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講【社區】責任,不是社會責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回到2019年,當我們在進行品牌再造時,我開始將「企業永續」的理念納入經營策略。當然,就不可能不提到【企業社會責任 CSR】和【ESG (環境、社會、治理)】。那時,我們的顧問建議將【社會責任】納入品牌願景,但我選擇走另一條路,堅持將【社區責任】作為品牌願景的核心。

本文不會細分CSR跟ESG的差異,文中統一使用ESG作為概稱

ESG是正向影響力也是投資

有一次我有機會聽到一位剛當媽媽的女性二代接班人在年會上分享,當了母親後,她希望即便25年後,這間公司能夠成為值得小孩驕傲的企業。

這是我為數不多,印象深刻的ESG宣言: 為了下一代而努力。

當然,ESG不只是為了下一代,還涉及公司治理、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等方面。CSR也包含了環境、道德、慈善和經濟責任。(需要很多很多的資金與資源)

朋友群中有些人對社會責任不太認同,認為ESG只是企業為了炫耀而做的。但也有人覺得ESG真的能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也正努力讓更多企業認識並投入資源在相關領域。

我算是站在支持ESG會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力的一方,我相信透過企業的資源投入,的確能幫助到資源相對沒那麼充足的社會角落,當企業投入CSR時,無論真假,它們確實給出了承擔社會責任的承諾,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同時,站在資方的立場,必須將CSR看作是投資的一種,需要評估效益。而這些效益不外乎,是企業形象、聲譽,也許進一步能吸引到更多關注這項議題的人才。

又是ESG又是CSR的,又要給承諾又要投資資源,我很早就意識到,在ESG議題上大談闊論是大企業的權利,中小企業既拿不出相同規模的資源,也造成不了相同程度的影響力。

所以,我不喜歡【社會責任】這個詞。但不喜歡不代表否定與排斥,只是,是不是有什麼是我們能力能所及的呢?

要有Big picture嗎? 社區與社會的不同點

有點忘了當時顧問怎麼試圖說服我把品牌願景之一設定成【社會責任】,但我記得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先有big picture,讓員工感受到使命感。」當時,我心想,我可沒那麼偉大。

對我來說,【社會】這個詞太過宏大,太過理想化。聯合國的SDGs裡還提到像是消除飢餓、終結貧窮這樣的大議題。作為一個中小企業,這個big picture對我們來說真的太過遙不可及。

相比之下,【社區】就顯得親切多了。社區有範圍、有具體的人事物,是我們每天上班、生活,甚至成長的地方。當我們在討論ESG和全球暖化時,我們的社區過得好嗎?社區裡的老人得到適當的照顧嗎?社區裡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嗎?社區的文化得到良好保存了嗎?社區的生活環境得到良好維護了嗎?

會不會在我們關注遠在天邊的議題時,卻忽視了近在眼前的問題?對我來說,企業應該先從取之於社區、回饋於社區的角度出發,資源是不是更應該優先投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地方呢?

從付出中學會知足

以我們企業為例,我們與地方社福機構合作,除了物資的贊助提供,我們一開始就計畫需要全體員工親自付出「勞力」。

深入隨著社福人員走訪地方長者居住場域,才會驚覺每天經過,不曾留意的小巷道內,可能住著失能、失依、失智的長者。正當我以為環境是令我最訝異的環節時,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他們接過物資時,給你的微笑、感謝、問候與祝福都是如此真誠。

當生活環境相對疾苦的長者,都能對生命保持感恩、給予他人真切的祝福,我相信很難不從過程中為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感到知足。

這些內心的震撼,沒有親身經歷是很難體會的。在寫作的現在,都很難用文字傳遞具體的感受。

喜歡自己所在之處,才有機會永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看過外面的世界、見證大企業的驚人成長以及各種機會後,也曾想過除非萬般不得已,否則不想回家接班。因此當回家接班變成事實時,心中的排斥是巨大的,看什麼都不順眼,不喜歡的環境、產業、城市、工作方式、觀念。

我花了很大力氣去適應,才逐漸接受了這樣的現狀。沉澱心情後,才意識到:如果對現況不滿,那就把它打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吧!於是,我開始著手在制度、福利、教育訓練、環境、品牌設計、產品設計、活動等各個方面。

同時,開始去嘗試認識這個社區,原來這個社區也有好玩的人事物,原來,也有一些異鄉遊子選擇回來深耕做出改變。但同時,深入了解才會發現原來社區角落有許多自己能力所及能夠幫上一點小忙的地方。

我們不是選擇忽視ESG這些大議題,而是選擇不忽視近在眼前,而且能力能及的社區議題。

如果要我說怎麼樣看待ESG或永續議題,這幾年的心得是:

只有真心喜歡自己所在之處,才有機會讓永續發生

文末想丟個延伸思考的問題給大家,你或妳認為-

「ESG是大企業的遊戲嗎?」:投入ESG需要龐大的資源與人力,有些企業成立特別部門、有些企業編列特別預算,對於中小企業而言無疑都是龐大的成本負擔,那麼你認為ESG只是大企業的遊戲嗎?

無論是對於本文的【ESG】議題深有同感,或持有不同意見,或覺得接班好鬧,都歡迎分享你/妳的意見與看法唷。


【接班G.G了】~其中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二代接班躲也躲不了的代溝課題,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記錄及討論分享的面向。

如果你/妳也正在接班這條船上還沒跳船,歡迎你/妳一起加入這場長期抗戰。一起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把接班G.G了做到接班G.G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WU Column | 視角專欄
21會員
52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2024/07/03
雄獅集團以『引領風格、探索生活 Enriching Life』為核心價值,透過多角化經營,重新定義旅行社思維,延伸出更多服務與業務,呈現企業文化與品牌精神。文章討論了集團化經營對於品牌再造的影響,並以黃金圈模型提出企業延伸的理念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7/03
雄獅集團以『引領風格、探索生活 Enriching Life』為核心價值,透過多角化經營,重新定義旅行社思維,延伸出更多服務與業務,呈現企業文化與品牌精神。文章討論了集團化經營對於品牌再造的影響,並以黃金圈模型提出企業延伸的理念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2/05
過去不斷地談論各種產業議題及問題,焦慮與不安逐漸累積到快要喘不過氣,不僅害怕失去先機,更怕跟不上趨勢、落後同業。只是當焦點全神貫注在這些議題上,就更容易失去步調,更容易忘記「本質」。但,「把一個地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貌,才能待得下去」,那些工廠中的每,是否曾經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4/02/05
過去不斷地談論各種產業議題及問題,焦慮與不安逐漸累積到快要喘不過氣,不僅害怕失去先機,更怕跟不上趨勢、落後同業。只是當焦點全神貫注在這些議題上,就更容易失去步調,更容易忘記「本質」。但,「把一個地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貌,才能待得下去」,那些工廠中的每,是否曾經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3/12/28
【接班G.G了】~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我們躲不了的代溝課題,從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隔代差異,鮮少有角色比接班更必須承擔代溝帶來的壓力與挑戰,這些也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討論分享的面向。但,有沒有哪天,我們都能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呢?
Thumbnail
2023/12/28
【接班G.G了】~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我們躲不了的代溝課題,從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隔代差異,鮮少有角色比接班更必須承擔代溝帶來的壓力與挑戰,這些也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討論分享的面向。但,有沒有哪天,我們都能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在挑戰企業主的標題! 如果這個企業讓他們瞧得起,也許他們願意離開舒適的宿舍或家,給企業一個機會,進入一個組織工作。你真的沒有看錯,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Thumbnail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在挑戰企業主的標題! 如果這個企業讓他們瞧得起,也許他們願意離開舒適的宿舍或家,給企業一個機會,進入一個組織工作。你真的沒有看錯,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Thumbnail
回到2019年,當我們在進行品牌再造時,我開始將「企業永續」的理念納入經營策略。那時,顧問建議將【社會責任】納入品牌願景,但我選擇走另一條路,堅持將【社區責任】作為品牌願景的核心。
Thumbnail
回到2019年,當我們在進行品牌再造時,我開始將「企業永續」的理念納入經營策略。那時,顧問建議將【社會責任】納入品牌願景,但我選擇走另一條路,堅持將【社區責任】作為品牌願景的核心。
Thumbnail
唸完永續碩士回到職場三年多,還持續在面對和摸索兩種平衡。追求平衡的過程,似乎是一種「不想被完全社會化,但部分還是慢慢被社會化」的過程。一個是去平衡科學界與企業界對永續期待的落差,另一個則是個人在專業角色及生活角色扮演的落差。試圖在「企業永續圈的工作者」和「生活的地球公民」角色間找到一個更平衡的位置
Thumbnail
唸完永續碩士回到職場三年多,還持續在面對和摸索兩種平衡。追求平衡的過程,似乎是一種「不想被完全社會化,但部分還是慢慢被社會化」的過程。一個是去平衡科學界與企業界對永續期待的落差,另一個則是個人在專業角色及生活角色扮演的落差。試圖在「企業永續圈的工作者」和「生活的地球公民」角色間找到一個更平衡的位置
Thumbnail
最近因為某些原因會需要與參與某個單位合作,起初的起心動念很單純,我出人力,對方提供資源,各取所需的配合,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有一些新領域的接觸,也希望藉由實戰累積經驗,去驗證一些書本上的知識,然想像很美好,事實卻很殘酷。
Thumbnail
最近因為某些原因會需要與參與某個單位合作,起初的起心動念很單純,我出人力,對方提供資源,各取所需的配合,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有一些新領域的接觸,也希望藉由實戰累積經驗,去驗證一些書本上的知識,然想像很美好,事實卻很殘酷。
Thumbnail
因為之前工作,發現我的客戶們通通都很重視「ESG」這個關鍵字。 不僅是投資股票或ETF你會聽到ESG, 只要是為公司好、環境好、社會好...,通通都逃脫不了ESG的範疇。 也因此我報名了優樂地ESG永續規劃師課程,未來求職也想往這個方向邁進。 本篇含課程的忠實描述還有我的心得。
Thumbnail
因為之前工作,發現我的客戶們通通都很重視「ESG」這個關鍵字。 不僅是投資股票或ETF你會聽到ESG, 只要是為公司好、環境好、社會好...,通通都逃脫不了ESG的範疇。 也因此我報名了優樂地ESG永續規劃師課程,未來求職也想往這個方向邁進。 本篇含課程的忠實描述還有我的心得。
Thumbnail
今年9月,除了社畜這個身分外,又為自己安插了另一個身分,也就是菸酒生。位於新莊的天主教學校輔仁大學,一直是我兒時的後花園,已記不清過去有多少假日,我們全家都會到校園內走走、看書、吃學餐。而現如今,我卻以學生的身分,再次回到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開啟了上班工作,下班念書的生活。
Thumbnail
今年9月,除了社畜這個身分外,又為自己安插了另一個身分,也就是菸酒生。位於新莊的天主教學校輔仁大學,一直是我兒時的後花園,已記不清過去有多少假日,我們全家都會到校園內走走、看書、吃學餐。而現如今,我卻以學生的身分,再次回到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開啟了上班工作,下班念書的生活。
Thumbnail
人們需要的是一個機會(Chance),而不是一個救助(Charity)。
Thumbnail
人們需要的是一個機會(Chance),而不是一個救助(Charity)。
Thumbnail
電影《蜘蛛人》的叔叔本(Ben)在生命垂危時對自己的侄子彼特(Peter) 說了一句話,「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這句話如果是針對個人,我認為這並不是義務,他有選擇是或不是的權利。 但如果是針對企業(上市公司
Thumbnail
電影《蜘蛛人》的叔叔本(Ben)在生命垂危時對自己的侄子彼特(Peter) 說了一句話,「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這句話如果是針對個人,我認為這並不是義務,他有選擇是或不是的權利。 但如果是針對企業(上市公司
Thumbnail
我們希望幫助企業思考:如何將「永續」結合「核心本業」,找出有關聯、有潛力的業務,來發展未來策略。
Thumbnail
我們希望幫助企業思考:如何將「永續」結合「核心本業」,找出有關聯、有潛力的業務,來發展未來策略。
Thumbnail
當其中一位實習生說到:我覺得方格子是最接近我心目中理想社會企業的樣子!當下只覺得這位實習生好有抱負跟想法(實際上是驚呆了我,我這個受社會荼毒多年早已失去純真心靈的人簡直相形見絀。)
Thumbnail
當其中一位實習生說到:我覺得方格子是最接近我心目中理想社會企業的樣子!當下只覺得這位實習生好有抱負跟想法(實際上是驚呆了我,我這個受社會荼毒多年早已失去純真心靈的人簡直相形見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