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悖論: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陰陽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古老哲學思想,指自然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在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如天地、日月、暑寒、動靜、剛柔等,而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中醫對健康的理解,中醫理論認為人體中的物質屬陰,而生理功能活動屬陽,而疾病其實是人體陰陽的失調。儘管中醫已存在千年以上,但其中的許多理論都不被現代西醫認可,但陰陽學說真的只是偽科學嗎?
先前的文章有提及,人體的新陳代謝主要分為合成及分解代謝,如果合成代謝失調,人體就無法利用營養與能量合成新的組織,可能會導致糖尿病、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等問題;而如果分解代謝失調,人體就無法分解組織成為能量,以及無法回收廢棄的細胞,可能導致失智症、癌症、心臟病等問題,由此可見人體中的各個系統普遍存在互相拮抗的設計,而健康就是兩者互相消長的平衡。
承接上文,同樣的原則似乎也適用在人類壽命上。在有關老化與長壽的研究中,運動表現與壽命的權衡存在大量的討論,科學家普遍認為兩者往往只能選擇其中之一,即最大化運動表現會不可避免的縮短壽命,而延長壽命也會對運動表現造成負面影響,其中的成因眾多,但最為人所知便是 IGF-1 濃度的高低。IGF-1 是人體中的一種合成型荷爾蒙,由生長激素促進肝細胞所分泌的,而 IGF-1 濃度也與肌肉量及骨密度呈正相關,但同時也與癌症風險增加相關,因此 IGF-1 濃度偏高,普遍擁有更多肌肉量,但同時也更容易死於癌症;而 IGF-1 濃度偏低,雖然會比較長壽,但同時也較容易有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以上的現象似乎有違直覺,理論上擁有更多肌肉量應該比較健康,但為什麼卻會縮短壽命?而這似乎就是所謂的「長壽悖論」。
然而,如果以陰陽學說的視角下,「長壽悖論」卻不無道理。如果把陰陽學說套用在人體上,那合成代謝便屬陽,而分解代謝則屬陰,至陽代表了合成代謝過度刺激,雖然可以擁有更多肌肉量,但同時至剛則至折,因此也更容易早逝,如許多濫用禁藥的健美選手,雖然看起來健壯無比,但往往三、四十歲就突然死亡;相反,至陰代表了分解代謝過度刺激,雖然壽命會大大延長,但至陰則不生,因此容易有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的問題,如許多閹人可以比普通男性多活十幾年,但生活品質卻不會太好。
綜合以上,中醫提倡的陰陽調和似乎有一定道理,健康的本質不是運動表現與壽命之間擇一,而是兩者之間達成平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23內容數
一個曾經的健身狂熱份子,綜合十年學到的知識及經驗,來聊聊健身相關的話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健身雜談 的其他內容
在健身圈中流傳著“Eat Big To Get Big”的說法,指熱量攝取得愈多,肌肉量增加得愈多,所以許多健美選手在休賽期間會進行增肌期(Bulking)累積肌肉量,而在接近比賽時則會進行減脂期(Cutting)以達到比賽體態,似乎改善體態就是要不斷的在增肌與減脂之間循環,但真的是如此嗎?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從一群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野人,到現在成為可以探索太空、改變環境氣候、操縱其他物種的「神明」,儘管科技發達把人類帶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時帶來新的問題。由於現代糧食生產技術的成熟,所以大部份生活在第一世界國家的國民,往往因過度進食而出現了許多健康問題,也因如此,現在出現了各式各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網絡上充滿著各種各樣有關健身、營養及飲食的信息,其中有關蛋白質攝取的討論形同戰場,一方面有人認為蛋白質多吃有益,而另一方面有人也認為蛋白質多吃有害,儘管這個議題已經被討論許久,但直到現在好像都並沒有一個定論,所以吃蛋白質到底是好是壞?
在有關長壽的科學研究中,有一派學說認為由於外在刺激,如長期曝露在紫外線下、藥物使用、環境污染等會導致氧化壓力上升,氧化壓力產生的自由基會傷害人體細胞,加快細胞衰老的過程,因此長壽的關鍵便是降低氧化壓力(即所謂的抗氧化)。然而,運動會大幅提升氧化壓力,換而言之,運動會加快衰老?
人們往往會低估自己對不熟悉領域的無知,這個現象也適用運動上,因此產生了許多的迷思,如看著一些專項運動員精壯的身材及超人般的運動表現,往往就會認為運動員都十分健康,但運動員真的會有看起來哪麼健康嗎?
在健身圈中,流傳著「三分天註定,三分用藥物,四分靠打拼」的說法,指影響一個健美選手成就的因素有基因、科技(藥物與補充品)及生活型態(吃、睡、練),儘管科技與生活型態都可以後天改變,但基因卻是先天決定。
在健身圈中流傳著“Eat Big To Get Big”的說法,指熱量攝取得愈多,肌肉量增加得愈多,所以許多健美選手在休賽期間會進行增肌期(Bulking)累積肌肉量,而在接近比賽時則會進行減脂期(Cutting)以達到比賽體態,似乎改善體態就是要不斷的在增肌與減脂之間循環,但真的是如此嗎?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從一群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野人,到現在成為可以探索太空、改變環境氣候、操縱其他物種的「神明」,儘管科技發達把人類帶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時帶來新的問題。由於現代糧食生產技術的成熟,所以大部份生活在第一世界國家的國民,往往因過度進食而出現了許多健康問題,也因如此,現在出現了各式各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網絡上充滿著各種各樣有關健身、營養及飲食的信息,其中有關蛋白質攝取的討論形同戰場,一方面有人認為蛋白質多吃有益,而另一方面有人也認為蛋白質多吃有害,儘管這個議題已經被討論許久,但直到現在好像都並沒有一個定論,所以吃蛋白質到底是好是壞?
在有關長壽的科學研究中,有一派學說認為由於外在刺激,如長期曝露在紫外線下、藥物使用、環境污染等會導致氧化壓力上升,氧化壓力產生的自由基會傷害人體細胞,加快細胞衰老的過程,因此長壽的關鍵便是降低氧化壓力(即所謂的抗氧化)。然而,運動會大幅提升氧化壓力,換而言之,運動會加快衰老?
人們往往會低估自己對不熟悉領域的無知,這個現象也適用運動上,因此產生了許多的迷思,如看著一些專項運動員精壯的身材及超人般的運動表現,往往就會認為運動員都十分健康,但運動員真的會有看起來哪麼健康嗎?
在健身圈中,流傳著「三分天註定,三分用藥物,四分靠打拼」的說法,指影響一個健美選手成就的因素有基因、科技(藥物與補充品)及生活型態(吃、睡、練),儘管科技與生活型態都可以後天改變,但基因卻是先天決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調養精神是養生的根本基礎. 淮南子說: 申請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 黃帝內經 素問 上古天真論: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說明: 養生貴乎養神,不懂得養神的重要,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是難達到健康長壽目的. 由於人的精神活動在於"心神"的主導
Thumbnail
影響人類生命長短(所謂天年)的因素雖然很多, 但是三個關鍵是(一) 自然衰老 (二) 疾病 (三)不可控的意外問題. 因此,推遲衰老與防止疾病就是"延年益壽"的重要途徑. 如此, 甚麼是健康人; (簡單的概念) 應該具備下列的生理特徵: (依據中國古典醫學經典論述)
Thumbnail
這也只是一個簡單的自然大道邏輯規律;和正陽、負陰、存儲與使用的關係相同道理而已. 大到人的天年壽命, 小到簡單錢財, 水塔裡的水,汽車電瓶....一樣. 收、聚的就會增加, 樾來越多. 相反的散、耗、使用了, 就會漏失, 當然就會越來越少..........., 人的健康能量狀態:精、氣、
中醫學將人體看成一個整體,強調了人與天地自然界以及社會環境之間的密不可分性。 瞭解和掌握這些原則有助於人們更好地保護和改善自己的健康。
說明陰陽式社會計量的目標、一般性運用原則、延伸與提醒、問句舉例。
Thumbnail
繫辭傳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個道,是指宇宙運行,自然變化的法則。人間,有太陽就有月亮,有生命就有死亡,有男人就有女人,有盈就有虧,有溢就有損,有因就有果。所謂「人若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做人做事還是得依照良心和天理,順天應命,若執意違背任性為之,就會天理難容。 有一位讀者來信說,二○二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關於長生不老,這個問題,古往今來討論了幾千年。 討論了幾千年後,普遍得出了這個結論,精神也許可能長存,肉身則一點戲沒有。 生物學家在談到延長人類壽命時,用過這樣一個恰當的解釋:人老了,很多時候是系統性的崩潰,是大量的基因開始集體出錯,各種器官開始綜合性衰竭,不僅僅是哪裡得病治哪裡,治好了就繼續開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調養精神是養生的根本基礎. 淮南子說: 申請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 黃帝內經 素問 上古天真論: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說明: 養生貴乎養神,不懂得養神的重要,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是難達到健康長壽目的. 由於人的精神活動在於"心神"的主導
Thumbnail
影響人類生命長短(所謂天年)的因素雖然很多, 但是三個關鍵是(一) 自然衰老 (二) 疾病 (三)不可控的意外問題. 因此,推遲衰老與防止疾病就是"延年益壽"的重要途徑. 如此, 甚麼是健康人; (簡單的概念) 應該具備下列的生理特徵: (依據中國古典醫學經典論述)
Thumbnail
這也只是一個簡單的自然大道邏輯規律;和正陽、負陰、存儲與使用的關係相同道理而已. 大到人的天年壽命, 小到簡單錢財, 水塔裡的水,汽車電瓶....一樣. 收、聚的就會增加, 樾來越多. 相反的散、耗、使用了, 就會漏失, 當然就會越來越少..........., 人的健康能量狀態:精、氣、
中醫學將人體看成一個整體,強調了人與天地自然界以及社會環境之間的密不可分性。 瞭解和掌握這些原則有助於人們更好地保護和改善自己的健康。
說明陰陽式社會計量的目標、一般性運用原則、延伸與提醒、問句舉例。
Thumbnail
繫辭傳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個道,是指宇宙運行,自然變化的法則。人間,有太陽就有月亮,有生命就有死亡,有男人就有女人,有盈就有虧,有溢就有損,有因就有果。所謂「人若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做人做事還是得依照良心和天理,順天應命,若執意違背任性為之,就會天理難容。 有一位讀者來信說,二○二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關於長生不老,這個問題,古往今來討論了幾千年。 討論了幾千年後,普遍得出了這個結論,精神也許可能長存,肉身則一點戲沒有。 生物學家在談到延長人類壽命時,用過這樣一個恰當的解釋:人老了,很多時候是系統性的崩潰,是大量的基因開始集體出錯,各種器官開始綜合性衰竭,不僅僅是哪裡得病治哪裡,治好了就繼續開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