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子彈思考整理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記得你終將一死 memento mori

記得你終將一死

羅馬人有個說法:「memento mori」,意思是「記得你終將一死」。傳說將軍們打了勝仗凱旋而歸,上街遊行大肆慶祝,就會有位僕人不斷在他們耳邊重複說著這句話,希望他們保持謙虛與專注。
所有生命都逃不過死亡,這是我們終將明白的少數真理。然而在西方,我們總是將生命的無常妖魔化。我們將死亡擬人化為死神,將它視為面目猙獰的可怕敵人,隱身在陰暗處,伺機奪取我們擁有的一切。這種引發恐懼的觀念使得我們在面對不可避免的事實時,想法過度單一片面。其實不需要如此,擁抱無常的現實,才能讓我們擁有的有限時間變得更有價值。
想像你最愛的食物,假設是披薩。有一天你被告知,你這一生可以再享用披薩八十七次。你會因此討厭、逃避和害怕披薩嗎?披薩會讓你不開心嗎?錯,事實可能正好相反。當你知道機會有限,就能更用心體會並專注於當下,以過去未曾有過的感激,好好享用每一口。
心平氣和地提醒自己,你、難以忍受的同事、你的寵物、你的愛人、你的兄弟姊妹、你的父母終將走向死亡,這樣的認知能徹底改進你與他們的互動。你會更有同理心、懂得體諒、有耐心、表現得親切、以及心存感激。最重要的,當你更專注於當下,更能提升時間品質。

後記

以上這段是摘錄自《子彈思考整理術》的其中一個小段落,搭配自己最近的職場生活與個人生活,讀來特別有感觸。
忘記在哪裡曾經看過,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最後一次」,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哪一次會是「最後一次」。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再擁有下一次機會,而可能因此遺憾,尤其是與家人一起的時光。
學習心平氣和提醒自己,雖然你還是得面對難以忍受的同事、需要回答一些來自四面八方各種奇怪的問題,但其實還有更多合作無間的夥伴們滋養著工作環境。
專注當下,人生短暫,畢竟每一次,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書籍資訊

書名:子彈思考整理術
作者:Ryder Carroll
年份:2018

參考更多

  1. 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實踐子彈筆記分享
  2. Ian的子彈筆記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32內容數
讀書摘要/推薦書單/想法感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ceanbaymax 的其他內容
雖然聽起來很哀傷,但沒錯,人生是不公平的。 本書作者Ash與Hasan認為,正因為不公平,而且就算努力也無法保證你會成功,但每個人仍然都具備著成功的要素─以任何形式存在的「不平等優勢」。每個人都有珍貴的不平等優勢,並非依靠努力就能取得,是只有你能夠得天獨厚的。
職場生活裡,各種與主管的互動、與下屬的談話、跨部門的團隊,在不同的場合與對象,你有過良好溝通的經驗嗎?例如:在雙方的齊心協力下,重視彼此的問題與回應,針對問題本身討論出最終解決方案,而且實際執行! 想像非常美好。但大部分的時候,職場工作者們的溝通並不順暢...
如果你曾經修過普通心理學或認知心理學的課程,可能對於以下這個影片內容不是太陌生,這個關於專注力的任務是要計算白衣球員的所有傳球次數,請花一點點時間播放以下影片,看看你能不能計算正確:
你最近有接收過來自主管或同事的回饋嗎?你覺得他們給你的回饋內容是否與事實相符?而你的感受如何呢?是感謝他們對於你的針砭與建議,還是覺得非常困惑而不能接受呢?若你現在是主管的身分,你是不是對於如何給予下屬回饋常常傷透腦筋,怕說了事實大家傷感情、不明說又無法得以改善問題,這樣的情況到底該怎麼辦呢?
什麼是影響力成員? 在你所處的團隊裡,有沒有發現有一些同事對於如何完成任務非常有一套,思路清晰,很多時候在老闆開口之前就提前做好了提案整理,準備蓄勢待發,有他在的專案每個人都很放心一定有極高品質;然而,有一些同事雖然也是表現不錯,但你一想到他把不好做的項目都推給你、只做老闆可以明顯看到成果的部分..
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 如果平常有翻閱自我成長類型的書籍,或許對於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S. Dweck所提出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不陌生,而且發現這個概念不斷被各種作者引用與提及(真的是everywhere無誤)。
雖然聽起來很哀傷,但沒錯,人生是不公平的。 本書作者Ash與Hasan認為,正因為不公平,而且就算努力也無法保證你會成功,但每個人仍然都具備著成功的要素─以任何形式存在的「不平等優勢」。每個人都有珍貴的不平等優勢,並非依靠努力就能取得,是只有你能夠得天獨厚的。
職場生活裡,各種與主管的互動、與下屬的談話、跨部門的團隊,在不同的場合與對象,你有過良好溝通的經驗嗎?例如:在雙方的齊心協力下,重視彼此的問題與回應,針對問題本身討論出最終解決方案,而且實際執行! 想像非常美好。但大部分的時候,職場工作者們的溝通並不順暢...
如果你曾經修過普通心理學或認知心理學的課程,可能對於以下這個影片內容不是太陌生,這個關於專注力的任務是要計算白衣球員的所有傳球次數,請花一點點時間播放以下影片,看看你能不能計算正確:
你最近有接收過來自主管或同事的回饋嗎?你覺得他們給你的回饋內容是否與事實相符?而你的感受如何呢?是感謝他們對於你的針砭與建議,還是覺得非常困惑而不能接受呢?若你現在是主管的身分,你是不是對於如何給予下屬回饋常常傷透腦筋,怕說了事實大家傷感情、不明說又無法得以改善問題,這樣的情況到底該怎麼辦呢?
什麼是影響力成員? 在你所處的團隊裡,有沒有發現有一些同事對於如何完成任務非常有一套,思路清晰,很多時候在老闆開口之前就提前做好了提案整理,準備蓄勢待發,有他在的專案每個人都很放心一定有極高品質;然而,有一些同事雖然也是表現不錯,但你一想到他把不好做的項目都推給你、只做老闆可以明顯看到成果的部分..
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 如果平常有翻閱自我成長類型的書籍,或許對於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S. Dweck所提出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不陌生,而且發現這個概念不斷被各種作者引用與提及(真的是everywhere無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都確定的終點站! 記得有個名人說過,我們每一天都在往死亡的道路上前進著。 如果你沒有七龍珠可以許願長生不死,那死亡就是一件必然發生在你我身上的事,我們該怎麼看待它呢? 是樂觀,還是悲觀,還是不知所惜,還是隨便啊想這麼多幹嘛呢? 讓我們看下去吧~
Thumbnail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死三次,才算真正的告別世界。 第一次,是當你心跳停頓,呼吸消逝,身體停止運作,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當身體被放進棺木,人們出席你的葬禮,在社會上被宣告不復存在。 第三次,是當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你在宇宙中默然無聲地逝去。
Thumbnail
去年媽媽驟然離開。在書友們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各種談死亡、悲傷的相關書籍,有像《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樣的實用書,也有像《廚房》這樣的小說。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則是由一位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用另一個路數,帶我瞧見生死的另一種面貌。
許多人都以為,包括未覺醒前的我在內,只要平時不做虧心事,臨終時自然可以在平靜中離世,來世也不會投生到太差的法界。 然而,當我覺醒,且在某次閉關修定時,我才駭然發現,臨終的實相是超乎我們凡夫頭腦想像的。 我們自認為的不做虧心事,只是我們自己的妄想,只是我們沒有覺察到,在過去許多無明狀態中,我們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被告知生命所剩不多,什麽是你最放不下的? 人生斷捨離,起源自日本佛寺的體驗死亡營,法師會請參加者閉上眼,冥想自己罹患某種不治之症,人生剩下能做的事情不斷減少,而被時間追趕不得不放棄掉。 為了方便參與者操作,參考日本的流程,在此調整成使用九宮格表格填寫,逐步刪去的方式排列人生優先重要事項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有人同我講過,人如果不怕死,那就可以無所畏懼。 我也因而受惠過了一陣子肆無忌憚的日子。那時候,我以為世間再沒有甚麼能難得到我。 但不久後,我開始意識到死是怎麼一回事,而這件事,我怕的要很。時間仍是不由分說的前進著,就如所有事物都趨向無可挽回的終局。 當想到我們在世間的日子是有限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古羅馬時代的拉丁文名言「勿忘你終有一死」的意義,作者引用了古今中外哲學家對於死亡的看法,提醒讀者不要在生活中糾結於無關緊要的瑣事,而是要珍惜生命中值得守護的時光。這篇文章通過引用名言和哲學家的見解,提醒讀者要懂得放下世俗的慾望,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
Thumbnail
生死的問題一直讓人們困惑,如果有來世,我們能否記得今生的一切?人在生活中總是容易忘記,但我們或許應該感到幸運,因為這一生教會我們許多,我們珍惜並寫下自己的故事。
死亡這個話題,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個禁忌 但可能因為在職場裡看過太多,所以對於生死,其實看得很開 我也好奇,如果有一天,我的心臟停止跳動,會是在怎樣的一個狀況下 都說我的人生,可以寫下一部玫瑰銅鈴眼了XD 前陣子要開刀前,其實有出現不好的預感,只是那時還安慰自己,是半麻,不是全麻,應該不會有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都確定的終點站! 記得有個名人說過,我們每一天都在往死亡的道路上前進著。 如果你沒有七龍珠可以許願長生不死,那死亡就是一件必然發生在你我身上的事,我們該怎麼看待它呢? 是樂觀,還是悲觀,還是不知所惜,還是隨便啊想這麼多幹嘛呢? 讓我們看下去吧~
Thumbnail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死三次,才算真正的告別世界。 第一次,是當你心跳停頓,呼吸消逝,身體停止運作,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當身體被放進棺木,人們出席你的葬禮,在社會上被宣告不復存在。 第三次,是當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你在宇宙中默然無聲地逝去。
Thumbnail
去年媽媽驟然離開。在書友們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各種談死亡、悲傷的相關書籍,有像《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樣的實用書,也有像《廚房》這樣的小說。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則是由一位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用另一個路數,帶我瞧見生死的另一種面貌。
許多人都以為,包括未覺醒前的我在內,只要平時不做虧心事,臨終時自然可以在平靜中離世,來世也不會投生到太差的法界。 然而,當我覺醒,且在某次閉關修定時,我才駭然發現,臨終的實相是超乎我們凡夫頭腦想像的。 我們自認為的不做虧心事,只是我們自己的妄想,只是我們沒有覺察到,在過去許多無明狀態中,我們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被告知生命所剩不多,什麽是你最放不下的? 人生斷捨離,起源自日本佛寺的體驗死亡營,法師會請參加者閉上眼,冥想自己罹患某種不治之症,人生剩下能做的事情不斷減少,而被時間追趕不得不放棄掉。 為了方便參與者操作,參考日本的流程,在此調整成使用九宮格表格填寫,逐步刪去的方式排列人生優先重要事項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有人同我講過,人如果不怕死,那就可以無所畏懼。 我也因而受惠過了一陣子肆無忌憚的日子。那時候,我以為世間再沒有甚麼能難得到我。 但不久後,我開始意識到死是怎麼一回事,而這件事,我怕的要很。時間仍是不由分說的前進著,就如所有事物都趨向無可挽回的終局。 當想到我們在世間的日子是有限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古羅馬時代的拉丁文名言「勿忘你終有一死」的意義,作者引用了古今中外哲學家對於死亡的看法,提醒讀者不要在生活中糾結於無關緊要的瑣事,而是要珍惜生命中值得守護的時光。這篇文章通過引用名言和哲學家的見解,提醒讀者要懂得放下世俗的慾望,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
Thumbnail
生死的問題一直讓人們困惑,如果有來世,我們能否記得今生的一切?人在生活中總是容易忘記,但我們或許應該感到幸運,因為這一生教會我們許多,我們珍惜並寫下自己的故事。
死亡這個話題,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個禁忌 但可能因為在職場裡看過太多,所以對於生死,其實看得很開 我也好奇,如果有一天,我的心臟停止跳動,會是在怎樣的一個狀況下 都說我的人生,可以寫下一部玫瑰銅鈴眼了XD 前陣子要開刀前,其實有出現不好的預感,只是那時還安慰自己,是半麻,不是全麻,應該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