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灌溉彼此生命的力量──《愛的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建議配樂:Koko

《我的出走日記》第8集

愛是為了克服分離感:

•分離感是什麼?

分離感是因為人類察覺到自己是一個與他人分離的個體,生命短暫宛如彈指一瞬,生與死皆不由己,也許先於或後於所愛之人死亡,發覺孤單而冷寂。(於本書中第54頁有詳細解釋)

•人們克服分離感的方法

  1. 各式各樣的狂歡迷亂:酗酒、吸毒、性愛等等,其共同點為強烈、效果稍縱逝及讓身心皆投入其中,然這僅為逃避分離感所產生的焦慮或罪惡感,治標不治本,短暫的合一體驗僅僅填補片刻分離,歡愉過後僅剩空虛充斥內心,於是當人們受不了分離感又會再度尋找各種狂歡迷亂的方法來逃避,形成惡性循環。(於本書第57頁至第58頁有詳細介紹)
  2. 從眾:個人自我特色在為了取得合一為目的而抹去個體化,因為了解分離感所帶來的焦慮與孤寂,懼怕與眾人不同偏離群體,於是從眾達成合一,但仍會在有限範圍內有所不同,例如在用品上標記自己的名字縮寫。最終人們形成一模一樣而非一體,若是一體它將會呈現大眾為一個團體,但彼此具有各自的個體性,若為一模一樣,眾人的生命脈絡幾乎一致,沒有獨特與創造力,千篇一律。(本書第59頁至63頁有詳細介紹)
  3. 創作活動:是以勞動者與勞動對象為結合,創作過程與世界合而為一,由自己計劃、生產並完成最終呈現結果,但人成了機械與用具的附屬品,缺乏人際上的合一。(第64頁有完整介紹)
  4. 愛:達成人際合一,與他人融合成就家庭、社會、團體,是一切的根基,若沒有愛,人類連一天都無法生存。
那麼問題來了,健康的愛是哪種類型的合一呢?

•共生合一的愛

被動形式為受虐狂,當人們處於這方時,能獲得一切的寄託,由對方主宰,任由對方宰割,自己能不去做任何決定,也不必為決定負責。由於無法忍受分離感所帶來的孤寂與斷離感,於是自願成為對方的一部分,無法獨立完整的擁有自己,卻也是自己為了安全而做出的選擇。主動形式為施虐狂,為了達到合一無法忍受分離感帶來的焦慮與痛苦,當人們處於這方時,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完滿自己,透過支配、控制等方法來確定與對方的共生合一。由此可知,共生合一的愛是不成熟相互折磨卻又強烈依賴對方需要彼此的愛。
舉個例子,大家看過韓國戀愛實境秀《換乘戀愛》第二季嗎?在節目中有位女孩叫做海恩,她與前男友奎敏交往過程中一直以來處在煤氣燈效應底下,中國大陸好像稱呼為PUA,簡單解釋就是關係中的某方長期對另一方精神打壓,以負面言語不斷打擊對方的自信心,洗腦對方自己是為對方好才會說出實話而非傷害對方。處於此種狀態下將形成受虐狂極度需要施虐狂的提點,而施虐狂在受虐狂的需求之下彼此完整了自己。當時觀眾們看著海恩不斷流淚自我懷疑的模樣都相當揪心,幸好最後她在賢圭愛的滋潤之下,走出了那可怕的精神內耗並平靜與奎敏相互道別。

•成熟合一的愛

在保存自己完整的前提下,克服分離感,保留自己人格完整性,出現兩人既是一體也是個體的矛盾型態。愛是給予,而給予建立在創造性取向主導的人格,當事人克服依賴性,並且自發性給予對方愛,而對方亦同如此,雙方不將彼此當成物品,而是真誠和創造的態度對待彼此。
本文等等會以韓劇《我的出走日記》作為舉例。

愛的主動積極元素:照顧、責任、尊重、了解

  1. 照顧:如同母親與胎兒的愛,是自然而然且珍貴重要,當然世上也是擁有疏於照顧孩子的母親,但正常情況下的母親對嬰兒是會不由自主的給予勞力照顧灌溉對方使其健康成長茁壯,因為愛。
  2. 責任:亦即下定決心自發性對另一個人關懷照顧,如果愛對方,內心便會堅定的去達成,而對方也是如此。
  3. 尊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自然擁有不同於彼此的性格展現,因為愛對方而希望對方依照自身的方式去成長,而非成為我們所希望的方式去成長。
  4. 了解:彼此了解對方的核心在於秘密,然而當以控制的手法去作為了解對方的手段時,便踏入了不成熟的愛當中。當對方照著我們的話、我們的想法、我們的心情去行動時,那麼對方就像個物品般,無法發展其個體性,也無法培養健康成熟的愛。與其相反的是以愛為出發點的了解,是積極主動去探索知曉對方的一切,而人又是隨著年紀與經驗在變化的生物,幾乎不太可能會有「這個人我已經了解透徹了,他/她就是那樣的人。」,彼此若是繼續深入了解便會產生一種非懂似懂朦朧飄渺的感受,於是持續自發性尋找彼此的不同與秘密,挖掘彼此的方方面面,並接受、尊重、包容著對方,因為是自己決定要愛的。

愛是灌溉彼此生命的力量—以韓劇我的出走日記為舉例

《我的出走日記》裡的女主角廉美珍是一位溫柔堅定的存在,而她的強大也影響了生命中最愛的男人,具子敬。
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究竟被甚麼給困住了,內心總有股未被填滿空落落的感受,每一天厭世的過著固定重複又枯燥乏味的生活,在男主角具子敬(a.k.a具氏)的出現以及生活中種種挫折打擊下,美貞決定要解放那個不曉得被甚麼給綑綁住的自己。
於是美貞向具氏提議崇拜並讓她內心感受到滿滿的愛吧!雖然具氏當下立馬拒絕,內心卻暗自搖擺不定,於是美貞先行崇拜具氏,給予他滿滿的愛,在具氏不回訊息時仍穩定以不造成困擾的情形下持續傳送訊息,在他因無法改變生活習慣把美貞當作出氣筒撒氣時,也不和他鬧彆扭惡化關係,只是一直不斷的、堅定的用愛與崇拜滋潤對方的心靈,因為美貞認為,那是她決定要愛的人,那麼她就不會像以往交往過的人一樣做出重覆互相折磨傷害關係的行為,最後順利讓具氏也下定決心崇拜並愛著美貞,在愛的灌溉下成功改變自己。美貞做到如朋友賢雅所說的像個戰士一樣勇敢的去付出愛。
兩人在關係中雙雙達成本書所說的照顧、責任、尊重與了解,不會過分的越界彼此的課題,以自己的方式暗戳戳的去了解、療癒彼此。像是在劇中具氏於廉家吃飯時無意間看見美貞小時候在公園拍下的照片,將照片中她獨自一人低著頭黯淡的目光默默記在心上,利用假日時開車戴美貞去當時的公園雙雙坐在石階上靜靜看著彩虹,以此行為治癒她年幼時期的孤單。(第8集)
在具氏心累廉家二哥廉昌熙與朋友斗煥沒經過具氏同意衝進房內收拾酒瓶整理房間,自以為是救贖實際上為介入他人課題大發火後,美貞聽完平靜淡然地喝著啤酒說出個人對生活的看法與心得,並沒有要介入具氏的掙扎與糾結中,也未曾想以大道理說服他,更沒有想藉此改變具氏的盤算,僅僅只是提供想法讓具氏放鬆心情平靜下來去尋找最能說服內心更新自己的說法(第6集)。
兩人的愛像小雨細碎輕柔滋養彼此內在空虛的心靈,逐漸讓彼此對生活中種種曾無法理解或提不起勁去做的事漸漸有了想嘗試與面對的勇氣。待在一起時享受著歲月靜好與寧靜雅致的時光,彼此肩並肩散步時而說些怪異的話題也好,安靜的呆坐在原地也罷,光是待在一起兩人的身心靈皆處於修復與完滿中,最終他們也克服了分離感,不由自主的給予照顧灌溉對方(照顧),下定決心自發性對另一個人關懷照顧(負責),因為愛對方而希望對方依照自身的方式去成長(尊重),持續自發性探索彼此的不同與秘密,挖掘彼此的方方面面,並接受、尊重、包容的愛著對方,因為是自己決定要愛的(了解),最終他們也成功出走,脫離原本那被空虛所框架住的靈魂,相互給予愛與接收愛。
《我的出走日記》第八集

還是想問一句

本書是我一直以來放在心靈深處惦記著的經典,直到現在才鼓起勇氣翻閱細讀,果不其然它震撼我腦內舊有看法,沖洗持久堅信的不健康信念,眾多觀念在夜深人靜時讓我反覆思考了很久。
文章內文我是以第一章為主軸吸收咀嚼消化後並結合自己最愛的韓劇所寫下的感想,《愛的藝術》還有非常非常多精彩的內文(幾乎可以說整本都是重點,沒在開玩笑), 但因為懼怕自己文章會寫超級無敵長於是忍痛放掉一些想法,原先打算將本書第二章提及母愛與男女愛的部分串聯台劇《四樓的天堂劇》中范宇澤與小綠的故事,還有像是2016年非常熱門的電影《 La La Land》中男主角Sebastian與女主角 Mia相互成為彼此追逐夢想的貴人,他們真誠的愛著並支持對方的那份純粹也可以將本書成熟的愛套用在此處。
也許未來我會把這些想法寫出來也說不定,先暫時放在這裡當成一個自我提醒吧。
題外話,我有認真在想要不要把《愛的藝術》當成傳家寶(?)
若是未來幸運結婚生子的話,也許在遇見我無能為力為孩子們承擔的事時,這本書能輔助指引孩子們方向,讓他們能更順利成長為成熟的大人們並健康的愛著所愛之人。因為我有點憂慮自己可能無法好好當孩子們的好榜樣......(?)
好啦,碎碎唸到這裡,但我還是想問一句......
甚麼是愛呢?
從分離至合一。
原創短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明白未來肯定還是會犯錯,肯定也還是會遇見被討厭這件事。 我並不會想要追求絕對的受人歡迎,而是尋找在不論是受到喜愛抑或是厭惡時,都能不卑不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重新建構自我的框架與紀律,學習建立內在父母給予身心靈無條件的愛與堅定修正錯誤的心。 所有一切的發生都有意義,都是生命中獨一無二寶貴的厚禮。
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呢。 德斯帕曾在某次卡克質疑波吉的能力時,曾向波吉認真的提問:「往後的日子裡還會被人瞧不起好幾萬次,難道每次都要垂頭喪氣、自我懷疑嗎?」並給予波吉自信的微笑,隨後也提醒卡克若是連他都動搖了那波吉怎麼辦呢?(第10集)
書共分成四個部分,第一章中心主軸是以重塑及建立正向信念為主,作者認為幸福是我們究竟願意承受怎樣的痛苦,這麼說或許讓人倍感壓力,但作者提出如果人們只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那麼在面臨選擇、困難或者一個期待不符合的現實產生的當下,就會本能地想要逃避,於是會去尋求一些簡單、不用太多努力和付出就能得到快樂的事
我們的破碎需要如何去療癒呢?我想最終還是要交由自己來完整,愛自己永遠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課題,面對自己的不安全感其實就是在檢視自己的信念是不是出了問題,那麼我們該如何正面迎擊更新自己呢?我想《關係黑洞》這本書可以陪伴讀者練習安撫自己的不安全感,從而修復自己的破碎,完整自己的靈魂,最終靠近那個理想的自己。
阿德勒提出了課題分離的概念,將“取得他人認同”的想法捨棄,為了不被對方討厭(目的)而滿足他人慾望(手段),這其實只是用著自己的人生在過他人的生活罷了,此時也需要注意,他人也是完全不需要為了自己的期望過生活。 套用一部我很喜歡的韓劇《我的出走日記》裡的台詞:不假裝幸福,不假裝不幸,誠實的面對自己。
我明白未來肯定還是會犯錯,肯定也還是會遇見被討厭這件事。 我並不會想要追求絕對的受人歡迎,而是尋找在不論是受到喜愛抑或是厭惡時,都能不卑不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重新建構自我的框架與紀律,學習建立內在父母給予身心靈無條件的愛與堅定修正錯誤的心。 所有一切的發生都有意義,都是生命中獨一無二寶貴的厚禮。
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呢。 德斯帕曾在某次卡克質疑波吉的能力時,曾向波吉認真的提問:「往後的日子裡還會被人瞧不起好幾萬次,難道每次都要垂頭喪氣、自我懷疑嗎?」並給予波吉自信的微笑,隨後也提醒卡克若是連他都動搖了那波吉怎麼辦呢?(第10集)
書共分成四個部分,第一章中心主軸是以重塑及建立正向信念為主,作者認為幸福是我們究竟願意承受怎樣的痛苦,這麼說或許讓人倍感壓力,但作者提出如果人們只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那麼在面臨選擇、困難或者一個期待不符合的現實產生的當下,就會本能地想要逃避,於是會去尋求一些簡單、不用太多努力和付出就能得到快樂的事
我們的破碎需要如何去療癒呢?我想最終還是要交由自己來完整,愛自己永遠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課題,面對自己的不安全感其實就是在檢視自己的信念是不是出了問題,那麼我們該如何正面迎擊更新自己呢?我想《關係黑洞》這本書可以陪伴讀者練習安撫自己的不安全感,從而修復自己的破碎,完整自己的靈魂,最終靠近那個理想的自己。
阿德勒提出了課題分離的概念,將“取得他人認同”的想法捨棄,為了不被對方討厭(目的)而滿足他人慾望(手段),這其實只是用著自己的人生在過他人的生活罷了,此時也需要注意,他人也是完全不需要為了自己的期望過生活。 套用一部我很喜歡的韓劇《我的出走日記》裡的台詞:不假裝幸福,不假裝不幸,誠實的面對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心理學角度深入探討愛的定義、不同形式及其對個體和文化的影響,瞭解愛如何從多種層麵塑造我們的生活和心靈。
Thumbnail
愛而未竟,不是命運與人性的緣故,而是因為人類本來就不需要愛,人類本來就不該產生愛意的感覺。有可能,愛只是一種基因中因排列所導致的結果,某種早已既定且可被重複演繹出來的東西,人與人之間的愛並不獨特也不崇高,只是人類長久以來的自大與佔據世界中心的傲慢,使我們高估了自身對愛的重量的詮釋。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瞭解到修煉親密關係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作者分享了親密關係中存在的陷阱和解決的方法。在這個文章中,也強調了愛自己是很重要的,並提出瞭如何愛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愛的源頭 是自己 愛,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不是特定做著某件事就有愛,也不是不做哪些事就沒有愛,但就不禁想問最初的愛是誰給出來的,如果說愛是因為別人給予才會擁有的話,我寧願相信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愛的源頭是自己。 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選擇 也許一開始的答案我會選擇家庭,但我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家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佛洛姆心理學中對成熟愛的五個要素,包括給予、照顧、責任、尊重、瞭解。透過充分享受奉獻的喜悅、對愛的照顧和責任感、真正瞭解與尊重對方,實踐出真正的愛。最後分享了愛的意義和價值,並推薦相關書籍。
Thumbnail
當我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體驗了無數的喜怒哀樂,不難發現生命中最深沉的渴望便是愛與被愛。 這不僅是一種情感的需求,更是人類精神和靈魂的深層追求。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愛是我們堅強的後盾,也是我們生存的意義。 愛,這個簡單而又複雜的詞語,它涵蓋了無數的情感和經歷。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愛可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心理學角度深入探討愛的定義、不同形式及其對個體和文化的影響,瞭解愛如何從多種層麵塑造我們的生活和心靈。
Thumbnail
愛而未竟,不是命運與人性的緣故,而是因為人類本來就不需要愛,人類本來就不該產生愛意的感覺。有可能,愛只是一種基因中因排列所導致的結果,某種早已既定且可被重複演繹出來的東西,人與人之間的愛並不獨特也不崇高,只是人類長久以來的自大與佔據世界中心的傲慢,使我們高估了自身對愛的重量的詮釋。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瞭解到修煉親密關係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作者分享了親密關係中存在的陷阱和解決的方法。在這個文章中,也強調了愛自己是很重要的,並提出瞭如何愛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愛的源頭 是自己 愛,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不是特定做著某件事就有愛,也不是不做哪些事就沒有愛,但就不禁想問最初的愛是誰給出來的,如果說愛是因為別人給予才會擁有的話,我寧願相信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愛的源頭是自己。 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選擇 也許一開始的答案我會選擇家庭,但我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家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佛洛姆心理學中對成熟愛的五個要素,包括給予、照顧、責任、尊重、瞭解。透過充分享受奉獻的喜悅、對愛的照顧和責任感、真正瞭解與尊重對方,實踐出真正的愛。最後分享了愛的意義和價值,並推薦相關書籍。
Thumbnail
當我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體驗了無數的喜怒哀樂,不難發現生命中最深沉的渴望便是愛與被愛。 這不僅是一種情感的需求,更是人類精神和靈魂的深層追求。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愛是我們堅強的後盾,也是我們生存的意義。 愛,這個簡單而又複雜的詞語,它涵蓋了無數的情感和經歷。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