但我們也設法從別人那裡學習。我們生活在家人和朋友中,生活在同事和鄰居間,生活在媒體和網路提供的大量訊息與意見中。我們埋在人群中,相互影響。我們的「社會鑲嵌性」,影響了我們的食衣住行、工作、思想及見解。
而人類的行為習慣中,除了適應能力外,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就是「模仿能力」。剛出生的嬰兒,在幾分鐘內,就會模仿雙親的臉部表情。我們天生就有模仿的直覺,也經常刻意模仿,因為,模仿也是一種策略,有時候,甚至是我們唯一的策略,可以使用別人已經學會的東西。當然,模仿也會失敗或有負面代價,但總之,模仿有驚人的影響力,而且科學家發現,模仿常會產生像時鐘一般準確的模式《隱藏的邏輯 – 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布侃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07,頁 132-133》。
《隱藏的邏輯 – 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布侃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07,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198內容數
曾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累積超過181場演講或訓練,主題涵蓋:履歷表/自傳/Cover Letter撰寫、面試技巧與職涯諮詢、社群行銷、減醣心得與體適能、咖啡等;著作散佈在《大人學》、《Cheers》、《商業週刊》、《104》等。也在 104, 1111, Yes123, Sofasoda 等擔任職涯顧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lvis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誰是「巨嬰彼得」?在組織裡,有些資深或某一項能力特別突出、有一定地位的人,但也有些怪癖或缺點,年紀越大,怪癖越嚴重、缺點越放大。 管理學上的彼得原理說:「在組織層級的制度中,每個員工傾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員工因為表現良好,被提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若繼續勝任,則進一步被拔擢,直到他不能勝任
貝佐斯在太空領域的使命,是用便宜可靠的火箭,為太空產業打造更好的基礎設施,很快就能等同於 30 年前的網路,成為年輕人百花齊放的沃土。「也許未來孩子們在宿舍裡就能打造太空公司!」馬斯克也喊出,將開發火箭跨洲運輸技術,以後從紐約到上海只需要 39 分鐘。太空旅遊業者早就開始賣票收訂金了,目前訂金總額已
別先忙著「變更好」 Elon Musk 信奉的第一性 ( First Principle ) 原理很有意思: 「哪個系統中存在一個最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違背或刪除。」 這個原理教會馬斯克,遇到事情先從最基本的事實思考與推理,別輕易埋單大家已有的假設。 打個比方,以電動車用的電池為例,當初所有人都認為
芬蘭可以幫烏克蘭上的一堂課 - 培養軟、硬實力。 芬蘭人均 GDP 近五萬美元,比俄羅斯多三倍。且高度工業化,在資通訊、生技以及化工業等多項產業都極具競爭力;Nokia 已是全球 5G 的主要設備供應商;芬蘭政府打造的平台 Slush,也成為歐洲最成功的創投大會。 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林木業、造紙業
直播時,眼神位置決定你的親和力 (1) 要透過眼神跟鏡頭談戀愛; (2) 視訊鏡頭要放置與眼平齊,避免仰角或俯角; (3) 講話時,眼睛得看著鏡頭,而不是螢幕中對方的臉; (4) 要增加互動感,至少六成時間須看著鏡頭; (5) 若想傳達溫暖的訊息,展現親和力,可看著鏡頭下方五到十公分; (6) 若訊
焦點討論運用四個層次的問題: O: 客觀性層次 ( The Objective Level ) – 問的是事實和外在現況。 R: 反映性層次 ( The Reflective Level ) – 為了喚起對於客觀資料立即出現的反應和內在的回應,有時候呈現為情緒、感覺、隱藏的形象以及客觀事實帶來的聯想
誰是「巨嬰彼得」?在組織裡,有些資深或某一項能力特別突出、有一定地位的人,但也有些怪癖或缺點,年紀越大,怪癖越嚴重、缺點越放大。 管理學上的彼得原理說:「在組織層級的制度中,每個員工傾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員工因為表現良好,被提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若繼續勝任,則進一步被拔擢,直到他不能勝任
貝佐斯在太空領域的使命,是用便宜可靠的火箭,為太空產業打造更好的基礎設施,很快就能等同於 30 年前的網路,成為年輕人百花齊放的沃土。「也許未來孩子們在宿舍裡就能打造太空公司!」馬斯克也喊出,將開發火箭跨洲運輸技術,以後從紐約到上海只需要 39 分鐘。太空旅遊業者早就開始賣票收訂金了,目前訂金總額已
別先忙著「變更好」 Elon Musk 信奉的第一性 ( First Principle ) 原理很有意思: 「哪個系統中存在一個最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違背或刪除。」 這個原理教會馬斯克,遇到事情先從最基本的事實思考與推理,別輕易埋單大家已有的假設。 打個比方,以電動車用的電池為例,當初所有人都認為
芬蘭可以幫烏克蘭上的一堂課 - 培養軟、硬實力。 芬蘭人均 GDP 近五萬美元,比俄羅斯多三倍。且高度工業化,在資通訊、生技以及化工業等多項產業都極具競爭力;Nokia 已是全球 5G 的主要設備供應商;芬蘭政府打造的平台 Slush,也成為歐洲最成功的創投大會。 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林木業、造紙業
直播時,眼神位置決定你的親和力 (1) 要透過眼神跟鏡頭談戀愛; (2) 視訊鏡頭要放置與眼平齊,避免仰角或俯角; (3) 講話時,眼睛得看著鏡頭,而不是螢幕中對方的臉; (4) 要增加互動感,至少六成時間須看著鏡頭; (5) 若想傳達溫暖的訊息,展現親和力,可看著鏡頭下方五到十公分; (6) 若訊
焦點討論運用四個層次的問題: O: 客觀性層次 ( The Objective Level ) – 問的是事實和外在現況。 R: 反映性層次 ( The Reflective Level ) – 為了喚起對於客觀資料立即出現的反應和內在的回應,有時候呈現為情緒、感覺、隱藏的形象以及客觀事實帶來的聯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剛剛聽到一句話,跟喜歡的人聊天,是本能;跟不喜歡的人聊天,是技能! 我們大多數的人,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磨練技能吧! 真的是一條塞車的路,浪費錢,也浪費時間,能一路順行的,我還真的沒碰過幾位? 回首職場的經歷,還是三七法則,有七個人喜歡就有三個人厭惡自己,所以很難離開技巧的訓練。而有時候卻又覺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日常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在接受廣告,從傳統的電視廣告到看臉書時隨時會跳出的一頁式廣告。為何廣告會有效應呢?William Poundstone在其著作《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所提及的一個重要概念 - 「促發效應」(priming e
當我們太常過於傾向於使用標準制
Thumbnail
關於證據不足之處,有時人們會自行腦補其中的空白。 年輕時,也會騎車到山上當山道企鵝。總是不瞭解為什麼有人過彎可以那麼快,在被山壁遮擋之處都沒有反應時間,一個意外就成為山壁企鵝或山坡企鵝。 危! 現代人常常在找無敵星星,可能內化成自己道路行為的預設方式,在最後瞬間甚至可能成為攻防手段。戾氣太重。
物理學是統計歸納自然界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所以叫自然科學。因為很多現象都有規律可預測,因此就能成為定律,例如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社會科學是統計歸納人類行為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因為對象是人,所以往往會有不符合規律的情形發生,所以社會科學很難預測,例如股票何時會恐慌出現賣壓……
很多事物其實是相通的,就如同物理學的定律在地球上萬物皆遵守ㄧ般。 對於領導者(Leader)而言更是如此。 這邊不用管理者,而是使用領導者(Leader),因為很多管理者,充其量只是高級打工仔,管理者不見得有能力當Leader。 開計程車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客人。 他們上車之後對於他們的目標是不明
某天與同事的一段對話,說某汽車精品店非常奇怪,只要到那邊的汽車,最後都會無緣無故更換輪框,明明汽車輪框的損壞度微乎其微,但經店家不經意的對話,就成為必須更換輪框的待宰羔羊,這是為什麼?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剛剛聽到一句話,跟喜歡的人聊天,是本能;跟不喜歡的人聊天,是技能! 我們大多數的人,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磨練技能吧! 真的是一條塞車的路,浪費錢,也浪費時間,能一路順行的,我還真的沒碰過幾位? 回首職場的經歷,還是三七法則,有七個人喜歡就有三個人厭惡自己,所以很難離開技巧的訓練。而有時候卻又覺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日常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在接受廣告,從傳統的電視廣告到看臉書時隨時會跳出的一頁式廣告。為何廣告會有效應呢?William Poundstone在其著作《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所提及的一個重要概念 - 「促發效應」(priming e
當我們太常過於傾向於使用標準制
Thumbnail
關於證據不足之處,有時人們會自行腦補其中的空白。 年輕時,也會騎車到山上當山道企鵝。總是不瞭解為什麼有人過彎可以那麼快,在被山壁遮擋之處都沒有反應時間,一個意外就成為山壁企鵝或山坡企鵝。 危! 現代人常常在找無敵星星,可能內化成自己道路行為的預設方式,在最後瞬間甚至可能成為攻防手段。戾氣太重。
物理學是統計歸納自然界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所以叫自然科學。因為很多現象都有規律可預測,因此就能成為定律,例如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社會科學是統計歸納人類行為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因為對象是人,所以往往會有不符合規律的情形發生,所以社會科學很難預測,例如股票何時會恐慌出現賣壓……
很多事物其實是相通的,就如同物理學的定律在地球上萬物皆遵守ㄧ般。 對於領導者(Leader)而言更是如此。 這邊不用管理者,而是使用領導者(Leader),因為很多管理者,充其量只是高級打工仔,管理者不見得有能力當Leader。 開計程車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客人。 他們上車之後對於他們的目標是不明
某天與同事的一段對話,說某汽車精品店非常奇怪,只要到那邊的汽車,最後都會無緣無故更換輪框,明明汽車輪框的損壞度微乎其微,但經店家不經意的對話,就成為必須更換輪框的待宰羔羊,這是為什麼?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