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為安全感付出多少代價?——《逃避自由》與《自我的追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從小到大看到秦始皇當主角的連續劇都有個疑問:為什麼秦始皇這麼暴虐,還是有那麼多人聽命於他?現在終於在佛洛姆《逃避自由》一書找到一部分的解答。

raw-image

在《逃避自由》一書,佛洛姆花了不少篇幅說明西方社會從中世紀以降的社會心理變化。宗教改革、資本主義崛起、工業革命等等,把人們從固化的社會階層和勞動解放出來。往好處看,階級開始有更劇烈的流動,更多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可以憑藉努力得到身份地位,工作的權益漸漸得到更多保障;不過這些變化並非只有好處——無法適應社會變化的人們也產生了很多焦慮,甚至想找新權威寄託身心。

佛洛姆以施虐者—受虐者的關係比喻,證明人確實有可能接受「讓自己痛苦但確實被需要」的支配關係。簡單來說,如果資本主義化和工業革命化的社會讓人習慣性地感到渺小又不具重要性,那麼這時有個希特勒引導人們把自己當成超級救星,說他們的無私奉獻(即完全服從他的意志)將使國家變偉大,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提出了如此這般的具體做法,這些做法可能會限縮人們的「自由」,然而無所適從的人們頓時就會有情感目標和行動準則。當然其中有些人應該會感到不對勁,可是如果大家都跟著做,獨自掙扎又顯得不合時宜,倒不如從眾。這些決策的過程中,痛苦和自由的優先序都在「安全感」之後。

指出人們如何為了確定感和安全感服從權威後,佛洛姆也試圖討論何為真的「自我」和「自由」。相關的討論延續到另一本書《自我的追尋》。

如同最近不少大眾心理學書說的,許多人的痛苦來自於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佛洛姆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看似依從自我,有做決定的自由,但說穿了,那並非真的自由和自我。真正的自我必須建立於潛能的完全發揮,而非表象的與眾不同。在追尋自我和創造自我的過程中會經歷許多不確定性,快樂可能是偽裝的,痛苦也可能是偽裝的,身在其中的人只能不斷地挖掘、尊重自身內在的真實,從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中發現愛與幸福的真義。這是一種動態,大概至死方休。

從「創造自我」這一議題再回頭看「逃避自由」,如果沒有體制作弊的問題(例如獨裁者操弄選舉制度確保自己的勝利),選出極權獨裁者的人應該不只是單純地對社會經濟狀態不滿,往更深層處看,他們的內在可能充滿對自我的厭惡,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因此放棄了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安全感的代價,就是自我。

作者 | 埃里希‧佛洛姆

出版社 | 木馬文化

《逃避自由》譯者 | 劉宗為

《自我的追尋》譯者 | 林宏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左串串字的沙龍
7會員
16內容數
寫讀書心得或筆記就是自己跟自己開讀書會、寫會議記錄,公開內容則是因為覺得,如果有其他人能用這種延遲的方式交流想法,那就太好了。閱讀類型有點雜,會寫閱讀心得的書應該以小說和歷史人文書為主,但可能也會出現科普書、心理學相關或是商管書。
2023/06/12
「貧窮是什麼?」 當一位高中老師對考生們抛出這個問題,考生可能會覺得莫名奇妙,書都讀不完了還思考什麼哲學或社會問題。然而,當人們在生活與工作載浮載沉,偶爾得以用全知觀點回顧那個時期的自己和老師的問題,可能會抓到此時與彼時的連結。其中一個抓到連結的人可能就會成為作家,寫出《若你傾聽》這部小說。
Thumbnail
2023/06/12
「貧窮是什麼?」 當一位高中老師對考生們抛出這個問題,考生可能會覺得莫名奇妙,書都讀不完了還思考什麼哲學或社會問題。然而,當人們在生活與工作載浮載沉,偶爾得以用全知觀點回顧那個時期的自己和老師的問題,可能會抓到此時與彼時的連結。其中一個抓到連結的人可能就會成為作家,寫出《若你傾聽》這部小說。
Thumbnail
2023/06/05
二十年前的事,你還記得多少? 我們還可以再為這個問句設定多一點條件,比如,二十年前打擊大眾身心的重大事件,你還記得多少?你記得的,跟身邊人記得的,一樣嗎?
Thumbnail
2023/06/05
二十年前的事,你還記得多少? 我們還可以再為這個問句設定多一點條件,比如,二十年前打擊大眾身心的重大事件,你還記得多少?你記得的,跟身邊人記得的,一樣嗎?
Thumbnail
2023/05/29
有時候失去不只是失去,還是對過往努力掙扎的詰問。 由此看來,蕭瑋萱的《成為怪物以前》似乎頗成功刻畫了一個受創的人經過再次打擊,在追尋正義的路上崩潰的樣貌。
Thumbnail
2023/05/29
有時候失去不只是失去,還是對過往努力掙扎的詰問。 由此看來,蕭瑋萱的《成為怪物以前》似乎頗成功刻畫了一個受創的人經過再次打擊,在追尋正義的路上崩潰的樣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霍布斯最為代表性的著作,即是《利維坦(Leviathan)》,在這本名著中,霍布斯給出和盧梭截然不同的,對自然狀態的想像。 霍布斯認為,在自然狀態中的人與人之間只是一種生存鬥爭關係,人們彼此仇視對方,都僅為自我保存的慾望而行動。這種鬥爭關係最終會演變成一種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
Thumbnail
霍布斯最為代表性的著作,即是《利維坦(Leviathan)》,在這本名著中,霍布斯給出和盧梭截然不同的,對自然狀態的想像。 霍布斯認為,在自然狀態中的人與人之間只是一種生存鬥爭關係,人們彼此仇視對方,都僅為自我保存的慾望而行動。這種鬥爭關係最終會演變成一種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
Thumbnail
輕與重、靈與肉、媚俗與反媚俗…來跟著米蘭.昆德拉來場思辨之旅吧!
Thumbnail
輕與重、靈與肉、媚俗與反媚俗…來跟著米蘭.昆德拉來場思辨之旅吧!
Thumbnail
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循環,你們會在這裡體會到自己是如何真真實實的存在。你可以去掌握自己的人生,去改變自己,你也可以去改寫過去,你也可以回到過去成為自己一直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Thumbnail
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循環,你們會在這裡體會到自己是如何真真實實的存在。你可以去掌握自己的人生,去改變自己,你也可以去改寫過去,你也可以回到過去成為自己一直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Thumbnail
李斯老早就明白「物禁大盛」的道理,卻沒有辦法懸崖勒馬,正因為他被無限擴張的慾望給束縛住了。就像為了滿足願望,和魔鬼進行交易的浮士德,後悔莫及想回頭的時候,早就出賣了自己的靈魂,被魔鬼所奴役。放任慾望無窮無盡的人,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到頭來只會被慾望所吞噬。
Thumbnail
李斯老早就明白「物禁大盛」的道理,卻沒有辦法懸崖勒馬,正因為他被無限擴張的慾望給束縛住了。就像為了滿足願望,和魔鬼進行交易的浮士德,後悔莫及想回頭的時候,早就出賣了自己的靈魂,被魔鬼所奴役。放任慾望無窮無盡的人,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到頭來只會被慾望所吞噬。
Thumbnail
從小到大看到秦始皇當主角的連續劇都有個疑問:為什麼秦始皇這麼暴虐,還是有那麼多人聽命於他?現在終於在佛洛姆《逃避自由》一書找到一部分的解答。
Thumbnail
從小到大看到秦始皇當主角的連續劇都有個疑問:為什麼秦始皇這麼暴虐,還是有那麼多人聽命於他?現在終於在佛洛姆《逃避自由》一書找到一部分的解答。
Thumbnail
生於長於自由的空氣中,不能體會,原來自由是需要學習而來的。 當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身體所受的折磨無法承受,而應該自由的心靈,卻在早黑暗中忘卻光明,亦或是從沒見過光明。
Thumbnail
生於長於自由的空氣中,不能體會,原來自由是需要學習而來的。 當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身體所受的折磨無法承受,而應該自由的心靈,卻在早黑暗中忘卻光明,亦或是從沒見過光明。
Thumbnail
《小女子》播出至今已經超過了一半集數,我只能說第七、八集的精彩反轉、對角色心裡的刻劃,與觀劇時會有的震驚程度和發人省思的運鏡構圖,都是一部傑作。極度深入人心的同時,也會讓我一再感嘆:錢之於人,一輩子逃也逃不掉的深刻關係。
Thumbnail
《小女子》播出至今已經超過了一半集數,我只能說第七、八集的精彩反轉、對角色心裡的刻劃,與觀劇時會有的震驚程度和發人省思的運鏡構圖,都是一部傑作。極度深入人心的同時,也會讓我一再感嘆:錢之於人,一輩子逃也逃不掉的深刻關係。
Thumbnail
鳥要掙脫出殼。蛋就是世界。 人要誕生於世上,就得摧毀這個世界。
Thumbnail
鳥要掙脫出殼。蛋就是世界。 人要誕生於世上,就得摧毀這個世界。
Thumbnail
在新世界裡莎士比亞的作品是禁書,但野蠻人無法理解,認為這些是很美的作品。新世界回答:越美好的事物,越不能要。美,會讓人分心。也呼應了書中一開始提到的:閱讀有一定風險,會導致制約遭到破除。讓小孩討厭花朵,完全是經濟發展的考量。我不要舒適,我要上帝,我要詩歌,我要真正的險境,我要自由,我要良善,我要罪惡
Thumbnail
在新世界裡莎士比亞的作品是禁書,但野蠻人無法理解,認為這些是很美的作品。新世界回答:越美好的事物,越不能要。美,會讓人分心。也呼應了書中一開始提到的:閱讀有一定風險,會導致制約遭到破除。讓小孩討厭花朵,完全是經濟發展的考量。我不要舒適,我要上帝,我要詩歌,我要真正的險境,我要自由,我要良善,我要罪惡
Thumbnail
儒家給人提供的最高價值和人生理想又是位極人臣,光耀祖宗,「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那不斷地在權力體系中晉升,擁有更高更大的權力就成為中國人最大的追求和動力。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得先受他人的奴役。所以,儒家思想必然導致為奴役他人為主動追求受奴役。造成奴役和被奴役如此的普遍和積重難返。
Thumbnail
儒家給人提供的最高價值和人生理想又是位極人臣,光耀祖宗,「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那不斷地在權力體系中晉升,擁有更高更大的權力就成為中國人最大的追求和動力。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得先受他人的奴役。所以,儒家思想必然導致為奴役他人為主動追求受奴役。造成奴役和被奴役如此的普遍和積重難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