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成長的軌跡,來自於參與】《108年LTA師資訓練第一樂章】文/黃莉莉園長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最近常常有參觀的家長要來選學校,如果要了解一個學校,我覺得應該不是只有看環境,了解收費。

理念觀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師資團隊。

家長就會問,如何看得出來?

剛好經歷過這學期師訓的第一個階段。也在昨天大家在完成之後在內部社團不斷說著感想、心得與感謝之類的。而我,今天早上起來才整理了一下感受。也給大家一個回饋。正好想著招生季大家都在招生。我們也不做什麼陌生市場的招生,像是拜訪、或是電訪之類的。因為,觀念不同招進來的,說不定還對我們失望呢!覺得這學校只會玩,跟不上國小之類的⋯,因此,就長年不做這種事了。

但部落格裡,大概可以窺見一些樣貌。所以一下這些文字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家長們可以思考的資訊。

大家都感謝完了。換我來寫寫心得。 我覺得很重要的還是『參與』。 生命中若缺乏了參與的動機,那麼什麼時候失去什麼,你也不會知道。 而參與指的不是「你去到哪裡?」覺得有跟上就好。這樣太淺了,是不夠的。 「參與」是獲得感受的一種過程。從感受進到「感動」的層次。問問自己有沒有,如果有,那麼『你在』,你的身心靈是存在的。 當然,我常做這樣的練習。所以,我隨時在感受著自己與大家。 行動藝術療癒是我的實驗。走到哪,就去練習感受,包括腦子與心;包括能力與用心,當然還有意願。這就得看你們要花多少精力、意願與用心來配合了! 覺得自己手笨的,會在限制中去突破,只要去畫就對了,藝術療癒的根本精神是什麼?就是『交由行動,讓它自己發生』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在一定的配合中,您會透過實際走過的感受,發現自己演化的歷程。

 

像是:「好像也沒那麼難」、像是「好像蠻好玩的」、像是「好像我也還不錯」⋯。這就是你的走過。只能交由你自己來。能力與進展從來都不是交給別人就會發生的。 有的人覺得自己手笨,所以先買了書來參考,這也是一種精神與態度,至少你在為自己努力付出做了一些什麼。 有的人覺的害羞,在路邊就把紙與筆拿出來任意揮灑,不管別人的目光。但是「數大」便是美,更能形成力量與勇氣,當有了「一起」。那些很囂張的「小我」,也就沒有機會猖狂、也就消聲匿跡,隨之而來的就是自然與流動。路旁的人看見的也就是跟著覺得有趣與欣喜了。也因此,沒了參與,就沒了這些。所以「參與」多麼可貴。 有的人在調整。一起出發,一起行動本來就是一場儀式!缺了儀式,意義當然就少了些。我覺得冀光很棒,原本上車等大家。卻被叫了下來參與了出發的儀式,不管是說說話也好、擺個姿勢拍照宣告我們即將要出發也是一種力量的營造,少了這些少了那些,雖然不會怎樣,但是多了這些就會很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常常在告訴老師們,進行下一個活動前要許多關節,出發前討論、結束前檢討、睡覺前的說話、吃飯前的開飯動令、起床後的集合舞⋯這些都會形成儀式。對孩子來說,不做不會怎麼樣。但你有做,孩子的特質、素質就會不一樣。吃飯不趕、走路不急、睡覺安心、都是透過儀式來奠立的啊!反之,大人更是。大部分的大人都已退化成睡覺只有睡覺、吃飯要快點吃完、上車就要快點到目的地、學習就等著下課喔耶!但是,這樣的大人少了好多東西,包含了情感、等待、耐心與眼光和遺失了風景。

 

唯有,讓自己慢下來,你會漸漸發現過去你曾經被要求過但已遺忘的那些,會回來,可以重新看見自己,更有機會更新。於是、睡前可以說說愛抱一下然後才緩緩滿足的睡去、吃飯可以滿心咀嚼享受這一頓豐盛的餐點、上車前被愛的叮嚀,帶著信心開啟,出發是為了沿途的風景,而不是為了目的地⋯⋯。當然還有好多的眼光、好多的情懷。當冀光被呼喚從車上下來做一個與本能相反的指令時,我想就是訓練吧!而他也接受著訓練而成為他在那當下最棒的自己。每個人所要鍛鍊的自己都是不一樣的,能在參與中調整基本上就是得到了。

 

這一次進步最多的是企劃人雅萍。在覺得自己並沒有把行程安排妥當時,最好的呈現就是接納自己,並承認自己,和允許自己。也因為有了這些,那省思成了最有力量的陪伴。也因如此她不用花時間辯解和說明。我想她此次是真的清理掉過去的那些慣性與綑綁,而進化出屬於自己滿意的狀態。這其實可以體現這一句話『我的世界是我自己創造的』一個比照。為她拍拍手吧! 去到了土溝而有的收穫我想已經大過於我們以為能看到什麼的那些東西。 你們已經可以深深體會與感受到一個環境帶來的美好,與需要為何而用心的初始點。能夠漸漸不冠冕堂皇的說著「我們是為了孩子」這種自以為偉大的說法,那才是真實存在的必要。因為,每一個人假如真的能意識到『我為了我自己』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那麼那真實的效應就會延伸與擴大到孩子身上。

 

自己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裡多麼舒服,那必需先為了自己; 自己情緒多麼舒服,也是要從自己出發; 學習給自己帶來能力的提升,也是為了自己⋯ 快樂也是自己這輩子最大的責任和義務; 所以為了自己並不會讓自己變成自私自利的人。反而,因為自己滿足了。更能在工作的發揮與盡心盡力中,少了怨懟,更無需包裝成自己是一個多有愛的人來自我欺騙⋯⋯因為「愛」會成為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我覺得愛孩子不用說太多,也不需要用廣告詞來宣傳和包裝,似乎這樣就夠了,這樣也最實在,因為愛在裡面不是在外面,這也才是「教育良知」的真締。 現在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師訓,第二階段即將啟動。就是腦子與心要動起來,等著串連第三階段。大家很棒,繼續加油。一個師訓裡企劃人真的很重要。我也送給企劃人和冀光一個微笑吧!我們的行動藝術療癒持續做,持續畫。來看看還會激盪出什麼火花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3會員
3.5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5/02
  天氣甚好的日光草原,孩子們開心地進行探索和玩樂, 孩子們很喜歡到石頭堆、樹葉堆中,玩煮菜的扮演遊戲。 這天,孩子們用樹葉、樹枝和沙子做了「春捲」, 以及用沙堆、石頭和幾根細樹枝做了生日蛋糕,送給老師。   多元的環境,總能讓孩子激發創意和想像, 孩子們也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將自己
Thumbnail
2025/05/02
  天氣甚好的日光草原,孩子們開心地進行探索和玩樂, 孩子們很喜歡到石頭堆、樹葉堆中,玩煮菜的扮演遊戲。 這天,孩子們用樹葉、樹枝和沙子做了「春捲」, 以及用沙堆、石頭和幾根細樹枝做了生日蛋糕,送給老師。   多元的環境,總能讓孩子激發創意和想像, 孩子們也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將自己
Thumbnail
2025/05/02
大班的孩子對於自己能夠陪伴與照顧弟弟妹妹 是很熱衷也覺得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在廣場的中央,孩子們圍成一圈帶著弟弟在遊玩, 陪著弟弟玩滾球的遊戲,隨著球滾過來滾過去, 孩子們的笑聲與討論聲也熱絡了起來! 這個小遊戲因為孩子們的笑聲, 也漸漸感染在一旁玩其他遊戲的孩子,
Thumbnail
2025/05/02
大班的孩子對於自己能夠陪伴與照顧弟弟妹妹 是很熱衷也覺得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在廣場的中央,孩子們圍成一圈帶著弟弟在遊玩, 陪著弟弟玩滾球的遊戲,隨著球滾過來滾過去, 孩子們的笑聲與討論聲也熱絡了起來! 這個小遊戲因為孩子們的笑聲, 也漸漸感染在一旁玩其他遊戲的孩子,
Thumbnail
2025/05/02
蒲公英家的廣場出太陽囉!怎麼會出太陽呢? 原來是廣場上的遮雨棚老師把它打開囉,孩子們都很開心也很興奮喔! 彥廷:老師好亮喔!出太陽了! 柏霖:太陽出來了! 與孩子們一起在廣場奔跑,大家一起拉拉手、轉圈圈, 遊戲累了也可以大家一起躺在地上休息,笑聲滿滿。 學校中除了日光草原可以讓孩子曬
Thumbnail
2025/05/02
蒲公英家的廣場出太陽囉!怎麼會出太陽呢? 原來是廣場上的遮雨棚老師把它打開囉,孩子們都很開心也很興奮喔! 彥廷:老師好亮喔!出太陽了! 柏霖:太陽出來了! 與孩子們一起在廣場奔跑,大家一起拉拉手、轉圈圈, 遊戲累了也可以大家一起躺在地上休息,笑聲滿滿。 學校中除了日光草原可以讓孩子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足夠自信,是因為我足夠優秀。我足夠優秀,是因為我足夠努力。」——蕭清《歸去來》 優秀,是自信與努力的成果。 對孩子如是,對師長亦如是。 然而,努力,亦要用對力。 「正向教養」,採取的教育策略,正是用對力後的努力。
Thumbnail
「我足夠自信,是因為我足夠優秀。我足夠優秀,是因為我足夠努力。」——蕭清《歸去來》 優秀,是自信與努力的成果。 對孩子如是,對師長亦如是。 然而,努力,亦要用對力。 「正向教養」,採取的教育策略,正是用對力後的努力。
Thumbnail
如果一上課的情景是,多數人眼睛盯著手機,坐著躺著睡覺,身為帶領人的我怎麼想及怎麼做能更活出我渴望的樣子呢?
Thumbnail
如果一上課的情景是,多數人眼睛盯著手機,坐著躺著睡覺,身為帶領人的我怎麼想及怎麼做能更活出我渴望的樣子呢?
Thumbnail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或許在體制內大多數的時空裡無法被滿足,但我很希望在壓力之下的所有孩子會有一方可以自由伸展的所在,在那裡感受自己也可以閃亮亮。自己並不是不在意學習成效,而是會把個人特質的發展看作最重要於成績之前要盡力去了解的事。 適性又提供支持方案讓彼此都能互相增能在教育現場裡。共勉。
Thumbnail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或許在體制內大多數的時空裡無法被滿足,但我很希望在壓力之下的所有孩子會有一方可以自由伸展的所在,在那裡感受自己也可以閃亮亮。自己並不是不在意學習成效,而是會把個人特質的發展看作最重要於成績之前要盡力去了解的事。 適性又提供支持方案讓彼此都能互相增能在教育現場裡。共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