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和COVID(一個預防故事)

維生素D和COVID(一個預防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篇文章引述*作者:David S. Seres,醫學博士,ScM,PNS,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人類營養研究所醫學營養學主任和醫學教授

raw-image

最近的 ASN 博客探討了COVID-19 大流行與糧食不安全之間複雜的雙向聯繫 ,以及減輕 COVID-19 全球負擔的有效營養策略。其中一些營養策略包括維生素 D。下文分享了對補充維生素 D 和 COVID-19 結果的不同看法。

2020 年 4 月,當人們普遍對 COVID-19 感到恐慌時,我接到了一位記者的電話,問道:“你看到那篇文章了嗎?”。他指的是一篇發表在知名期刊網站上的預審論文。這是對幾個國家歷史維生素 D 水平的分析,作者將一個 COVID 結果與另一個相關聯。它充其量只能做出有趣的假設。但作者得出結論,批發補充維生素 D 可以改善 COVID 結果。兩天后,國家新聞出現了基於這篇論文的維生素 D 可能預防 COVID 的故事。它沒有經過同行評審,也沒有被接受發表,該雜誌隨後拒絕了這篇論文。

從那時起,在 PubMed 上搜索“維生素 D 和 COVID”時的點擊率上升到 1400 多個。其中絕大多數是觀察性研究、觀察性研究的系統評價/元分析或敘述性評論。由於維生素 D 水平與 COVID 結果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大多數人都提倡維生素 D 補充劑在降低 COVID 傳播、發病率或死亡率方面的潛在作用,並將低水平的維生素 D 稱為“缺乏症”。但少數隨機試驗未能證明任何益處。

幾乎沒有爭議的是,維生素 D 對於過多的正常免疫功能至關重要,真正的缺乏可能會惡化包括 COVID 在內的感染結果,並且在觀察性研究中,維生素 D 水平與許多 COVID 相關結果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例如回顧性、隊列等)。那麼,為什麼迄今為止所有的隨機試驗總體上都未能兌現補充維生素 D 將預防或改善 COVID 的偉大承諾,也許維生素 D 水平最低的試驗除外?

部分原因在於從觀察性研究中得出病因結論存在固有風險。同樣重要的是,維生素 D 生理學很容易解釋維生素 D 水平與 COVID 和其他疾病狀態(例如危重病)的結果之間的一致性。也就是說,維生素 D 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通過載體蛋白在血液中運輸。維生素 D 結合蛋白 (VDBP) 的水平,如白蛋白,在出現全身性炎症時會下降。載體蛋白越低,所攜帶蛋白的測量水平越低。但這真的是缺點嗎?

據我了解,當缺乏某種物質導致病理狀況時,就會出現缺乏狀態,而當物質被替換或補充時,這種狀況又會被逆轉或阻止。疾病活動通常會導致多種營養素的血液水平低下,但這些低水平並不代表真正的缺陷。以鈣為例。大多數循環鈣由白蛋白攜帶。每個臨床醫生都被教導要根據白蛋白水平調整對鈣水平的解釋。由低白蛋白水平引起的低鈣水平不是缺乏狀態,而白蛋白水平又是由全身炎症引起的。如果對維生素 D 水平低的患者進行補充並不能改善結果,那麼該低水平不應被視為缺乏症。因此,維生素 D 水平低並不能代表病人缺乏維生素 D。相反,它是疾病嚴重程度的替代指標。低維生素 D 水平可以強烈預測結果,但不能預測病人對補充劑的反應。

這種營養與疾病嚴重程度之間的關係非常普遍,但在我們熱衷於證明營養的重要性時卻常常被忽視。在我看來,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應該對此進行討論。首先,將維生素 D 與 COVID 結果聯繫起來的觀察性研究的持續支出是沒有根據的。其次,當科學家和其他專業人士不監督如何與科學消費者討論研究結果時,科學的可信度就會受到持續損害。當好處被吹捧甚至理論化,然後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公眾的信任就會被背叛,科學的可信度也會喪失。

發表在 ASN 期刊上的研究為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減輕大流行對人類健康和營養總體影響所需的數據和工具。我們邀請您仔細閱讀所有四種 ASN 期刊,以了解有關 COVID-19 與營養之間雙向關係的更多信息。使用術語“COVID-19”進行快速搜索,您將找到數百篇文章。此外,如果您正在研究營養與 COVID-19 疾病之間關係的任何方面,我們邀請您提交您的研究結果以在 ASN 期刊上發表。

歡迎訂閱我的醫學科普頻道,想知道更多醫學常識或者認識疾病和治療,請訂閱我!
歡迎訂閱我的睡眠舒壓頻道,睡前聽頌缽、冥想、森林音頻,可以讓你保持放鬆專注在自己!

► 合作: [email protected]
► Instagram:Instagram

資料來源:https://nutrition.org/vitamin-d-and-covid-a-precautionary-tale/

avatar-img
露小西Lucy
6會員
78內容數
不要做一個無知的人know it all,而是做一個無所不學的人learn it all,我們一起不斷學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露小西Lucy 的其他內容
摘錄自「2022 台灣頭痛學會民眾衛教手冊」 A. 經皮眶上神經刺激療法 (transcutaneous supraorbital neurostimulation): 以電刺激或磁刺激治療偏頭痛的儀器已開發出幾種,目前最成熟且已引進台灣的是「經皮眶上神經刺激療法」,商品名舒服麗 (Cefaly),
福芯中週波治療器,按爽機$8?90 時間限定:30分鐘自動結束 輸出頻道:一組 作動模式:模式1(綠LED燈)脈衝頻率5KHz,波寬200us — 模式2(藍LED燈)脈衝頻率2K~7.8KHz,波寬128~500us 強度設定:31階力道 輸出電壓:0–77.5Vp-p(可調整) 輸出電流:RM
NAD+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子,它在我們身體裡發揮著許多重要的角色。你可以想像它像是一個小小的能量傳遞者,它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把食物轉化成能量,讓我們有足夠的力氣去奔跑、跳舞、甚至是思考。我們也可以叫它能量小管家
過敏! 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於無害的物質進入體內時所產生的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發炎反應,免疫系統是人體用來抵抗病毒、細菌等的防禦系統。當免疫系統將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敵人來對抗時,自然會誘發身體的發炎反應。慢性過敏與體內的發炎反應息息相關,當我們攝取的食物誘發體內的免疫系統反應時,身體就會發炎。 疲勞、缺
⏪快篩與PCR差別: 抗原快篩仍不如PCR檢測精密,仍有誤判可能。且只能檢驗陰性、陽性,無法得知Ct值來推估體內的病毒量,亦不能做基因定序。 抗原快篩檢測 10~15分鐘,然而準確度比較低;RT-PCR核酸檢測需 1~2 天。 ▶️快篩步驟: 1、鼻腔拭子:將長型棉花棒伸入鼻腔內,到達最深處的鼻咽位
摘錄自「2022 台灣頭痛學會民眾衛教手冊」 A. 經皮眶上神經刺激療法 (transcutaneous supraorbital neurostimulation): 以電刺激或磁刺激治療偏頭痛的儀器已開發出幾種,目前最成熟且已引進台灣的是「經皮眶上神經刺激療法」,商品名舒服麗 (Cefaly),
福芯中週波治療器,按爽機$8?90 時間限定:30分鐘自動結束 輸出頻道:一組 作動模式:模式1(綠LED燈)脈衝頻率5KHz,波寬200us — 模式2(藍LED燈)脈衝頻率2K~7.8KHz,波寬128~500us 強度設定:31階力道 輸出電壓:0–77.5Vp-p(可調整) 輸出電流:RM
NAD+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子,它在我們身體裡發揮著許多重要的角色。你可以想像它像是一個小小的能量傳遞者,它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把食物轉化成能量,讓我們有足夠的力氣去奔跑、跳舞、甚至是思考。我們也可以叫它能量小管家
過敏! 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於無害的物質進入體內時所產生的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發炎反應,免疫系統是人體用來抵抗病毒、細菌等的防禦系統。當免疫系統將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敵人來對抗時,自然會誘發身體的發炎反應。慢性過敏與體內的發炎反應息息相關,當我們攝取的食物誘發體內的免疫系統反應時,身體就會發炎。 疲勞、缺
⏪快篩與PCR差別: 抗原快篩仍不如PCR檢測精密,仍有誤判可能。且只能檢驗陰性、陽性,無法得知Ct值來推估體內的病毒量,亦不能做基因定序。 抗原快篩檢測 10~15分鐘,然而準確度比較低;RT-PCR核酸檢測需 1~2 天。 ▶️快篩步驟: 1、鼻腔拭子:將長型棉花棒伸入鼻腔內,到達最深處的鼻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