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時代的《餘地》|顧玉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可以把一本小說寫成台灣社運的索引、世代的對話信札,也只有顧玉玲的《餘地》能做到了。
這本橫跨台灣百年時光的小說,刨出代代台灣人隱形卻嚴重的內傷,幾段輕描淡寫的角色對話(或拒絕對話),就顯露出內傷的各式源頭:日治的殖民壓迫、白色恐怖的噤聲年代、解嚴後社運的風起雲湧⋯⋯。
這是每一位台灣人都難以避免的隱微創傷,卻也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顧玉玲過往為大眾所知的是「我在場」的非虛構寫作著作;今年的新作《餘地》則挑戰了虛構寫作,但書一開頭仍寫道:「這是千真萬確的。」這意味她不因虛構而「退場」,反而是置入整個人生現實來寫作本書。
這回她用小說之眼靈動觀望各世代大小議題,並對當代提出深刻的疑問。
avatar-img
9會員
7內容數
我寫的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沒有名字的時候,你說 或許告解簿該寫下遺忘的實情 有關生活 正值無糖正常冰 有關愛的 用細尖筆畫上刀刃 無關自己的 最好是不要擅加描述 於是有名字的時候 盡量不顯後悔
👀 萬遠鏡觀測重點 👀   當我心中有珍惜的人,他就是我的纜繩。綁束的同時,能繫住飄搖的船隻在岸。 作者吉田修一把這句話留在書封裡 — — 「為浮游於都會的寂寞靈魂而寫」。 也因此,《惡人》看似是一本述說保險員命案的懸疑小說,核心卻沒有圍繞在案件疑點,而是專注在「寂寞」與「惡」的人性交叉點。
沒有名字的時候,你說 或許告解簿該寫下遺忘的實情 有關生活 正值無糖正常冰 有關愛的 用細尖筆畫上刀刃 無關自己的 最好是不要擅加描述 於是有名字的時候 盡量不顯後悔
👀 萬遠鏡觀測重點 👀   當我心中有珍惜的人,他就是我的纜繩。綁束的同時,能繫住飄搖的船隻在岸。 作者吉田修一把這句話留在書封裡 — — 「為浮游於都會的寂寞靈魂而寫」。 也因此,《惡人》看似是一本述說保險員命案的懸疑小說,核心卻沒有圍繞在案件疑點,而是專注在「寂寞」與「惡」的人性交叉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如果,有人問起一部以作者有過台灣南部(嘉義)的生活經驗、又不迎合政治正確、完全展現小說家真本領的現代日文長篇小說有什麼重要時,我認為它本身就帶有清醒而進取的問題意識,同時還隱含著某種熱切的期待。   真木由紹《台湾および落語の》(彩流社,2023)這部小說在我手上已經兩個星期了,不過,我因忙於各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勿忘歷史、記取教訓、莫重蹈覆徹,這才更該是我們後人的功課。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如果,有人問起一部以作者有過台灣南部(嘉義)的生活經驗、又不迎合政治正確、完全展現小說家真本領的現代日文長篇小說有什麼重要時,我認為它本身就帶有清醒而進取的問題意識,同時還隱含著某種熱切的期待。   真木由紹《台湾および落語の》(彩流社,2023)這部小說在我手上已經兩個星期了,不過,我因忙於各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勿忘歷史、記取教訓、莫重蹈覆徹,這才更該是我們後人的功課。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