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又是文長的一天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前幾天跟我的諮商師大白貓相談,我是從頭一路哭到尾,當然也有覺得好笑的時候,畢竟我其中二個人格落差很大,或許是年幼時的自己為了生存,先「殺掉」一個我(所以記憶缺失),再「關起來看住」一個我(所以這個膽子特別小特別怕人),然後生出來一個「努力長大就能離開這裡,外面一定不會這麼糟糕」的、天真又自以為聰明的我(像詐騙集團一樣會騙自己說很多無用心靈雞湯語之類的傢伙,從國小會看注音符號開始,就讀勵志文章還寫日記…🤣)。

因為從小頭腦裡就會出現很多聲音,大多都是在「鼓勵」(騙)我未來一定會好,希望我不要衝動之下自殺什麼的,還讓我去研究一下各種自殺方式,讓我發現怎麼全部都這麼爛,身體還會痛苦(一個我超怕痛,另一個我超能忍痛),我就在這種每天自己跟自己講話之中長大了。

真是可喜可賀沒有變成瘋子,還跟帥哥結婚生子,雖然後來伴侶先因病辭世,一對兒女我還是養得很好,或許時間允許了吧,那被殺掉的、關住的「我」,就都出現了。

所以跟大白貓諮商,我哭了一座小石門水庫。

幾天後跟爸爸去安養中心看媽媽,媽媽跟我說話(她中風癱瘓,行動不便,但人還算清醒),我邊跟她聊,還要翻譯給重聽的爸爸聽,這輩子,直到此時,我才感覺到,原來「跟父母相處有愛」是這個樣子,因為我還握了媽媽的手,抱抱她,從小被她的情緒淹沒、行為打成狗的我(她其實是躁鬱症,但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我的傷害超出正常人的範圍,也不願意承認錯誤,因此錯失了讓她自己變好的機會…),對她早就沒有任何恨還是不滿了,因為我已經擁抱了那被我殺掉和關起來的自己,當他們的媽媽,帶他們長大。(帶孩子,我有經驗了嘛!就是放養!🤣)

所以人類部份的母親對我來說,是教我看清楚「情緒是什麼」的第一位老師,行為不認同,但感謝她的存在與養育。

我很慶幸,在他們晚年,還能夠有機會,陪伴他們走這一小段路。

我收到了喔,這憂鬱症疾病帶給我的禮物。

謝謝你,我愛妳。

照片是火車上拍的,拍照技術也是絕了的糟喔!🤣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u nian 舒年書黏的沙龍
50會員
475內容數
☘️閱讀記錄📖、喜歡的書籍📚、偶爾出現生活吃喝☕️、人生感受也有一些🗓。
2025/04/27
《平衡內在-生命之花牌卡》 平衡內在-生命之花創辦人:湯以芯satel 參與畫家:湯以芯、黃瓊玉、陳妮妮 文字設計:陳妮妮 🔖牌卡簡介(牌卡內附說明): 用文字找回自己內心真實感受 內在矛盾常常讓我們處在痛苦當中 透過「平衡內在-生命之花」牌卡 了解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療癒
Thumbnail
2025/04/27
《平衡內在-生命之花牌卡》 平衡內在-生命之花創辦人:湯以芯satel 參與畫家:湯以芯、黃瓊玉、陳妮妮 文字設計:陳妮妮 🔖牌卡簡介(牌卡內附說明): 用文字找回自己內心真實感受 內在矛盾常常讓我們處在痛苦當中 透過「平衡內在-生命之花」牌卡 了解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療癒
Thumbnail
2025/04/25
2025/04/25 幾年前,爸爸把我放在老家的舊書給清光了,又是在沒有通知我的情況下做的,當時我的難過心痛一直延續到現在,想到我的父母親從我幼時就是這樣,完全不會尊重我的意願,隨意翻閱我的日記書信、丟棄我的物品,就如同他們從來也沒有在乎過我的感受一般。我高中畢業就離家生活,二十出頭就結婚,似
Thumbnail
2025/04/25
2025/04/25 幾年前,爸爸把我放在老家的舊書給清光了,又是在沒有通知我的情況下做的,當時我的難過心痛一直延續到現在,想到我的父母親從我幼時就是這樣,完全不會尊重我的意願,隨意翻閱我的日記書信、丟棄我的物品,就如同他們從來也沒有在乎過我的感受一般。我高中畢業就離家生活,二十出頭就結婚,似
Thumbnail
2025/04/10
2025/04/10 今天是我的生日。 一早,女兒小寶寧就寫了小卡給我。 前幾天我與孩子們聊天時,孩子們提到,因為他們長大了,我為了必須堅持與忍耐去做的事,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理由,於是我繃緊的弦便斷了,找不到繼續前進的理由,生病也迫使我停下來休養,身心健康都來到了需要我做出新選擇的時候。我想
Thumbnail
2025/04/10
2025/04/10 今天是我的生日。 一早,女兒小寶寧就寫了小卡給我。 前幾天我與孩子們聊天時,孩子們提到,因為他們長大了,我為了必須堅持與忍耐去做的事,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理由,於是我繃緊的弦便斷了,找不到繼續前進的理由,生病也迫使我停下來休養,身心健康都來到了需要我做出新選擇的時候。我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是什麼讓我們選擇不斷前進? 是對於人生的期待與希望; 還是對於自我認同與超越的渴求; 或是內心對於不被愛與接納的恐懼?
Thumbnail
是什麼讓我們選擇不斷前進? 是對於人生的期待與希望; 還是對於自我認同與超越的渴求; 或是內心對於不被愛與接納的恐懼?
Thumbnail
前幾天跟我的諮商師大白貓相談,我是從頭一路哭到尾,當然也有覺得好笑的時候,畢竟我其中二個人格落差很大,或許是年幼時的自己為了生存,先「殺掉」一個我(所以記憶缺失),再「關起來看住」一個我(所以這個膽子特別小特別怕人),然後生出來一個「努力長大就能離開這裡,外面一定不會這麼糟糕」的、天真又自以為聰明的
Thumbnail
前幾天跟我的諮商師大白貓相談,我是從頭一路哭到尾,當然也有覺得好笑的時候,畢竟我其中二個人格落差很大,或許是年幼時的自己為了生存,先「殺掉」一個我(所以記憶缺失),再「關起來看住」一個我(所以這個膽子特別小特別怕人),然後生出來一個「努力長大就能離開這裡,外面一定不會這麼糟糕」的、天真又自以為聰明的
Thumbnail
母親來電了,第一句話關心我身體好一些沒有,問了我到底有什麼壓力會憂鬱症?我無語…我告訴她我現在不方便說話,匆忙掛掉電話,眼淚不自覺滑落。 我暫時停下筆來,想整理好情緒繼續執筆,不到五分鐘電話又來了。 現在的我有流淚了,容許我現在先再補顆安靜錠,我才可能繼續往下回憶當天的事。母親那頭開始哽咽....
Thumbnail
母親來電了,第一句話關心我身體好一些沒有,問了我到底有什麼壓力會憂鬱症?我無語…我告訴她我現在不方便說話,匆忙掛掉電話,眼淚不自覺滑落。 我暫時停下筆來,想整理好情緒繼續執筆,不到五分鐘電話又來了。 現在的我有流淚了,容許我現在先再補顆安靜錠,我才可能繼續往下回憶當天的事。母親那頭開始哽咽....
Thumbnail
從去年底開始吃身心科的藥,醫師的說法總是腦內賀爾蒙失衡導致憂鬱低潮,沒有要聽我講太多心事、心結,我也理解,身心科醫師就是開藥給你吃,讓人思緒變緩?心情平靜?能夠好睡覺?我的第一位身心科主任每次回診總是問我睡得好不好,看來是他很在意的一件事。至於其他他會問你這一周過得如何?當我開口想訴說我這周如何低潮
Thumbnail
從去年底開始吃身心科的藥,醫師的說法總是腦內賀爾蒙失衡導致憂鬱低潮,沒有要聽我講太多心事、心結,我也理解,身心科醫師就是開藥給你吃,讓人思緒變緩?心情平靜?能夠好睡覺?我的第一位身心科主任每次回診總是問我睡得好不好,看來是他很在意的一件事。至於其他他會問你這一周過得如何?當我開口想訴說我這周如何低潮
Thumbnail
因求職不順利的焦慮,遷怒妹妹。 互動時發出命令句與催促不耐煩,自覺到是自己情緒不平穩而導致的焦慮,趁著妹妹出門就開始自我療癒。 自小在窮苦環境中成長,自小媽媽去世後,爸爸工作不順,16歲即肩負家庭經濟壓力的我,並沒有接受太多的家庭教育,加上工作勉強順遂,很年輕當上管理職,成長與工作的摸索與挫折,久而
Thumbnail
因求職不順利的焦慮,遷怒妹妹。 互動時發出命令句與催促不耐煩,自覺到是自己情緒不平穩而導致的焦慮,趁著妹妹出門就開始自我療癒。 自小在窮苦環境中成長,自小媽媽去世後,爸爸工作不順,16歲即肩負家庭經濟壓力的我,並沒有接受太多的家庭教育,加上工作勉強順遂,很年輕當上管理職,成長與工作的摸索與挫折,久而
Thumbnail
其實我真的沒有覺得我是多好的人,畢竟生活裡太多亂七八糟,每天都在處理媽媽失禁、媽媽吃飯或者不吃飯、媽媽走丟、媽媽跌倒。 每天都像打棒球,也像打麻將,來什麼打什麼,努力把手中的牌整得好一點。 盡量不抱怨、不責備,生活已經夠累,不想再有怨懟,那樣活著太可憐了。 如果可以,還是要活得燦爛,活得爽颯。
Thumbnail
其實我真的沒有覺得我是多好的人,畢竟生活裡太多亂七八糟,每天都在處理媽媽失禁、媽媽吃飯或者不吃飯、媽媽走丟、媽媽跌倒。 每天都像打棒球,也像打麻將,來什麼打什麼,努力把手中的牌整得好一點。 盡量不抱怨、不責備,生活已經夠累,不想再有怨懟,那樣活著太可憐了。 如果可以,還是要活得燦爛,活得爽颯。
Thumbnail
我覺得自傷及自殺是一種症狀,有破壞性也有保護性的功能,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歷史與關係。在我們家,症狀形成一種危機,要我們所有人停下來面對壓抑的恐懼,並為他人負起責任。 那天從醫院急診室離開後,我在內心暗做了一個決定,回家。那也是我生涯的轉彎,讓我理解:照顧對我來說,就是一種陪伴,那種非常日常的陪伴。
Thumbnail
我覺得自傷及自殺是一種症狀,有破壞性也有保護性的功能,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歷史與關係。在我們家,症狀形成一種危機,要我們所有人停下來面對壓抑的恐懼,並為他人負起責任。 那天從醫院急診室離開後,我在內心暗做了一個決定,回家。那也是我生涯的轉彎,讓我理解:照顧對我來說,就是一種陪伴,那種非常日常的陪伴。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