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作上,很多人對我的認識應該是來自
Medium與
方格子,不論前述哪個寫作平台,都是以Patrick稱呼,但其實我是有中文筆名的,叫做「木村白哉」。
這個從高中一路跟著我到現在的稱呼,只有學涯時期的朋友較為熟悉。現在不論是社交還是工作,加我臉書或LINE的人,看到木村白哉的第一個反應是:「你是日本人哦?看你長相、給人感覺不出是日本來的,中文還這麼流利,沒有什麼特別的腔調,是有特別學過?木村拓哉跟你什麼關係?」
所以當我的書〈
澳洲打工度假開啟的第二人生〉出版上市的時候,許多朋友跑來私訊我說「我以為你的筆名會是Patrick!突然冒出一個『木村白哉』是在哈囉???」
在不熟一點的朋友,或是單純的路人甲,,翻了下書的內容,看完了作者名後,下意識會說:
「想不到這個日本人文筆還不錯,語句挺流暢的。」
「挺特別的,一個日本人用中文寫一本澳洲打工度假的著作。」
嗯,我就只是單純取一個日本名字,僅此而已,剩下的聯想都是多餘的。
與其一位一位解釋,不如為此寫一篇文章,順便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以後再有人問,我就丟這篇文章給他,叫他自己看!那麼所有關於「木村白哉」的遐想,也將灰飛煙滅。
前言就說到這,接著就來分享我在書上,是如何自介-關於「木村白哉」的部分。
雪梨大橋:向出版社提案的封面,因美編不好操作而作罷
人生PM-木村白哉(Patrick)
木村白哉作為我的筆名與網路用名從高中到現在。「白哉」取自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朽木白哉。由於朽木在台灣有著「朽木不可雕也」的諺語,剛好「木村拓哉」有木也有哉,因此改以同樣有木字的「木村」當作姓氏。
高職讀電子、大學轉工管、碩班學企管、替代役背法條,退伍後第一件事是跑去澳洲務農,旅澳回台的工作跑去做動力機械。是一位擁有開源節流思維、「不務正業」什麼都略懂一點的斜槓少年,時常被會計系老婆抱怨比她還要「會計」(計較)。未來想成為一位專業於「資源整合」、可應用於不同產業的「通用型專才」。
各種機緣造就的跨領域人生,讓「人生不設限」成為了自己的座右銘」。研究所領悟出「人生就是一場持續不間斷的大小專案」的道理,意外開啟「專案人生」的思維,奠定未來朝雙PM的職涯目標邁進。把人生當專案,把自己當產品,立志成為自己人生的「專案經理」與「產品經理」,打算用一輩子來琢磨、完善自己。
從澳洲開始的第二人生,開拓了我的思想與視野,讓我有了從台灣以外的角度看世界,也讓我有嶄新的觀點看台灣。被開啟的旅遊心年復一年的悸動,鎖定同樣有著打工度假機會的紐西蘭、加拿大、日本,在疫情之下期待著下一趟未知的旅途再次啟程。
重返台灣社會,目前在機車廠擔任產品管理師,負責新產品的從零到一,以及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興趣是在下班閒暇之餘,閱讀文章與書籍,偶爾寫個文章累積自己的作品集,目前正在努力學習經營個人品牌。
結語
「木村白哉」這個筆名,從高中校刊投稿之時用至今日,當時是九把刀跟藤井樹的時代,班上也剛好流行寫作的風氣,自己也曾撰寫過「木村白哉」為主角的小說故事,嚮往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能遇到伯樂。
這次出書,給自己有很大的意義與激勵,
高中的自己,絕對想不到15年後的自己,真的出書了。
或許外人看不懂我用一個日本人名字的緣由,理由我自己懂就好,透過「木村白哉」這個筆名,與15年前的自己對話,回應15年前的自己:嘿!我們做到了!
這一刻,等了好久,值得用「木村白哉」向自己跨度15年的青春致敬-即將奔三的自己,於2023年5月20日落筆。
後記
實體鋪貨的書店有:金石堂、誠品、紀伊國屋、墊腳石、三民書局、五南文化…等等。
只要書中觀點,能讓讀者受用於往後人生,就不枉費這本書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買一本好書,支持作者與「下本書」的創作!
未來將用幾個篇幅分享出版的心路歷程,以及分享幾篇未收錄在MEDIUM以及方格子(VOCUS)的書籍內容(未校稿版本):
- 從投稿到出版上市的出書流程
- 從投稿到出版上市的心路歷程
- 投稿心路歷程與投稿辦法
- 投稿面談常見問題
- 拉贊助的抱怨與贊助企劃的思路分享
- 感謝名單
- 作者簡介(未校稿版本)
- 作者序(未校稿版本)
- 結語(未校稿版本)
- 本書特色(未校稿版本)
- 封面與封底文案(未校稿版本)
有緣人,我們下篇文章見~
延伸閱讀-與出版相關
延伸閱讀-與寫作相關
延伸閱讀-個人觀點相關