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古老哲學思想,指自然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在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如天地、日月、暑寒、動靜、剛柔等,而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中醫對健康的理解,中醫理論認為人體中的物質屬陰,而生理功能活動屬陽,而疾病其實是人體陰陽的失調。儘管中醫已存在千年以上,但其中的許多理論都不被現代西醫認可,但陰陽學說真的只是偽科學嗎?
先前的文章有提及,人體的新陳代謝主要分為合成及分解代謝,如果合成代謝失調,人體就無法利用營養與能量合成新的組織,可能會導致糖尿病、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等問題;而如果分解代謝失調,人體就無法分解組織成為能量,以及無法回收廢棄的細胞,可能導致失智症、癌症、心臟病等問題,由此可見人體中的各個系統普遍存在互相拮抗的設計,而健康就是兩者互相消長的平衡。
承接上文,同樣的原則似乎也適用在人類壽命上。在有關老化與長壽的研究中,運動表現與壽命的權衡存在大量的討論,科學家普遍認為兩者往往只能選擇其中之一,即最大化運動表現會不可避免的縮短壽命,而延長壽命也會對運動表現造成負面影響,其中的成因眾多,但最為人所知便是 IGF-1 濃度的高低。IGF-1 是人體中的一種合成型荷爾蒙,由生長激素促進肝細胞所分泌的,而 IGF-1 濃度也與肌肉量及骨密度呈正相關,但同時也與癌症風險增加相關,因此 IGF-1 濃度偏高,普遍擁有更多肌肉量,但同時也更容易死於癌症;而 IGF-1 濃度偏低,雖然會比較長壽,但同時也較容易有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以上的現象似乎有違直覺,理論上擁有更多肌肉量應該比較健康,但為什麼卻會縮短壽命?而這似乎就是所謂的「長壽悖論」。
然而,如果以陰陽學說的視角下,「長壽悖論」卻不無道理。如果把陰陽學說套用在人體上,那合成代謝便屬陽,而分解代謝則屬陰,至陽代表了合成代謝過度刺激,雖然可以擁有更多肌肉量,但同時至剛則至折,因此也更容易早逝,如許多濫用禁藥的健美選手,雖然看起來健壯無比,但往往三、四十歲就突然死亡;相反,至陰代表了分解代謝過度刺激,雖然壽命會大大延長,但至陰則不生,因此容易有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的問題,如許多閹人可以比普通男性多活十幾年,但生活品質卻不會太好。
綜合以上,中醫提倡的陰陽調和似乎有一定道理,健康的本質不是運動表現與壽命之間擇一,而是兩者之間達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