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餘飯後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家有三個小孩,由大至小分別是哥哥、姊姊、我,我跟哥哥有十歲的差距,跟姊姊差七歲,我完全是意外蹦出來的,也因為這樣,我爸媽常常說我是生來陪伴他們的,當哥哥姊姊都畢業出去賺錢的時候,我還在家裡讀書,如今我現在也畢業了,是該出去闖闖的年紀。
我還記得我爸以前有閒情逸致的時候都會泡茶,什麼茶都有,青茶、烏龍茶、金萱......到比較後期的時候都是泡普洱茶或老茶,因為那種茶葉烘焙的比較深,對老人的胃比較好,不會太寒。每次我爸在泡茶的時候,我都會跟他一起喝,我不會他們那種有技術的泡法,但我就是很喜歡喝熱熱的茶,聞著清甜的茶香,入口不澀且回甘,這種時候特別幸福。
現在爸媽的工作在別的縣市,所以回家的時候都沒有時間泡茶,但我也不會用特殊器具沖泡給他們喝,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茶包,不過送連鎖超市都有在賣的茶包就有點low,挑來選去終於看到一間包裝很吸引我的「翠竹軒茶莊」,它們的包裝設計很有中式風格,乾淨也不雜亂,如同它的茶泡出來的色澤,清楚透徹,味道嚐起來非常甘甜。
梨山鮮茶包(上)、廬山蜜誘(下)

「翠竹軒茶莊」是頂級的烏龍茶品牌,配合梨山的高山氣候,使高山茶一年只得2-3次的採收,非常的珍貴、稀少,茶莊除了販售茶包也有販賣茶葉哦。
現在官網滿$2000元免運,點選以下連結進去購買還可以打九折(~5/25)
連結優惠快到期嘍~趕快跟我一起購購購!
●購買連結:翠竹軒茶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40內容數
我們都是第一次誕生在這世界上,都需要練習面對人生,我們把握不了未來的日子能過得怎麼樣,但至少可以做到了解自我,在一連串的磕磕碰碰下,一次又一次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ihyue石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到夏天,大家都想往海邊跑,雖然炎熱,但涼爽的海水可以讓我們完全忘記太陽的存在,近兩三年大家越來越有環保意識,發起淨灘、保護珊瑚礁等等的活動,許多商家為了推廣保護環境,製作出了很多對環境友善的產品,小至使用環保素材做包裝,大至內容物採用可分解的原料做生產,雖然價錢.......
大家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藉由吃來發洩,吃燒烤、火鍋、炸雞,用吃來解決心情的不適,得到滿足感......
我在6坪的小房間養了一隻虎斑貓—麥麥。 2020年,我在臉書社團看到一公一母的幼貓在徵奴隸,我那時對於養貓已經猶豫一年半了,當時看到領養貼文,小貓又剛好在楠梓,就覺得應該是他了。我從以前就想好我的第一隻寵物必須是男生,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
一到夏天,大家都想往海邊跑,雖然炎熱,但涼爽的海水可以讓我們完全忘記太陽的存在,近兩三年大家越來越有環保意識,發起淨灘、保護珊瑚礁等等的活動,許多商家為了推廣保護環境,製作出了很多對環境友善的產品,小至使用環保素材做包裝,大至內容物採用可分解的原料做生產,雖然價錢.......
大家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藉由吃來發洩,吃燒烤、火鍋、炸雞,用吃來解決心情的不適,得到滿足感......
我在6坪的小房間養了一隻虎斑貓—麥麥。 2020年,我在臉書社團看到一公一母的幼貓在徵奴隸,我那時對於養貓已經猶豫一年半了,當時看到領養貼文,小貓又剛好在楠梓,就覺得應該是他了。我從以前就想好我的第一隻寵物必須是男生,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喝茶,好好是一個空間,以茶相伴於生活中。 這是位於萬華街巷內,一個以茶為載體的生活空間。二男二女以夢想為軸心的嶄新小天地。
Thumbnail
我的母親,出身於外省家庭。 我外公是福建廈門茶商之子, 外曾祖父是當時的地主階級, 擁有不少土地租給佃農種茶。 外曾祖父膝下有兩男一女, 我外公行大,自幼送去私塾讀書, 通四書五經,習得一手好毛筆字。
Thumbnail
每次市集都會依地點或主題 做品項的調整或特別的企劃 這次因為市集在「茶葉博物館」 特別跟孩子的乾爹所主理的 節氣創意餐廳 春小滿 合作了兩款 自然農法栽種的特調茶品 乾爹竟然還用了他們倆的名字為茶命名 不止名稱 連茶的風味也調出他們的個性 肉麻死了好喜歡 現場要賣茶葉之外還有冷
Thumbnail
我的茶故事(十一) 最後悔的事   朋友說在茶師父那喝老普洱,是老師四十年前收的時候,就已經是很貴的老普洱。現在拿來泡,居然回沖三十幾次還有味道!   我沒喝過回沖三十幾次的茶,不過回沖十幾次的倒是喝過不少次,記憶蠻深刻的。  大約是1995年,有位朋友知道我愛喝高山茶,說他認識一家茶行叫「逸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我在成長過程中意識到,自己是製茶師的女兒,從小對茶的認識並不模糊,即使缺乏父親的教導,我總能自己找到答案,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茶,從古傳統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坐下泡茶談天,到現在人手一杯手搖飲聊著自己喜愛的飲料店,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亦是臺灣特色產品,如同大家聽過英國紅茶、日本抹茶或玄米茶等,臺灣烏龍茶也是能站上世界
Thumbnail
面對其他人光鮮漂亮的學歷,不必感到自卑,我們可以做的事,不是羨慕別人,而是像製茶一樣,思考如何讓自己變成一道好茶,讓人值得回味再三。 對工作的態度與投入的心思與否,以及好的人際關係(製茶的技術),都影響你是否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好茶),如果可以額外的自我修習、增強其他實力會更好。
Thumbnail
2024年1月14日 從小就跟著家人一起喝茶,就是老人茶、熟茶,各式各樣的茶葉,有時候覺得好淡像水,有時候苦後回甘,有時候則是澀味回甜,但始終沒有更多認識茶葉世界。 終於,來參加講茶學院的茶葉品評一級的認證課程,湯家鴻老師真是卯足全力加快速度的分享,從感官品評與風味敘述切入,再提到軟硬水的選擇與
Thumbnail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喝茶,好好是一個空間,以茶相伴於生活中。 這是位於萬華街巷內,一個以茶為載體的生活空間。二男二女以夢想為軸心的嶄新小天地。
Thumbnail
我的母親,出身於外省家庭。 我外公是福建廈門茶商之子, 外曾祖父是當時的地主階級, 擁有不少土地租給佃農種茶。 外曾祖父膝下有兩男一女, 我外公行大,自幼送去私塾讀書, 通四書五經,習得一手好毛筆字。
Thumbnail
每次市集都會依地點或主題 做品項的調整或特別的企劃 這次因為市集在「茶葉博物館」 特別跟孩子的乾爹所主理的 節氣創意餐廳 春小滿 合作了兩款 自然農法栽種的特調茶品 乾爹竟然還用了他們倆的名字為茶命名 不止名稱 連茶的風味也調出他們的個性 肉麻死了好喜歡 現場要賣茶葉之外還有冷
Thumbnail
我的茶故事(十一) 最後悔的事   朋友說在茶師父那喝老普洱,是老師四十年前收的時候,就已經是很貴的老普洱。現在拿來泡,居然回沖三十幾次還有味道!   我沒喝過回沖三十幾次的茶,不過回沖十幾次的倒是喝過不少次,記憶蠻深刻的。  大約是1995年,有位朋友知道我愛喝高山茶,說他認識一家茶行叫「逸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我在成長過程中意識到,自己是製茶師的女兒,從小對茶的認識並不模糊,即使缺乏父親的教導,我總能自己找到答案,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茶,從古傳統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坐下泡茶談天,到現在人手一杯手搖飲聊著自己喜愛的飲料店,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亦是臺灣特色產品,如同大家聽過英國紅茶、日本抹茶或玄米茶等,臺灣烏龍茶也是能站上世界
Thumbnail
面對其他人光鮮漂亮的學歷,不必感到自卑,我們可以做的事,不是羨慕別人,而是像製茶一樣,思考如何讓自己變成一道好茶,讓人值得回味再三。 對工作的態度與投入的心思與否,以及好的人際關係(製茶的技術),都影響你是否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好茶),如果可以額外的自我修習、增強其他實力會更好。
Thumbnail
2024年1月14日 從小就跟著家人一起喝茶,就是老人茶、熟茶,各式各樣的茶葉,有時候覺得好淡像水,有時候苦後回甘,有時候則是澀味回甜,但始終沒有更多認識茶葉世界。 終於,來參加講茶學院的茶葉品評一級的認證課程,湯家鴻老師真是卯足全力加快速度的分享,從感官品評與風味敘述切入,再提到軟硬水的選擇與
Thumbnail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