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心得│倉鼠累了嗎?德國職場心理治療師的工作生活平衡心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曾在職場上,有過那種已經耗盡一切氣力,卻再也提不起勁去面對明天的倦意嗎?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把「過勞(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顯示職場過勞已經不是個人層次抗壓性高低的問題,而是全球職場環境的普遍性狀態。尤其,個人覺得很不幸地,社會對於一個人抗壓性的質疑,以及動不動就貼標籤(例如爛草莓)的惡劣風氣,更增加了一個人坦承自己其實已經過勞的壓力。《倉鼠累了嗎?》由兩位作者共同執筆,他們用「倉鼠」來形容職場上日日拚搏的人們,而「倉鼠輪」則是指人們持續為生活盲目奔波的那段消耗過程。隨著倉鼠越奮力奔跑,轉輪越轉越快,然後就變成了一隻燃燒的倉鼠,把自己消耗殆盡。

過勞現象及容易導致過勞的特徵

就像皮肉傷若忽視不管,便有可能因為細菌感染而愈發嚴重。過勞就是發炎的心靈,隨著壓力的積累若無法排泄,便成為心靈燃燒,小倉鼠就是這麼燃燒起來,甚至殆盡成灰的!壓力的倉鼠輪通常由三方的失衡所開始轉動:個人、私領域及工作,唯有在三者中找到平衡,我們才能說自己克服了壓力。(P.33-38)

某些特性的人特別對過勞缺乏抵抗力,例如依賴外在肯定與獎賞,作者也列出以下三種性格常常可能是潛在病患區:(P.41-44)

一、完美主義者: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能獨自將事情處理得盡善盡美,作者說他在診療間常常聽到一句話:「在我向別人解釋事情該怎麼做之前,我寧可自己先去做。」對我自己的心理而言,可說是完美詮釋。
二、理想主義者:若帶著理想做事,或還附帶背負不同義務,但其他投入的人並未有相同程度的參與,便容易產生挫敗感。
三、凡事都說好:其實就是無法對別人說「不」,這很快會侵蝕自我價值感,因為他人的需求總優先於自己的需求;另外,看別人好像都輕輕鬆鬆完成工作下班去,卻只剩自己還在埋頭苦幹,也難免會引發自我挫折。

判斷自己的過勞階段

每個過勞階段有著不同的應對方式,作者分為以下5階段:(P.79-81、101)

一、玩火的倉鼠:利用已經習得或原生的抗壓技巧來應付壓力。→治療重點:發展自我,好好照顧自己,盡可能自我一點。
二、發熱的倉鼠:過度活動和筋疲力竭不斷相互交錯,開始越來越難在工作與休閒之間劃出區分。→治療重點:預防,定期放鬆,允許恢復。
三、燃燒的倉鼠:已被釘死在工作中,缺乏動力。→治療重點:坦承面對問題,告訴自己是時候要做出改變。
四、燃燒殆盡的倉鼠:工作效率大減、感覺孤立。→治療重點:接受心理治療,你已需要協助。
五、火已滅的倉鼠:回到「一」。

這麼說可能會有點讓人喪氣,作者認為過勞不會消失不見,心靈不會發展出抗壓免疫力,所以沒有從過勞循環中走出來的路。然而,若能學會消化壓力的方法,避免壓力累積,至少可以不要再落入發熱到燃燒的路徑,好好處於滅火狀態。(P.81)

過勞的預防方法

所以,過勞到底該怎麼預防?既然病灶由心而生,解方還是得捫心自問尋求解答。這也是我覺得最為困難的部分。作者提供的建議簡述如下:

第一、認識自己:(P.110-124)

1. 突破習得性無助,告訴自己改變是可能的。
2. 思想清潔:寬容對待自己,若你能善待其他小倉鼠的過錯,為何不能原諒與寬恕自己?要記得自己與其他人一樣珍貴。
3. 自我暗示:告訴自己隨著日子過去,一切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第二、打破制約:(P.125-135)

就像巴夫洛夫的狗一樣,聽到鈴聲便會反射性流口水。我們要做的就是打破刺激接受後的反射動作。要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對你有益的事物上,請在刺激(例如收到email、訊息時)進來時,拉出一段空間思考自己究竟希望該如何回應,再進行反應,這時介於刺激及反應之間的空間便是屬於你的自由。

第三、將驅使力轉換為允許力:(P.136-141)

我們內心充斥各種祈使句,要更完美、要更有效率,以及各種「我必須」。當內心聽到這些詞彙時,請停下來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願意去做這些事情,釐清不斷在心中鞭笞自己的驅使力是什麼,並將之轉換成「我想」,這會是更為舒適的一種心理狀態,因為它是出於自由意志的允許。

第四、80/20法則的時間運用(P.144-147)

效益是做了對的事,效率是將事情做對,但先後順序上,請將做正確的事排第一,也就是先效益,後效率,否則在不對的事情上空提升效率,只是在瞎忙。作者引用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理論,說明要達到80%的成果,其實只需要出20%的力氣,但若想要完成100%的成果,那就得花100%的力氣,所以追求完美其實是沒效益且會造成過勞的。但完美主義者(就是我)這時候就會想問,那到底怎樣才算是已經夠了呢?作者表示,請練習正視自己已經產出的80%的成果,若這樣還是不行,「當很吃力的時候就是已經夠了!」放過自己吧!

如何當隻睿智的小倉鼠 aka 快樂(?)工作人

作者們在最後一Part提供三大訣竅教你如何當隻不發爐的倉鼠,包含:

一、消除壓力因子:例如寬恕自己,學會放手減輕壓力;活在當下,放下自我責備;若可以,避免一心多用;不要忽視自己的休閒,要學會享受等等。但我最喜歡的建議,是要了解自己很珍貴。我很喜歡作者們在書中的一句話:

「只有當你過得好,你才能為別人做好事,如果連自己都過不好,除了燃燒過後的焦土,你不會留下任何東西。」(P.168)

二、培養挫折容忍力:還是回歸砥礪心志,請透過稱讚自己的成就來迎回自由,而不是仰仗他人的肯定。請重新設定自己對於「完美」的定義,並不要設定過高的期望,以避免完美欲及期望落空所帶來的挫折。最重要的是,善用前面說到的允許力,用正面的訊息自我肯定,釋放被驅使力鞭策得傷痕累累的自己。作者也提供更根本的做法:「請想一想自己的核心能力,想一想那些能讓你真的快樂的事物,並且不去做或至少少做那些你做不好的事物。」(P.211)在這裡,能看到一個不是一直鼓吹你踏出舒適圈接受挑戰的建議,覺得溫馨至極。

三、制定倉鼠計畫:作者提供倉鼠平衡輪表,並就其中各領域提供許多引導問題,請大家好好思考若想當一隻不燃燒的倉鼠,該怎麼規劃你的存在之殿,亦即支持你生命的三大領域(前述提過的個人、私領域、工作)。

圖片來源:《倉鼠累了嗎?德國職場心理治療師的工作生活平衡心法》頁229

圖片來源:《倉鼠累了嗎?德國職場心理治療師的工作生活平衡心法》頁229

之所以翻開這本書,是因為我也已是隻燃燒殆盡的倉鼠,燒成渣渣的那種,目前正在進行元素重組、試圖還原成倉鼠的休業過程中。對於完美主義的執著個性,老實說我不知道我能放手到多少,因為真正的完美主義,其實身在其中是無法察覺的,你所有感知,都只知道「應該還可以更好」、「應該就是要這樣做才保險」,所以其實沒有那個對於「完美」的度量衡存在,真正的問題出在:我不知道何時才是夠了?這本書雖然給了我一些答案,但要劃定「夠了的」界線,在我心中還是模糊不清。或許只能在往後職場中一次次的來回練習,才能慢慢學會畫下那道隱而不現的邊界,避免自己再次燒成灰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s  Tacr-avatar-img
2023/05/03
謝謝分享,最近還在想80/20法則的意涵是什麼,你解釋得非常清楚^^
喬安小事-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03
Ds Tacr 這也是我文末想問天問大地的大哉問😅
avatar-img
喬安小室
86會員
83內容數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喬安小室的其他內容
2024/04/13
本書旨在打破「忙碌謬誤」: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撐過所有壓力的幻覺。作者於書中提出5個雙贏原則,希望協助困窘於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迷途羔羊,能將兩者視為相輔相成的夥伴,而非二元對立的零和遊戲。
Thumbnail
2024/04/13
本書旨在打破「忙碌謬誤」: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撐過所有壓力的幻覺。作者於書中提出5個雙贏原則,希望協助困窘於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迷途羔羊,能將兩者視為相輔相成的夥伴,而非二元對立的零和遊戲。
Thumbnail
2024/03/10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2024/03/10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2023/12/17
每個人的日常,或許都曾有過那種茫而未解的情緒繚繞心頭:憂鬱、焦慮、憤怒、恐懼,不僅耗損自己的內心能量,同時也無可避免地影響自身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不論是有無意識的負面情緒放射攻擊,還是緊閉心扉地隔絕外在,都終將把眾人推拒在外,形成內心的孤獨,使情緒積累更深。 
Thumbnail
2023/12/17
每個人的日常,或許都曾有過那種茫而未解的情緒繚繞心頭:憂鬱、焦慮、憤怒、恐懼,不僅耗損自己的內心能量,同時也無可避免地影響自身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不論是有無意識的負面情緒放射攻擊,還是緊閉心扉地隔絕外在,都終將把眾人推拒在外,形成內心的孤獨,使情緒積累更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個總是努力工作的人,某天突然像是心火熄滅一樣,完全失去工作的熱情與動力,不論做甚麼都感到無所謂,身體有如被掏空一般的能量耗盡,其實不是你不給力,而是你已經燃燒殆盡。 這本書是由平安文化所出版,作者池井佑丞的現職是產業醫生,專業橫跨內科、訪問診療到職業格鬥家。他認為真正的醫療不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個總是努力工作的人,某天突然像是心火熄滅一樣,完全失去工作的熱情與動力,不論做甚麼都感到無所謂,身體有如被掏空一般的能量耗盡,其實不是你不給力,而是你已經燃燒殆盡。 這本書是由平安文化所出版,作者池井佑丞的現職是產業醫生,專業橫跨內科、訪問診療到職業格鬥家。他認為真正的醫療不
Thumbnail
我曾經是一個在職場上燃燒殆盡的人,當時的症狀有反胃、耳鳴、心悸,由於有感於發生的頻率日益升高,即便連休假日都未曾停歇,最後竟演變至夜不成眠,在踏進身心科診所的隔天,我向主管提出了辭呈,也從此告別了服務多年的公司。 根據《燃燒殆盡的人》這本書中所述,「燃燒殆盡症候群」其實不是一種病名,而是「影響健康狀
Thumbnail
我曾經是一個在職場上燃燒殆盡的人,當時的症狀有反胃、耳鳴、心悸,由於有感於發生的頻率日益升高,即便連休假日都未曾停歇,最後竟演變至夜不成眠,在踏進身心科診所的隔天,我向主管提出了辭呈,也從此告別了服務多年的公司。 根據《燃燒殆盡的人》這本書中所述,「燃燒殆盡症候群」其實不是一種病名,而是「影響健康狀
Thumbnail
你常常鼓勵人說"盡力就好!"為什麼不對自己說呢? 你能原諒傷害你的人,為什麼不能原諒自己呢? 反覆在失眠、疲倦、免疫系統疾病、不明原因疼痛、焦慮、憂鬱橫跳;在中醫西醫骨科神經外科免疫科身心科奔波之後, 寫文也只是希望有一個打工人可以安全討論"我到底怎麼了?"的地方。
Thumbnail
你常常鼓勵人說"盡力就好!"為什麼不對自己說呢? 你能原諒傷害你的人,為什麼不能原諒自己呢? 反覆在失眠、疲倦、免疫系統疾病、不明原因疼痛、焦慮、憂鬱橫跳;在中醫西醫骨科神經外科免疫科身心科奔波之後, 寫文也只是希望有一個打工人可以安全討論"我到底怎麼了?"的地方。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小倉鼠和大家聊到有關高敏人特別容易累的主題,你是不是也心有戚戚焉?其實,一向外向和喜歡社交的我,從來也沒想到,自己也算高敏人,但是,在幾次身體出現重大狀況後,我才驚覺原來自己體能大不如前,我已不是年輕,易回復,可以成天熬夜的身體了,雖然很幸運的是,我的外觀看不太出來,但是,身體這種東西真的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小倉鼠和大家聊到有關高敏人特別容易累的主題,你是不是也心有戚戚焉?其實,一向外向和喜歡社交的我,從來也沒想到,自己也算高敏人,但是,在幾次身體出現重大狀況後,我才驚覺原來自己體能大不如前,我已不是年輕,易回復,可以成天熬夜的身體了,雖然很幸運的是,我的外觀看不太出來,但是,身體這種東西真的
Thumbnail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把「過勞(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顯示職場過勞已經不是個人層次抗壓性高低的問題,而是全球職場環境的普遍性狀態。你也曾在職場上,有過那種已經耗盡一切氣力,卻再也提不起勁去面對明天的倦意嗎?或許翻開《倉鼠累了嗎?》,能幫助你不要當隻燃燒中的倉鼠,避免消耗殆盡的命運。
Thumbnail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把「過勞(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顯示職場過勞已經不是個人層次抗壓性高低的問題,而是全球職場環境的普遍性狀態。你也曾在職場上,有過那種已經耗盡一切氣力,卻再也提不起勁去面對明天的倦意嗎?或許翻開《倉鼠累了嗎?》,能幫助你不要當隻燃燒中的倉鼠,避免消耗殆盡的命運。
Thumbnail
▊本文關鍵字 #職場 #工作 #職涯 #壓力 #主管 #生涯規劃 #八年級生 #MZ世代 #我們MZ世代 #自由討論 #互相尊重 # 存股 #人生哲學#podcast #心得 #閱讀 #筆記 #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 #書評 #上班族 #人生#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節目自推#說書 #幸福 #勇氣
Thumbnail
▊本文關鍵字 #職場 #工作 #職涯 #壓力 #主管 #生涯規劃 #八年級生 #MZ世代 #我們MZ世代 #自由討論 #互相尊重 # 存股 #人生哲學#podcast #心得 #閱讀 #筆記 #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 #書評 #上班族 #人生#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節目自推#說書 #幸福 #勇氣
Thumbnail
工作倦怠(Burnout)又被稱為職業倦怠,在一九七四年被提出,用來描述專業助人工作者身心耗竭(Exhaustion)的現象。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卻無法成功處理的一種症候群。
Thumbnail
工作倦怠(Burnout)又被稱為職業倦怠,在一九七四年被提出,用來描述專業助人工作者身心耗竭(Exhaustion)的現象。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卻無法成功處理的一種症候群。
Thumbnail
上班好煩好累,對生活失去動力好想換工作…我該怎麼辦? 日復一日的生活常常讓我們感到身心疲憊 如果能不用上班該有多好? 我這麼可愛為什麼還要上班?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上班的意義很多,可能是為了生活、為了夢想、為了實現自我 但為什麼這些熱情 都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在流逝呢? 或許我們只是想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上班好煩好累,對生活失去動力好想換工作…我該怎麼辦? 日復一日的生活常常讓我們感到身心疲憊 如果能不用上班該有多好? 我這麼可愛為什麼還要上班?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上班的意義很多,可能是為了生活、為了夢想、為了實現自我 但為什麼這些熱情 都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在流逝呢? 或許我們只是想變得更強大!
Thumbnail
我們一天在職場上待著的時間常常是8小時開始起跳,甚至要加班時需要待更久,在工作的時候你真的是天天都充滿幹勁覺得所有任務都能帶給你成就感嗎?或許有,但不一定全部都會讓你覺得有成就感對吧?所以今天要來聊聊的就是工作跟自身情緒之間到底有哪些影響~
Thumbnail
我們一天在職場上待著的時間常常是8小時開始起跳,甚至要加班時需要待更久,在工作的時候你真的是天天都充滿幹勁覺得所有任務都能帶給你成就感嗎?或許有,但不一定全部都會讓你覺得有成就感對吧?所以今天要來聊聊的就是工作跟自身情緒之間到底有哪些影響~
Thumbnail
踏入遠距⼯作兩年⼜多⼀點,我才真正意識到,24⼩時和⾃⼰相處、溝通,竟然是這⼯作以來最難的⼀道關卡。因為職場上的妖魔⿁怪固然可怕,但下了班、離開辦公室後,也就稍稍獲得了可以喘息的空間,不過和⾃⼰相處卻是24⼩時全年無休,就連睡覺也是在和⾃⼰的潛意識同床共眠。
Thumbnail
踏入遠距⼯作兩年⼜多⼀點,我才真正意識到,24⼩時和⾃⼰相處、溝通,竟然是這⼯作以來最難的⼀道關卡。因為職場上的妖魔⿁怪固然可怕,但下了班、離開辦公室後,也就稍稍獲得了可以喘息的空間,不過和⾃⼰相處卻是24⼩時全年無休,就連睡覺也是在和⾃⼰的潛意識同床共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