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飲食乏善可陳?蘇東坡的餐桌其實比你想的還豐富!5種文豪熱愛大啖的美食

古人飲食乏善可陳?蘇東坡的餐桌其實比你想的還豐富!5種文豪熱愛大啖的美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古代的中國文人可說是人人都多才多藝,書法、詩詞、考試、從政,什麼都難不倒他們,而宋代文豪蘇東坡比他人更加獨樹一格的地方是他不僅埋首於讀書的桌案,也活躍於自家廚房的灶臺前,不僅愛吃還能說出一堆名堂,甚至還會提筆記下品嘗心得,可說是宋代的文青美食家,真的相當是擅長品嘗生活中的各種「風味」呢。

那麼,東坡家的餐桌上,都擺著什麼美味呢?今天就和我們來一起看看東坡曾經推薦過的五道好料吧!

(其中有一道你可能完全想不到!)

raw-image

豬肉

講到東坡版美食,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會是東坡肉,但其實東坡不僅留下發明東坡肉、揪人吃豬肉等軼聞,更曾寫過〈豬肉頌〉等文章,大加讚揚豬肉的美味,根本是宋代的豬肉親善大使。如果放在現代,超市肉品區大概會放著印有他豎起拇指推薦的照片的看板吧。

〈豬肉頌〉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薺菜

可別以為東坡只愛吃肉,其實他「葷素不忌」!不管是什麼食材,只要落入東坡之手,他就有本事做出超美味料理,就連野菜都能煮成超好吃的糝(加入米和其他材料一起熬煮的羹湯類)!

在他寫給徐姓友人的信〈與徐十二〉中,因為聽說這位朋友生了瘡,東坡便引了《本草》對薺菜的說明,叫朋友可以多吃菜保健康。

詳細的食譜是這樣:

取薺一二升許,凈擇,入淘了米三合,冷水三升,生薑不去皮,捶兩指大,同入釜中,澆生油一蜆殼多於羹面上,不得觸,觸則生油氣,不可食,不得入鹽、醋。

雖然看起來很清淡,但東坡卻說吃過這碗羹,就不會再想起海陸山珍了呢!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菜市場把這種神祕的菜買回家煮煮看,試試東坡親傳好味道。


牡蠣

東坡的一生雖然不太順遂,被貶了好幾次,最遠甚至去了海南島,但他並沒有被官場上的失意給擊倒,仍舊對生活充滿了期待,也常用貶謫之處的當地美食來聊表慰勞自己的心。

例如,他在海南島的時候,就嘗試了當地出產的牡蠣。雖然那個時代的牡蠣還沒有「海中牛奶」的美名,不過美味的東西就算沒有頭銜也還是美味的,當東坡吃到牡蠣時,這一口海味下去簡直驚為天人,簡直絕了!東坡覺得牡蠣的鮮美到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程度,還因此特別寫信給兒子分享這個珍味,而且特別叮囑這是他們之間的小秘密:

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其味。
(別讓那些做官的人知道,不然他們可能會過來搶食牡蠣。)


河豚

東坡喜歡的海產可不只是牡蠣,就連河豚也是他心心念念的春天好味道。現在講到河豚料理,總是會想起日本高級料亭,但其實從晉代開始,中國人就不停努力,想方設法,讓自己能吃到美味而不會死掉。到了宋代,他們終於征服了河豚之毒,從此以後大家都能在春天安心吃河豚啦。

東坡對河豚的愛,也體現在他幫朋友惠崇之畫〈春江晚景〉的題詩上: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而在東坡的《物類相感志》裡,也記錄了安全去除河豚之毒的密技:

河豚用荊芥同煮,三五次換水,則無毒。

但是究竟有沒有用呢?術業有專攻,建議大家還是要尋求專業料理師傅的協助比較妥當喔。


荔枝

大家都知道楊貴妃愛吃荔枝,不過若要羅列一個古代愛吃荔枝紅人榜,東坡想必也是可以排進前三名的。當東坡被貶到南邊時,遇到了荔枝盛產的時節,他一邊大啖這產期不長的時鮮水果,一邊還寫了一些詩來記錄荔枝。

像是〈食荔枝〉這首絕句就寫道: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前兩句說到當地的枇杷和楊梅很新鮮,下兩句則用誇張的筆法極言他對荔枝的愛,除了蔬菜、海鮮和紅肉,東坡對水果也是相當有見解呢。


除了這些食物都被東坡按過讚,他也介紹過其他好味料理跟食譜,可說是古代的美食達人,想知道其他東坡私房菜,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想看更多有趣的故事與八卦,歡迎加入文學碎碎念的沙龍 〈五分鐘讀文學〉,和我們一起開心享受文學的魅力!

也歡迎追蹤 IG 文學碎碎念📚有關文學的有趣大小事,每週六晚間一起看更新~

avatar-img
五分鐘讀文學
28會員
66內容數
文豪筆下的詞藻,平時根本用不到?No no no,莎士比亞語錄從古至今,都一樣好用!這裡收集了莎士比亞經典劇作中,不同主題的名言佳句,打造時而厭世,時而積極的幽默語錄系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五分鐘讀文學 的其他內容
現代的學生不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每次大考都要應付五科以上,就連選學校和國考項目,都是需要好好從長計議的大決定。 講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古代的考生比較輕鬆,只要會寫寫詩、背背四書五經,就能一路從秀才進階成進士,從此平步青雲,一路當官當到發大財呢? 其實科舉制度可沒有這麼簡單呢!一起來看看吧!
看著考卷上的選擇與申論題,是不是有時會想寫上「正確答案」以外的內容呢? 在應試教育中,我們不知不覺就被灌輸並默認了問題另一端必然有唯一正解,偶爾才會靈光一現,意會現實並非如此,並力求其他解法。其實這種對於「正確答案」的挑戰思維,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就已經有考生表現出來了。清代就有一名才子金聖歎,明明書
講到魏晉,大家腦海裡閃現的關鍵字,一定會有竹林七賢,簡直就是一路紅到現在的魏晉最強男團(?)。但是這七位男子究竟是誰,可能就不是每個人都說的出來。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快速簡介這七位聽起來仙風道骨、超然世外,但其實有點呆萌的清談系男子天團成員。
  矮牆邊梅樹靜靜立著,幾葩白梅在寒風中綻放,彷彿細雪落在伸展的枝枒上頭。遠眺似雪,細究卻又不是雪。為什麼遠遠地就能知曉這白梅與雪有別呢?原因就在那隱約散發的暗香。   想像上述這般情景時,或許不免有人會不由自主地想像出一個傲骨錚錚的文人佇立雪中的模樣。他滿懷大志,卻鴻圖難展,此時見景傷情詠起詩來,
人在職場走跳,難免遇到奇葩老闆,但好在現代還有勞基法保障基本權益,也有多種管道可以讓我們抱怨發聲。 然而,慣老闆之風其實由來已久,《世說新語》裡面就記載了許多有錢就好任性的老闆們,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五個古代慣老闆案例,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吧!
現代的學生不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每次大考都要應付五科以上,就連選學校和國考項目,都是需要好好從長計議的大決定。 講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古代的考生比較輕鬆,只要會寫寫詩、背背四書五經,就能一路從秀才進階成進士,從此平步青雲,一路當官當到發大財呢? 其實科舉制度可沒有這麼簡單呢!一起來看看吧!
看著考卷上的選擇與申論題,是不是有時會想寫上「正確答案」以外的內容呢? 在應試教育中,我們不知不覺就被灌輸並默認了問題另一端必然有唯一正解,偶爾才會靈光一現,意會現實並非如此,並力求其他解法。其實這種對於「正確答案」的挑戰思維,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就已經有考生表現出來了。清代就有一名才子金聖歎,明明書
講到魏晉,大家腦海裡閃現的關鍵字,一定會有竹林七賢,簡直就是一路紅到現在的魏晉最強男團(?)。但是這七位男子究竟是誰,可能就不是每個人都說的出來。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快速簡介這七位聽起來仙風道骨、超然世外,但其實有點呆萌的清談系男子天團成員。
  矮牆邊梅樹靜靜立著,幾葩白梅在寒風中綻放,彷彿細雪落在伸展的枝枒上頭。遠眺似雪,細究卻又不是雪。為什麼遠遠地就能知曉這白梅與雪有別呢?原因就在那隱約散發的暗香。   想像上述這般情景時,或許不免有人會不由自主地想像出一個傲骨錚錚的文人佇立雪中的模樣。他滿懷大志,卻鴻圖難展,此時見景傷情詠起詩來,
人在職場走跳,難免遇到奇葩老闆,但好在現代還有勞基法保障基本權益,也有多種管道可以讓我們抱怨發聲。 然而,慣老闆之風其實由來已久,《世說新語》裡面就記載了許多有錢就好任性的老闆們,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五個古代慣老闆案例,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