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書寫10 - 教學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父母以孩子玩樂的特性讓他們從遊戲中開始,並漸漸引導到玩具真正的用途。

原文摘錄自《刻意練習》

如果不好玩,孩子怎麼會想繼續學? 這句話我曾經從某位老師前輩聽到,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卻衝擊著我的思想。

我的教學風格是比較偏向直球式的教學,為了讓學生達到某個程度學會某項技巧,我設計的練習往往不怎麼有趣,但認真做起來卻可能是進步最快的方法,但我意識到教學不能只求技術練習,也要維持學生的興趣。

這讓我反思我的理念,應該是著眼於學生的技術? 還是讓學生很享受這門技藝? 難道這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事嗎?

若是找到問題並解決,我認為要兼得兩樣是沒有問題的,書中提到,提升學生技能的同時,也要維持動機。

意思是這兩樣非得同時具備,否則在有效的練習方法也很難持續下去......(Time's u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迪說書的沙龍
9會員
19內容數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自由書寫術》所以對這套書寫技術深感興趣,因此我決定來做個大膽的嘗試,就是按照書中的技巧,每天自由書寫,並且把我寫的內容分享出來,這裡將會是很自由很輕鬆,內容可能對你來說很無聊,但透過這個專題我想知道,如果我把我最真實的內在打開給別人看,會得到什麼結果。
阿迪說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22
心理學家也發現,當人們越重視幸福,他們的人生就會變得越不幸福。 在《逆思維》中作者提出了幾可能的原因: 1. 太常評判自己的人生,而忘了要體驗人生,活在當下。 2. 追求目標以及成就時,忘了正面情緒才能帶來幸褔。 3.過度強調快樂而忘了目的。 作者說: 追求意義要比幸福更為健康 研究也顯示在工作中
Thumbnail
2023/05/22
心理學家也發現,當人們越重視幸福,他們的人生就會變得越不幸福。 在《逆思維》中作者提出了幾可能的原因: 1. 太常評判自己的人生,而忘了要體驗人生,活在當下。 2. 追求目標以及成就時,忘了正面情緒才能帶來幸褔。 3.過度強調快樂而忘了目的。 作者說: 追求意義要比幸福更為健康 研究也顯示在工作中
Thumbnail
2023/05/12
在《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裡,有一段話說「想獲得好的故事,就必須提出更好的問句」。要引出一個人滔滔不絕的說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名詞以及引導句來問問題。 書中的作者因為學校作業的關係要訪談其中一位家人。於是他決定訪問他奶奶。 作者問說 : 「奶奶,跟我說說大蕭條的日子」作者拿好筆,做好寫下精彩故事
Thumbnail
2023/05/12
在《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裡,有一段話說「想獲得好的故事,就必須提出更好的問句」。要引出一個人滔滔不絕的說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名詞以及引導句來問問題。 書中的作者因為學校作業的關係要訪談其中一位家人。於是他決定訪問他奶奶。 作者問說 : 「奶奶,跟我說說大蕭條的日子」作者拿好筆,做好寫下精彩故事
Thumbnail
2023/05/09
而讀到這章之前,我沒想過連寫作都需要設時限,我當下的疑問是,既然叫做「自由」書寫,那計時不會反而是一種限制嗎? 在《自由書寫術》中,作者給出兩個理由。
Thumbnail
2023/05/09
而讀到這章之前,我沒想過連寫作都需要設時限,我當下的疑問是,既然叫做「自由」書寫,那計時不會反而是一種限制嗎? 在《自由書寫術》中,作者給出兩個理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學生在校上課及小孩學習時,不可能隨時都那麼有趣好玩,但是小孩回家後,我們很常這樣問:「學校好玩嗎?有交到朋友嗎?」容易讓小孩覺得上課就是要趣味、來交朋友的。相反,我們卻很少好奇:「今天有學到什麼酷的知識嗎?」「有沒有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原來如此啊!」適當的問句,才能夠幫小孩關注在學校該注意的事情。
Thumbnail
學生在校上課及小孩學習時,不可能隨時都那麼有趣好玩,但是小孩回家後,我們很常這樣問:「學校好玩嗎?有交到朋友嗎?」容易讓小孩覺得上課就是要趣味、來交朋友的。相反,我們卻很少好奇:「今天有學到什麼酷的知識嗎?」「有沒有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原來如此啊!」適當的問句,才能夠幫小孩關注在學校該注意的事情。
Thumbnail
父母以孩子玩樂的特性讓他們從遊戲中開始,並漸漸引導到玩具真正的用途。 原文摘錄自《刻意練習》 如果不好玩,孩子怎麼會想繼續學? 這句話我曾經從某位老師前輩聽到,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卻衝擊著我的思想。 我的教學風格是比較偏向直球式的教學,為了讓學生達到某個程度學會某項技巧,我設計的練習往往不怎麼有趣
Thumbnail
父母以孩子玩樂的特性讓他們從遊戲中開始,並漸漸引導到玩具真正的用途。 原文摘錄自《刻意練習》 如果不好玩,孩子怎麼會想繼續學? 這句話我曾經從某位老師前輩聽到,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卻衝擊著我的思想。 我的教學風格是比較偏向直球式的教學,為了讓學生達到某個程度學會某項技巧,我設計的練習往往不怎麼有趣
Thumbnail
引導與操控不同,引導有三個原則,首先是不講大道理,只講真實的故事。第二個原則是不「灌輸」任何想法,只「中性的引導」,首先是從這個故事刺激思考,然後各自表達想法,一方面聆聽他的意見,同時也修正自己的想法,最後也許可以找到答案,或者浮現更多問題,展開新一輪的思考與追尋。 是的,引導就是沒有預設答案,以平
Thumbnail
引導與操控不同,引導有三個原則,首先是不講大道理,只講真實的故事。第二個原則是不「灌輸」任何想法,只「中性的引導」,首先是從這個故事刺激思考,然後各自表達想法,一方面聆聽他的意見,同時也修正自己的想法,最後也許可以找到答案,或者浮現更多問題,展開新一輪的思考與追尋。 是的,引導就是沒有預設答案,以平
Thumbnail
今天在車上聽《下一本讀什麼》是關於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 的作者訪談,裡面提到要用獎勵、點數、排名的遊戲化去讓教學變有趣,這種兌換獎品的制度其實很常見,但效果不是不持久,就是新鮮感不夠,吸引力不夠。那還有什麼新把戲呢?
Thumbnail
今天在車上聽《下一本讀什麼》是關於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 的作者訪談,裡面提到要用獎勵、點數、排名的遊戲化去讓教學變有趣,這種兌換獎品的制度其實很常見,但效果不是不持久,就是新鮮感不夠,吸引力不夠。那還有什麼新把戲呢?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652063833845/ 家長看我們上課用的玩具或者桌遊,會說看起來好像很好用,甚至說很想買。雖然這感覺可以成為玩具或者教具的業配,商機無限,但是其實重點一直都不在道具,而是用心跟理解。 . .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652063833845/ 家長看我們上課用的玩具或者桌遊,會說看起來好像很好用,甚至說很想買。雖然這感覺可以成為玩具或者教具的業配,商機無限,但是其實重點一直都不在道具,而是用心跟理解。 . .
Thumbnail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讓孩子獲得大量的知識。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將老師要教的內容完全涵蓋。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讓孩子享受遊戲(學習)的過程。 每個人期待教育桌遊能帶來的效益的有不同的想像,在你心目中怎樣的作品才是好的教育桌遊呢?
Thumbnail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讓孩子獲得大量的知識。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將老師要教的內容完全涵蓋。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讓孩子享受遊戲(學習)的過程。 每個人期待教育桌遊能帶來的效益的有不同的想像,在你心目中怎樣的作品才是好的教育桌遊呢?
Thumbnail
所以當那些看似非常理存在於教育現場的「不太乖示範」浮現時,當然只會更想要急於介入,成為別人眼中教育得體的大人,更多時刻是因為自己輸不起,無力承擔身為一個大人可以「不用太乖」也可以「教育有方」的可能性。 於是想要在普世價值下成為一個被認定的「合格大人」,我們只好繼續假裝這些有道理的強迫是為孩子好……。
Thumbnail
所以當那些看似非常理存在於教育現場的「不太乖示範」浮現時,當然只會更想要急於介入,成為別人眼中教育得體的大人,更多時刻是因為自己輸不起,無力承擔身為一個大人可以「不用太乖」也可以「教育有方」的可能性。 於是想要在普世價值下成為一個被認定的「合格大人」,我們只好繼續假裝這些有道理的強迫是為孩子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